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收集得到的268个越语语料词进行统计分析,从词性、语素结构关系和词义角度与汉语词汇作比较,发现越语双音节汉越词与现代汉语倒序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规律,并对其出现倒序现象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和恩格斯晚年对文化人类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发展了他们创立的唯物史观,<人类学笔记>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其代表作.他们主要想解决两个问题,以探寻一般发展规律与具体发展道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陈瑜 《中国民族》2023,(3):74-75
<正>唐代是中国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型阶段。丝绸之路带来了异彩纷呈的胡乐文化,与中原音乐文化相互影响、交流交融。唐代长期繁荣的经济发展、开放的文化理念,王朝统治者对音乐特别是胡乐的喜好以及对宫廷礼乐制度建构的重视,使得胡乐不断被广泛接受、吸收并推陈出新。唐代音乐艺术发展由此进入歌舞伎乐大曲时代,并逐渐演变为雅、俗、胡乐三足鼎立之局面,达到了中古时期艺术的最高峰。这一重要音乐文化现象从唐代音乐制度的变动,尤以坐立部伎(即二部伎)的设立得以充分反映。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根据摩尔根《古代社会》提供的详实材料,写成《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研究了古代氏族社会与民族和私有制、国家起源的规律。这部作品贯穿和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规律研究的科学领域。  相似文献   

5.
雅乐在宫廷音乐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依附于政治,对统治阶级思想有着直观的反映.胡乐是一种外来音乐,在华夷思想浓厚的古代社会,雅乐与胡乐是绝对不可以混用的,但南北朝之后却将此观念打破,到辽时期"以胡入雅"发展到新阶段.本文从辽代雅乐文化分期入手,对"以胡入雅"的现象做多线性分析,进一步解析辽代"以胡入雅"中体现出的"汉契一体"的中华观念,通过分析探讨辽代雅乐的文化归属,对研究对象做出概念性解读,期望本文可以为辽代雅乐文化的研究提供新的观点与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封建统治阶级都非常重视音乐对人的教化作用。南诏作为一个历十三主、统治疆域大于今云南全省、历时二百四十七年的地方政权,当然也毫不例外地重视音乐,而且把音乐作为与唐王朝修好、增强团结、表示"臣服"的手段。通过翻阅史籍,关于南诏古乐的起源,我的看法是南诏古乐是南诏本土音乐与唐代宫廷音乐(包括雅乐与胡乐-西域音乐)、骠国(今缅甸)音乐在长期互相渗透、互相影响过程中形成的独立的音乐。南诏古乐受佛教影响极深,后期主要保存在洞经音乐中。  相似文献   

