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的私营企业主已形成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在理论上似无异议。但对于这个阶层的阶级属性问题,我国学术界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诸多的“说法”中,笔者倾向于同意“社会资产阶级”这一界定。众所周知,我国当代的私营经济,是在改革开放的特殊环境中为适应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需要新产生出来的。它成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运行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之中,与社会主义公有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接受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和管理。因此,它既有一般资本主义的属性,又有异于一般资本主义经济。基于此,可以把它称之为社会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在“一国胜利”和在“一国建成”是两个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问题,前一问题已有了完满的回答,后一问题则是一个并未答完的课题。这就需要我们深入认识社会制度变革的超前性和文明基础的滞后性的矛盾,从而对现实社会主义进行彻底反思。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当从历史的发展和现时代的的国际大环境中认清其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为跨世纪的战略抉择,其实质就是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借助于由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去否定前资本主义的文明,进而构造高于资本主义的文明,实现人类文明史的一次新的否定之否定。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经济学巨著《资本论》,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转的核心——剩余价值,从而为人们认清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规律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那末,社会主义经济运转的核心是什么?这是我国经济学界长期关注和讨论的问题。本文认为,作为表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经济范畴,即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范畴,是社会必要产品,它的价值表现就是(v+m)。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可简称为“社会必要产品规律”。社会必要产品(v+m)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转的核心。文中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侧面考察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指出了它们间的联系和区别,论证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的副标题是“对日本经济计划的再探讨”,顾名思义,此前,对这个问题已经有过探讨。此前的探讨,至少解决或者说有助于解决如下一些重大的认识问题:(1)计划不是社会主义的“专利”,资本主义国家也有;(2)计划与市场不是相互排斥、势不两立的东西。在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存在着经济计划,这个事实本身说明:计划与市场可以“和平共处”,可以结合;(3)计划与市场在实践上的结合,早已走在了理论探讨的前  相似文献   

5.
当今时代的经济格局,要求我们加深发掘和拓宽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从而在其指导下分析新情况,回答新问题。从当代世界经济的格局看,在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趋势中,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并存共处,构成了两大经济体系的矛盾运动。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作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对立物,二者之间具有本质区别,彼此必然发生矛盾和斗争;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作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后继者,二者具有在生产力上的继承关系和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某些共同点,相互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经济联系。这两方面的情况往往引起两方面的问题,或者把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截然对立起来,割断历史连续性;或者把两种不同的社会经济等同起来,不再区分“主义”和“制度”。从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内经济形势看,由于社会主义经济起步于世界经济不发达地区,因而既得的生产力比较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有待于社会主义改革,来推进经济建  相似文献   

6.
科学共产主义是人类从资本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这一历史运动的理论表述。社会主义政治组织、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管理体制”问题,是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研究作为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对象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几个方法论问题。这里研究的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而不单是社会主义国家。这个区别旨在着重指出,科学共产主义的特殊对象不单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国家这个经验的事实,而是揭示社会主义国家之产生、存在及消亡的规律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六十多年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充分地证明了商品经济存在的普遍性。现在,理论工作者的任务之一,是要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经济根源。一在这里,首先有必要对经济学界以往的观点加以评价。 (一)“两种公有制形式并存”说。早在1952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就明确地表达了这个思想。他说:“除了经过商品的联系,除了通过买卖的交换以外,与城市的其它经济联系,都是集体农庄所不能接受的。”这种观点肯定了商品经济因周围的经济条件而改变其经济性质,指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不再具有资本主义性质,从而第一次在理论上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但是,这种观点不仅不能说明社会主义经济中最重要的部分全民所有制内部的商品货币关系,而且也错误地解释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相互的经济联系。因为这两种所有制并不是两个完全独立的经  相似文献   

8.
以前由于我们没能弄清市场经济的内涵、外延和属性问题,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而加以排斥,致使我们一直未能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现在中央已经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弄清这个问题,对我们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刊发表朱土兴、王彪合写的《“资本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的最高形式”质疑》一文后,不少同志对该文提出商榷意见。为此,作者再次撰文,就“资本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的最高形式”的含义,特别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商品生产的最高形式的客观依据作进一步的论证,重申“社会主义社会是商品生产最发达最普遍最后的阶段”的观点。我们准备就这个问题进一步开展学术争鸣,欢迎专家、学者踊跃来稿。  相似文献   

