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曹操与黄巾的关系东汉末年的社会矛盾,在董卓之乱的前与后,有所不同。董卓之乱以前,从黄巾起义提出的政治口号“蒼天已死,黄天当立”中,可以見到农民与东汉皇朝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董卓之乱以后,出現了群雄割据的混战局面,社会迫切需要結束这种混战局面,便生产得以恢复,生活得以安定,因而割据和統一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曹操是属于这个矛盾的統一的一方面,所以曹操得到了胜利。曹操与黄巾的关系,在前期与后期亦有  相似文献   

2.
荀彧在曹操势力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宫少华,倪长平184年.东汉发生了黄巾大起义.这次起义主力虽经九个月时间就被镇压下去.但它沉重地打击了东汉政府,使东汉政权名存实亡。东汉建立以来,一直享有很大特权,广占土地和人口的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起来,纷纷招兵买马,形...  相似文献   

3.
曹操(一五五——二二○年)是我国历史上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历代反动派都咒骂他。《三国演义》出来后,曹操几乎成了“奸雄”的代名词。鲁迅早就以反潮流的革命精神指出:“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对曹操如何评价?主要是看他在历史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东汉末年,地主阶级特别是豪强地主残酷压榨劳动人民和互相争夺造成天下大乱。著名的“黄巾”大起义,烧官府,杀豪强,使“朝野崩离,纪纲文章荡然”,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秩序和孔学,推动着历史前进;也为推行法家路线创造了客观条件。在农民起义被残酷镇压下去后,豪强  相似文献   

4.
东汉末年,由于统治阶级长期信奉孔学,结果是孔老二“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的反动思想日益抬头。致使豪强兼并,皇权旁落,生产力发展停滞不前,酿成了自秦统一后的第一次豪强割据的分裂局面。社会向何处去?是前进,还是倒退?是统一,还是分裂?这个问题严重地摆在各阶级、阶层面前。公元一八四年,张角、张梁首先举起义旗,调动起了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大军,为推翻代表豪强利益的东汉王朝,消除社会前进的阻力,做了尝试。虽然,轰轰烈烈的黄巾大起义在东汉王朝和豪强的高压下很快被镇压下去了,然而,黄巾起义却动摇了东汉王朝的腐朽统治,打击了豪强势力。而且,起义农民推翻东汉王朝和消除豪强势力的强烈愿望,在当时社会进步阶级和阶层的人们心里,深深地打上了烙印,激发了他们变革社会的决心。在黄巾起义的推动下,地主阶级内部不安于现状的中小地主中的杰出人物也跃跃欲试。他们积极地从先秦进步法家的武库中寻求思想武器,打击豪强,变革维新,在重新实现统一的斗争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曹操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代表。  相似文献   

5.
黄巾余部是汉末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失败后散在各地的黄巾力量,是汉末魏初黄巾大起义后期运动的主力军.黄巾余部研究是近年来有关汉魏之际政治与社会变动研究的一个新方面.鉴于此,为还原黄巾大起义的历史面貌,从黄巾余部的流向、结局原因、特点及影响四个方面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总体考察,并从政治史、社会史及思想史等方面对目前研究的不足给予补充.  相似文献   

6.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波澜壮阔的黄巾大起义爆发。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东汉政府逐渐失去了对全国的控制,各地野心勃勃的豪强趁机拥兵自保,割据一方。董卓集团覆亡后,在凉州系军闯中要数马腾、马超父子及韩遂所组成的军事集团最为强大,并且对当时的政治军事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曹操是我国三国时期杰出的法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军事思想,是我国古代优秀历史遗产的一部分。在普及、深入、持久地开展批林批孔运动的今天,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曹操的法家军事思想,吸取历史的经验,对于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和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军事路线,加深对林彪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的认识和批判,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东汉末年,由于反动统治者推行了一条尊儒反法的路线,一小撮豪强世族与外戚、宦官把持了朝政,使得政治极端腐败,阶级矛盾剧烈激化,终于导致了黄巾农民大起义。  相似文献   

8.
黄巾农民大起义和曹操法家路线的关系问题,是研究东汉三国时期儒法斗争和整个阶级斗争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认真研究这个问题,对于坚持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正确评价曹操的历史作用,深入批林批孔,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必有一个主要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  相似文献   

9.
一、联盟产生的历史条件和联盟的初建汉献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二月爆发的黄巾大起义,虽然其主力在当年就被残酷地镇压下去了,但各地的余众依旧坚持斗争,实力十分强大。东汉政府为了把起义彻底镇压下去,于次年接受太常卿刘焉的建议,改刺史为州牧,企图以加强地方长吏权力  相似文献   

10.
东汉监军制度从光武帝时的确立到殇帝时的转折,最后到灵帝中平时的瓦解,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监军者主监将领;第二阶段监督对象转变为主督州郡,此与地方兵权扩张关系密切;第三阶段黄巾起义爆发,东汉监军制度瓦解。其变化的原因有三:一是黄巾起义爆发面广,州郡仓促失据,多数地方朝廷尚无机会派遣监军;二是朝廷所招募镇压起义之兵的私家化,使监军失去国家军队的支撑;三是中郎将监军权力扩大及其军职化最终瓦解了监军制度。  相似文献   