7.
壮语的数词“一”有多种语音形式.一般意见认为?it7跟汉语有关系,而?deu1和nш:η6是民族固有词.然根据语音对应规律,?deu1和nш:η6同样跟汉语有关系.特别是?deu1,其语音对应规律显示出壮汉语之间有非常久远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8.
在嘎仙洞刻石发现后,提出鲜卑史源被发现的问题。史源这个词所包括的内容很广泛,如名称的起源、族属的起源和住地的起源等等。这里以《嘎仙洞刻石与对拓跋鲜卑史源的研究》为题,着重讲与拓跋鲜卑起源地相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封建统治阶级都非常重视音乐对人的教化作用。南诏作为一个历十三主、统治疆域大于今云南全省、历时二百四十七年的地方政权,当然也毫不例外地重视音乐,而且把音乐作为与唐王朝修好、增强团结、表示"臣服"的手段。通过翻阅史籍,关于南诏古乐的起源,我的看法是南诏古乐是南诏本土音乐与唐代宫廷音乐(包括雅乐与胡乐—西域音乐)、骠国(今缅甸)音乐在长期互相渗透、互相影响过程中形成的独立的音乐。南诏古乐受佛教影响极深,后期主要保存在洞经音乐中。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是基于路易斯·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古代社会》而作.一方面,《起源》是恩格斯为了完成马克思未完成的遗愿;另一方面,是恩格斯将马克思与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来进一步地论证摩尔根的研究成果,也是对摩尔根研究价值的肯定.本文以《起源》为文本,研究恩格斯在其中所表达的民族思想,探寻在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时期恩格斯对民族、民族起源、民族形成、民族发展、民族前途的理解.这对目前更好地理解民族本身、解决民族困惑、梳理民族思想、丰富民族理论以及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具有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应用现代DNA分析技术,研究回族的起源、迁徙、融合、演变,探讨回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及有关发展规律,应是回族学研究的一个值得重视的方面。本文利用本实验室积累,综合国内外其他族群基因资料,以群体角度从DNA水平探讨了回族的起源、迁徙、演化等问题,证实了以往大多数人类学调查的结果,即回族与北方民族之间有相当大的融合。并且明确了回族中有较大比例的高加索人种的混杂程度,而这种基因流动应该主要与唐宋时期西域商贾、使者留居和蒙元时期蒙古人西征有密切关系,为传统的回族学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西南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及其传承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多起源、观赏性、重和谐等特点,对西南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在2l世纪的今天,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受到多方冲击.有些项目后继无人,面临消失的危险.在词查的基础上,我们探讨切实可行的传承发展方式,充分发挥其多重现代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临桂龙氏父子与晚清词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启瑞、龙继栋父子在晚清词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启瑞词工于小令,其词善于表达士大夫的闲雅生活,温婉蕴藉,自然清妙.继栋词秉承家学又有所变化,表现为小令与其父风格相似,慢词则将身世之感融入伤春悲秋之中,沉着苍凉;部分词更以气势胜,奇情四溢;善于用典,语言琢炼工致.龙氏父子词能独立于常州词派的牢笼之外,又与晚清临桂词派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东巴教是生活在滇西北的纳西族的一种固有宗教,在民间很有影响.它虽然没有寺院、僧伽组织,却拥有用象形文书写的数万卷经典.在东巴教的一些重要的经典,如《创世纪》、《黑白战争》、《什罗祖师传略》、《超荐寿星美令东主》等经典中,谈及宇宙起源时,都讲述了人和神都出自于卵,我们姑且称之为“卵生说”.东巴教的这种卵生说似乎与藏族苯教的卵生宇宙起源学说有关.藏族的传统宗教——苯教既有卵生宇宙起源学说,也有其他的宇宙起源学说,但卵生说作为苯教的一种重要的宇宙起源说,是众所公认的.下面我们选东巴教的两个卵生说与苯教卵生说作一比较,看看它们之间究竞存在着何种关系.  相似文献   

15.
王晓天 《世界民族》2006,8(2):56-59
图腾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原始宗教形式。在一定的文化圈中,同一图腾信仰意味着同源共祖。图腾也是最早的社会组织的标志和象征,它对于氏族内部的团结和氏族外婚制的推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图腾”一词的由来、含义,以及图腾起源、图腾崇拜的本质、图腾与禁忌的关系,进行了概括性的分析,说明图腾既非古代神话也非现代预言,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神力的象征,是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族称的起源、族称内涵的变化的分析,探究北方民族从民族到国家的过程,并通过对满洲族称、国名出现及其变化的研究,探讨了民族国家进化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7.
肖坤冰 《民族学刊》2017,8(3):45-52,110-112
营养人类学(Nutritional Anthropology)是营养科学与人类学结合形成的一门分支交叉学科,探究文化、营养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在西方,营养人类学已经发展出较为成熟的学科理论体系且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在中国人类学界对这一分支学科的关注并不多.本文从人类学的角度梳理了"食物"与"营养"之间的关系,介绍了营养人类学的学科起源、关键概念以及主要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8.
各民族语言的词除语音形式和词义之外,往往还反映该民族的文化特点.本文依据西部裕固语中十几组词,阐述其词义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也就是这些词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的起源和发展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少数民族伦理道德发展是前进的过程、少数民族伦理道德在批判中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伦理道德进步是螺旋式上升过程、少数民族伦理道德从特殊性到统一性的发展等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的起源和发展规律。作者认为,研究中国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的起源和发展规律,对于全面认识和研究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伦理道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图腾是一种古老的原始宗教形式。在一定的文化圈中,同一图腾信仰也就意味着同源共祖。图腾也是最早的社会组织的标志和象征,它对于氏族内部的团结和实行氏族外婚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图腾一词的由来、含义、图腾起源、图腾崇拜的本质、图腾与禁忌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作概括性分析,说明图腾既非古代神话也非现代预言,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神力的象征,是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