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哲学史,……简略地说,就是整个认识的历史”,那么,随着从近代以来整个认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不断变化,作为哲学上的“认识”本身,它的概念、对象、内容、范围和方法等,就都比从前发生了很大变化,具有了新的涵意。人的认识的对象是什么?从西方哲学史的发展上看,这个对象有一个从外(客体)到内(主体),从具体到抽象(在认识内容上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演变过程。这个过程越来越清楚地表明,哲学认识的对象指向,最终不是朝着外界的“物质客观”,而是通过对主客(或思存、心物)相互关系和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思维是指构成人类认识高级阶段的、主体反映和把握客体的一般形式和现实过程。思维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动态自组织系统,对其性质和功能的研究历来就是哲学认识论本身的重大课题。在一般意义上,思维从来都是指向客体的思维,即使对于哲学这样一门以研究对思维的思维为主要特征的科学来说也是如此。对自身的思维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对客体的思维。在现代认识论的框架中,如何实现对客体对象全面、科学和系统的思维的问题,仍然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问题。所谓认识过程仍然是从关于客体的抽象的、片面的知识向关于客体的愈来愈具体的、多方面的、深刻的和全面的知识发展的过程。正如列宁所曾指出的那样,关于被研究客体的真知的多方面性、综合性和系统性乃是客观现实本身所固有的有系统的相互关系的必然结果和反映。  相似文献   

3.
从主体客体关系问题的角度研究哲学史,划分哲学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并以此对中西哲学发展道路之异同进行比较,阐明当今中国哲学发展的价值取向,无疑是哲学史研究中的一个新视角,是一种值得唱和的方法。张世英先生的大作《“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载《哲学研究》1991年第1期)就作了这样的尝试。文中张先生通过对西方哲学史的精湛分析,指出西方哲学围绕主体客体的关系问题经历了柏拉图以前早期自然哲学的“天人合一”,近代  相似文献   

4.
唯心主义的主客二分模式把认识的对象、客体就是主体意识创造外部世界的活动作为认识的对象、客体.旧唯物主义的主客二分模式把自然存在作为认识的对象、客体.马克思的主客二分模式的认识对象、客体是物质实践活动.这种新主客二分模式为马克思的哲学变革提供了根据,科学地揭示了意识的起源、本质和动力,揭示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统一的基础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变革意义.理解这种新主客二分模式必须理解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方法.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国哲学界中有两个相当流行的哲学命题,一是“哲学史就是认识史”,二是“哲学就是认识论”。达两个命题常常是相互联系、相互论证的。它们直接牵涉到哲学科学和哲学史科学的研究对象问题,都是学科建设中的基本理论问题,关系到达两门学科的科学概念的全局性问题。因而,是非得失,不可不分辨清楚。本文就第一个命题谈一点粗浅的见解,对哲学史和认识史的关系做一些初步的探讨,以期引起争论。“哲学史就是认识史”这个提法,始见于1978年芜湖召开的全国西方哲学讨论会。为了批判日丹诺夫的哲学史定义,有的同志提出了这个新的提法。他们还根据它出自于列宁《哲学笔记》中的一句话,“哲学史,因此:简略地说,就是整个认识的历史”(列宁《哲学笔记》  相似文献   

6.
在近年来国内关于审美认识的研究中,由否定“主客对立”进而取消“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成为一种突出倾向和强势话语。其实,“主客二分”在人类认识活动包括审美认识中具有积极作用和重要地位。传统的“主客二分”并不一定等于“主客对立”,也可能包含“主客交流”,以“主客对立”为由否定“主客二分”未必符合事实。现代哲学美学生成论肯定“主客交流”,未必取消“主客二分”。“主客二分”对应的是本质论、唯物论、客观美、共同美,“主客交流”对应的是生成论、唯心论、主观美、差异美。在人类文明探寻真理的认识活动和把握美本体的审美认识活动中,认识主体与客观对象的分别无法取消,也不应取消。只有破除非此即彼、唯我独尊的绝对化思维方法,坚持亦此亦彼、多元共存的辩证法,将“主客交流”与“主客二分”、“生成论”与“本质论”加以互补,将“美怎样呈现”与“美是什么”结合起来研究,才能给中国美学带来真正的生机。  相似文献   

7.
“主—客”关系问题,是近几年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在这一热点问题的探讨中,时时出现的将主体的本质视为绝对能动性和自由创造性的观点。笔者难以苟同,因为主体本质上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体。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是当代哲学的一个中心问题。主体和客体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原理。主体是指有头脑、能思维的,从事社会实践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进入主体活动领域并和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是主体实践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一种在实践基础上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矛盾辩证关系。就两者的关系性质言(非从实体内容言),主体在一定意义上居  相似文献   

