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马军营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1)
近代学科在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中的设立是近代中西方文化接触、交流、冲突、融合的结果。在西学东进的过程中,留学生成为近代学科引进中国的主要载体。他们不仅在国外学习近代学科的先进知识,回国后进行传播,而且也致力于这些近代学科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使之在中国本土生根发芽。本文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南高师)(1915年-1923年)为例,探讨留学生在近代高等师范教育新学科的建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孙中山的广州地域文化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一个地域与一位伟人之间文化、思想以至情感上的联结.广州的地域文化开放包容、务实求新,常得风气之先,深深熏习了孙中山的革命理念、革命精神乃及其革命方法,终其革命生涯,广州始终是他施展抱负的训练场、实践政治理想的根据地,是他热切思恋与回馈的故园.通过文化心理学的解读,文章期待向读者展示出历史研究中维度的丰富和人性的细腻. 相似文献
3.
蔡榕津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92-95
孙中山先生对鸦片的危害有着清醒的认识,终其一生都致力于禁烟运动。然而在不同时期,其提出的禁烟措施也有所不同。在1895年之前,孙中山先生持有和平的改良思想,禁烟措施比较温和。1895年至1923年,孙中山先生走上革命的道路,资产阶级革命者的革命性和妥协性在禁烟措施上有明显的体现。1923年之后,孙中山先生对帝国主义有了清醒的认识,禁烟措施更为彻底。 相似文献
4.
广州年俗嬗变的动因与中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春生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4):6-10
广州年俗由传统向现代、由地道的中国特色向中西合璧嬗变,是现代多元社会的结果,也与广州特殊的地缘结构相关。广州年俗在传统中求新求变,而欢乐、祥和、亲情、孝道是其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客邮是指19世纪以来西方国家侵犯中国主权,在中国传递信息及物资的早期西方邮政系统。《在广州的十四个月》一书,是鸦片战争之后,1877—1878年客邮在广州发展的具体记录,也是客邮运作从秘密到公开、业务从部分到完整、影响由局部到全局的变化再现。可以从中认识书信在当时客居中国的外国人生活中的作用,理解客邮对推动中西文化交流及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在总结窜货相关背景的基础上,利用非合作博弈模型对窜货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用纳什均衡结果解析了当企业整治窜货不力时分销商窜货行为的必然性。根据非合作博弈论的原理,提出了整治分销商窜货的两条措施:一是增强区域市场督察能力,提高发现分销商窜货行为的概率;二是建立和实施刚性的处罚制度,加大对窜货行为的处罚额度。 相似文献
7.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2):882-887
1950年的工商业调整是新中国政府争取财经状况取得根本好转的关键举措。通过文献法、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对1950年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工商业调整的背景、原因、调整措施、成效和问题等做出分析和评价,总结建国初期调整工商业的宝贵经验:尊重经济的客观规律,调整注重适时、适量、适度,以发展经济、活跃市场为目标。 相似文献
8.
李现曾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18 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集中体现了马克思对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解。马克思的环境观可概括为三部分 :人化、互融以及在人化与互融中达到的整合。用马克思的环境观考察当前的三种主流环境观我们可以发现 ,“环境保护”违背马克思“人化”思想而接近机械唯物论 ,“环境开发”违背马克思“互融”思想而接近唯心主义 ,“可持续发展”吻合了马克思的“整合”意境 ,体现出“人化”与“互融”的统一。因此 ,应该扬弃环境保护观、环境开发观 ,积极追求可持续发展环境观的实现 ,最终达到“实现了的人道主义”和“实现了的自然主义” 相似文献
9.
赖晨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6):311-313
赖世璜与孙中山的关系分两阶段:两次追随孙中山:在1911.10-1922.9、1923.1—7的将近11.5年中,站在孙中山阵营中为民主革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两次背叛孙中山:在1922.9-1923.1、1923.7—1926.8的3.5年里,离开了孙中山依附于陈炯明与北洋军,成为割据闽西赣南的小军阀。 相似文献
10.
