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秀山 《文史哲》2007,(1):61-70
列维纳斯是当代法国急进的“异”类哲学的精神之父,向“存在伦”提出挑战的代表性哲学家。他颠覆了传统的“存在论-知识论”,“开创”了一个“异域”,即“价值”、“伦理”和“宗教”的“领域”,强调伦理学才是形而上学。不是“存在”“包容”了“他者”,而是“他者”“包容”了“存在”,“存在”“包容不下”-“包容不了”“他者”,“他者”“不在”“存在”之内,而在“存在”之外。“他者”“大于-强于”“存在”。伦理学问题得到了哲学上大幅度的提升。他不是完全否定“存在论”,而是把“存在论-真理论”和“价值论-伦理学”的“关系”“颠倒”了过来,将“存在论-真理论”置于“价值论-伦理学”的“制约”之下。“哲学”研究、思考的“问题”,不同于一般的经验科学,它不以日常经验之物为“对象”,但绝不是没有“对象”;“哲学”的“问题”常常不能完全“概念化”为一个“论题”,但绝非毫无“主题”。“哲学”作为一门“学科”,仍以“存在”为研究“主题”,仍以“存在”为思考“对象”,只是这个“存在”作为“对象”,并非完全在“客体”意义上来理解,而仍是一个“主题-主体”,该存在不仅展示为一物,展示为一“属性”,而且展示为一种“意义”,一句话,作为哲学“主题-对象”的不是“诸存在者”,而是“时间性的-历史性的-自由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形而上学略论——回复陈明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而上学就是关于“形而上者”(形而上的存在者)的思想学术,这种形而上者作为唯一绝对的存在者(所谓“道之为物”),乃是“形而下者”、亦即众多相对的存在者(所谓“万物”)的终极根据。形而上学是不可逃逸的,但传统的形而上学已经不合时宜。因此,必须重建形而上学。这就必然要求追溯到先在于任何存在者的、“前形而上学”的观念:“生活”亦即“存在”的思想视域。  相似文献   

3.
在哲学发展史中绝对和相对的问题是一个极其古老而且争论很多的问题。在古希腊 ,最早将“绝对”的含义孕育其中的是巴门尼德的“存在”概念。在他看来 ,“存在”是无限的、完满的和唯一不动的本原。这是从本体论意义上规定了“绝对”的含义。而最早的将“相对”的含义孕育其中的是“智者”学派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他认为 ,人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 ,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把一切事物看成是因人而异、受人限制、因而是不确定的。这是从认识论意义上规定了“相对”的含义。显而易见 ,最早对于绝对和相对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存在与价值     
杨国荣 《文史哲》2003,4(3):96-103
存在的现实形态既关联“是什么”,又涉及“意味着什么”以及“应当成为什么”。“是什么”指向事实层面的规定 ,“意味着什么”及“应当成为什么”则以价值关系及属性为内容。存在的以上二重追问 ,在本体论上以事实与价值的交融为根据。“是什么”的追问要求在事实层面敞开存在 ,“意味着什么”的提问方式则从人与存在的关系上 ,将价值确认视为存在的题中之义 ;正是二者的统一 ,赋予存在以具体、真实的品格  相似文献   

5.
海德格尔提出的“语言是存在的家”,表明了语言与存在的不可分割,二者是表里关系,语言与存在“同在”。哲学要求的语言,不是日常语言工具,而是更具体、更实在的语言,是和“存在”“同在”的“语言”。哲学所思、所说的那个存在,是具体的、时间性的、历史性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哲学”、“哲学家”与“存在”同“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就真的不是一种理论的工作,而是一种“生存方式”、“生活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哲学要求的语言,不是工具性的,而是存在性的,而存在性语言,则更需要生活。于是,哲学离不开母语。坚守自己母语的同时,应努力将不同语言的哲学思考成果化解,使之成为自己的语言,从而丰富和扩大自己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范式的转换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马克思哲学在“存在论”问题上的重大贡献在于实现了对传统哲学的实体本体论的变革 ,改变了理解“存在”问题的解释原则和思维方式 ,开辟了“存在论”的现代哲学范式。马克思认为传统哲学实体本体论的根本错误就在于颠倒了逻辑与生存、理论与实践、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关系 ,把本来第二性的、派生性的存在“头脚倒置”为“第一性”的和基础性的存在。因此 ,必须在根本上改变基本的解释原则 ,对颠倒的关系进行“倒置” ,确立感性实践活动优先于逻辑和知性、并构成逻辑和知性基础的本体论地位。在马克思那里 ,“感性实践活动”的确切所指乃是人“本源性”的生命存在和活动方式 ,正是这种本源性的生存方式 ,构成了“世界”、“人”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奥秘”和深层根据。在此意义上 ,马克思的实践观点在根本上扭转了解决“存在”问题的方向 ,实现了基本解释原则的跃迁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六盘水市“三变”改革在农村资源、资本、农民三者之间形成内在关系纽带,继而助推农村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与文化结构等产生聚变,同时在经济效益、社会效果与文化效应等方面也契合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指向。本研究以六盘水“三变”改革作为审视对象,对六盘水市的猴场乡、米箩镇、野玉海等具有代表性的“三变”改革实践点进行调查,就“三变”改革促进乡村振兴在实践内容上存在“躺位”、股权结构上存在“尸位”、价值表现上存在“错位”、利益监管上存在“缺位”等问题进行逻辑思考,继而就如何“正位”“活位”“复位”与“补位”等提出优化路径思考。  相似文献   

