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把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概念分析框架运用到国际关系理论中,提出了一系列诸如:文化、认同、互动、规范等新理念,并运用这些核心概念,对国家、利益、冲突等国际关系基本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国际体系与体系转换理论,共同体和平理论;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对认识和解决国际问题,如何构建国际新秩序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军 《社会理论》2007,(1):21-46
近年来,历史社会学、女性主义、批判理论和后现代理论等对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发起了挑战,并形成了新的理论流派。对于国际关系的历史社会学的复杂内涵,我们尚缺乏仔细的厘定和研讨,国内学界亦鲜有从思想史的角度剖析国际关系的历史社会学(historical sociolog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的生成和变迁过程。本文主要从基本概念、理论的历史演进和价值的角度分析国际关系的历史社会学,旨在勾勒其概貌。  相似文献   

3.
论吉登斯的信任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登斯综合运用心理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了现代性条件下信任的起源、本质、类型、机制及功能,建构了较为系统的信任理论,认为信任最初源于人类个体的"本体性安全"需求,是对他人或系统之可依赖性所持有的信心,它在新式的社会团结的建立、社会秩序的扩展方面起着本源性、基础性的作用.吉登斯的信任理论为当今西方信任社会理论和信任社会学的研究、建构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方法论基础,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西方社会深刻的社会转型、建构当代中国的信任社会理论、信任社会学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主席指出,信任是国际关系中最好的黏合剂。然而,随着近年来国际竞争摩擦的升级和地缘博弈色彩的加剧,国际社会中的信任赤字日益显著。对此,本文以信任理论为依凭,强调国际关系中信任的概念内涵应该延展为"认知型"与"情感型"两大向度,是认知判断与情感联结辩证统一的有机结合体。其中,认知型影响因子主要考察受信方的经济基础与制度保障性(能力配置)、践约行动的持续一致性(正直品格)以及利益导向的方略兼容性(善意内涵)等三方面要素;情感型影响因子重点关注施信方在国际社会关系网络和政治环境中的生存状况对于其非理性信任倾向的塑造和引导。由此,针对性地提出面向认知与情感的双维度补偿路径。旨在为全面深入地把握与剖析国际关系视阈下信任及其赤字的相关议题,做出切实必要的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经历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40年代的理想主义,从30年代延续到50年代的现实主义两个阶段,60年代进入科学行为主义的全盛时期.这种不仅采用政治学,而且还采用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理论的行为科学,由于使用了计算机和计量方法,丰富了迄今一直以社会科学为对象的理论,使国际关系理论更接近于综合理论学科.不久还会采用自然科学方法,使它成为一门地道的跨学科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6.
国际社会学是一个以国际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分支,在20世纪80~90年代形成于日本.它关注国际社会的多样性、差异性及不平衡发展,认为一个统一的"全球社会"或"地球社会"尚未形成,并自觉地与"全球社会学"相区别.它的研究领域包括三个相互交叉的方面:国际关系社会学研究、国际社会研究和地域研究.关于民族性、民族主义和移民社会的理论构成了该学科理论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关注了近期历史社会学的三个发展:国际关系领域中的新韦伯主义历史社会学、多元现代性学者采用的"文明分析"方法及美国历史社会学的第三波文化转向。这些发展是对早期历史社会学中出现的问题的一种回应,然而它们并没有真正地解决问题,没有摆脱欧洲中心主义传统的窠臼。基于此分析,本文提出应当以"关联的历史"(connected history)观为历史社会学分析的方法与手段,以满足全球历史社会学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系统效应是近年来国际关系学界的热门理论,但总体来看,其应用多而理论分析少。本文首先提出了一个初步的理论分析框架,即理论的三重价值分析框架,然后对"系统效应"进行具体的价值分析。研究发现,系统效应具有较高的启示价值和解释价值,却基本没有实践价值,这与其理论特性有关,也与其理论缺陷有关。本文认为,未来发展"系统效应"的首要任务是完善其基本理论框架,"系统效应"将在未来国际关系理论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般认为,国家崛起与外部信任构建过程并不具有兼容性,崛起国与主导国之间一定会产生某种程度的猜忌和疑虑。国际关系的信任理论则认为,这种疑虑关系属于一种工具信任形态,并未排除基本信任成分。按照信任关系发展的基本层度,在工具信任、情感信任之间可以建立"关系信任"的状态,本文尝试从关系本位出发,构建关于崛起与信任之间的关系理解框架,探究二者同向展开的可能性。最近20年中美信任关系的演进过程已证实:安全崛起的良善前景,关键在于持存关系信任,重视共在策略,增续情感成分,调整相互预期,避免长期滞留于低信任层度。  相似文献   