8.
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标志着哲学从对客观真理的追求转变为对主体认识能力的探究,认识能力被看作是主体用以与客体相连接的手段或工具,又因为认识往往是不可靠的,造成主客二分,互相割裂的结果,也使得真理由于缺乏尺度,无法考察。黑格尔在面对近代哲学的困境时,提出一个超越性的观点,也即用主体的构建性来统合主客二者,根本消解掉近代哲学所可能产生的问题,最终使得知识与真理同一,存在与思维同一,概念与对象互相符合。  相似文献   

9.
矛盾思维是关于主体如何才能把握客体本质的思维方式.它以从统一中把握对立、从对立中把握统一为运思途径,以把对立概念结合在一起为思维成果的表达方式。实践证明,矛盾思维是实现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全面统一的重要途径。一、在形成抽象概念的过程中矛盾思维的具体机制马克思指出,人们认识世界的道路有两条:一条是从生动的直观蒸发出抽象规定,另一条是从稀薄的抽象再上升到思维中的具体。“抽象规定”即我们这里说的抽象概念,而“思维中的具体”即是与抽象概念相对而言的具体概念。在获取关于对象的感性认识中,矛盾思维的致思趋向主要是探求主体如何才能获取关于客体正、反两方面丰富的感性材料以形成正确的感性认识;很好处理主体活动和认识环境,对象的可感性质和主体感知能力,主体关于特定对象的感性认识和主体原有知识构架、感性认识和客体本象之间的矛盾关系。此时运思途径大体上由主体反思自身(主体对自己的需要、目的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中国哲学之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哲学史上自笛卡尔到黑格尔的近代哲学的主导原则是主体性和主客关系的思维模式,现当代的许多哲学家对主客式采取批判的态度而主张主客浑一。中国哲学史长期以天人合一为主导。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批先进思想家起而反对天人合一,强调我与非我之分和“心之力”,大力介绍和赞赏笛卡尔和康德的主体性哲学和主客式。五四运动所提倡的民主与科学从哲学的深度来看就是召唤西方近代的主客关系的思维模式和主体性。五四以后至今,我们所走的这条道路在步伐上太缓慢、太曲折。21世纪的中国哲学必将继续发展主客关系的思维模式和主体性。但西方近代的主客式和主体性由于被吹胀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产生了种种弊端。21世纪的中国哲学应该批判地吸取天人合一思想之合理处,把西方近代的主客思维方式补充进来,使两者相结合。21世纪的中国哲学将是二者相结合的哲学  相似文献   

11.
现代认识论中,主体认识图式的研究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它是展示出认识的主体性原则的一个具体环节。由于它,使人自觉到对客体的认识,并不是机械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从而形成关于客体的映象。相反,主体对外界信息的刺激,是根据自身所特有的认识图式加以严格的选择的。也就是说,认识图式具有一种能动的特性。怀疑,作为认识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既表现为一种理性思维方法,又是一种主体意识中的思维状态。因此,怀疑也表达了人类认识的自主性、积极性。那么,怀疑在促进人类认识的进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或者说,怀疑在认识图式的运动状态中占据着什么位置呢?这正是本文所要力求探讨的问题。一、关于“认识图式”的哲学理解“图式”一词,在英语Schematics中,有“构架”、“图型”或“结构”之意。在认识史上,从主体意识方面提出“图式”的康德,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图式,如“实体的图式”、“关系的图式”、“质的图式”、“量的图式”等等。但是,不论哪一种图式,他认为都是先验的  相似文献   

12.
关于认识的涵义不同派别的哲学家做出了不同的回答。他们为“认识”描绘了各种各样的图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然而,不管其主观愿望如何,却都未能最终摆脱哲学本体论。正如列宁曾经指出的,认识是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井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的辩证过程,“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没有止境的接近。”①因此,认识的本质问题不可能有固定的、统一的、超时代的论断。随着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认识也将不  相似文献   

