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推进到传统体制的核心部分,即所有制问题。党的十五大要求经济体制改革有新突破,核心是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我们认为,1978年以来的第三次思想解放将要突破姓“公”姓“私”的禁区。本文就所有制改革和公有制实现形式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一、所有制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问题(一)所有制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所有制问题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在生产关系总体中;生产资料所有制问…  相似文献   

2.
所有制经济结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所有制结构既是传统经济体制得以稳固的基础,又是推进传统体制进一步强化的力量。因此,欲实现传统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化,改革传统的所有制结构是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就是从传统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国家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十几年来这一改革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如市场发育缓慢、国有企业缺乏活力、政企不分、政府职能转变困难等等.造成这些困难与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缩小政府统制职能,扩大社会自治功能,尤其是削减不必要政府权力的改革未到位.而缩小政府统制职能,削减不必要政府权力,正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前提.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八年来的改革实践已对此作了证明,并提供了较成功的经验与启示.一、创建“小政府、大社会”新体制,缩小政府统制职能.“小政府”思想源于近代市民社会的主张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论断,为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也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与当代改革潮流的共同取向.八十年代后期,中国改革开放的新一轮高潮,使海南这一经济文化较为落后,地理位置相对独立的地区成为改革开放的最新试验场.作为中国最大最特的经济特区,中央赋予了海南以地方立法权,更多的经济活动自主权和改革开放的更大灵活性,包括海南可以建立“主要是市场调节的新体制框架”和实  相似文献   

4.
在深化所有制体制改革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好全民所有制经济与政府管理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现在有人或者认为可以脱离所有制来选择政府的经济职能,或者认为在处理全民所有制经济与政府的经济职能问题上也可以采取“政府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退出来”的改革方式,上述两种观点都是值得商榷的。政府的经济职能是由财产所有制性质决定的,不论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我国十几年改革的实践来看,还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看,都是不容争辩的事实。而在全民所有制经济体制中,由政府管理企业或者说政企合一则是财产公有制的基本特征。全民所有制企业采取承包制与股份制的经营方式,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政府与这些企业之间的关系。而政府与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放权和扩权的问题,虽然符合政府与全民所有制经济的关系必须由所有制性质决定的原理,但仍然出现了容易导致两极化的情形。因此,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对政府与全民所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作出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对公平与效率问题的深入探讨是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革的价值取向问题的研究取得进展的重要前提,既要看到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此消彼长,也要看到它们之间的相互推动;流行的关于传统社会主义经济效率与公平的说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对我国经济在“两个根本性转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公平与效率的多层次性、多方面性应有充分的认识。在社会主义中国,人们关于财产占有关系的思想中,既有中国传统的“均田均赋”观念,也有始于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和完善于马克思主义的财产公共占有思想。以效率原则为导向展开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新的选择:首先,所有制改革要坚持以生产力标准为根本,但也要考虑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次,要遏制公有私化现象的扩展;第三,公平和效率原则在不同所有制形式中要有不同的体现;第四,股份合作制是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最好的产权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6.
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包括所有制结构、国有企业改革、分配制度和宏观调控等方面的突破,但最重要的是:所有制结构和国有企业改革要有新的突破。一、在思想观念上要有新的突破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其前提是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理论的创新。(一)在所有制结构认识问题上,要破除“所有制一公有制”、“公有制二国有制”的传统观念,树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思想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项制度的确立…  相似文献   

7.
以往国有小企业的建立和发展,得益于“国有”,主要是得益于国家的投资和国家的扶持政策。但目前国有小企业的困境以至失败,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来自“国有”。因为国有小企业的“国有”产权制度和企业制度,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一致的,而与市场经济体制是不一致的。人们一讲企业,首先就要把它进行所有制归类,这是一种传统的‘雅所有制论”。其实,一种所有制是实现一定目的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既然是工具,是手段,就可以采取多种工具和手段,能达到目的的工具导段都是可以采用的,能达到最好目的的工具和手段,就是…  相似文献   

8.
中国平滑式体制转型是从所有制结构调整启动的,然而非公有制经济在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是受排斥的,那么改革初期为什么会在所有制结构的发展方向上出现180°大转弯呢?详细考察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所有制结构调整改革是在当时的就业压力下发生的,1978-1979年,由于知青集中返城使本来已经相当严峻的就业形势压力更大。为了解决失业问题,政府提出“三结合”的就业方针,这一适应性的政策调整行为启动了所有制结构改革,从而使城镇民营经济得以应运而生,所有制结构这个传统计划体制的核心和最难触动领域的改革取得了突破。这一实例反映出平滑式体制转型启动的经济学原理:改革突破口选择的最大压力原则,沿阻力最小化路线推进的边际改革原则和让生产者即期获益的速效原则。  相似文献   

