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人的心事     
《社区》2009,(3):55-56
心事一:吃穿不愁,孤单老人“病了” 王大娘今年69岁,老伴在两年前去世,女儿在外地工作。王大娘自己有退休金,吃不愁、穿不愁,但她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点什么,每天常常对着空屋子发呆,还长吁短叹。王大娘真想让女儿多陪陪自己,或者多打几个电话与女儿聊聊,  相似文献   

2.
进入经济转型期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就业体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业制度由过去的"统包统分"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改革,再到现在建立的"双向选择、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就业模式.在新的形势下,过去曾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艺术类大学毕业生如何面对现实,在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是教育工作者和每个大学毕业生及其家长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今年43岁的刘女士,近一年来一直和自己上高中的女儿乔乔矛盾不断。用她自己的话说,她和女儿间的矛盾是现在家里的"主要矛盾"。痛苦万分的刘女士找心理咨询师咨询后,给女儿写了一封"道歉"信。在信中,刘女士对自己进行了检讨:"因为你弄丢了东西,在课堂上说话,成绩下降,剪了一个妈妈不喜欢的  相似文献   

4.
女儿4岁时,我送她去市里的少年宫学习舞蹈,从此,她就与公交车打上了交道。直到小学四年级,我们才让她自己搭公交车上下学,不再接送她。但经过一段时间,我们却发现"放飞"的女儿养成了一些坏毛病。"逃票"事件女儿读小学四年级的一天下午,我坐公交车回家时,正巧碰上女儿就读的学校放学,一群孩子背着书包叽叽喳喳地上了车。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我国生产资料从总体上处于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格局,许多产品诸如能源、交通和基础原材料成为产业结构中的瓶颈产品.在这种市场势态下,企业的产品就象"皇帝女儿不愁嫁",不愁销路.生产企业只要生产出产品,物资企业只要抓到货源不怕没有销路,不怕没有利润.这样,企业的经营指导思想一直是以生产为出发点,即以产定销.而不是从用户需求出发,以销定产,以销促产的营销观念.企业在这种市场形势下进行营销活动,也很  相似文献   

6.
李强  杨嘉利 《新天地》2012,(8):36-37
2012年5月30日,陈瑞琼出院了,她说:"我一定要救女儿菁菁,她还那么年轻,我不能眼睁睁看着她的生命就像鲜花一样早早地凋谢呀。"但陈瑞琼并不知道,由于身体状况她已不适合再捐肾给女儿了。6月16日,在成都某医院透析室外,刘菁对前去采访的记者说,她会坚强生活下去,因为有一份伟大的母爱在支撑自己。但同时,她表示就算妈妈康复后能做换肾手术了,她也坚决不会再让妈妈把肾捐给自己:"妈妈给予了我生命,又差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和招生分配制度的改革,"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的兴起,高职学生就业时的那种"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时代已悄然离去,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采取什么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来帮助高职学生消除就业心理问题,让他们从容、冷静地面对就业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漠北 《新天地》2011,(2):46
岳母身边只有一个女儿,也就是我的爱人。可是进入晚年后,老太太膝下突然又多了一个"孩子"——她把自己收藏的连环画(小人书)视为"孩子",倍加呵护,"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了。"那份痴迷、那份珍爱,看了让人油然想到"舐犊情深"这句成语。  相似文献   

9.
如果要选一位鲁迅最恨的人,这个人就应该是顾颉刚。两位学者为什么冲突,主要责任在谁?顾颉刚的女儿顾潮的《南下的坎坷》想把自己的父亲洗刷得干干净净而把鲁迅泼个满身污水,但对其文逐段"考据",发现多有难以周全之处,恰恰破坏了父亲的形象。  相似文献   

10.
正布鲁斯四十多岁,美国知名作家,两年前一个很平常的日子,他被确诊为腿骨骨癌,当时他的双胞胎女儿伊登和蒂比才3岁……故事由此开始,死亡怎能让一个中年人处之泰然?但布鲁斯接受了这个可怕结果。他的目光停留在两个女儿身上,如果女儿没有父亲会怎样?他的心猛地揪了起来。妻子和女儿睡得香甜,而他醒着,他只知道自己不停流泪,至于哭泣是怎么开始的,他并不知道,他只知道  相似文献   

11.
王丽丽 《老友》2015,(2):55
案例:70多岁的李大妈是一名企业退休职工。10年前,老伴去世后,李大妈就和女儿一起居住。李大妈的女儿患有精神疾病,不但不能照顾李大妈,还需要李大妈的照顾。考虑自己的年龄越来越大,照顾自己和女儿越来越力不从心,2013年年初,李大妈卖掉自己的房屋,将10余万元房款交给自己的侄女保管,她和女儿一起住进了侄女家。时间一长,李大妈和侄女产生了矛盾。2014年6月,李大妈的女儿去世,李大妈从侄女家搬出来住进了当地一所养老院。她想向侄女要回自己  相似文献   

