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李占文 《社科纵横》2011,(9):159-160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面临这种形势,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制定切合实际的就业目标,需要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基于职业生涯规划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突破。文章首先简述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其次探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再次探究如何更好地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后在结论中指出探究基于职业生涯规划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以期更好地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张丽莉等英雄群体的壮举感天动地,为当代大学生树立了光辉榜样,为高校德育提供了鲜活素材,同时也给高校德育工作以深刻启迪。英雄群体的行为内涵表现为: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操;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优秀品质;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无私情怀;引领主流、传承美德的责任意识。以张丽莉等英雄群体为榜样,深入开展高校德育工作,应加强荣辱观、优良传统道德、人生观和责任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3.
何彦辉 《社科纵横》2012,(8):153-155
德育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体育大学生教育的这个高层次教育中更是有着高屋建瓴的作用,本文汲取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作用于整个体育大学生德育的过程中,做到以儒做人,提高体育大学生的道德认识;以墨尽己责,培养体育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以道做悬解,锻炼体育大学生的道德意志;以管学为基本,规范体育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即实现德育过程的知、情、意、行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职业生涯规划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本文通过分析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和当代农业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充分发挥职业生涯规划在农业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实现将学生培养成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受到了各行各业的重视.创业是锻炼自身能力的机会,也是证明自身价值的途径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高校创业教育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更好地进行就业、创业,以此培养大学生创业所需的道德素养与社会责任意识.然而,将创业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不足与问题,不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质量.因此,该文将深入研究创业教育视域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希望能够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郭迎选 《社科纵横》2009,(7):145-146,152
当代大学生信仰与价值取向总体情况是好的,但是有部分大学生信仰迷茫,由此导致政治价值观扭曲、直接影响人生价值选择、造成道德认识模糊。其矫正对策: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为帮助大学生树立理想和坚定信念提供理论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的扭曲进行矫正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加大社会实践力度,促进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做到知和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普及,加快了大学教育网络化的进程。网络信息已率先进入了大学生的学习空间中, 网络信息化在为高等学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新的模式的同时,也正在改变着他们的思想观念,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和价值取向、道德风  相似文献   

8.
邬光照 《社科纵横》2008,23(10):150-152
在市场经济、教育产业化、全球化、后现代传媒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策略创新.探索大学生道德内化的文化机制,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建伦理规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徐蕾 《社科纵横》2011,26(1):125-127,143
财富观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财富观问题研究不仅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客观需要,也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因此关注大学生的经济生活和财富观问题,对于当代大学生形成理性地追求财富,合理地支配财富的健康财富观念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也将有助于探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从而推动全社会财富观的确立,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0.
赵建伟  焦彩丽 《社科纵横》2011,26(2):147-149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具有自己独特的使命和任务,既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又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双主体"教学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整个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主导者、引导者和解说者,他们以其成熟主体的特性引领整个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以其榜样的力量塑造大学生知行合一的优秀品德。  相似文献   

11.
引导大学生学习雷锋活动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宏善 《社科纵横》2008,23(8):160-16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对大学生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用榜样的力量来影响人和感召人,是进行这一教育的有效手段.由于人们在实践中对英横人物的理解、学习方法的差异,往往产生不同的看法和结果.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民族精神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不断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心理,成为鞭策人们不断进取的永恒力量。当代大学生是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群体,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在创建和谐校园建设中,引导理想信念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加强政治理论教育;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中,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在参与学术交流过程中,探索榜样人格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3.
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状况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力图用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客观描述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状况,科学地分析市场经济与道德价值发展的内在关系,深入地探讨市场经济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影响的实质和规律,并为我们教育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道德价值观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牛跃平 《唐都学刊》1997,13(4):90-92
本文力图用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客观描述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状况,科学地分析市场经济与道德价值发展的内在关系,深入地探讨市场经济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影响的实现和规律,并为我们教育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道德价值观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品德的有利影响及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上交往是网络时代青少年人际交往的一种新形式。大学生作为上网群体中的主力军,网络交往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们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交流信息、知识、思想和感情,对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从网上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识、道德观念、道德情感方面的有利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6.
《社科纵横》2016,(10):164-166
哲学社会科学是促进人类发展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推动力量。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后备力量,所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哲学社会科学为引领对大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本文主要论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其优劣势,并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建议,期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太文  陈玲  杨冬 《社科纵横》2011,(8):164-166
当前,高校正在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认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本文主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角度,来初步探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更高的目标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8.
深入了解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的整体状况,创新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亟待研究、探索并着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做出了科学解答,为大学校园先进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为大学生三观教育提供了范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理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指引,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动力,以社会主义荣辱观营造道德氛围。  相似文献   

20.
王艳玲 《唐都学刊》2011,27(6):47-49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一直被传统教育奉为圭臬,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然而在新时期,传统集体主义价值观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道德窘境,如何与时俱进地对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观的熏陶与培育是一个紧迫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