9.
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并非仅仅一个“放”字,更非一“放”就活,它应当是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放开政策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规范企业制度,实施高效管理,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因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艰苦的经济改革,绝非一蹴而就。我们既不能以“放”代“改”,也不能以“改”代“管”,而应当是“放、改、管”相结合。在这里,建立和规范现代企业制度已成为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改革经营方式:制度创新的观念突破 这里牵涉一个基本观念的变革问题。许多人拘泥于传统经济理论,言必所有制,行必产权变革,把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演变为一场单纯的所有制革命或产权变革,似乎有了产权变革,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其实不然。国有中小企业长期经营不善固然有所有制或产权制度方面的问题,更有经营方式和管理方面的问题。而且,在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经营方式比所有制更重要,其影响也更为直接。 尽管从哲学的一般意义上讲,内容比形式重要;尽管在传统经济学的观念中,所有制比经营方式有着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传统产权制度的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自1978年起至今已整整20个年头了。1994年,党的十四大就确立了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我国的经济体制将沿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取向继续深化改革。其中,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是进一步推进我国产权制度的根本改革。认真剖析我国传统产权制度的缺陷,才能为我国的所有制结构调整和产权制度改革找准方向。本文拟就此进行一些初浅的分析。一、产权制度“产权”一词是从英文PropertyRishts翻译过来的,也有人将其译为“财产权”。目前,对“产权”的概念还无经典权威的解释。我认为,产权就是以财产所有权为核…  相似文献   

11.
(一) 1979年以来,我们针对传统体制的弊端,扩大了国家所有制企业自主权,在一定程度上实行了国家所有权和企业经营权的分离,初步改善了国家和企业的关系,企业的预算约束逐渐硬化,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国民经济呈现出令人可喜的局面。实践征明,我们改革的基本方向是正确的,是符合客观经济的发展规律的。但如何从理论高度认识我们这几年的改革,学术界则有不同的意见。一些同志认为,这几年的企业改革只是经营方式的改变,不是所有制关系的变革;另一些同志认为,国有企业的改革虽然体现了所有  相似文献   

12.
最近,四川省委宣传部、省体改委、省企业家俱乐部和《改革时报》社联合召开了“国家与企业经济关系”研讨会,主要讨论了国家与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经济关系问题。 一、关于国企关系改革的现状与趋势 与会者一致认为,把国企关系(国家与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经济关系——下同)摆在改革的中心地位,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我国前10年改革把政企分开、两权分离、确定企业的法人地位及其责权利、增强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作为理顺国企关系的基本思路,方向是正确的,成绩是显著的,应该坚持下去。否则,无论是体制模式转换,还是治理整顿的目标和和任务都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对我国经济改革的实践进行战略设计和总体运筹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现代特色并立足于现实中国实践的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改革方法论,这就是中介方法论。二十年来,我国的经济改革,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到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从经济成份比重的变化到产权总量的控制,等等,所有这些变革并没有动摇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改革是在“中介”层次上进行的。中介方法是我国经济改革取得巨大成功的方法论层面的重要原因。一、作为一般方法论的“中介”方法的逻辑分析对经济改革方法论的研究,不仅需要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实践中进行…  相似文献   

14.
一、按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政府的经济职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而市场经济体制,既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时也必须加强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二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都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1929—1933年西方国家出现的经济大萧条,彻底宣告了“市场万能”神话的破灭和自由放任市场经济时代的结束。二次大战后,西方国家都先后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借助于政府“看得见的手”弥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不足。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在现代已不复存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15.
综观今天的社会主义国家,往往存在着体制僵化、统得过死的通病。一个“僵”字,一个“死”字,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发挥受到严重障碍,使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各种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而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克服各种体制不同程度存在着的僵化的弊端,搞活经济工作,搞活思想政治工作,搞活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工作,使社会主义社会到处充满活力。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会在体制上造成僵死的弊端?这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是造成僵死弊端的一个重要原因。恩格斯说过,在形而上学者看来,事物及其概念都是固定的、僵硬的、一成不变的,他们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①本来,体制这种东西是人创造的,而人并非神仙,是可能造出次  相似文献   

16.
如何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近几年改革的试验已经向人们表明:建立和健全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经济责任制,包括企业对国家的经营责任制和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是当前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史上的一个重要突破。本文着重探讨经营责任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指出,目前对社会主义改革根本性质的各种观点,或则肤浅。或则片面。各社会主义国家在初始阶段都经过国家资本主义而走向国家社会主义,采取了以国家为主体的模式。它的进一步发展是由国家为主体向社会为主体转变。这场转变就是各社会主义国家正在进行的改革。它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既包括由资本主义(或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政治革命,也包括在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内部以改革的形式出现的革命。改革当中,国家权力对社会的控制及其向社会的转让构成尖锐的矛盾,国家职能的二重化和执行职能,手段的二重化,是解决这个矛盾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8.
<正> 所有制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而困难的问题,也是设计改革目标模式时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目前,在整个所有制关系的改革中,由于国有经济在整个经济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因而国家所有制的改革,成了现在及今后改革的一个重点,而其难点又集中在企业个数虽然不多,但占资产和产值比重很大的大中型企业。  相似文献   

19.
商业体制是国家管理商业经济活动的制度,是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包括两个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基本内容:一是商业所有制结构,通过改革,要解决各种商业经济的合理配置和协调发展,解决商业同工业、农业、外贸的关系,国营商业同集体、个体商业的关系等。二是商业管理体制,包  相似文献   

20.
“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 :“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除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 ,积极推行股份制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我们如何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 ,促进国企 (特别是西部国企 )的资产改革呢 ?一、正确认识国企资产“流失”问题国企在中国 ,多年来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特别是西部地区 ,由于历史原因 ,这一现象表现得更为突出。据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追踪监测显示 ,截止到 1999年 10月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在全部的工业企业 (指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