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喜闻国家已出台留学归国人才的更优惠政策,不禁对之拍手称赞。因为一个时期以来,中国的高、精、尖人才一直处在被争夺的一方,而随着新世纪的临近,世界范围内的人才争夺战更是急遽升温,众所皆知:谁赢得人才,谁就将赢得下个世纪。为此,世界各国均已把人才工程当作中心工作来对待,千方百计以好政策来吸引他国的优秀人才,这就形成了科技人才国际流动的大趋势。那么,在此趋势中,中国怎么办?这无疑成为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现在,加入WTO已指日可待,我们正急于实现腾飞,使我国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这一切,要求我们必须以…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进入WTO的情况下,企业竞争已走向国际化。众所周知,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抢得人才争夺战的先机,谁就有竞争优势。跨国公司凭借自己雄厚的实力,在人才争夺战中占据有利地位。据统计,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数十家在中国设立了研究机构,直接网罗国内顶尖人才。如微软公司在中国设立的亚洲研究院有员工60多人,全部是国内的顶尖人才。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劳动报》获悉,某企业把原计划青工技术培训的几十万元资金抽出来,用于去外地高薪“抢”人才。结果虽然“抢”来了人才,但却荒废了本厂一大批青工的学业,这种“招了女婿荒了儿”的做法,使人感到很不是滋味。  相似文献   

4.
在工间休息时,拿一本书读读,那简直是一种享受。对我们读者来说,最爱读自己的书──《人才开发》。 每当收发员送来几本《人才开发》,职工们顿时停止闲侃声,争相抢阅,并专心致志看起这本书来。有时,一本《人才开发》不知翻阅了多少次,书上已沾满了油渍,纸张有些发黄了、破旧了,文字也不大清晰了,还被视为“宝贝”。你看了他又看,真是“爱不释手”。 我是《人才开发》的老读者。每一次读这本书都有新感觉,每一次读她都有新收获。近10年来,坚持读书已成为自己的一种爱好,受益不小。尤其是歌颂和赞扬人才方面的篇章,读后使人…  相似文献   

5.
民营企业如何留住人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平 《人才开发》2003,(1):38-39
古往今来,得人才者得天下。在现代社会里,谁拥有人才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能否招揽人才、留住人才已成为一个企业兴衰的关键,而民营企业却在这个关键问题上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据统计资料显示,民营企业的人才流动率高达58%,平均存在年限2.9年。没有稳定的人才基础是很多民营企业长不大的根本原因。面对频繁跳槽现象,经营者在指责“员工不忠”、“没良心”的同时,应该反思失误的原因和寻找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人才虽然是一种资源,但是与金钱毕竟不同,不能随时储备、随时支取与使用。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才做为一种“鲜活的资源”,它的效益是在使用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大多数企业的人才观念得到了加强。在市场上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较量,已为大多数企业所认可。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为吸引人才,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人才争夺战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之势。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的人才争夺战中,在企业界以及一些地方出现了一轮人才“储备”热潮。一些企业高价从外地或“招”或“挖”一些目前并不需…  相似文献   

7.
谁拥有人才谁便拥有未来──国外人才观念概览及启示李永臣在国外把人力视为世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特别是许多发达国家视人有为“国宝”、“人对就是人财”、“人才就是资本”、“财从才来”的“人才第一”意识牢固深重。美国一位钢铁大王说,如果你把我的钢铁公司没收了...  相似文献   

8.
经济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新世纪伊始,城市之间的新一轮人才争夺战更加硝烟弥漫;北京降低门槛,开通绿色通道,招贤纳才,尽显大都市风采;上海也因实施人才战略,构筑新世纪的人才高地而熠熠生辉;深圳更是频抛绣球,筑巢引凤、像是镶嵌在南中国的璀璨明珠;西部大开发号角的吹响,使人感受到春风已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有”故人的惬意…… 自古以来,得中原者得天下。前几年,郑州的商战已经让人们仔细地品味到中原大都市的魅力。而今,面对着愈演愈烈的城市人才争夺战,河南应该怎么办?在“东西夹击”中,怎么构筑好中部的桥头堡?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乃至国家与国家的竞争固然需要货币资本.但归根结底货币资本也是靠人的知识和智慧来创造获取的.谁拥有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力资源优势.谁就拥有了人力资本.也就拥有了再创竞争的优势。“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其正确性已不容置疑。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成了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极其重要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使人才国际化趋势进一步加剧。知识经济是人才经济,创新已成为现代企业的生命之源,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创新的资本,高科技人才是现代企业适应经济全球化,产品不断创新的活力所在。当今世界,跨国公司在网罗国际人才方面,其手段趋于多样化,它不仅通过优厚的待遇将人才“请进来”,也放下架子“走出去”摒弃国家、地区、民族等门户偏见,通过在异国他乡设立分公司、研究所、培训中心、研发中心、办事处等各类机构,就地选才、用才。现在.在数百家跨国公司工作的技术人员都是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微软和IBM的研究和技…  相似文献   