8.
黄玉顺 《阴山学刊》2008,21(4):76-78
形而上学就是关于“形而上者”(形而上的存在者)的思想学术,这种形而上者作为唯一绝对的存在者(所谓“道之为物”),乃是“形而下者”亦即众多相对的存在者(所谓“万物”)的终极根据。形而上学是不可逃逸的,但传统的形而上学已经不合时宜。因此,必须重建形而上学。这就必然要求追溯到先在于任何存在者的、“前形而上学”的观念:“生活”亦即“存在”的思想视域。  相似文献   

9.
海德格尔如何推进康德之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海德格尔的《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探讨了海德格尔如何从康德哲学中发展出自己的思想。作者认为,海德格尔从康德哲学前提出发,引导出与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之“知识论”不同的“存在论”,揭示了康德为“经验知识”的必然性、可靠性所做的一切努力,都说明“知识论”必以“存在论”为前提,才能使其自身得到可靠的基础。作者指出,根据康德的“先验直观的时空观”,时间、空间是一切感性直观的先天条件,由此出发,海德格尔使时间、空间不停留于先验直观形式,而进一步开发出不同于“诸存在者”的“存在”,阐述了时间、空间的纯粹性在于它们的存在性,论证了“纯粹存在”乃是“经验诸存在者”的条件,亦即“存在”先于“诸存在者”,“存在论”先于“知识论”。据此,作者进一步讨论了哲学思想的创造性和历史继承性之间的关系这一更为普遍的问题,说明了创造性如何表现为说出前人所想说但又未说清楚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新发展格局下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是破解“卡脖子”难题、打好种业翻身仗的重要战略部署。构建新发展格局下的种业“双循环”体系是保障国家粮食及重要农产品源头安全的重要手段。当前,实现我国种业科技自立自强仍存在国内发展动力不足与国际竞争压力并存的“双重瓶颈”,主要表现为种业源头存在“风险点”,种业研发体系存在“卡点”,种业公众认知存在“盲点”,种业政策存在“薄弱点”以及种业双循环贸易存在“隐患点”等五个方面。因此,新发展格局下要实现我国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夯实种业科技创新基础、完善种业研发体系、改善公众风险认知情况、建立完善的种业保障机制、健全种业市场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1.
海德格尔的“诗意栖息”是指居住于存在的澄明之境中,存在通过语言给出澄明,存在通过人成为存在,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家园;同时,语言也是人类“诗意栖息”的家,诗意在人类语言中成为可能。只有“栖息”在“诗意”中,人们才能返璞归真、回归自我。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均以不同的方式存在着 ,不同的存在方式造就、生成着事物不同的本质。人的存在方式是“类”、是实践 ,这是相对于“物”、即人之外的“非人”的存在方式提出来的。人的存在方式之所以是“类”而不是“物”的存在方式“种” ,这是由于前者的生存活动是“实践” ,后者的生存活动是“本能”所决定的。换句话说 ,物的“种”特性是由物的自然基础、自然属性决定的 ,而人的“类”特性虽然不能说与人的自然基础、自然属性毫无关系 ,但就其主要方面来讲 ,则是由其实践基础、实践属性决定的。那么 ,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究竟具有什么…  相似文献   