11.
孙坚是在东汉末年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崛起的,在镇压黄巾起义与军阀混战的过程中逐步成为地方武装强人。他参与讨伐董卓并斩杀其都督华雄,后来又被刘表部将黄祖的部曲兵射杀于岘山。但作为孙吴政权的奠基人,其事业后继有人。  相似文献   

12.
在汉代乐府民歌的土壤上成长起来的五言诗,到东汉末年已经成熟,为建安诗歌提供了理想的载体。建安,虽是东汉最后一个皇帝的年号,但政治实体已属曹魏,所以文学史把建安文学纳入魏国的范畴。这是一个苦难的时代,镇压了黄巾大起义之后,出现了大规模的军阀混战,使整个中原土地荒凉,民生凋敝。“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相似文献   

13.
傅玄始祖为殷商傅说。其远祖为西汉名将傅介子,因刺杀末代楼兰王而封侯,东汉傅育亦可能是其先祖。其祖父为汉末傅燮,北地灵州人,以镇压黄巾起义有功而知名,为汉阳太守,战死。其父傅干,曾为曹操参军,扶风太守。对傅玄上述先祖的事迹、可查考的世系进行了考证,并对傅玄本人的历任官职、经历、著作概况及其为人特征进行了考述,重点对其掌谏职期间的重要奏疏内容进行了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14.
建安原是东汉献帝的年号(公元196——220年)。文学史上所谓建安文学,时间范围稍广,指曹操、曹丕、曹睿(所谓曹魏三祖)当政的一段时期,即汉末魏初。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和党锢之祸,沉重地打击了提倡儒学的豪门世族。后来曹操尚法术,曹丕慕通达,都不重儒学。曹操、曹丕、曹植、曹睿等都爱好文学,不但自己大量创作,而且手下招集了许  相似文献   

15.
山东半岛是黄巾农民起义势头最大的地区。山东半岛深厚的方仙道文化,孕育了《太平经》的诞生。张角利用《太平经》,创立了太平道,同时依据《太平经》和太平道组织了黄巾起义。山东半岛是“太平道”最兴盛、道徒最多的地区,因而能够成为黄巾农民起义势头最大的地区。  相似文献   

16.
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尊法反儒和尊儒及法两条路线斗争,十分纷纭复杂和激烈。这个时期的斗争主要表现在以曹操为代表的地主阶级革新派和以袁绍、孔融等世家大族守旧势力顽固派之间的斗争。斗争的实质是因循守旧还是大胆革新,是维护儒家名教还是废除儒家名教,是继续保持分裂割据还是实现国家的统一。曹操(公元155年——公元220年),字孟德,出身宦官家庭,受到世家大地主集团的歧视。最初当过东汉的县尉和太守,黄巾起义后,他逐渐发展军事力量。“官渡之  相似文献   

17.
荀悦(148—209年)字仲豫,颖川颖阴人(今河南许昌),是东汉末年有名的史学家和思想家。当时,在黄巾起义的猛烈打击下,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地方豪强势力各霸一方,连年混战。汉献帝为了维护东汉刘氏的正统地位,防止曹操篡汉事件的发生,以“《汉书》文繁难省”①为理由,命令荀悦按照《左传》的体例删略《汉书》,写成《汉纪》三十卷。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政治史,从某种角度观察,似乎表现出“治”与“乱”的交替循环。由“乱”而“治”的历史过程,往往因开国君主及其功臣集团对自身建立政治功业、实现政治成就的实践的宣传而历来备受重视,但是,由“治”而“乱”的历史过程,其实也以富有启示意义的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现象,有助于我们在探索历史规律时,得到某些接近历史真实的认识。东汉末年,是社会由“治”而“乱”的典型的历史阶段。近年来,方诗铭先生从事东汉末年政治史的研究,屡有大作问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曹操·袁绍·黄巾》一书,就是方诗铭先生在这一领域多年研…  相似文献   

19.
一、昭君本蜀女 王昭君是今湖北省秭归县人。这一点就今天的地理区划说来是没有问题的。就历史上多数朝代的行政区域划分而论,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就古史传说和后世若干朝代的区划而言,昭君也有资格加入四川籍。历史上有不少史学家、文学家都曾直言不讳地认为昭君乃蜀女。 唐代颜师古注《汉书》汇集了二十三家旧注的精华,其中东汉末年史学家文颖旧注是颜注取材的一大家。文颖字叔良,南阳人,东汉末做过荆州从事,曹操专权的建安年代又做过甘陵(今山东清平县南)府丞。他在荆洲工作多年,对湖北地理应很熟悉。可是他为《汉书》  相似文献   

20.
曹操是封建统治阶级中杰出的政治家,著名的法家。他所处的东汉末期,是一个大动乱的时代。东汉王朝,由于长期推行尊儒反法的反动路线,到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国家分裂,政治腐败到了极点。“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社会生产力濒临崩溃的边缘。广大人民强烈要求统一。曹操顺应这个形势,执行了一条坚持统一的法家路线,在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