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村》2009,(11):66-66
人类真是个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动物,好好活着的同时还要不停地“上演”着世界灭亡的戏码。11月全球隆重上映《2012》算是最近距离的一次“预言”,看着陨石雨落、洪水海啸、火山地裂的震撼场面,不知内心世界到底该毁灭,还是该幻灭?  相似文献   

2.
时光从不等人。2012年,玛雅人在世界上火了一把。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曾惶恐过,担心再也见不到故交与挚友?  相似文献   

3.
2012年.一只叫“褚橙”的橙子被人赋予了励志的色彩,“人生总有跌宕,精神终可传承”,是什么让人们在吃橙子的时候竟然开始品味人生?  相似文献   

4.
位于美国洛杉矶的“世界影都”——好莱坞,集中了华纳、环球、哥伦比亚等众多大名鼎鼎的电影公司。据统计,好莱坞的电影占目前世界电影市场份额的92.3%!这里每天都有大片诞生,每天都有新的明星“一夜窜红”。于是,这块热土成了各国艺人心驰神往的“梦工厂”。一位怀揣明星梦的郑州美女闯进这个“电影帝国”后,会遭遇怎样的经历呢?  相似文献   

5.
1957年市场研究学者James Vicary宣称曾进行一项实验,在电影片段中短暂插入“喝可口可乐”或“饿了吗?来包爆米花”,即使播放速度快得让人们无法察觉究竟看到什么,但这些快速闪过眼前的讯息,却仍能透过潜意识影响观众的购买决策,大幅提高电影院可乐和爆米花的销售率。  相似文献   

6.
《阅读与作文》2010,(6):57-59
电影《2012》的上映,使得那个古老的玛雅预言突然成为最近报纸娱乐版的热门话题。而在网络上,2012年12月21日这个日期所掀起的狂潮,早已远远超过1999年之前人们对诺查丹玛斯预言的讨论。吞噬一切的地震、冲天而起的岩浆、一英里高的巨浪,电影里的这些怵目惊心的场景真的会出现吗?  相似文献   

7.
1996年,对于亚太地区来说,是一个极不平凡的年头。从浩翰的南中国海到波涛万顷的东海,——J国际风云迭起,使入目不暇接。从南中国海领土、领海争端到台湾海峡政治风云变幻,从钓鱼岛主权之争到朝鲜半岛的唇枪舌剑,使世人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多事之秋”的画面。人们不难看出,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在亚太地区正在“联手”。这不能不使人们问一个问题:它们的战略意图究竟何在?美国在起什么作用?美、日、图亚太战略的新动向美国是冷战后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当局为了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极力推行“单极世界”的战略部署。亚太地…  相似文献   

8.
[提要]在“互联网+”与新媒体时代语境下,为数字技术强力促动着的世界电影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使电影艺术发展史的重新审视与分期界定显得极为必要。过去的结论大多截止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或八十年代;笔者在十年前曾撰文提出世界电影史的“四分期说”,考察对象也仅止于1999年。结合对21世纪以降世界电影的分析与总结,我们提出世界电影史的“五分期说”,即将一百二十余年的世界电影史划分为五个时期:形成时期(1895-1927)、成熟时期(1927-1945)、变革时期(1945-1967)、振兴时期(1967-1999)和革新时期(1999年以来),并说明其分期理据,概述五个分期的世界主要电影思潮、流派及新成就。  相似文献   

9.
并非题外的话 在人类发展史上,仿佛隐藏着“后来居上”四个大字。然而,在音乐、美术、文学等领域似乎存在着后人难以逾越的高峰,这些来自精神世界深处的东西,人类至今还无法窥其堂奥。更有甚者,现代科技不仅在金字塔、玛雅人遗迹等等现象面前一筹莫展,在诸如“人从哪里来”、“人是否有灵魂”、“宇宙中是否存在比人类还高级的生命”之类的问题面前更是束手无策。 人们期待着科技进步来冲破这混沌。或许这一天已经近在咫尺,但也可能是遥遥无期。 抑或另有蹊径?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的文明没有中断。《易经》被留在神州大地上,近20年中出现的气功热更  相似文献   

10.
《人生与伴侣》2008,(12):50-50
“盈盈,今晚一起逛街看电影好吗?”接连数天,拍拖已有7年之久的男友天天约她逛街、看电影。林盈甜蜜地笑了,过去他可没有……林盈轻抚男友送来的鲜花,思绪就此蔓延开去。  相似文献   

11.
“法轮功”的歪理邪说,用了许多欺世盗名的方法。探究其一般的方法和本质,笔者认为,可以从它所谓的“真、善、忍”理论着手。第一,它用所谓的“真”来贩卖它的伪科学。“宇宙毁灭说”和“末世论”是毫无科学根据的胡说,李洪志却把它们当作欺骗人们的法宝,并以此将自己打扮成能够改变世界面貌、拯救人类的救世主。第二,它用所谓的“善”来推销它的害人学说。“法轮功”将自己的一套吹嘘到无所不能的地步,甚至公开阻止人们有病医治,结果害死了不少无辜的生灵。李洪志这样做的罪恶目的在于麻痹“法轮功”信徒们的心灵,最终控制他们的…  相似文献   

