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其著述中留下了诸多关于家庭教育的著作,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和深刻的教育哲理,《梁启超家书》就是其中颇为全面的代表。本文通过探析梁启超写给子女的家书,从趣味主义、求学之道、家庭情感、寒士家风等四个方面再现了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思想,还原一个真实的家庭教育背景,总结了我国传统的优秀家庭教育经验,以期对当代家庭教育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2.
章太炎(1869—1936),浙江余杭人,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对中国近代哲学、文学、历史学、语言文字学等均有较大贡献。他早年受学于俞樾,继承了戴震、王念孙等小学家的治学传统。在语言文字学方面。其主要著述有《文始》、《新方言》、《小学答问》及《国故论衡》(上卷)等。  相似文献   

3.
(一)宁波近代新闻事业的简要勾稽宁波近代具有大众传播意义的报刊,最早要算是《中外新报》。王韬在《论日报渐行中土》中称:“咸丰三年,始有《遐迩贯珍》刻于香港,理学士雅格、麦领事华陀主其事。七年,《六合丛谈》刻于上海,非烈亚力主其事,采搜颇广。同时,有《中外新报》刻于宁波,玛高温、应思理迭主其事。”其后,《中外新报》却在一些专文中消失了。1901年《清议报》第一百期上发表梁启超《中国各报存佚表》,列“吾国有报以来”日报80家,期刊40家,宁波报刊付阙。他在文末说“右表所  相似文献   

4.
《周易》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著作,也蕴涵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家人》卦专门谈家庭教育,把家庭教育和治理国家联系到一起,不仅阐明了家庭教育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同时也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家庭教育实施的关键在于良好家风的培养,并提出以严为主、以宽为辅的教育方法,对当今家庭教育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是一个最富探索思辨的时期。反映时代脉络的各种社会思潮汹涌迭起,呼唤着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救国进程,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追忆过去,回首“昨天”,深入地研究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变迁及其历史选择,对我们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仍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据此,胡维革同志经历几年艰辛劳作,《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研究》一书最后脱稿了。 维革同志年轻聪慧,早在攻读中国近代史硕士学位研究生时,便立志研究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史。他先后参加编著《中国近代爱国人物传》、《中国近百年名人传》等书,为专攻近代思想史作了起步。接着,他又撰著和主编了《冲击与蜕变——西方文化与中国近代政治》、《中国近百年文化史纲》、《中国近代社会改革思想研究》和《共和道路在近代中国》等著作,并发表了大量有关研究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论文。论据精当,见解新颖。  相似文献   

6.
近代上海,是中西文明与文化碰撞激烈的地方。而词是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如何认识新的时代与旧的文学之间的关系,是学界一直思考的问题。《申报》是近代上海文明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报纸。早期《申报》共刊载词作一千三百余首,涉及词家近三百五十人,由此着眼,可以考察上海词坛在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这样一段新旧交替时期中的词学生态,厘清媒介变化对词家词作的影响,探索近代社会中词这样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家庭教育法(草案)》、各省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的颁布使得家庭教育开始进入法制化发展轨道。体罚作为家 庭教育场域下一种消极的教养方式,其危害性已备受关注,但目前在法律层面并未对家庭体罚做出明晰界定。本文从保护儿 童的合法权益出发,呼吁“禁止一切体罚”,并就家庭体罚立法的困境、必要性与可行性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郭浩帆《中国近代四大小说杂志研究》(以下简为《研究》)一书2003年由中国当代出版社出版。郭君曾师从山东大学郭延礼教授专攻近代文学,2000年获博士学位,现任教于济南大学。在《研究》出版之前,郭君已经有《近代稿酬制度的形成及其意义》、《〈绣像小说〉创办刊行历史追溯》等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浩繁的家训资料中,明末清初青岛地区文化名人胡峄阳的家训《竹庐家聒》独具特点,是少有的农家家训。《竹庐家聒》以乡间用语讲"家庭之常";主张"教先急务",把严防子弟沾染恶习放在首位;注重培养子弟平淡踏实的生活态度。在急功近利、道德缺失的社会转型时期,《竹庐家聒》对寻常百姓家庭教育及城镇社区道德文明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法律近代化离不开法律名词的近代化,中国近代法律新名词主要是源于西方,取自日本。先进的中国人在取法日本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和论文,其中以黄遵宪的《日本国志》成文最早,影响最大。在其《刑法志》里有大量近代西方法律新名词,近代中国人通过学习《刑法志》,迅速地掌握了近代法学术语,这样就大大加快了中国传统法学的近代化。《刑法志》实为中国法律近代化的一块巨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大支柱已逐渐呈现不平衡的状态,家庭教育被弱化,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立法的缺失,缺乏关于家庭教育的专门立法。同时现有零散的法律规定未明确家庭教育权利、义务以及相关法律责任。因此,亟需制定专门的《家庭教育法》,保障家庭教育的法律地位、明确家庭教育权利义务及相关法律责任,并以《家庭教育法》为核心,立足我国国情和文化传统,构建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法律系统。  相似文献   

