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郁离子》看刘基的民本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末明初思想家、政治家刘基目睹元末社会动荡不安,官贪吏污,加之自己仕途坎坷,写下了感时之作《郁离子》。这本哲学著作发展了儒家民本主义思想,提出了自己爱民、养民、德治、用贤的治国主张,对后世治国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2.
唐代御史制度是一个注重文学的职官体系,《文苑英华》《全唐文》中收录的御史授职制诰达百多篇,显示出唐王朝对御史任职资格中文学的基本要求.唐代御史的任职制诰中主要包含好儒、尚文、吏能、重德四个方面的标准:儒求经济、文尚词藻、才重吏能、行崇正直,它全方位考察文人在文、儒、吏、行、法诸方面的综合素质,赋予了唐代文学和文学家御史重大的政治使命和责任.唐代御史任职资格中强调的“文学”,并非单纯意义上的文学艺术,而是对传统士人知识结构的全面要求,是唐代文人人格修养的综合体现和行政能力的具体实践.它不仅引导唐代文人的为学、做人的方向,确立文人的政治奋斗目标,而且还使其文学创作、文学理论更契合于现实人生而大放光彩.  相似文献   

3.
唐代谏官任职资格中的文学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唐代政治重尚谏 ,在谏官的任职资格中 ,文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唐代谏官的任职制诰中 ,有文学与学术并举、文学与政能并举、文学与德行并举三种现象。唐代谏官任职资格中的文学因素 ,综合了儒、吏、行、史诸方面 ,超越了纯粹的艺术范畴 ,赋予了文学和文学家重大的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4.
林则徐为我国近代杰出的民族英雄与爱国者,他一生历官十四省,其中在江苏时间近八年.先后任淮海道、按察使、布政使、河道总督、巡抚、两江总督等职.他任职内,努力整顿吏治、严禁鸦片、赈灾济荒,主张改革、办福利事业、重视农业生产等,政绩卓越,深受江苏人民的赞扬.(一)整顿吏治清道光二年(1822年)十二月,林则徐去江苏淮阴清江就任江南淮海道,不到一个月,便升任按察使,开始了江苏任内的宦途生活.当时,清王朝政治腐败,大地主、大官僚兼并土地,农民生活恶化,“盗匪”成群,社会秩序不稳定.对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若要廉洁政治和治理腐败就必须确保党对国家领导权实现的方式科学化与法治化 ,并将其与国家职能实现的三维权力实施剥离 ;还须确保国家机构立法权、司法权与行政权行使的独立化与效率性 ;对权力行为监督必须体现为严谨性与社会化 ,实效性与制度化 ;政治廉洁还必须在于干部选拔任用上的严格化和唯贤而举 ,治理腐败必须从严治党与从严治吏相结合。如此 ,廉洁政治与治理腐败才能最大程度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6.
林则徐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政治家。像林则徐这样杰出人物,是适应历史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即所谓“时势造英雄”。但他之所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的一个划时代人物也自有其自身的主观条件,那就是他具有同代人所罕有的学识、才干和高尚的思想品格,本文试就林则徐的上述高尚品格,在他终生业绩中所起的作用,作简单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五年十月,在纪念林则徐诞辰二百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田中正美氏就日本鸦片战争研究和林则徐研究之现状与课题发表了论稿,他注重林则徐的进步性而进行研究,现将其论点作一介绍。一、林则徐调查西洋状况,正视现实,客观的分析事实,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施行了适当政策。林则徐的军事技术现代化和方法论,与其后的洋务运动有紧密关系。在政治志向上坚决抵抗外来侵略,这与洋务派有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8.
左宗棠吏治思想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宗棠吏治思想述论孙占元吏治,指官吏治事的方法和成绩。晚清著名政治家左宗棠讲求吏治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是对吏治务求予以整饬,并通过“察吏”来革庸奖循;二是主张以“训吏”和“恤吏”来提倡为官之道。-、整饬吏事与“察吏”吏治的好坏,关系到统治机制能否正常运...  相似文献   

9.
林则徐,作为我国近代史开端的杰出的爱国政治家和民族英雄,以他在禁烟抗英斗争中的历史贡献和对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而载入中华民族的英雄史册,赢得了“我们的民主革命,……从林则徐算起”的光辉历史地位。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一幅浮雕  相似文献   

10.
林则徐从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即二十二岁时,担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起,至道光三十年(1850年),即六十六岁任钦差大臣,驰赴广西镇压天地会农民起义,途死于广东普宁县行馆止,前后经历了四十多年的仕宦生涯。他先后在厦门、南昌、杭州、江苏、陕西、湖北、河南、山东、湖南、广州、甘肃、云南等地任官,其中以江苏连续任官时间为最长。清道光二年(1823年),林则徐升江苏按察使,主持全省的司法刑狱之事。道光十二年(1832年),又出任江苏巡抚,主管全省的民务。今年是林则徐诞生二百周年,本文拟对林则徐在江苏任官期间之政绩作一些论述,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11.
墨子政治思想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子是春秋战国之际的一位非常重要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科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和军事工程师。他的思想是百科全书式的,涉及到当时的各个学科和不同的领域。本文将从墨子贤人治国论、君主集权制等方面探讨墨子的政治思想。一、贤人治国论(尚贤)1.尚贤之义与贤人标准。"尚贤"是墨子政治思想中的第一个重要论题。"尚",《苟子》杨注作"上";毕沅云:"尚与上同。"①孙让同之②。《说文》云:"贤,多才也。"《五篇》云:"贤,有善行也。"贤人,用墨子的话来说就是"贤良之士",即"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尚贤上》)的人。…  相似文献   

