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社会是由经济、生态、文化所构成的一个复合系统。农业基础地位体现在它不但对经济子系统有支撑和制约作用,还对生态环境子系统和社会文化子系统有维护和传承作用。这些基础性作用都源于农业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相统一的产业特性,是工业等非农产业所不能提供的。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应保证粮食安全、发展生态农业以及提炼农业文化内涵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粮价上涨再次引起了全世界对农业的关注.中国向来重视农业的发展,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是定性研究居多.经验证明缺乏.文章利用世界银行的数据对农业基础地位进行计量分析,验证农业在国家经济中基础地位的经典论述.研究表明: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边际效应虽然递减,但始终为正;低收入国家、中高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的农业存在相同的正边际效应;中低收入国家处于经济腾飞的前夜,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边际效应更大,应该坚持实施"农业促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农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贡献份额下降 ,农业产品供给相对过剩局面的出现 ,并不意味着新时期的农业已不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这一命题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从农业对工业、服务产业发展的制约作用、新时期农村市场需求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及农业对人类生存的保证作用看 ,无论是现在 ,还是将来 ,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并发挥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历来众说纷纭,尤其是关于农业"基础"地位原因的认识更是争论不休.本文认为,农业重要性的原因与农业.基础"地位的原因不同,农业重要性既源于农业内在原因.也源于农业与其他产业相关的原因,而农业"基础"地位的唯一原因仅源于农业的内在特点农业独占人们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农业基础地位的确立与初步巩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毛泽东和党中央逐步确立并初步巩固了农业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农业基础地位的确立与初步巩固对于当时农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在革命、建设实践中,从政治、经济、社会各个不同角度强调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又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农业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并对农业的长远发展提出了科学的预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从正反两方面对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状况作了考察,认为建国以来党和政府有4个时期比较重视农业,工农业比例关系比较协调,国民经济得以向前发展.也有2个时期,由于忽视了农业的基础地位,致使我国经济经历了2次大的波动,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另外,对近年来我国农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必须从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产业联系的角度来认识和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并做到切实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再也不能“肚子饿了想农业,肚子饱了忘农业”了.  相似文献   

8.
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对包括农业自身在内的整个国民经济针对农业冲击的响应函数分析,发现农业对整个国民经济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和长期的持续效应,充分表明农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支持作用,始终处于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在国民经济三大产业对农业的效应中,第三产业对农业的贡献率最低,且从第六年后逐年下降;第二产业对农业的贡献率则呈现逐年持续增长的态势.因此,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应该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充分发挥第二产业对农业的持续促进效应.不过,农业对其自身的正效应更值得关注.农业对自身的贡献率在第一年达到峰值后虽逐年缓慢下降,但在50年内都大大超过第二产业的贡献率.因此,加强农业自身建设才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必须把农业发展放在首位。在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如何发展农业的问题上,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为我国农业发展指明了正确的道路,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失误。其理论成果和经验教训对今天“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来源和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有关农业问题的重要论述,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邓小平重视农业,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思想,在指导农业发展和深化农村改革中具有重要意义。越是改革开放,越是经济发展,越要重视农业,牢固地树立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1.
市场份额是认定经营者市场支配地位的重要因素。然而,在互联网反垄断案件中,当事人提供的市场份额数据存在较多缺陷,难以为司法机关所采信。为准确计算市场份额,需关注相关市场界定及指标的选择等问题。在此前提下,司法机关还需考虑互联网产业的特点、知识产权等其他相关因素,才能最终认定经营者的市场地位。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我国上市公司业绩平平,其形势不容乐观。应从完善激励机制、加强制度创新、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加强资产重组的力度等方面,进一步提高资产的质量和盈利能力,从而提升我国上市公司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根据Stolper-Samuelson 定理,作为劳动力丰裕型经济体的中国,伴随着出口的日渐增长,劳动收入占比应有所提高,然而中国却出现了与Stolper-Samuelson 定理相悖的现象.有鉴于此,本文基于企业层面数据,在考虑产品质量的基础上,以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从全国、东部、西部和中部四个层面就出口对中国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全国层面出现有悖于Stolper-Samuelson 定理的现象,主要原因来自于东部和中部的推动,而西部地区的出口符合Stolper-Samuelson 定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对江苏劳动收入份额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刘易斯拐点”到来之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加大了就业压力,限制了工资水平的上升,高速经济增长的成果多被资本所分享。具有中国特色的户籍制度进一步限制了城乡间的劳动力流动,使得大量人口滞留农村,导致农业边际产出下降,降低了农民工的保留工资,也制约了城市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使得劳动收入比重长期保持在下降的趋势。对上述结论运用江苏的数据进行验证,证实了二元经济下巨大的就业压力会导致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部分学者将“一股一权”作为股东大会表决的原则,并认为这一原则在法理上得到了坚固的支持.但大部分国家立法并没有将这一原则贯彻在立法中.在公司法中严格贯彻“一股一权”原则会造成公司股权结构僵化,缺乏弹性的股权结构并不利于公司发展.无投票权股或超级投票权股的发行对公司治理产生积极的抑或消极的影响,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上并没有一致结论,但可以确定的是,保护投资者的法律制度会在某种程度上消解这些消极影响,资本市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交易各方作出高效率的交易安排.中国应在健全保护小股东的基础上,适当放松对公司股权结构的立法干预.  相似文献   

16.
劳动收入份额过低及资源误配置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两个重要问题,而资源误配置是中国劳动收入份额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理论模型研究表明:当资本-劳动呈替代关系时,资源误配置会导致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基于2001年~2013年的“资源误配系数”的经验研究表明:中国地区间的资源误配置显著降低了国民劳动收入份额,即使控制了影响劳动份额的其他因素后,结论仍是显著并稳健的。因此通过促进要素市场一体化,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提高劳动收入份额。  相似文献   

17.
工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当今和未来数十年的主导产业,必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对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在中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工业劳动收入份额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文章运用1995 -2009年中国工业部门的数据,分析了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趋势.主要从中国的动力市场结构、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和择业权、经济惯性等制度因素分析了可能导致中国工业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健全企业激励机制的员工持股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员工持股计划是现代企业激励机制的重要手段 ,能使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结合在一起 ,能使经营者、员工、所有者统一起来 ,并在公平合理的激励标准下 ,达到激励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