邱宏亮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74-79
均势、制衡的外交理论源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三国时期特定的“国际”环境为这一理论的践行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拟以割据江东的孙吴政权为例,分析、探讨这一外交战略存在的必要性、现实条件及其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天根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3(2):33-40
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转向中,报刊、报人及舆论精英与以军政利益集团形式呈现的政党组织等关系密切。面对军阀混战及国家统一舆论,各个利益集团往往主动而又恰如其分地在社会变迁的大潮中利用报刊传媒在政治空间上定位自己,充分发挥本集团的优势与特色,从而更多地攫取政治资本。从马君武等国民党舆论精英及其对进步党领袖梁启超的批判,进步党、国民党的旧有恩怨与政治舆论的导向,广州内部分裂及国民党的政治舆论选择,南北对峙与孙中山北上的舆论象征等层面出发,探索政论性报刊在南北军阀的利益冲突、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与反对派的利益分割中扮演了的角色及其论述策略、言论立场的选择,尤有价值。 相似文献
12.
伏阳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2):61-65
民国时期新疆接受南京国民政府法统,逐步建立了包括公司法在内的近代法律体系,催生了新疆近代公司企业。由于社会发展、经济环境,文化氛围不同,结果形式上虽然具备了公司近代法律框架,但其实际上却没有发挥法律规范的作用。文章运用实证的方法,通过对两家新疆近代企业的具体分析,对当时新疆公司法律制度的实施和影响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3.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6(5):167-189
全球治理暨法律多元主义体系下,国际秩序面临功能分化时代的治理规则再书写、国家主义单一视角不足、国际法遵守理论盲点及法律系统与社会系统如何整合等问题。基于国际法规制中客观存在的法律漏洞填补和功能性国际法造法问题,厘清模糊性建构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分析因规则滞后导致全球治理失灵的原因,在梳理德国法兰克福规范秩序法学派冲突动力学理论谱系基础上,结合社群世界主义分析理论和团体拟制人格发展路径,镜鉴系统论社会宪法学治理意义的构成性规则与制衡意义的限制性规则,剖析全球化社会法权的内在结构,为国际法遵守机制的合理性创建,提供反身法规制的知识考古学验证,阐释系统论社会法学理论对新兴国家全球化参与中,确立主体性及构造规范秩序的价值与启示,发展全球治理中的平行规制体系对一切义务的法理进阶,从国际法遵守机制角度,针对全球治理中的规制体系与碎片化等突出问题,阐释治理主体共同责任建构的理论与经验,扩展开放结构,采用过程建构主义和实践理论假设,探索提出全球治理多元规范的新秩序及与国家治理体系衔接、全球治理规则与共同演化策略。 相似文献
14.
黄艳林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5(1)
黎烈文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出版界一位较为活跃的编辑出版家.抗战期间,黎烈文在福建临时省会永安任改进出版社社长达七年之久,编辑发行了<改进>、<战时民众>、<战时木刻画报>、<现代青年>、<现代儿童>、<现代文艺>等6种期刊.这一时期黎烈文的期刊编辑思想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编辑宗旨旗帜鲜明--宣传抗战、服务抗战;特色办刊以满足不同文化程度读者的阅读需求;积级组织和刊登名家稿件以提高刊物在全国的知名度;培植青年作者使刊物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社会变革体制转换利益调整的大背景下,人民内部矛盾随着各种诱发因素的此消彼长,不断滋生发展、蔓延、转化,呈数量增多、复杂性加剧之势。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日趋突出,妨害社会和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阻碍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社会治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乡村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时期是党的乡村治理思想和实践的重要发展时期,基于政策先行、制度化推进和加强法制建设的逻辑,不断创新乡村治理实践,陕甘宁边区建设成一个"十没有"的社会.分析研究这一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乡村治理实践创新,总结其中的经验和启示,不仅对丰富陕甘宁边区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推进当代中国乡村理实践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黄志高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2):119-123
中国与土耳其的同病相怜,以及凯末尔在苏俄援助下的成功,促使中共高度关注凯末尔革命。但中共对凯末尔革命的评说,又反映了苏俄在中国寻求盟友,与孙中山合作的战略意图。这就决定了中共的论说是有选择性的,对凯末尔的转向和反共,有意无意地进行了某种程度的遮蔽。对凯末尔革命的观察和反应,从—个侧面体现了共产国际、苏俄与中国革命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8.
张先清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33-40
清代中,叶天主教在华传播的社会处境发生重要变化.这一时期,清政府严厉禁教政策正式确立,而儒学知识界也从总体上批判、否定天主教,由此影响了天主教在华的本土化取向,促使在华天主教走向一条与民间小传统相结合的本土化道路.天主教本土化三个基本特征:传教的底层性、习教的自立性与仪式的民间性.清代中叶天主教在华的这种本土化深刻地影响了天主教在近世中国社会的发展,天主教在深植中国社会、成为中国宗教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与其他民间宗教的界限,染上民间化色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