12.
林则徐在 182 3~ 1837年 ,先后任江苏淮海道、按察使、布政使及巡抚等。在江苏任内 ,尤其是在 1832~ 1837年任江苏巡抚期间 ,他大力选拔人才、整顿吏治 ,推广农业技术 ,积极兴修水利、赈灾救民、努力改革盐政和漕运 ,并开始了早期禁烟和反对外国入侵的斗争 ,充分显示了这一时期林则徐爱国主义思想特色 ,为其 184 0~ 184 2年在广东领导禁烟斗争和抗击英国殖民侵略斗争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和实践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从政治个性的角度对政治家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政治分析,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特定的政治制度内,在一定的政治角色扮演中,政治家的政治个性不断地调整与发挥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治的运行。  相似文献   

14.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是中西方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他们所阐发的政治思想理论,不仅对古代中西方国家发展上曾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为后世的政治家、思想家们在探求、论述不同历史阶段上以政治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以及治国理政等思想、观点理论,提供了极富有价值的借鉴,在中西方的政治思想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苏颂,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科学家。今年是他《水运仪》创始九百周年。哲宗在位时,曾在中央政府任职多达七年之久。他所从事于社会的和政治的活动,主要在北宋王朝的后半期。激烈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震动了宋廷。封建统治阶级内部革新变法与反对革新变法的斗争异常尖锐。在这场严重的政治斗争中,苏颂的政治态度究竟如何呢?它是研究苏颂的学者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人不揣学识浅陋,仅就读书所得,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6.
周桂钿 《学术界》2002,(4):117-122
本文主要讲政治家的政治活动对哲学家以及哲学的影响。特别是中国传统哲学是以求善的政治哲学为主流 ,与政治家和政治活动的关系甚为密切 ,不研究政治家的政治活动及其后果 ,就很难评论哲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张洋 《理论界》2014,(3):126-128
当下学界对吴鼎昌与新记《大公报》关系的定位主要依从出资人与报人两个层面进行解读。吴鼎昌可以算作报人;但究其终身,他是政治家;在任职《大公报》期间,他的主要身份是银行家。因此,对吴鼎昌与新记《大公报》关系的研究,可以从报人、政治家、银行家这三个维度解读二者关系。在经济视域下,吴鼎昌是新记《大公报》名义上的出资人,其借用银行的资源和资本,控制了《大公报》的资本来源与股权分配,并成为了报纸实际意义上的"把关人"。同时,他也将《大公报》作为获取信息的渠道,从而攫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吴鼎昌将舆论、信息、政治、经济四者构筑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使之成为了良性的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18.
我国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其政治和经济利益,比较重视用法律手段整顿官僚制度,并积累了比较系统的经验。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是世界上最有利于发现和选拔人才并保证各级官吏尽职尽责的文官制度之一。日本、英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吸取了我国古代以法治吏的经验,建立了比较先进的现代文官制度。今天,我们借鉴中国古代以法治吏的经验,有助于政治体制改革中的“以法治吏”。  相似文献   

19.
近来,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历史转型时期,强调注意政治是十分必要的。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在努力精通本行业务的同时,也应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新时期的合格的政治家,而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明确中国当代政治家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早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传世名著《政治学》一书中,就提出政治家的概念。政治家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政治学和社会学概念,它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所谓政治家,是指代表一定阶级、人民、社会集团或整个社会的利益,并主要通过其政治实践活动对社会政治生活和社会发展有过重大贡献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政治人。在现代社会中,政治家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我国也非常重视政治家的培养,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级干部特别是省部级以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首先要努力成为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治党治国的政治家”。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江泽民同志又再次强调:党的高级干部要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这一点非常重要。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培养一批名副其实的无产阶级政治家,不仅对顺利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  相似文献   

20.
李平 《学术探索》2012,(11):28-31
本论以对秦简《为吏之道》中对吏品行、才干和政治态度三方面要求的分析入手,结合秦政"以吏为师"的制度,指出其对"吏"的要求,反映出秦国通过一准于法和"以吏为师"实现其"法治"的政治思路。进而,从理论上剖析了秦国"法治"的面貌及其思想进路,说明了通过"律制"对礼、俗、法等不同层次规范的整合,秦尝试订立一套划一的社会评价机制和社会秩序样板,并通过作为其政治终端的"吏"的塑造,完成其政治构想在民间的落实。最后,通过对《语书》做个案研究式的分析,进一步阐明上述"法治"思路与法令繁密、吏治酷烈以及地方抵制强烈等不利局面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