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禅话禅画》是高僧星云与美学家高尔泰的一次图文合作。这次合作之实现是建立在星云"人间佛教"与高尔泰"人本主义"美学的思想共识之基础上的。二者的思想共性主要体现在"革新意识"、"人道主义关怀"、"追求自由"与"启蒙精神"四个方面。同时,该文本具有先述后论的写作结构、"对话体"叙述模式等文学特征,反映了"以文弘法,以艺诠佛"的宗教文艺观。  相似文献   

2.
中国上古时期和古希腊都存在着史诗吟诵的制度和风俗,也有专门从事史诗吟诵的"诗人"和史诗演述的场所,并且二者在一定时段上均与图画密切相关。然而,因为中国古代历史意识和史官制度的早熟,从而使史诗吟诵者和史诗演述活动不同于古希腊而成为一种政治舆论和族群认同的方式,史诗的功能也不同于古希腊的重娱乐而偏向于政治化的实用功能,这种不同最终导致中国上古时期史诗具有为祭祀服务、文本简要、看图唱诵等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3.
《释迦牟尼佛传》是星云大师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部文学作品,是星云大师以虔诚的佛教徒的身份写作的佛传,这部作品承载了佛陀的基本理念,更承载了作者星云本人的基本理念。其写作思维和世俗作家、世俗学者迥然不同。其写作目的、写作策略受制于佛陀本人的历史、星云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星云本人的宗教革新思想,其对人间的思考亦展示了太虚大师以来尤其是星云本人倡导的人生佛教(或曰人间佛教)理念。相应地,作者也选择了叙事与说理相结合的叙事策略,在人间情义与佛教道理之间取得了平衡。星云创作《释迦牟尼佛传》这一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宗教革命的尝试,《释迦牟尼佛传》也因此见证了一个时代的风云际会。  相似文献   

4.
深刻领会与全面贯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解决好宗教问题,是中国宗教工作的当务之急,也是实现中国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举全党之力扎扎实实做好宗教工作,就一定能够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的宗教关系,使信者得其所,不信者得其所;信者得其乐,不信者得其乐;使信者得其睦,不信者得其睦;使信者得其安,不信者得其安,彼此团结奋斗,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承认宗教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历史现象,主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解释人们的信仰和宗教的作用问题。伊斯兰教是一个传播广泛、具有深远世界影响的宗教。它不仅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及文化的制度。它的兴起和发展,在世界历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正确认识和研究伊斯兰教的历史,揭示其社会历史作用,是当前宗教学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于伊斯兰教的产生,历来学者只述其是阿拉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客观上对阿拉伯社会起了一定的历史推动作用,但对穆罕默德如何创立伊斯兰教及伊斯兰教这一历史现象同阿拉伯社会的内在联系,则涉猎较少,且不够深入。  相似文献   

6.
欧洲中世纪是一个信仰的时代,宗教意识在人们的思想中占据了统治地位。这个时期的历史叙述受宗教意识的支配,其叙述动机、功能都直接与宗教思想相关。更重要的是,欧洲中世纪还以宗教信仰为前提建立起一个意义系统,在它的概念范围内,真实性与现代意义上的客观实在无关,相信即是真实,因而当时的历史叙述中充斥着宗教奇迹与轻信却并不造成意识形态的混乱。在宗教意识的影响下,历史叙述的通史形式、合目的性与进步概念都已确立,并且成为现代某些史学家遵循的范式。讨论中世纪历史叙述及其依托的意识体系提醒我们反思当代社会的意义体系及其局限。  相似文献   

7.
位于中国最西部的喀什具有悠久的城市历史、伊斯兰历史、多宗教交流史、多文化融通史,这就使得喀什文化成为民族特色鲜明同时兼容多种他者文化元素的典范.与此同时,在喀什城市发展史上,体现出鲜明的文化改造、创新的变动过程.这些决定了对喀什城市的研究必须要有开放的视野和充分语境化的意识,要对现今有关研究存在的诸问题有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彝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彝族人民世代繁衍生息在云贵高原和康藏高原的东南部边缘地带,在这里,他们写下了自己光辉的历史,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这样,彝族的信仰与禁忌也就成了其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份,它是在彝族先民们与大自然搏斗求生存的长期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它与彝族先民们的原始宗教意识和世界观是有直接的渊源关系的。对于彝族的信仰与禁忌或具有宗教意味的崇拜与习俗的研究,是了解彝族历史衍变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信仰与禁忌是潜意识的宗教式崇拜的派生现象禁忌是人类广泛具有的文化…  相似文献   

