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社区》2008,(29):44-44
宋氏家族除宋氏三姐妹为世人所熟知外,还有宋氏三兄弟。兄弟姐妹6人中,宋庆龄排行第二。大姐宋蔼龄,1890年出生,13岁时也像父亲当年那样,只身一人远渡重洋来到美国,成为中国第一批赴美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回国后协助宋嘉树在孙中山身边从事秘书工作,后来担任了孙中山的英文秘书。1914年,与她留美时的同学,孔子第75代旁系孙孔祥熙结合,当上“孔氏钱庄”的老板娘。  相似文献   

2.
与诸如《女勇士》和《喜福会》那样的华裔美国文学名著不同,雷庭招的《吃碗茶》于1961年出版之初并没有引起轰动。迄今为止,美国学者往往关注它所体现的封建父权以及唐人街令人窒息的封闭社会所造成的人性扭曲,而国内学者则被它包含的“亚裔感性”、群体主义价值观以及语言特色所吸引。本文拟运用英国文化学家斯图加特·霍尔关于文化身份/认同的理论,对其主人公的文化身份重塑以及同化过程作一探讨,旨在挖掘该经典作品深邃的思想内容和无穷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从后殖民翻译看《女勇士》的文化身份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语境下,文化身份一直是流散文学,尤其是华裔美国文学备受关注且热议的一个话题,但从翻译的视角审视文化身份的论著,目前尚不多见.与许多华裔美国作家一样,汤亭亭借用文化翻译以完成后殖民语境下的跨文化写作,并成功在美国主流社会立足.通过杂合,她用独特的改写与重塑,融合不完整的“中国”文化记忆与其身处的美国文化,对英语这一完整的连续的整体发出挑战,也激发读者参与到文化翻译当中.她成功地再现了异域“中国”文化,也构建了本土的美国文化.  相似文献   

4.
这次想给大家谈谈J—1签证,一方面在法律上是个有意思的规定,另一方面是我曾于85、86年间以J—1身份在美国夏威夷研究电影艺术,研究结束后打算来美国继续学习电影制作,就到温哥华签证,温哥华领事馆告诉我,对不起,你必须回国服务2年才能再来美国。于是中国电影界多了个平庸的导演。  相似文献   

5.
美国现代派诗人玛丽安·摩尔的女性诗歌贯穿着一条隐蔽的寻找女性作家身份的伦理线,展现了特定时代女性的主体经验和美国父权诗学主流意识形态下的伦理机制。以文学伦理批评理论为支点,分析摩尔所遭遇的伦理困境及不同阶段对伦理身份诉求所作的种种努力。指出,热衷“男性性别扮演”的家庭伦理环境和“文学是男性领地”的社会伦理环境是诗人陷入身份焦虑的伦理根源;摩尔拒绝“天使”的身份,坚信女人要“带刺”来发起反抗与自我保护,也要如同“变色龙”合理改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摩尔晚期诗歌所彰显的谦逊与大爱是其在宏大文化语境下的自我和解,昭示出一个女诗人对个人理想、气质素养与独立自由精神追求的高度伦理指向和实践美学。  相似文献   

6.
我与姚远利 2007年夏季,姚远利找到我,希望我能够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在政协提交关于用“匾额文化”来拯救当前“道德滑坡”的政协提案,  相似文献   

7.
聂造 《社区》2008,(14):45-45
我第一次感受到美国“妇道文化”,是在一次课余时间:一位女教授听说我的父亲49岁时就离开人世,很出乎她的预料,情绪一下子低落下来。她悲伤得就像失去自己的父亲一样,这种情绪共鸣,一下子拉近了我俩的心理距离——一股来自女性的温暖与关怀,掠过我的心底;尽管她比我大将近20岁,又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家,这种感觉还是能够给我带来作为男人所需要的一种关怀。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 (安芬妮,42岁,美国驻沈阳总领事馆一等秘书。从1980年第一次到中国来学习汉语,20多年来她大部分时间都呆在中国。) 对有的美国人来说,有一天能到古老而神秘的中国来工作,是他们的一个很久远的梦想,而我却没有想过。 1980年我来北京留学,完全是因为对汉语感兴趣,想来看看这里到底是什么样子。记得当时有朋友问我,你去中国干什么?他们觉得不可思议。事实也正是如此。1984年回国后,我的工作和中文根本不搭界,和中国完全没关系。后来因各种机会又来过中国几次。到了  相似文献   

9.
范思 《百姓生活》2010,(8):34-36
2009年2月,在美国爱达荷州举办的第九届世界冬季特奥会上,15岁的中国女孩刘芊芊获得了花样滑冰自由滑金牌。她凯旋回国后,把金牌戴在儿时的保姆、后来的养母王玥华脖子上,深情地说:“妈妈,这块金牌是属于您的!”王玥华是怎样成为刘芊芊的保姆和养母的?在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母女之间,有着怎样感人肺腑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10.
在相对集中的一段时间里,我碰巧先后读到了《十年风雨情》和《我的非正常生活》两本书,前一本书的作者是章含之,著名文人章士钊的女儿、前外交部长乔冠华的妻子;写后一本书的人叫洪晃,是章含之的女儿。两代人写的是两个世界、两类人生,用的是两种文笔,但读来都鲜活生动,情之所至,印象颇深。所以,当得知有一个论坛请洪晃作主讲人时,我毫不犹豫地赶了过去。  相似文献   

