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诗话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一种形式。诗话的写作,在最初不过是“以资闲谈”的工具而已,但那轻松的笔调中间,却蕴含着重要的理论。也有于严峻冷静的批评下,又多少带些诙谐幽默的成份,所以《四库全书总目》说它是“体兼说部”。宋代诗话,大部份被完整地保存下来,也有小部份散见他书。其代表著作是严羽的《沦浪诗话》,它被学者称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美学代表作品”。如果说刘勰的《文心雕  相似文献   

2.
我在《試谈〈滄浪詩話〉的成就与局限》一文中,初步的分析了严羽的几个基本文艺观点,本文試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討严羽诗論的具体內容,并說明他与王士禛在文艺思想上的联系与区別。一、严羽和王士禛的詩論标准  相似文献   

3.
<正>宋代诗话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肇始,后继者竞相仿作,逐渐形成了固定体式。陈宇同学《〈娱书堂诗话〉版本源流考述》一文依据国立台湾图书馆藏四卷本,国图、南图所藏二卷本对《娱书堂诗话》的版本流传情况进行梳理,又在比对《文津阁四库全书》本、钱曾《初学集》笺注引文中脱、讹情况基础上,分析不同卷数《娱书堂诗话》间的源流关系。该文首次对《娱书堂诗话》版本作了明晰梳理,对宋诗话及宗室文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宋诗话全编》中《许诗话》、《周紫芝诗话》、《王金至诗话》、《吴千干诗话》、《吴曾诗话》、《叶宀真 诗话》、《吴子良诗话》、《范正敏诗话》、《李上交诗话》等的《解题》作出了举正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宋诗话全编》元《郭思诗话》、《何文诗话》、《郑震诗话》、《郑起诗话》、《吴炯诗话》、《吴处厚诗话》、《范温诗话》等《解题》中的误漏作出了举正  相似文献   

6.
文章拟对王夫之《姜斋诗话》在诗歌创作和鉴赏的概括总结方面,择要论述其艺术评论和批评,以此认识《姜斋诗话》的独特意义与价值。全文论述涉及三个方面:关于《姜斋诗话》及相关问题、《姜斋诗话》对诗歌创作与鉴赏的论述、《姜斋诗话》的诗学价值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沧浪诗话》论及李、杜诗歌的具体评述和严羽提倡的“别才别趣说”及“兴趣说”体现了其审美理想的矛盾之处。“别才别趣说”与推崇杜甫之间的矛盾,“兴趣说”与李、杜诗歌的审美特征并不相符是严羽本身性格的多重性和时代影响的结果。《沧浪诗话》所体现的审美矛盾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严羽,这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沧浪诗话》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杼情集》应是晚唐时人卢瓌所编纂的一部"唐人诗话"。此书在宋末元初已亡佚,今由《太平广记》、《诗话总龟》前集、《诗人玉屑》、《能改斋漫录》辑得材料35条。分析这些材料可知:《杼情集》既有对诗作的辑录与评论,亦有对诗事的记载;其体例目前已无法探寻,只知其由几十条并无联系的短小文字连缀而成。较之《本事诗》,《杼情集》更接近《六一诗话》,是晚唐时期的一部"类诗话"作品。它不仅记录了诗歌、诗事,为后世提供了研究"诗话"渊源不可或缺的材料,还代表了先宋诗话发展的高峰,成为链接先宋诗话与宋代诗话的纽带。  相似文献   

9.
《六一诗话》是极其重要的一部诗话作品,但是人们对它的研究还不全面。笔者拟详细论述其中的诗歌理论,并就它对《续诗话》、《中山诗话》的影响作全面深入地考察,把三者之间的联系理清楚。  相似文献   

10.
<正> 郭绍虞先生曾指出:“诗话之作,至清代而登峰造极。清人诗话约有三、四百种,不特数量远较前代繁富,而评述之精当亦超越前人。”(《清诗话续编·序》)诚然,清代是中国古典诗话发展的黄金时代。其数量据蔡镇楚《中国历代诗话书目》初步统计,实际上至少达五、六百部之多,堪称为储藏量极丰的文化宝库。近几年来学界对清诗话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象王夫之《姜斋诗话》、叶燮《原诗》、袁枚《随园诗话》、刘熙载《艺概·诗概》等著名诗  相似文献   