12.
家中旧书报太多了,占去不少空间,于是大清理,把不必保留的全卖掉。面对三大麻袋旧书报,我只得去请了一辆三轮车帮忙运送。车来时,竟发现女儿从袋里掏出了部分书报并绑扎好,我奇怪地问“:为啥这样呀?”女儿回答说“:我要自己拿点去卖,要学会自己卖东西。”我不同意,女儿却非要留下。这时,三轮车师傅催了,我顾不上女儿,连拖带扛地把那三袋子旧书报装上了车。其实,我知道女儿的心思,她不是为了学卖东西,而是想弄几个属于自己的钱。女儿不大,才8岁多,但乱花钱的“工龄”却好几年了,她时常巧立名目要钱花。发现女儿的不当行为后,我立即告诫家人不…  相似文献   

13.
正女儿移居瑞士多年,总是让我前去"享福"。我想去外国能享什么福,但感受一下外国风情世故也好。刚到瑞士,一切感到新鲜。街道上行人来去匆匆,但谁也不理谁。我心想这里没有人情味。我一人溜街,走到安静的郊区道上,碰到一老妇人,她先向我道了一声"格律齐",我知道这是问你好。后来碰到几个人,只要我一看他,对方马上会主动说"格律齐"。我回到家里问女儿,女儿笑了:"你以为瑞士人不讲礼貌?实际上人家的礼多的是。但赶着上班时,打招呼会少一些。"  相似文献   

14.
李丽华  晓红 《新天地》2012,(7):36-37
近日,一位母亲在网上讲述了自己支持女儿女婿"裸婚"的故事,她的观点引来很多年轻网民的共鸣,亲切地称她为"新潮丈母娘"。她就是李丽华。女儿爱上南方小伙子我是一名退休教师,平日里喜欢种菜种花做做菜。其实,女儿和女婿刚谈恋爱那会儿,我和老伴都不同意。女儿介绍说,她交往的男朋友出生于江苏宜兴农村,家庭状况不好,父亲早年去世。我和老伴听了都有点不乐意,两个  相似文献   

15.
《可乐》2006,(9)
她和老公结婚两年,生了一个女儿,在女儿生下来六个月后,她的丈夫就被单位安排去南非搞石油勘探,这一去就要一年。在临行前的那个下午,男人一直抱着自己六个月的女儿玩耍,脸上写满了不舍。直到司机走过来召唤他,他才松开自己的怀抱,此时,泪已经流了下来。她从丈夫的怀抱里接过女儿,女儿"哇"地一声哭开了。男人笑着说,这姑娘一定不舍得我了,一边说着一边掏出手机,说,我把她的哭声给录下来。就这样,男人离开了妻子,离开了祖国,到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生育政策早已家喻户晓,于是就诞生了"女儿户"这个新鲜名词.所谓"女儿户"就是指一个家庭里只有女孩而没有男孩的户.当前越来越多的女儿户的产生,特别是在农村只有女儿没有男孩的家庭,给社会带来了哪些问题?"女儿户"的心态又如何呢?最近,笔者对一些农村"女儿户"的家庭进行了调查采访,从而了解到各种不同的心迹,说明生育上的陈旧观念正在农民中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我国生产资料从总体上处于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格局,许多产品诸如能源、交通和基础原材料成为产业结构中的瓶颈产品。在这种市场势态下,企业的产品就象“皇帝女儿不愁嫁”,不愁销路。生产企业只要生产出产品,物资企业只要抓到货源不怕没有销路,不怕没有利润。这样,企业的经营指导思想一直是以生产为出发点,即以产定销。而不是从用户需求出发,以销定产,以销促产的营销观念。企业在这种市场形势下进行营销活动,也很  相似文献   

18.
我在英国威尔士采访和旅行期间,遇到过几件尴尬的事。这本是不经意间造成的,但反映了中西方文化习俗的不同。入乡随俗一次去参观水坝时,适逢阳光强烈,与我同行的女儿撑起了自备阳伞。没想到,刚撑了一会便听到:"难得见一点阳光,你把雨又要引来了。"一位五十多岁、面色红润的英国男士,很有礼貌地对我女儿说。我女儿也懵了,打伞遮阳在国内是再自然不过的  相似文献   

19.
我们为什么不能欣赏我们的学生《赏识你的学生》,孟繁华主编,海南出版社出版有一个高中女生,每天5点半起床,6点多上学,吃完晚饭就做作业直到深夜。可是有一天,女孩子突然对她的父亲说:"我的数学老师说我没有数学脑子!"父亲听了怒火中烧,但又默然无语。直到有一天女儿对父亲说:"爸,我厌学了……"于是震惊的父亲给女儿换了一个教育环境。女儿第一次接触法语,她  相似文献   

20.
《可乐》2006,(10)
有一天,商人杰克对他的儿子说:"我已经看好一个女孩儿,我要你娶她。"儿子:"我的新娘,我自己会决定。"杰克:"但我说的这女孩可是比尔·盖茨的女儿喔!"儿子:"哇!这样的话……"在一个聚会中,杰克走向比尔·盖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