12.
该文并非对本觉思想的历史做一宽泛之论,而是集中在梁译本《起信论》本觉思想的分析上面,并根据古代各注家的思想成果,把这一分析放在中国思想史的背景下进行观察。有关本觉和《起信论》文本研究在东亚已经有了相当长的历史,但关于《起信论》“本觉说”所讨论的深度并不太令人满意,该文仍然从近代以来中国佛学界讨论《起信论》思想问题的方式来对此问题进行论述,或许这样更可以让不同语言写作的学者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13.
龚自珍(1792—1841)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他自称平生功业在于“但开风气不为师”(《巳亥杂诗》),梁启超亦称其“察微之识,举世莫能及也”(《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认为“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有功焉”(《清代学术概论》)。本文拟探讨一下龚氏伦理思想的近代意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史学与学术刍议——张岂之先生主编《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读后张越(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员)一、史学史与学术史本书首先提出了一个十分新颖的概念范畴:史学学术史。我国学者一直注重对学术史的研究和撰述,从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到刘向、歆父子的《别录》、《七略...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时期的绍兴,集中出现了一批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定政治影响的革命党人。如果与同时期同一级别的行政区域作一番横向比较,不难发现,绍兴著名革命党人之多,居全国之首。检索一部近年编的《中国历代名人辞典》,即可窥其大概。该《辞典》共收历代名人3755人,近代部分为750人。在750位近代名人中,被冠以“资产阶级革命家”称号收录其中的有37人,各省人数大致如下:广东10人,湖南9人,浙江6人,湖北4人,江苏3人,安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文化居于核心地位,家文化既包括整个大家族系统内部的文化,又包括个体的家庭内部的文化。在中国人的价值系统中家的意识具有核心价值的作用,而以子女教育为核心的家庭教育是家族延续的关键因素,因而中国人十分重视家庭教育,这种重视通过家庭教育的思想、内容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家庭教育全面进入了法治实施轨道。立足《家庭教育促进法》来审视中国的家庭教育,问题表征可以聚焦孩子个人、家庭、社会与国家四个层面:孩子易出现心理脆弱、人际交往障碍、行为偏激与网络成瘾;家庭内部亲子关系紧张、幸福感降低及责任意识淡化;社会可能加剧人口少子化、劳动力市场供给失衡,积极进取精神有所弱化;国家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会打折扣,繁荣稳定局面也可能受到影响。反思中国家庭教育问题,原因主要在于家庭教育方向有偏差,家长教育职责不明晰,家庭教育内容不完整,家庭教育方式方法欠妥当。以《家庭教育促进法》为指导,提出应对之策:家庭作为责任主体,要坚持立德树人,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教育者先受教育,身正为范,运用合理的方式方法增强对子女的影响力;社会要广泛协同,深化学校、社区与家庭的合作水平,社会团体组织要主动作为,积极引导;国家要全面支持,颁布家庭教育指导文件与实施方案、建立健全指导服务体系、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行业的监管与家长帮扶力度,助力良好家风建设。  相似文献   

18.
吴万善,本院历史系教授。汉族,陕西大荔人。生于1936年。1955年入兰州大学历史系学习,1959年毕业。现为甘肃省史学会理事。在本院任教期间,先后讲授中国近代史、中国通史、中国商业史等课程。编写有《中国近代史大纲》、《中国商业史》等3种教材,共4册,凡45万字.擅长中国近代史、西北近代史与西北近代民族史,特别是回族及各族穆斯林起义史的研究。自1962年以来,在《光明日报》、《历史教学》、《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回族研究》、《西北史地》、《科学·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19.
略论曾纪泽     
曾纪泽是近代著名外交家,他的名著《中国先睡后醒论》(以下简称《后醒论》)集中表现了他的思想,颇有见地,曾经在西方轰动一时。对于曾氏的评价,有人认为他是帝国主义成功铸造的买办外交家。因为《后醒论》中说过,中法战争以后,“反而中国人与西国人相交,更加亲睦……”的。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无耻的言论”,“已经达到了公开地向侵略者献媚的程度”;有人则盛赞他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外交家”,《后醒论》“表现了一个中国人面对恶意污蔑时不屈的尊严,也流露了一个爱国者对于‘风雨如磐’的故国的深切期待”。两种结论如此尖锐对立,不能不引起我们进一步探讨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明末至民初──中国的近代科学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有近代科学史,上限是1607年,下限是1915年。其标志分别是《几何原本》的翻译和《科学》杂志的创刊。前者使中国传统科学发生质变引起科学革命,中国科学进入近代时期,后者使中国科学登上世界科学舞台,中国近代科学史终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