11.
政以才治、业以人兴。无论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还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都离不开人才这一“第一资源”做支撑,谁拥有了人才,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角逐中把握主动、赢得优势。从去年年末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全省、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相继召开,一时间,人才工作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人才的春天正在向我们大步走来。在县域经济领域,人才问题一直是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如何做大“人才”文章,为第一要务配好第一资源,真正使人才资源开发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动力源,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2.
兴邦之要,惟在人才。离开了人才,加快发展、追赶跨越将无从谈起。计划经济时代,各地人才基本上是“自给自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同其它商品一样,具有流动性。人才流动遵循价值规律,从大局上讲,人才流动有利于人才这一资源合理有效配置,使人才这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但作为欠发达的地区,在目前“人才的争夺战”中,如何吸引人才、留  相似文献   

13.
谷刚先 《人才开发》2000,(12):10-11
站在新世纪的门槛,回首世纪之末,对中国人来说,发生在意料之中或意料之外的大事要事实在是太多了。但任何大事要事的发生都没有影响一件事情超乎寻常地进行,这就是弥漫在中国大地上正风起云涌的人才争夺战。这场人才争夺战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才对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本质的深层认识。它是对二十世纪社会发展理性的总结,更是对新世纪前瞻性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4.
早在两年前,就有一位著名经济学家发出警告:入世以后中国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人才流失!其实,人才的国际争夺战早已在20世纪末期打响,且在新世纪里愈演愈烈。市场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共识。我们正走进人才决胜的时代。据纽约《新闻日报》报道,美国联邦当局表示,对外国高科技人才,如中国、印度的电脑专家与其他高科技人员办理移民不需要等待,即可获得其雇主为他们申请的绿卡。在各发达国家采取措施争抢他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优秀人才的同时,跨国公司更是以“国际化经营,本土化人才”的战略,挟资本、技术、待遇等优势,开出各种…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的人才竞争已达到白热化程度,谁拥有人才优势,谁就占据了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依据这一发展趋势,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地处中部的河南有着得天独厚的承东启西、联南贯北的区位优势。如何充分发挥这种区位优势,大力引进东部的创新人才,加快河南经济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的步伐,进一步推动河南经济与社会发展,已成为“十五”期间重点思考的战略性问题之一。一、引进东部人才的战略思考“十五”是新世纪开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河南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为关键的五年。从战略高度上规划河南的发展,重点是进一步抓好“科教兴豫,开放带动”战略。为此要充分利用“东引西进”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在引进东部人才上下工夫,在思想、观念和行动上有的放矢地抓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6.
经济发展与人才对策刘振军当今世界经济实力的竞争,其根本则取决于人才的竞争。谁拥有大批量、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谁就掌握了促进经济腾飞的金钥匙,市场的竞争,经济实力竞争,人才的竞争,建立人才系统工程,已成为各级人事部门刻不容缓的课题。马克思主义的人才经济...  相似文献   

17.
高科技人才争夺战中,大力吸引外来人才是很多国家加强本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法宝.在这个过程中,高科技人才大量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流动,这种趋势进一步增强了发达国家的实力,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国现在已成为发达国家人才争夺的重要对象,如何吸引并留住人才,避免人才过度流失成为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而经济发达国家之一的日本,在吸引外来人才的同时更注意本土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扶植,其政策和措施对我国人才战略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入世以来中国人才战略回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是中国真正在世贸组织规则下运作的一年。是年,国人总算开始领略人才竞争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国内化的“火药味”。在这场刚刚开始的零距离人才竞争中,众多的跨国公司纷纷在国内各大城市“安营扎寨”,将争夺人才的触角伸向了美丽的校园、火热的工厂甚至庄严的政府部门。中国人才被抢夺的警报长鸣不断!世非无贤才,遗之在草泽。面对鏖战日酣的中外人才争夺战,中国各级政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一场旷古空前的人才捍卫战已经打响、一场迂回包抄的人才争夺战已拉开序幕——引才机制放开搞活固然中国的经济基础还相对脆弱、固然中国的…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后,外资企业大 举抢滩中国,大批中国高 级人才走进外企●在这场越来越白热化的 争夺战中,国内许多企业 忍痛败北,无计可施●从外企的人才战略中,我 们也该冷静思考,汲取他 人之长以利企业腾飞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的外资企业从无到有发展特别迅猛,据统计,全国已达到15万家的规模,雇佣了2000多万名中国职员。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300多家进入中国市场。在外企的中国职员,大部分是拥有高学历、掌握热门技术的专业人才。外企成为近年人才市场中的最大热门,“做一个外企白领”成为许多年轻人的热…  相似文献   

20.
人才是最重要的经济资源。经济学家曾推崇的这一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在当今世界,谁如果拥有了人才,谁就会成功地把握住21世纪的知识经济的脉搏。新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是利技力量的竞争,而科技力量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人们说知识经济是人才经济。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吸引人才这一最重要的经济资源,都曾经采取过各种政策措施。美国政府则经常运用调整移民政策来招揽世界各国的高级人才,而美国各大公司则通过提供优厚待遇配合政府留住了有用人才,从而为美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面对美国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