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神守国"吴锐杨向奎先生有论"神守国"的文章多篇,散见于近年诸多刊物中,我读过这些文章,而惜其"散见"。如今为之整理,撮成一篇,呈于读者面前。(一)中国在近代以前的哲学思想,上古以及中古时期,可以化作两个阶段:上古(商周-秦汉)是有神及泛神论的"天...  相似文献   

2.
康有为的《康子内外篇·人我篇》云:“守寡不已,则有守清,守清不已,则有代清者,余乡比比皆然。”台湾蒋贵麟主编《万木草堂遗稿外编》(《中国哲学史研究》1980年第一期)以及黄明同、吴熙钊主编《康有为早期遗稿述评》,均未加注释。笔者曾向有关专家请教,均不甚了了。近得南海县志办公室黄志扬复函,中云:关于“守清”、“代清”问题,据一位调查过我县“自梳女”的历史情况的退休老教师的解释,为求死后有个牌位受人祭祀而嫁给已死去的人,名义上是已嫁给了某家,成了某家的人,实际是守活寡者谓之“守清”;为求死后有个牌位受人祭祀,而与男方商定,由自己出钱请别的妇女嫁给他,而自已也在名义上算是嫁了给这家,属这家的人,而实际上与男方并无任何夫妻生活,实际上也是在守活寡者,谓之“代清”。  相似文献   

3.
4.
通过对庄子“材与不材”的解读,认识到道家的“守中”与儒家的“中庸”虽然有许多相通之处,但由于在价值取向上的不同,二者最终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在看似相同 的外表下掩藏着的是绝对的不可调和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正寒假里,许多孩子都在打游戏、看电视,或参加各种学业补习班,这种疯狂用眼模式易让孩子产生眼疲劳,甚至变成近视眼。数据显示,我国小学生近视比例为45.7%,初中生近视比例达74.4%,高中生近视比例达83.3%,大学生近视比例高达87.7%。专家指出,近视眼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择业就业,甚至对孩子的一生都产生深远影响。如果发展到高度近视,不仅会引起远视力下降,还会导致眼底及视功能病变,甚至有失明危险。  相似文献   

6.
明朝中晚期,意识形态领域呈现错综复杂的状况.一方面,程朱理学猖獗,“存天理,灭人欲”被视为伦理道德的准则,复古主义文学回流掀起……;另一方面,反映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与中国固有的民主思想相结合,孕育出了一些异端之说,王学左派泰州学派的哲学观点、袁宏道的“性灵”说、李贽的“童心”说、汤显祖的“言情”说汇成了一股反  相似文献   

7.
今本《老子》第五章"多言数穷"一句的原貌应是帛书本和西汉竹书本《老子》中的"多闻数穷",强调圣人不应以智治国,这样今本第五章就是由两个从天道到人道的思维模式所构成,结构十分清晰。而且"多闻数穷"与"天地不仁"一句相呼应,进一步强化对儒家的批评,体现出帛书之后的《老子》版本中的"思想聚焦"现象。"不若守于中"之"中"不应释为"虚静",而是公正之义,即圣人效法天地之"虚"而为政,其结果就是为政之公,如此解释则"不若守于中"与"天地不仁"一句相呼应。  相似文献   

8.
文体思想是古代文论的研究核心。本文基于传统文体思想研究现状的不足,以刘勰《文心雕龙》为中心,从“文体”概念三层面清理了“文体”概念的形式化误读问题,提出“文体”概念非仅涉及文学的艺术形相,实与情性具有两面一体的统合性关系,且在二者关系之中,情性是第一位的,故传统文体思想在肯定“文体”的本体性地位的同时,有效遏制了形式主义文风的泛滥,并因其对“文体”与情性关系的深刻理解,开出了“言少意多”、“意在言外”的审美思路。  相似文献   

9.
所谓“大防疫”观念,主要是指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搞好卫生防疫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单靠卫生防疫部门的力量是不能取得成功的,而必须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既充分发挥卫生防疫部门的主管作用,又发动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积极参与,各尽其责,群策群力共同做好卫生防疫工作。本文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和1996年12月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就树立“大防疫”观念,开创防疫工作的新局面谈一些粗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跨国公司无论去哪个国家从事经营均须恪守的商业伦理:服从法治,承担责任,尊重人权。这一模型是对公司伦理观念的重新审视,它得以传播,是由于冷战后国际关系的转型。它的发展得到了道德企业家通过语言游戏做出的支持,而金融则构成其活动空间,种种有关因素在其中交互作用彼此联结。本文的意图既是做出解释,也在于树立规范。文中探讨“诚信则有利”这一信念的道义原理,置之于它所信奉的功利主义的文化和历史的语境中加以考察。最后归结全文,则突出这一信念中深藏的宗教性质,指出其所以有效而确实,均以自我实现的预言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文学中的“情”与“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近年来,文学评论中讲“情”在文学中的重要性的文章比较多,诸如“创作需要感情”、“文艺作品要以情动人”、“艺术就是感情”等论点,都讲到了。其实,关于情与文的问题,前人早已作过反复的论述。两千年前,人们就用“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话来说明诗歌创作。“万趣会文,不离情词。”古代大文学理论家刘勰所作的这种论断,直到现在看来,也还是对的。没有较为强烈的生活感受和情感,文学创作是难以想像的;不直接或间接借助于形象表现一定的情感的文学作品,是不会感动读者,产生强烈的效果的。现在,谁也不会否认或轻视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无可讳言,近年来评论者又重新提出这个问题,是有原因的。那就是在“四人帮”横  相似文献   