13.
认识论中的主体能动性问题,是当代哲学关注和争议的焦点。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既要以现实的认识过程为对象,又要以哲学史为借鉴。研究认识能动性的诸种性质和规定,可以从它的一种历史形态——费尔巴哈的直观认识论谈起。在哲学史上,费尔巴哈哲学具有重要的历史功绩。它正确地批判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集大成者黑格尔的错误。费尔巴哈认为,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认识论的错误在于它的抽象性。这种抽象性一方面表现在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脱离了认识的感性基础,甚至脱离了自然现实的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不是别的,只是抽象的与自己分离了的所谓有限精神”。“抽象就是假定自然以外的自然本质,人以外的人的本质,思维活动以外的思维本  相似文献   

14.
意-象-言,是易道之全体大用,贯通于整个中国哲学史。未发已发、本末源流、有无显微、性相体用,以同观之,莫非“意象”,故曰“意象哲学”。与此相应,以“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为特质的诠释,既非“本体诠释”,亦非“现象诠释”,而是“意象诠释”。返之,意象哲学便是以易、道、心三者为本体之一贯的哲学,具有思维圆融性、结构整体性与形态意象性三特质的哲学。以史观之,意象哲学是对中国哲学史的理解和诠释,是“无我”的、“史学” 的、主客二分的“照着讲”,是思维方式与诠释方法;以论观之,意象哲学是中国哲学史的重构与发展,是“有我” 的、“哲学”的、主客一体的“接着讲”,是哲学观与本体论。简而言之,意象哲学是以“意-象-言”这一思维-结构为核心的方法论与本体论,意在揭示传统哲学固有之特质性,从而确立其主体性,彰显其民族性。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著名的西欧哲学史学者,并对认识论、社会哲学和文化哲学很有造诣的奥伊泽尔曼在俄罗斯《哲学问题》杂志1999年第6期上发表的《是否存在抽象真理?》一文指出,黑格尔断言:真理总是具体的,抽象的东西不是真理。奥氏认为,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在黑格尔看来,什么是具体?哲学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非常明确:具体是各种规定、原则的统一。这样,具体真理就不是认识的直接结果;它是被认识的客体的各个方面有机结合的过程。换言之,真理是具体的;具体在某个客  相似文献   

16.
西方哲学传统本体论的根本特征在于从主客二分的思维结构去探讨存在问题,这在就造成了关于主体与客体无法统一的认识论难题。从而引发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之间不可调和的对立和争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出发去看待人的认识问题,以实践为中介将主体与客体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在批判性和否定性的辨证逻辑中使主体与客体不断地达到历史的具体的统一。在对感性与理性相互关系的辩证理解中,超越了经验论与唯理论的片面性。这种实践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认识论中的革命性变革,也是重构传统本体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生活本身就是一部深奥的哲学,我们应该仔细地探索哲学与美的关系,以便为人类“诗意地栖居在这个世界上”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哲学是理论形态的人存在的自我认识,哲学是人类最高形式的智力探索,哲学是对世界和人生的明澈而宁静的认识,哲学思维具有极致性,是最深沉的思维。  相似文献   

18.
近代西方哲学把哲学的重点从中世纪对上帝的证明转向对人类理性能力的弘扬和赞颂,笛卡尔从"我思故我在"的命题出发,首创了主客对立的思维模式,从此,自我意识成了哲学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然而,主客对立模式中主体和客体的一致性问题始终难以解决。现代哲学中,"主体的死亡"的口号曾经轰动一时,它们主要来源于法国的结构主义和新结构主义,另外还有以"后现代主义"闻名遐迩的福柯、德里达、拉堪等人对尼采、弗洛依德和海德格尔的彻底化。当然还包括许多本不属于这个圈子里的一些对传统哲学中主体性的批判。尽管观点上各不相同,但在…  相似文献   

19.
论犯罪客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体(Object)一词源出拉丁语Objectum——对象,是指与主体对立的、主体的对象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事物(不仅是具体的人和物,而是泛指一切事物及其本质)。犯罪客体是指犯罪主体的犯罪行为所指向的事物。因此,犯罪客体与犯罪主体是互为前提的,而把它们连为一体的则是犯罪行为。离开了犯罪行为,就无所谓犯罪主体、犯罪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就不能组成犯罪构成这个有机统一体。犯罪客体是组成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是犯罪构成的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我们把审美期待客体化的经验类型看作对现实生活的审美抽象,并认为这种抽象的审美形式以必然性通过绵延的进程展示着自身质量同一的形态。列宁说:“理论的认识应当提供在必然性中,在全面关系中,在自在自为的矛盾运动中的客体。但是,只有当概念成为在实践意义上的‘自为存在’的时候,人的概念才能‘最终地’把握,抓住通晓认识的这个客观真理。”审美期待的客体化无疑是审美阅读实践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