12.
近来热映的好莱坞3D特效电影《冰河世纪3》、《变形金刚2》、《2012》、《阿凡达》,一次又一次向人们展示着3D技术的强烈魅力和汹涌之势;3D显示、3D投影、3D照像、3D打印等新型电子消费产品甚嚣尘上;3D互联网、3D虚拟世界等也在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因此,有人将刚刚过去的2009年称为“3D元年”。  相似文献   

13.
论科研与教学的双向驱动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学、科研的异质同构19世纪,洪堡在柏林大学进行改革———教学与科研统一,被人们视为“开创了世界现代高等教育的新篇章”。从那时起,高等教育史一页页翻到今天,“教学、科研是高校两项不可偏废的任务”,“把高校办成两个中心”,“高校必须教学和科研相结合”……这些,已成为共识。但是,国内高教界在理论上对此的反应,却较为冷淡,与西方热烈的争议形成明显的反差。事实上,历史和实践迫切地要求人们回答:教学、科研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科研对于教学究竟有哪些作用?教学对于科研究竟又有哪些作用?其理由、依据又何在?国外…  相似文献   

14.
褒姒的命运     
在新电影《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许多神秘的问题震撼了巫师的世界。哈利能从危险的“巫师三强争霸赛”里全身而退吗?邪恶的伏地魔又回来了吗?哈利能否设法对自己心爱的女孩张秋说出一句完整的话呢?在霍格伍茨魔法学校有大多的虚幻,哈利一定希望能够用幻影移形的法术(对于你们这些不会法术的“麻瓜”来说,就是使身体魔幻般出现在任何你要去的地方)回到德思礼的家里!  相似文献   

15.
肖川 《新天地》2011,(8):I0001-I0001
何谓“真理”?这是每一个时代第一流的头脑都必然会回答的问题,因为这个概念集中表现着一个时代的人们如何认识世界和世界在他们眼中的图景。作为区别于“谬误”的“真理”,是一个学术界与大众都广泛使用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摘要]根据符号学的标出性原理,本文将讲述决定世界的毁灭或者拯救的“我们”与“他们”或者“它们”的战争的好莱坞电影大体分为:人兽之战(《星球大战》、《异形》等);我族中心主义的战争(《变形金刚》、《X战警》等);对我族中心主义反思的战争(《阿凡达》等);超越种族差异的善恶之战。我族中心主义者将“我们”之中的异项转变为异类,将“他们”变成“它们”,从而建构对其征讨、杀戮的合理性。而影片《阿凡达》通过对我族中心主义的反思走出朝向超越差异的人类大同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17.
南京艺术学院戏剧和电影电视学院教授、博导沈义贞先生的《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是一部厚重扎实、经纬纵横的电影美学著作,不仅是电影学界,而且是文艺美学界的新成果、新收获。该著论题的提出,不是凌空而来、蹈虚而设,乃是在饱览、通悉中国电影和世界电影的状况后所提出的既具学理性、又有针对性的命题。以现实主义作为论述中心,《导论:“现实主义电影美学”再认识》作为全书论述总纲,体现  相似文献   

18.
可以提出一种基于实践的电影/媒介研究进路,以此表明并不存在所谓“固定”“独特”的电影/媒介,不同的观看实践形式使电影/媒介在交流信息、组织关系等方面展现出其殊异性。由此种殊异性出发,观众与世界的关系被持续变化的媒介实践不断重置。与传统意义上的传播研究不同,作为媒介的电影不仅仅指向可见的影像文本或显性的物质实体,更代表了观众通过影像观看实践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的努力。电影/媒介研究由是不仅仅是对于影像本身的关切,更关乎人们如何通过对影像的观看实现其“在世之在”。  相似文献   

19.
电影是“舶来品”,而“电影”一词却是地道的中国名字。1895年电影诞生,不久传到中国,当时观众发现,这种西洋的新发明,与中国古老的皮影戏很相似。于是,人们就自然地把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叫做“影戏”或“活动影”了。但电影毕竟不同于皮影戏,电影放映是以电作光源的。那时,也把“活动影戏”叫作“电光影戏”。后来,人们日常称呼中或许是为了顺口,就简化成“电影”两个字了。“电影”一词的由来@瑞君  相似文献   

20.
遭遇鲨鱼     
2006年2月11日,美国畅销小说《大自鲨》的作者彼得·班奇利在家中去世,这个消息不由得令人们回忆起据此改编的同名电影当年上映时在全球引起的轰动,也促使人们再一次重温、思考多少年来人类与鲨鱼的种种“恩怨情仇”。电影《大白鲨》堪称恐怖片之冠,奠定了鲨鱼作为“冷血杀手”的形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