9.
与中外著名城市相比,北京宗教文化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历史传承性、吸纳包容性、多元共存性、中心引领性、民众民俗性等5个方面。原始宗教、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北京长期的演进中,形成了一条完整清晰的发展脉络、演进历程和规律,历史传承性是北京宗教文化的首要特征。外来的宗教文化在与北京传统宗教的碰撞与吸纳中,逐渐融入北京历史文化中,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吸纳包容性是北京宗教文化的特点之一。不同宗教的文化,长期以来在北京荣辱与共、共同发展,形成了多元共存性的特点。北京宗教文化对全国其他城市和地区的影响不容置疑,中心引领性是北京宗教文化的重要特征。在宗教活动融入北京传统文化、日益本土化的进程中,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北京宗教文化,民众民俗性就成为北京宗教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
由于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具有一神论的共性和教义上的延续性,耶路撒冷成为三大一神教共同的圣地;宗教圣地的形成经历了1600年之久,期间各种宗教场所层层叠叠,盘根错节,而三大宗教圣迹都同样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转移性,因此共同的圣地却成了争夺的焦点,从而使耶路撒冷成为世界上最复杂最敏感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宗教园林的四个历史时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以自己特有的宗教精神、信仰意识、文化心态和园艺技法创造出一种驰誉世界的物质文化——宗教园林。从悬崖峭壁的山巅到清澈秀丽的湖畔;从山深林幽的山坳、洞穴到繁华熙攘的都市、城镇,在中国大地上几乎处处留下了它的足迹。今天,虽然有不少宗教园林已经成为历史的遗迹,断墙残垣,甚至形消影灭。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复苏和兴盛,随着宗教文化研究的展开和深化,中国宗教园林的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越来越受到旅游界的普遍重视,成为中国文化旅游的主要资源之一,同时也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诗歌是西方最古老的文学体裁,深深根植于西方文化,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诗歌在其历史演化过程中曾经与哲学、宗教和科学等对立。在古希腊古罗马诗歌与哲学二元对立,被哲学视为理性的扰乱者和社会秩序的颠覆者;在中世纪诗歌被宗教视为谎言散播者而被宗教桎梏,沦为宗教的工具和奴隶;在现代诗歌与科学激烈地论战,认为科学逻辑扼杀了语言的艺术性,诗歌试图恢复语言的艺术。从诗歌与其历史上的对立面的研究出发,阐释诗歌在不同时期和不同主导意识下的价值和历史地位。诗歌和其对立面,这一矛盾共存体引导诗歌的发展走向,促进了诗歌主题内容和形式的更新,谱写了西方诗歌的华美篇章。  相似文献   

13.
专著<鲁迅晚年思想的当代解读>的特点是强烈的问题意识;清醒的当代意识;审慎的历史意识.这三者的结合,使该书较好地做到了历史性把握和当代性阐释的融会贯通,使一些本来复杂的历史和理沦问题,得到了既颇富思辨色彩又令人信服的解答.  相似文献   

14.
意识形态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原始艺术及与原始艺术有源流关系的古代艺术,往往与原始宗教有某些联系。在研究这些古代艺术时,如果置原始宗教意识的影响于不顾,就会使研究脱离历史实际,这样一来,一些艺术现象将无法解释。本文要探讨的是鼓及以鼓为舞器的盘鼓舞中所负载的古代宗教意识。  相似文献   

15.
《星云说偈》是电视佛教普及节目"每日一偈"的文字记录。星云大师选取历代著名诗偈199条,逐一加以解说。在宗教性方面,《说偈》从佛家空与心的本体出发,开示缘起与自我的关系,强调忍辱的修持方法。在社会性方面,《说偈》以佛法义理为本又契合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实际生活,主张无争、宽容的人际关系和积极、笃实、坚忍、旷达的处事态度,力图为社会各阶层提供健康有益的心灵帮助。在文学性方面,《说偈》所选偈语很多富于诗性美,读之心怡。星云大师善于运用譬喻、故事等方法,使说理文字具有明显的形象性,利于大众接受。《星云说偈》在以上三方面做到了契理、契机与契文的良好结合,是大师人间佛教实践的重要收获,是宗教文学创作的优秀范例。  相似文献   

16.
宗教借用理性的认识方法来表达和论证自己,以理性的形式展示自身在社会实践领域内的作用,并在人的心灵上构建着与理性认识追求相同的具有终极关怀性的未来。虽然宗教与理性互动频多,但宗教毕竞是一种对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的崇拜信仰,归根到底是对以非理性形式存在的神圣者的信赖,本就以非理性占据上风。其中表达人们对信仰对象的神秘情感经历的宗教经验是最深层的非理性意识的代表,它的神秘特征就成为了宗教非理性最坚实的阵地。  相似文献   

17.
"集体意识"作为传统中国文化的重要理念之一,在百年新诗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历史经验表明:"集体意识"在新诗发展过程中的消长,始终与新诗所处文化语境的变化有关。不仅如此,在逐步成为判定新诗重要文化价值层面的过程中,"集体意识"也成为反思新诗史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在注重价值、观念的前提下,从历史结缘、整体趋势、风格制约的角度探讨"集体意识"在新诗历史中的构成,就成为阐释中国新诗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如同高校其他教材一样,外国文学史教材也是量多质次,其内在的原因在于撰写者的理论误区。撰写者应该承担起文学史教材的历史义务和学术责任,应该具有明确的学术意识,自觉建构文学史理论体系,追求多样化的文学观与研究方法,合理运用比较文学观等等,这样才能使文学史的研究和教材撰写真正成为有价值的学术创造,成为学术繁荣的有生力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蒙古族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分析了蒙古族为什么成为信仰多教的民族。首先论述了由于生产力低下而造成人们思维意识的落后;其次论述了为了适应军事扩张,缓和蒙古军与各教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皈依各教,这是宗教多样性的重要原因;再次论述了统治阶级为了使宗教服务于他的统治而带领并强迫所属民众改信各教,这是造成宗教多样性的必要条件;最后论述了这种多样性给蒙古民族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许地山小说有两重形象:一重是一个宗教意识笃信者形象;一重是一个人道主义诚信者形象,而并不是以往评论者言及的仅一重形象。宗教意识贯穿整个小说世界,是小说世界的主体意识;人道主义涉及小说世界各个角落,是小说世界不可或缺的思想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