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林散之先生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书画艺术家,素有诗、书、画“三绝”之称。本文仅就其书法的点画(线条)作一简要的赏析。 散之先生的书法在笔墨上开拓了传统书法的新格局。他的用笔既守法则又不拘陈规,以深厚的笔墨功夫丰富了书法点画的表现力。他认为书法用笔“宜留、宜圆、宜平、宜重、宜雅”,而“忌尖、忌滑、忌扁、忌轻、忌俗”。这曾是黄宾虹老人对绘画用笔的要求,而散之先生在书法实践中一直奉行并有所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书法语言。  相似文献   

2.
姚奠中先生是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唯一健在的弟子,曾得到章太炎先生的指点,悟得笔法,书艺大进.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人生风云中,姚先生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形成了刚健清新的书法风格,并与自己的人格襟抱和满腹经纶相激荡,成就了一种厚重儒雅的学者书法文人书风.姚先生是学术与书法相结合的书法家,他强调文化对书法本体的优先性,其作品体现出一种大境界.他的书法是“守正创新”的书法,其书法美学呈现出“正大气象”.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学者书法意味,很好地表达了他深厚的文化内涵,笔墨线条中透露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姚奠中先生的学术和书法成就荣获书法界最高荣誉奖——兰亭终身成就奖.  相似文献   

3.
从15岁开始自学书法,而后师从当代著名书法家赵冷月先生,戴建福已经与书法艺术结缘35年。他临遍历代名家书法碑帖,精于行书、楷书,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东方艺术中心理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从古代的书法中找到自己的语言是戴建福书法的最大特色,35年间,他经历过多次人生转折,但是唯一没有变化的是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相似文献   

4.
书法是汉文化独有的艺术,熊秉明先生称其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核心”,说它是“中国灵魂特有的园地。”它是对中国传统的理性精神最地道的阐发和表达。本文通过对书法这一“文化核心的核心”进行反思,反思的角度是由现代书法的案例透视传统书法,从现代与传统的对抗中领会书法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5.
主持语:对于书法,有许多要求和品评标准。大凡优秀书法家,一定是能以书法陈述自己的审美理想,展现自己的文化品格和抒发人文情怀的。国家森荣休之前,长期担任山东省检察院检察长、省人大副主任等职务。他坚持研习书法,就是要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书法艺术的理解融入到工作中。国家森的书法沉厚、大气、刚正,被人们所关注和认识。如今,身份转换又成了国家森人生的又一个起点,相信游心书艺的情怀会使他的人生更加丰厚多彩。  相似文献   

6.
元康里人巎巎家世、仕履和作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有元一代书法大家康里人巎巎其家世、仕履、作品等项进行较为深入的考察;并指出,在元、明两代的书法传承中,巎巎居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西北人,他豪放的性格,使中原“传统”艺术之一端的书法产生新的内涵和特点,从而使之成为中国相关历史上的耀眼明星。乃为孛儿只吉氏朝士子的一员,他同样有着“广泛”的“交游”。而在与之往来的人中,既涵诗家马祖常、杨载,又涵文擘许有壬、黄溍、胡助、贡师泰。  相似文献   

7.
听说这几年有一种叫“克隆”的技术,只要用人的一根头发丝,就可以创造一个和原来一模一样的人。我想“克隆”一个“我”,一个外表和我一样的人。他不会疲劳,只会听我的命令。晚上,他就可以代替我做那些妈妈买来的辅导资料了,而我就可以开开心心地看电视,然后舒舒服服地睡觉了。在双休日,他可以代替我跟妈妈到少年宫去学小提琴、钢琴和书法,而我就可以到好朋友家去玩跳跳棋,再也不用心烦意乱地弹、拉、写了。在没人的时候,他还可以和我一起说说悄悄话,我要把一些不能对别人说的心里话都告诉他。当然,他是绝对会替我保密的……我真的很想“克…  相似文献   

8.
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大家早有所闻,至于他的书法造诣,也许知道不多。在我国历代封建帝王中,李世民(公元599- 649年)是极力提倡书法并且身体力行的一位。他  相似文献   

9.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政治上有作为的封建皇帝。他在位二十三年,革新并推行一系列政治制度,任贤纳谏,巩固国防,发展经济,使社会得以繁荣安定,被旧史家誉为“贞观之治”。唐太宗文韬武略都堪称雄才。他爱书法,尤爱“二王”,对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都有  相似文献   

10.
我认为,世言史家之书法,其义过于狭隘,对其研究,亦往往流于形式主义,道路越走越窄。本文拟就书法之涵义略述浅见,以求专家指教。世言史家之书法,盖从《春秋》书法来。在中国史学史上,学者似乎皆由《春秋》之书法而论及他史之书法,历代相因,绵绵不绝,使之成为一个不可改易的老传统,不可不涉及的大问题,似乎成为中国之史家的“独一无二之天职”,“独一无二之能事”。何谓书法?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创始人梁启超在本世纪初所著《新史学》中,曾专门论过书法,他说:  相似文献   

