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载人飞船升空,成为“航天第一人”,开创了载人航天新时代。至今,人类已经发射多种宇宙飞船。它们可分为载人型、货运型和载人货运混合型三种,也可分为卫星式、登月式和行星际式飞船三类。  相似文献   

2.
柳歌  胥柳曼 《女性天地》2005,(12):24-25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点整,世人瞩目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神六”飞天的前几天,就在飞船发射架前,有一对新人举行了婚礼,这是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自1958年建成以来第一次出现的特别婚礼。两位新人都是常年驻守在基地的一线航天工作者。而月老,就是“神舟”航天飞船。  相似文献   

3.
岸达 《老年人》2005,(11):6-7
金秋明月夜,翘首望穹天。2005年10月12日9时,我国自己研制的“神州6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在经历了115个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后,飞船返回舱载着两名航天员于17日4时33分成功着陆。这5天5夜,惊心动魄,牵挂着祖国13亿人民的心。在湖北省枣阳市杨垱镇,有一位瘫痪在床的老人,她虽然不能下地行动,但一颗慈爱的心却始终在陪伴儿子遨游太空。她就是航天英雄聂海胜的母亲张金秀。聂海胜,山村的一个看牛娃,如今成了名扬世界的航天英雄。追寻他成长的足迹,人们发现父母对他的影响无处不在。勤劳朴实的父母,不但传给了他吃苦耐劳、忠厚正直的品质,而且…  相似文献   

4.
强音 《职业》2013,(19):85-88
"5、4、3、2、1,点火!"随着倒计时发射口令,发射架下浓烟翻滚,火箭与发射架缓缓分离,腾空而起……从"神五"到"神十",我国系列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在全国上下特别是在青少年中引发了一股"航天热",很多高中毕业生希望报考航天专业,将来从事航天事业,为祖国航天事业的腾飞奉献终生。  相似文献   

5.
张传军 《老年人》2006,(1):18-19
黄春平,个子不高,但身体壮实,走路虎虎生风,讲话爽朗大气。他脸色红润,精力充沛,浑身是劲,丝毫也看不出有了65岁的年纪。他曾是国家高技术“863-4”计划首席科学家,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说起载人航天工程,他的贡献可大了,那功臣奖、贡献奖、特等奖什么的,一数一大串。1964年,黄春平从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开始了他的航天之旅。3年后,他担任载人飞行器主任设计师,带着一帮技术人员来到西北某基地进行抽检试验。那时候,还没有先进的观测手段,只能靠看靠听。每当发射试验时,他就站在着陆…  相似文献   

6.
2013年6月26日,我国载人飞船“神舟十号”成功完成航天任务,顺利返回地面,“神州十号”安全着陆那一刻,从飞船发射那天起就一直关注现场直播的“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林励吾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林励吾之所以十分关注神州飞船的飞行情况,是因为其中凝聚了他大量的心血。  相似文献   

7.
明月 《当代老年》2013,(9):16-17
2013年6月26日上午,王亚平与其他两位战友经历了15天的太空之旅后,乘坐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回家”。然而,从农家女到中国“神女”、“太空教师”,母亲给了王亚平太多的关爱和付出。面对记者,王亚平说:“我要感谢母亲。因为,母亲给了我成长的力晕,给了我‘飞天’的阶梯!”  相似文献   

8.
2013年6月26日上午,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三位航天员安全出舱,微笑着接受了鲜花和掌声。此时,有一位耄耋老人从电视直播中看到这一幕,紧张的眉目舒展了,露出了微笑。他就是中科院院士、我国火箭控制系统专家、89岁高龄的梁思礼老人。  相似文献   

9.
“神舟”四号飞船试验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即将成为现实。中国航天员遨游太空,仅仅是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步。接下来将是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和建造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  相似文献   

10.
郝斌 《老人天地》2008,(11):43-43
神舟七号完美发射成功,是2008年又一件令全国人民感到自豪的大喜事,也让我不由想起今年春季到航天城实地参观的情景。北京航天城,世界三大航天员中心之一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所在地。驱车至北京西北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着手在当时最尖端最神秘的航天领域进行探索,60年代秘密上马了第一个载人飞船计划“曙光一号”。到了70年代末期,“曙光一号”被迫下马。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的秘密计划最终没能实现。  相似文献   

12.
在神十成功升天、再次对接天宫一号不久,《南方周末》发文《航天技术如何"接地气"?》.题目看似很大,却单单列举了美国航天技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数例,用意在鞭策中国航天,仰望星空之余,还要狠接"地气". 不过,"知彼"而不"知己",不免缺憾;己身之"玉"硬度不明,"他山之石"便会效用大减.  相似文献   

13.
肖保根 《职业》2012,(22):7-8
2012年6月16日下午,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和女航天员刘洋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他也是我国首位两次进入太空的宇航员.纵观他们三位的成长轨迹,我们不难发现,景海鹏的安全至上、胆大心细;刘旺的蓄势待发、精益求精;刘洋的虚心好学、笨鸟先飞是他们成功的关键所在,这些经验值得职场的人们举一反三、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4.
历史、文化和经济等影响并制约着语言中字词的意义发展及其转变,但同时它们也为语言的多样式发展做出了贡献。本文将以中文的狗和英文的DOG为例,探讨这二者在不同背景下产生并发展出来的不同的文化意义。另外,本文还将试图找出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2007年8月20日,马尔代夫首次在华设立使馆,而阿哈迈德·拉帝夫是首任驻华大使。此前.他为建立马尔代夫驻印度使馆作出过杰出的贡献。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中国妇女》英文月刊就大使夫妇的在华生活等问题专访了马尔代夫大使夫人。  相似文献   

16.
何伟 《老人世界》2020,(1):36-37
自古以来,人们就有着探索天空的愿望,想要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自由翱翔,并为此做了许多努力。随着科技进步,载人航天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已经不是新鲜事。但是如果告诉你世界航天事业的鼻祖是我国明朝的一位官员,这一点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相似文献   

17.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主要表现为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否愿意,公元2008年也将给中国人留下挥之不去的记忆。这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大事记年,也是改革开放历程中最悲怆最辉煌的一个年头。说“悲怆”,是南方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造成了空前劫难;说“辉煌”,是奥运会的举办、载人飞船成功巡天,不仅圆了中国人的百年梦想,也展现了社会发展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快哉风 《老人天地》2010,(10):43-43
三年前,儿子给我们老两口带回一只小黑狗。圆圆的脑袋,尖尖的耳朵,滚圆的身子,细细的腿,跑起来像闪电一样迅疾。我和老伴很喜欢它,给它取名“卡拉”——当时有部电影就叫《卡拉是条狗》。  相似文献   

20.
魏巍 《城市》2009,(8):36-39
航天技术是以探索、开发和利用宇宙空间为目的.集成宇航技术、遥感技术、信息化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知识高度密集与综合.关系国家安全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广泛带动作用的战略高技术。积极发展航天技术.扩大航天技术应用。促进航天产业发展,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客观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国家国际地位、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