10.
贺刚 《太平洋学报》2014,(12):36-46
在国际关系研究相继发生语言学、社会学和实践转向的背景下,本体性安全研究开始兴起。从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的思想中汲取营养的本体性安全研究,成为当前分析国家对外行为的主要切入点之一。本文系统梳理了本体性安全研究的发展路径,认为当前国际关系中的本体性安全研究议程主要有三大方向:身份与情感、话语战略与叙述以及民族主义。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本体性安全研究分析框架,以期能进一步推进该研究议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学科化视野中的中国女性社会学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以建设中国女性社会学学科为出发点,提出中国女性社会学的理论框架、方法及内容。它认为,中国女性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应力图形成自己的女性化的加本土化的话语与体系;其方法应包括有性人和证伪、主体化(责任感)和行动性等方面;内容则至少应包括社会分层、社会化、就业、文化与教育、健康、公共政策、婚姻家庭、违法犯罪、发展、比较研究及女性社会学史研究这十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应用社会学取得社会承认的过程中,它有什么特点呢?换句话说,它是以什么样的形象和姿态才取得了政府和公众的信任呢? 我们认为,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美国应用社会学家非常注重实地调查,他们所得出的结论和建议引起了政府的重视。以帕克等人的城市社会调查为例,他批评了那种单纯注重对城市的理论分析,认为坐在躺椅上是创立不出完美的城市理论,城市社会学家必须走出去,直接观察城市生活。在他的倡导下,形成了专门研究城市问题、以调查为基本手段的芝加哥学派,他们在为政府服务的同时,提高了社会学的信誉。许多社会学家都认识到社会调查对社会学发展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应用社会学之所以能在政府中站住脚,其关键因素就在  相似文献   

13.
方法论问题是现代社会学认识的一个极重要的方面.从广义上说,往往把社会学认识的方法论方面同理论研究方面等同起来.但是,今天把不能归结为理论研究的专门方法论问题区分开来是有意义的.在各种认识形式发挥作用的过程中研究这些形式,是专门方法论问题的主要内容.在现代苏联社会学中,可以分出三类以社会学认识急剧发展为条件的方法论问题.首先是以解决社会学内部逻辑认识论问题为使命的专门社会学理论.这种理论必须保障在社会学范围内各层次之间的适当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在用社会学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14.
超越嵌入性范式:金融社会学的起源、发展和新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氚 《社会》2011,31(5):207-225
金融处于当代社会生活的核心,可视为一种社会现象。自M.韦伯开始,古典社会学已论证了社会学研究经济和金融领域的正当性。随着美国新经济社会学的兴起,社会学学者在新经济社会学框架下,以“嵌入性”为理论起点,从社会结构和社会建构两个理论维度研究了金融现象。欧洲学者则挑战了美国新经济社会学的嵌入性范式,为我们提供了研究金融现象的新视角。在新技术和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学能从更多角度对金融领域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5.
过去 2 0年来 ,所谓的第三次大辩论 ,或国际关系理论朝着建构主义的转向 ,一直引起学术界极大的关注。色彩纷呈的批判理论和认识论———社会学研究途径、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研究途径和文化理论———似乎主导了主流的国际关系期刊。后现代主义 (也称为批判理论 )也许是第三次大辩论的最激进的攻击波 ,应用文本理论向世界政治中“客观”现实的观念发起挑战 ,拒绝约定俗成的社会科学观念 ,且寻求推翻国际关系领域中所谓的主流话语 ,推崇先前边缘化的团体可以发出其声音的新政治。对于已经日益专注于以元理论和认识…  相似文献   

16.
由笛  姜阿平 《学术交流》2007,(9):125-128
马克.格兰诺维特的新经济社会学理论是对经济学与社会学之间宿怨与隔膜的一种回应,更是对经济社会学这一领域的新拓展。他不但从理论上建构起网络结构分析框架,而且论述了网络结构实证的研究方法;他对嵌入性理论的进一步阐述与发展是其思想中最有魅力的一部分,为后来学者所重点关注与援引;他强调,所有制度都是社会地建构的,而并不是环境的外在的、客观存在的方面,这不同于经济学的观点。关于新经济社会学的中国化问题,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学界面临着双重任务——寻找中国社会的问题意识与理论提升。  相似文献   

17.
国际关系伦理学:基本概念、当代论题与理论分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简要分析了国际关系伦理研究这一当代国际关系研究的跨学科前沿领域所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 ,初步概括了全球化时代影响国家间关系和世界政治的若干基本伦理问题 ,以及基于不同国际伦理传统和经济背景的主要理论分野 ,并就构建一个旨在反映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和视角的“国际关系伦理学”分析框架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研究与社会学的范式转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社会学在研究全球化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全球化要求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参照点 ,但指导大多数社会学研究的分析框架仍然是民族国家中心论范式。以民族国家和国家间体系作为探索的领域或参照系 ,未能说明全球化带来的大量新情况。面对全球化 ,许多宏观社会学研究仍以国家为分析单元 ,将国家间的互动视为世界社会的主要动态 ,因而已经走到认知和解释的极限。社会结构的跨国化和全球化这种本体论的转换 ,要求进行某种认识论的转换。社会学关于全球化的研究 ,应当超越民族国家中心论范式 ,在社会学分析中区分表象 (从民族国家分析框架中得到的民族国家性现象 )与实质 (跨国性、全球性的现象 ) ,并以多种跨国性和全球性现象和过程为主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国际关系民主化这一理论热点与国际法这一传统概念相结合,集中阐述国际关系民主化在理论与现实层面能否实现、怎样实现的有关问题.并力求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将国际层面的民主融合到传统民主理论中,以便以更开阔的视野来审视民主,以更完备的民主价值来构建新的世界秩序;不拘泥于国际法与国际关系理论学科的分类,将国际法与国际关系民主化问题相结合,以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以更新的角度、更宽的维度对命题进行推导.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新经济社会学得以建立和发展,并且成为当下热门研究领域之一。作为美国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新经济社会学采用了网络理论、组织理论,以及文化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并把经济问题和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社会学的方法研究和建立起本学科的理论框架,为人们认识经济问题提供不同于以往的新的分析视角。为此,它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研究体系,不断探讨经济社会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