11.
周俊杰先生提出的“书法新古典主义”,是近年在书法理论界产生广泛影响及普遍关注的当代书法创作理论主张。这一主张突破了传统书法以晋唐为宗法的思维与创作模式。提出宗法秦汉魏晋的崭新书学思想。本文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书法新古典主义”的审美价值取向、对书法“经典”的重新审度等三个方面深入论述了这一理论主张的开创性价值与指导意义。并对理论的完善及能动地指导当代书法创作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自觉的文体意识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使莫言的创作充满变数。30余年来,他小说的叙事艺术经历了从“玩小把戏”到“玩大结构”的转向。莫言曾经热衷于形式实验,他用令人眼花缭乱的“小把戏”宣告了自己创作的先锋性和现代性,但随着对形式实验的反思,莫言之后的创作自觉地向民间回归,向古典小说致敬,他以“玩大结构”的决然态度宣告了自己创作的本土性和传统性。但在从“小把戏”向“大结构”的转向中,人们不难发现他小说中的“大结构”包含很多“小把戏”,可以说,莫言在向传统回归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作品的先锋性。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书坛上,人们对一种似字非字的“书法”议论纷纷,莫衷一是。这类似字非字的“书法”有人称为“流行书风”,有人称为“现代书法”,有人称为“现代风格”,……等等。“名”既未正,其“实”亦尚无定准。有的随意拚凑字迹,不成句读;有的故意拆散正规汉字另行组合,不可辩认;有的干脆不写汉字,让人去捉摸一堆线条;有的分明是幅图画,定要说它是“书法”。但是,人们注意到,在这些形形色色的“书法”作品中,有一个共同点:都以抛弃“传统”为宗旨。 若问:何以要抛弃传统?回答是:“时代变了,书  相似文献   

14.
书法传统是一个由“技”、“法”与“道”三个层次构成的,以艺术家的内在情感体验、审美与情感抒发为内在动力,书法艺术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为外在驱动力的不断流失与替补的动态螺旋状发展系统.书法传统伴随着传承而产生的信息流失与解读的信息差异决定了今人对书法传统全面准确把握的缺陷性与不可能性.书法传统对于当代书法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基于特定目标的书法创新主要通过书法作品层、技法层和道这三个层次的创新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王朔小说语言的特点为“玩”文字,即一种驾驭文字的能力和冲动,一种随心所欲地调遣文字的境界。他突破传统小说语言的束缚,用一种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漫画式地塑造人物,叙述故事。具体语言表现形式为“集装”语汇、“客串”词义,使语言表现力呈现一种“规模”效应。王朔的这种大胆尝试使他的小说语言独树一帜,充满了灵气和生气,但有时也流于庸俗,反映出他的痞气。  相似文献   

16.
黄彩虹,安徽枞阳人,1951年3月出生,1968年3月入伍,军旅书法家,高级记者,曾任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副社长、解放军画报社副社长。从上世纪50年代上小学时就热爱书法,多年来对书法艺术执著钻研。既研习了晋代书法草圣“二王”(王羲之和其子王献之)书法,也吸收了唐代狂草大师怀素书法,并吸收了郑板桥等诸家书法之长。在实践中薄采众长,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书体。其书作遵古求新,书体多变,有的遒劲刚健,有的圆润流畅,有的纵逸奔放,有的严整秀丽。中国书法名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赵长青曾撰文评论其书法作品,“无论草书还是行书,都有着与其他书法家笔下所不同的古雅和浓郁的书卷气……其楷、隶劲力浑厚,行草笔若游龙。”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著名老书法家刘艺评价其书法作品“有雄强厚重的风貌,豪放之情跃然纸上。”2014年5月9日至10日,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办了由我国著名书法家李铎题写展名的“黄彩虹书法作品展”。出版有《黄彩虹书法作品集》。  相似文献   

17.
“熟”在书法理论中经历了先生后熟、既熟返生的历史演变,其含义不断丰富.“先生后熟”主要指书法技法,即通过长期的书写实践全面掌握书法技能,手熟、心手相应、心手俱忘可看作“手熟”的三个层次,这是书法变化和趣味产生的前提;“既熟返生”是对技法之熟的延伸,此时的“生”已超越技法的“熟”而与“率意”“奇”“淡”等审美范畴相关,成为表征书法创造性风格和艺术家独特心灵的标志,熟与生也因此被赋予更丰富的内涵,这一观念是明末个性解放思潮在书法领域的反映,对传统书法冲击极大.  相似文献   

18.
崔建国是永济市的一名退休干部,现为中国国际书法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书画家研究会会员、盛世轩北京书画艺术研究院高级书法师。2004年,在为庆祝建国55周年和邓小平诞辰100周年而举办的全国书画大赛活动中,崔建国同志获得两个一等奖,轰动了书画界。崔建国同志已60多岁,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他的拼搏精神是分不开的。崔建国同志从小就喜爱书法,说起来他习书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但有成就还是在他退休之后的几年里。刚退休时,整天下象棋、玩麻将来消磨时光,他感到十分无趣无聊。2000年的一天,他去鹳雀楼游览,突然看到一个外国人正聚精会神地欣赏…  相似文献   

19.
被誉为第七艺术的电 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作 为电影工作者就应具备多方 面的艺术才能和爱好。这样, 既有助于丰富自己的业余生 活,陶冶性情,提高艺术修 养;又有助于自己塑造栩栩如生、光彩照人的 艺术形象。目前,影视界一些老将新星,在镜 头之外,挥毫作画,奋笔书法,抒发自己热爱 艺术的一种情怀。“书画热”又在影视圈兴起。 老一辈电影艺术家在书画艺术方面造诣很 深。曾执导过《骆驼祥子》等佳作的北影老导 演凌子风,最早,就是以他的美术特长为“通 行证”走上影坛的。几十年来,他在拍片间隙,  相似文献   

20.
传统书法教学以技法为主 ,忽视欣赏的倾向是导致学校书法教学效益不高和学生书法能力发展不全面的主要原因。针对此问题 ,本项研究基于“大美育”思想提出“书法欣赏教学”法 ,并用实验法证其效应。实验结果表明 :书法欣赏教学比传统的书法教学更能提高学生的书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