10.
对经济关系进行分类时,必须把两个相对独立同时又互相有机联系的范畴加以区别:1.中央集中计划管理范畴。这个范畴,是由作为包括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各环节在内的国民经济统一综合体的社会主义经济整体性所决定的。这里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较之资本主义社会具有更巨大的优越性。2.生产环节一级的管理范畴。这个范畴保证生产联合公司(企业)在从属于发展普遍计划性的经济核算原则基础上得以发挥其职能。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国理论界就“过渡时期”以及我国现阶段社会的性质问题展开了讨论。有一种意见认为,我国现阶段仍然处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还没有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时期早已结束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的政治和经济的特征:(1)建立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2)经济上的多成份性,其中主要的经济成份是社会主义、小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三种,与此相联系,社会的基本力量是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农民)与资产阶级;(3)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能不能在资本主义社会内萌芽成长?在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伯恩斯坦、考茨基的理论破产之后,这个问题本来不存在什么争论,然而,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中出现了一些新现象,有人认为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科学技术某些方面的突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并且已经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逐步产生出来”,特别是“自从股份公司出现以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开始向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过渡”。对这些观点,我们有不同看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扬弃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之内马克思主义者历来认为,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有的是在一定质的范围内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13.
<正> 社会主义社会处于历史发展的过程之中,处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整体联系之中,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需要放在历史发展的联系中进行分析。历史联系涉及广泛,内容很多,这里谈三点。第一,联系过渡时期,认识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同过渡时期有质的区别。我国过渡时期已经结束,过渡时期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这表现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4.
理论界长期将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中提出的“社会个人所有制”概念的涵义等同于或混同于社会主义公有制,进而也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提出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论断纳入了社会主义范畴,这使得我们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中遇到种种难解之谜。本文认为,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个人所有制”实际上是一种介于“孤立的单个人的所有制”和“社会主义公有制”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所有制形式,属于资本主义私有制范畴;相联系着的所谓重新建立的“个人所有制”亦是指私有制下的“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的所有制”。这种“社会个人所有制”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现实体现,就是股份公司和垄断组织。弄清这一问题,不仅使我们在理论上对公有制必然取代私有制的认识加深,而且对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二战前后的民主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克罗斯兰的“后资本主义”等理论是30年代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日益发展时期社会改良主义的理论概括,对完善当代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有里程碑的意义。理解这一问题,有助于把握它的本质特征及其基本倾向:用理论多元化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折衷主义思想方法;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进行改良的“中间道路”实质;越来越摒弃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在政治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往往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时期出现的一些经济现象同资本主义的某些痼疾拉到一起,不加分析地作简单对比,就得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一样”的结论。例如对我国青年待业与资本主义失业就是这样。此类问题看起来小,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党的“十四大”报告又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根据这一论述,笔者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问题,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经济究竟是不是商品经济,因何是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区别何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计划经济关系如何;这三个基本问题是商品理论中争论不休的老问题。本文试图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联合劳动联系起来分析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从水平方面看,联合劳动的具体形态表现为多主体性,多主体的联合劳动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根源;从垂直方向看,联合劳动的具体形态表现为多层次性,多层次的联合劳动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根源。社会主义商品具有市场性和计划性两重属性。市场性是实体性因素,计划性是附着性因素。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关系,是社会主义商品两重性关系的发展形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作者正在写的《<资本论>体系与社会主义经济》第三章的一部分。作者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有它的共性。这个共性就是发达的商品经济。由于这个原因,《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只要脱去资本主义的形式,对于社会主义也是适用的。过去把G—W—G这个流通公式理解为资本流通,其实社会主义在客观上也有G—W—G这个流通公式。马克思认为简单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的区别,在于有无价值量的变化,在于一个没有剩余价值,一个有剩余价值。作者把这种情况作为一般商品流通来理解,理解为简单商品流通和扩大商品流通。作为扩大商品流通,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共同的。所以在谈到总公式的矛盾时,不是等价交换与非等价交换的矛盾,实质上是简单商品流通和扩大商品流通的矛盾。从简单商品流通到扩大商品流通应该看作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至于劳动力的买和卖,过去都说成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原因。关于这点,马克思说得好:“资本则不然。有了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决不是就具备了资本存在的历史条件。只有当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在市场找到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工人的时候,资本才产生。”所以货币转化为资本,不在于劳动力的买和卖,而在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而劳动力成为商品、又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条件。但传统的观点,是把劳动力的商品交换看成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因此,劳动力是否成为商品也就成为区别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根本标志。劳动力成为商品会不会改变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劳动力商品的交换关系,是否等同于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关系?随着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