13.
胡塞尔提出的“现象学还原”的思想,首先要求把一切现成者的“存在”都“悬置”起来。这样,海德格尔的“存在”问题似乎与胡塞尔的现象学原则就是冲突的。但胡塞尔在悬置自然主义所设定的一切实在时,把那原本并非现成的实在事实、而被自然主义歪曲为现成实在的境域存在也一并悬置了,从而漏过了“存在”问题。本文试图回答这一问题:为什么海德格尔哲学中的“存在”问题是现象学本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对“知识经济”认识上的五大误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经济”作为我国理论界研究的热点课题 ,存在着某些认识上的偏差 ,本文主要从“是提前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还是迎接时代挑战”、“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地位”、“是知识过剩还是知识稀缺”、“知识经济不等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中的垄断问题”等五个方面 ,分析了“知识经济”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相似文献   

15.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他的代表作《存在与时间》出版以后,尤其是1930年以后,他的文风和语言表达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思索重点也有了一定变化。本文认为海德格尔后期的哲学思想(以1930年为界)与前期相比并没有发生剧烈的“转向”,准确地说是对前期思想的拓展与升华,“此在”、“存在”、“存在者”始终是海德格尔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存在”与“存在者”的差异问题也始终是海德格尔坚持的哲学的最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世间为何会“有”“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有”“无”问题涉及形而上学基础,也涉及海德格尔的全部思想。传统形而上学只知问万有之“有”,不知问“无”,而万有之“有”实为一个抽象的思想体,世间并无此种思想体,有的是可无化万有又可成就万有的“无”。因为世间是人的世间,而人就是海德格尔的Dasein,即会死者。因此,人的存在是生生死死的存在(过程),“生”是“有”的根据,而“死”则是“无”的“龛位”。因“生”而展开出(有)一个世界,“生”着同时就是“死”着,这个世界又是(有)一个“无”。作为“无”存在,意味着作为否定(无化)了一切存在者的自身存在,“无”即存在自身,它是万有的起源、本质和真理。从“无”到“有”,让自身(真理)显现,这是人要做的事情。天、地、人、神就在人的这种“事事”中拧在一起在世,并作为存在的“命脉”得到保存  相似文献   

17.
海德格尔哲学蕴含丰富的内容 ,其中“存在”是贯穿全部哲学始终的中心线索。在海德格尔看来 ,哲学的全部问题中再没有比“存在”这个词更使人震惊、迷惑 ,又更为基础的概念了。事情也确乎如此 ,我们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有哪一件不存在着呢 ?甚至“不存在”或“无”也在某种特殊的意义上存在着 ,这类“否定”仅仅是另类存在者而已。真正的绝对虚无不仅不可见不可感 ,从根本上讲连思绝对虚无、说绝对虚无也是不可能的。但凡进入思和说的闯入者 ,即是出场了与敞现了 ,即是被赋予了存在 ,即便它尚且还只是一种很不“实在”的存在者 ;巴门尼德所言…  相似文献   

18.
张蓬 《学术研究》2012,(4):7-13
我们对于西方哲学关于“存在”问题之“如何”的叙述等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从中国哲学语境所观察的西方哲学把握“存在”问题的方式.西方哲学是以分别之法将“存在”分立为“在”与“在者”,“存在”作为“问题”乃是因“在”与“在者”的分别所致,这种分别的所缘是“在者”与“在者”之间的不统一性(同一性),从而衍生出我们的所见所感如何可以是可信的实在的问题.因此,由“在者”之可信之疑而走向“在”本身.如何在“在”与“在者”之间建立一个可以为“信”的桥梁,成为西方哲学努力的目标.但是,在这种分别中所形成的对“存在”本身(是)的“是什么”的把握,却不得不陷入对“存在”问题知识论的解释性悖论.  相似文献   

19.
“存在”是海德格尔哲学的核心概念,海德格尔终其一生致力于对“存在”意义的追问。从时间、真理、虚无、语言四个角度对海德格尔的“存在”概念进行阐释,以便更深刻地领悟这位哲学大师的思想精髓。  相似文献   

20.
吴宁  李幸霖 《云梦学刊》2023,(1):103-110
马克思的“类存在”思想是在继承和批判费尔巴哈“类”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费尔巴哈过于关注人的意识层面,忽略了劳动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对宗教批判的不彻底性。考察马克思“类存在”思想的历程,探讨马克思“类存在”思想的具体内涵、面临的质疑及其解答,有助于发掘马克思“类存在”思想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