12.
没有感情,便没有诗,便没有文学。感情是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的重要特征。较早明确认识到诗(文学)的这一特征的,在中国美学史上,当推陆机,在西方美学史上,当推阿伯拉尔。阿伯拉尔(Abelardus,1079—1142年)是中世纪最有名的法国经院学者,出身于名门望族,后来自愿放弃父亲的遗产,投身经院,从事专门的哲学研究。阿伯拉尔生活的年代,欧洲封建社会已经历了六百年的历史,神学权威已牢固地树立起来。而他的哲学著作《神学引论》、《辩证法》、《哲学对话集》、《是与非》等,却充满了反叛神学权威的自由精神,遂招致宗教狂的迫害,被宣布为“异端”。阿伯拉尔本人则被迫四处流浪,过着极不安稳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人类对“非典”的认识与反思将有助于未来社会的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经由“非典”的透视与检测 ,作者认为必须纠正丧失理性与牺牲代际公平为代价的发展格局 ,倡导人类理性与社会生态的回归与重构  相似文献   

14.
《南方论刊》2014,(7):J0001-J0002
今年,深圳市龙岗区提出开展“美丽家园”活动,全面实施“净化、绿化、美化、执法、文明”五大行动,致力打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宜居宜业环境”,努力实现洁净提升、市容提升、秩序提升、素质提升,把龙岗打造成为“环境建设美、秩序管理美、市民行为美”的美丽家园。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部署,龙岗区城管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打造“生态龙岗、创业新城”为目标,进一步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明确工作标准,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抓住“洁、雅、品、序”四个重点,结合龙岗区美丽客园行动,全面开展市容环境功能完善工作,努力打造“规划科学、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国际化、现代化美丽新龙岗。  相似文献   

15.
三峡文学是一个地理文学概念,它着重强调三峡自然和人文环境对相关文学作品的影响。三峡水库的兴建为当代三峡文艺作品增添了新的主题——移民。这种类型的作品倾向于表达三峡地区在经历这场世纪大工程时的人文变化和对立矛盾,在淹没与重建的过程中,"家园"的缺失引发了很多人文工作者的思考。小说《孔雀的叫喊》表达了作者追溯个人和历史文化家园的主旨,电影《三峡好人》更注重人文关怀,挖掘了人类共有的漂泊情结和苦难感,并试图在迁徙过程中重建自我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6.
福克纳围绕家族历史地域三位一体的母题架构而创作的“约克纳帕塔法”家族世系小说,以及其中所表现的“家园”情结、怀旧意识和感伤情调,在我国新时期作家中产生了广泛而强烈的共鸣,也是引发新时期家史小说“复兴”的重要诱因.新时期家史小说作家与福克纳进行了多维度多层次的“潜对话”,并在创作中过滤、改写和重塑福克纳的家园神话,赋予其鲜明的中国本土特色并融入了作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和家族问题的个性化思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陈继儒《牡丹亭题词》作了某些不同于时人的解读,并结合汤显祖的思想历程,指出研究汤显祖应该慎用其中的“师讲性,某讲情”传闻。  相似文献   

18.
王弼是魏晋玄学理论的主要开创者,以其《周易注》、《老子注》、《老子指略》、《论语释疑》,倡道家之旨,创以无为本之玄学思辨体系。于玄学思想而言,王弼有创基之功,而就情感理论而言,王弼之功绩亦不容小觑。王弼在其玄学理论论述过程中对于情感理论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倡言“性其情”,主“圣人有情”,对于中国哲学的情感理论(尤其是魏晋情论)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以下将结合王弼的“贵无”之说,对其情感理论做简要的梳理。  相似文献   

19.
十年前的今天,是S君家乔迁之喜的日子。 那天,单位的同事、邻居、亲朋、大人小孩,抬的抬,扛的找、排的排、提的提,七手八脚,半天多的功夫,S君的“家”就从“干打垒”搬进现在那窗明几净的高楼大厦中来了。 晚宴上,心血来潮,S君即席赋打油诗一首,以表衷肠。现录于下: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文论发展至魏晋时期,有一个与传统的“诗言志”说相对的文学新论——“诗缘情”说崛起,其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西晋太康作家陆机在《文赋》中提出的“诗缘情而绮靡”之说。 自从“诗缘情”说提出之后,丈坛上发生了关于情与志、“言志”与“缘情”的长期争论,各说不一。有的论者认为情与志、“言志”与“缘情”二者绝然对立,不可调和;有的论者恰好相反,认为情与志、“言志”与“缘情”二者本是一个东西,或者说是一个问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