11.
李开复 《21世纪》2009,(9):12-15
1972年我就踏入美国留学了,那时我才11岁,当时还没有“小留学生”这个词。有很多人问我,如果你不去美国,还会取得一样的成功吗?在你的成长历程中,留学经历对你有什么样的帮助,有什么感触?  相似文献   

12.
2月8日,署名为“阿特小白”的网友在微博上爆料:“十年前薛蛮子以美国天使投资者身份在全国主要拍卖公司拍得几百件艺术品后跑到美国,后又以“不喜欢艺术了”为由拒付画款,遭起诉后承认自己财富作假,  相似文献   

13.
章含之 《可乐》2010,(12):78-79
没大没小的母女 大家都说妞妞和我不大像一对母女,因为我俩都有点“没大没小”。我出书,洪晃对我的责任编辑说:“我妈的书,最好先交给我加点工。我给她加点糖、醋、胡椒面,就好看了。”她打电话来求我办事,我说:“你也有求我的时候,谈一下条件吧!起码请我吃意大利餐,麻烦的事就请我乘一次地中海游船吧!”  相似文献   

14.
一个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的重庆青年,回国后做了名村官,有人说这是“中国梦”。也有人说,这或许是场作秀。但27岁的秦王月飞不理会这些,他努力摆脱掉“耶鲁”的光环,融入乡村生活。  相似文献   

15.
SHMJ:孙老师,很高必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您足一位经历很丰富的人,曾经做过公务员,也参与过很多当代艺术的活动,现在您创建的“太湖窑”品牌文化在苏州很有影响力。能聊聊您是怎样与艺术结缘的吗?孙厚义:我和艺术一直存在着某种渊源。大学的时候也是美术专业出身的。后来进入了公务员系统,在团市委和开发区管委工作近十几年的时间。我在这个过程中一直还是有艺术情结的,于是在九十年代的时候,我们就创办了一个苏州的当代美术馆——戈多美术馆。  相似文献   

16.
2005年7月29日温家宝总理到医院看望钱学森时,年近94岁的钱老在听了温家宝总理讲了我国新一轮的科技发展规划和今后的重点发展项目和指导方针后。钱老思维敏捷地说:“我要补充一个教育问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问题。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小时候,我父亲就是这样对我进行教育和培养的,他让我学理科,同时又送我去学绘画和音乐。就是把科学和文化艺术结合起来。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科学创新思维。现在,我要宣传这个观点。”“您讲的很重要。”温家…  相似文献   

17.
印章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从殷周时期发展到现代有迹可考的历史已经三千多年,一直在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献通考》是这样描述印章的重要性的:“无玺书,则九重之号不能达之于四海;无印章,则有司之文移不能行之于所属。”印章的缘起是源于社会生活的需要,是以信物的身份出现的。但因其所依托的载体是汉文字,又主要依托于汉字中的篆字,使其极富于汉字造字原则的各种意义。所以印章艺术一如中国书法艺术,在其方寸之间,一样包含着“于天地山川得方圆流峙之常,于日月星辰得经纬昭回之度,于云霞草木得霏布滋蔓之容,于衣冠人物得揖让周旋之体,于须眉口鼻得喜怒惨舒之分,于虫鱼鸟兽得屈伸飞动之理,于骨角齿牙得摆拉咀嚼之势……”的”天人合一”的中国式哲学理念。即是说,如同书法一样,通过印章艺术的演变发展历史,我们可以据之而寻绎出一个历史发展的缩影。其艺术、文化的意义从一开始就已经隐然地存在着。在那个艺术的创造尚不是自觉的古代社会,印章艺术展示了一种随意的、自由的、朴质的所谓“无意于佳而佳“的天然之美。可以说,印章艺术作为一种将图案或中国文字,透过印材表现有情、有意及有趣的方寸空间艺术,经历了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与历史变迁。至今仍然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18.
问:我有个朋友在黑龙江省,是特三级厨师,也就是最高级别的厨师。他想来美国创业,请问有什么办法来美? 答:以厨师身份来美工作或移民,有不同的途径。一般情况下,以工作身份来美比较困难,除非以Q签证来美,也就是文化交流签证。比如说,在美国举办的一个大型中国文化展览中,需要中国厨师现场表演中国烹饪技术,也许可邀请他来美。或者在美国的餐馆邀请他以劳工应聘身份移  相似文献   

19.
中国油画由于早期异质文化源流的历史背景,在内在文化属性的认同方面经历了最初的“西洋画”到“民族化”再到“中国油画”的历史流程。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显露出来的自身文化身份意识对具体的艺术创作有着莫大的影响。以20世纪初西方现代艺术与非洲艺术之间的互动情态为参照,可以为当代中国油画中的文化身份问题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0.
作为美国先锋文化和大众文化的领军人物,桑塔格秉持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坚持严肃的创作路线,不追求表现型的个人化书写,既能游离于权利中心之外并坚持自己的自由式书写,又能积极参与美国当代各种艺术革新。其非典型的女性作家身份和客观、严肃而勇敢的创作立场为人所称道。桑塔格延展式的身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宽阔的解读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