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志龙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7-39
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对比,对该战役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影响作有益的探讨。怛逻斯之战并没有改变中亚当时的政治格局,其影响也主要表现在唐朝的先进工艺,尤其是中国的造纸术传播到中亚,客观上促进了西方文化的发展和唐与大食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
林梅村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5):41
哈萨克斯坦塔拉兹市地处丝绸之路要冲,古称“怛逻斯”。公元5世纪,粟特人建怛逻斯城,后来成为西突厥领地。唐朝称霸中亚后,在西域所设最远的羁縻州就在怛逻斯城,后为突骑施可汗占据。8世纪,突骑施的兴起,客观上为唐朝在西方建立了一道军事屏障,对遏止阿拉伯帝国东侵至关重要。然而,唐高宗却自毁长城,多次向突骑施汗国发动战争,导致安西四镇不得不直接面对来自黑衣大食的军事威胁。751年的怛逻斯之役,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兵败大食。对古代中国来说,怛逻斯河简直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可谓汉唐王朝国力向西发展的极点。 相似文献
3.
马明良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1):43-46
从文化交流的角度观察,便会发现怛逻斯战役背后所隐藏的文明交往和文化交流的意义,即中国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交流、互动、融合,其最直接的结果是造纸术西传和中国人对伊斯兰文化的深度考察、理解以及伊斯兰教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4.
肖爱民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公元751年爆发的怛逻斯会战是唐朝与阿拔斯王朝间唯一的一次大规模冲突,也是东方的中国与中亚穆斯林间第一次大规模冲突。这次会战唐军失利,阿拔斯王朝确立了在中亚的统治,使许多中国的科学技术西传,同时,伊斯兰教也开始为中国人所知,有了明确记载。公元1141年的卡特万会战是西辽军队同以塞尔柱王朝为首的西域联军的冲突,也是中亚历史上继怛逻斯战役后,中国军队和中亚穆斯林的第二次大规模战役。这次会战使西辽确立了在中亚穆斯林世界的统治,声名威震亚欧,与恒逻斯会战相比,对中亚历史的发展以及中西文化交流具有更为重大的影响,形成中世纪中华文化西传的第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5.
论高仙芝伐石国与怛逻斯之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宗正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本文对唐将高仙芝伐石国从宏观视野中寻求答案 ,对唐朝推行“强权政治”说进行反驳 相似文献
6.
青觉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5-22
湖南省怀化市地处我国中西部过渡地带,半个多世纪以来,境内数十个民族之间交流密切频繁,相互认同程度高,经济社会发展差距逐步缩小,民族和睦,区域社会和谐。究其原因,与当地各民族长期共处、互惠共生,形成相容相通的文化基因,以及开放的政治社会环境、各民族平等参与地方管理等直接相关。怀化市的实践经验具有多方面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8.
9.
刘树友 《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8(3):89-96
富平之战的具体鸿理位置是在令尝平县城以东至玉察乡的军寨、纳义坊一线,张浚的措制乖谬是促成宋军败北的主因,富平之战见根本上奠定了宋金以秦岭——淮河为界南北对峙的格局。 相似文献
10.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90-95
鸡父之战是春秋末期吴楚争霸的关键战役,吴国以少胜多,取得了鸡父之战的胜利。现有研究对这个问题虽偶有涉及,然其背景、经过仍或明或暗,不能详悉。经过对各个文献的分析,可以知道:鸡父之战的发生地点不应如旧说在河南省固始县,而当在今安徽凤台西北,即古书所谓的鸡陂之地。 相似文献
11.
刘辰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2,(4):52-55
发生在公元751年的怛罗斯战役是当时世界两大帝国唐王朝与阿拉伯阿拔斯帝国为争夺中亚地区控制权而导致的战役。战役持续时间不长,但给参战双方均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这场当时世界上最强的东西方帝国之间的碰撞以阿拔斯王朝的胜利而告终。虽然距今已有千余年的时间,但是这场战役及其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依然值得我们仔细研究和重新审视。本文试从战役的概况、战役的影响以及从中我们获得的启发等方面重新解读这一著名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2.
13.
孙仁中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3):82-85
101作战计划是日本侵略者在1940年制订的,企图使重庆政权屈服的战略大航空作战计划。在101作战中,日本飞机采取了全方位、无差别、连续的地毯式的轰炸战术,对重庆市区反复进行轰炸,给重庆市民造成了极其惨重的损失,其残酷、野蛮、猛烈程度堪称历次战略轰炸之最。本文利用中日文资料,对“101作战”计划的提出、内容、实施、特点和给重庆人民造成的灾难进行了较为详实的介绍,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4.
王仲君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1):6-12
苏州开发区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国已成为标杆,但总体上发展不平衡,且产业结构、产业布局的空间整体性缺失,产业同构,产业低端,特别是资源约束问题日甚。苏州开发区应继续推进发展理念和实践创新,加快深度开发,以开发区集群实施发展战略转型,包括整合、联动和一体化发展;转型、升级和优化发展;创新、低碳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周谦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1):11-17
“十五”期间,无锡新区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开拓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面对到来的“十一五”,无锡新区将按照“一城四区,总量翻两番,基本现代化”的目标定位,通过五年的奋斗,到2010年,将新区建设成为长三角示范、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 相似文献
16.
旷新年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27-138,161
典型问题曾经被视为文艺理论的核心问题。文艺理论界和美学界曾经就典型问题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讨论,涉及典型的内涵、典型的共性与个性、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等。清末民初,王国维和吕思勉等人已经涉及了典型观念。在我国,最早直接使用"典型"和"典型人物"这个概念的是鲁迅。典型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引进有着重要的关系。1936年胡风和周扬有关典型的讨论成为典型概念传播的一个重要契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典型人物成为了文学评价的一个重要评价尺度,认为典型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理解。新时期,随着现代主义文学规范挑战和替代现实主义文学规范,同时也发生了一个"典型"概念及其理论体系崩解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敏俊卿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7,(3):24-33
民族关系处于一个互动和变化的过程中,它不仅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新的变化,而且由于各民族在历史发展、地理分布、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形式和特点。本文通过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这一高原过渡地带民族关系若干变量的考察研究,提供了一个多民族国家中民族关系的地方性个案,展示了历史和现实中影响民族关系的多种可能性因素。 相似文献
18.
范胜丽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10)
阐述了东北工业基地在战争中起步和发展的艰难历程,以及东北全境解放后东北工业体系的确立、管理机制的健全、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同时论述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对东北解放战争胜利的支撑作用、对全国解放的巨大的物质支援以及对全国工业恢复与建设所提供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9.
周来祥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1-2
“非典”的突袭 ,由于对它的无知 ,引起了某些畏惧和恐慌 ,如何战胜这种恐惧心理 ,引发了我对真理和信仰、科学与信念的一些思考 ,现写在这里 ,希望与大家共同讨论 ,以增强我们战胜“非典”的信心。“SARS”作为一位不速之客 ,对我们是陌生的 ,在对它认识控制和消灭之前 ,产生一种畏惧、恐慌心理是自然的 ,甚至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是必然的。因为我们战胜“非典”要靠科学 ,但科学是有限的 ,而客观世界是无限的 ,以有限的科学去把握无限的世界 ,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理性不是万能的 ,世界总有未知的部分 ,在这个意义上 ,科学不能完全战胜无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