11.
《东坡诗话全编笺评》前言王文龙(一)从现存资料看,《东坡诗话》之名初见于《诗话总龟》前集。《宋史·艺文志》子部小说类载《东坡诗话》1卷,《郡斋读书志》小说类则作2卷,称好事者据苏武杂书有及诗家者集成。元人陈秀民编《东坡诗话》《学海类编》本作《东坡诗话...  相似文献   

12.
张寅彭教授主编的《民国诗话丛编》近日已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此书费时十馀载,多方搜求始成。体例与何文焕《历代诗话》,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郭绍虞《清诗话续编》相近,使传统诗学文献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规模,为学术界提供了  相似文献   

13.
《诗话丛林》是韩国诗话史上最重要的诗话之一。《诗话丛林》最早之注释、翻译著作为许卷洙、尹浩镇之《译注诗话丛林》与洪赞裕之《译注诗话丛林》。相较于许卷洙、洪赞裕等注译本,本部《诗话丛林校注》之特点主要有:句读方面,尽心审核,避免谬误;校勘方面,遵从原书,订正原书之误必作校勘记,以存旧貌;注解方面,详注韩国文献,略注中国文献。此书主要面向中国学者而作,为中国学者加深对韩国汉诗及诗人之理解,为研究韩国汉文学提供一点便利。  相似文献   

14.
处常子《续本事诗》是五代时期吴国出现的一部诗话体小说,为续补唐代孟启的《本事诗》而作。《续本事诗》全书已亡,但通过辑出的17条佚文,可以一窥该书的面貌。相对《本事诗》来说,《续本事诗》更加依赖于从较早书籍选取诗话材料。从《本事诗》到《续本事诗》,再到《续广本事诗》和《唐宋分门名贤诗话》、《诗话总龟》,唐五代的诗话体小说完成了向宋代诗话丛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清代桐城方世举有《兰丛诗话》一卷.此诗话本名《梁园诗话》,《诗话》中说:“梁园者,水木清华,余属居也.”后在作者八十五岁时,始经修改、整理,又改名为《兰丛诗话》.其《序》中概括地叙述了此诗话的体系、内容和目的道:  相似文献   

16.
诗话之作,自北宋欧阳修《六一诗话》问世之后,作者蜂起,但在严羽《沧浪诗话》之前,“诗话”之作多是记录诗坛异闻轶事的谈薮笔记,少有系统性、理论性较强的著述。严羽的《沧浪诗话》可说是宋代诗话著作巾第一部较有系统性和理论性的论著。自此之后,才逐渐有作者在撰述诗话时注意理论性和系统性。应该说严羽的《沧浪诗话》一书,是诗话创作中具有开创性的著作,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当前,严羽诗歌理论的研究有不少进展,但还有不少问题需要探讨,这里试就严羽诗歌理论的本质从整体上略作申述,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7.
时贤大都认为,对我国传统诗歌理论的特有载体诗话的研究,肇端于北宋末年的汇编。实际上,这种研究早伴随着诗话呱呱坠地就开始了的。在出现诗话汇编之前,对诗话的研究已存在两种形式: 第一、自序。从现有资料看,欧阳修的《六一诗话》,是我国第一部诗话,欧阳修在书前自题曰:“居士退居汝阴而集,以资闲谈也。”即对自己首创的诗话之体从创作态度到内容、形式,以至功能诸方面作了简要界定。这应是最早的研究。紧承其后的司马光的《温公续诗话》,公认为我国第二部诗话,也仿照了《六一诗话》在书前自题曰:“《诗话》尚有遗者,欧公文章名声虽不可及,然记事一也,故敢续书之。”尽管这  相似文献   

18.
《沧浪诗话》非严羽所编——《沧浪诗话》成书问题考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沧浪诗话》无论是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还是在中国美学史上都具有极高的地位,其所提出的理论对于后来时代的诗学理论及诗歌创作都产生了长期而深远的影响。不仅如此,这部著作还被认为是诗话从以资闲谈的笔记体著作走向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严肃理论著作的标志,被视为宋代诗话的集大成之作,是诗话发展史的一个高峰。《沧浪诗话》是严羽生前亲自编定的一部完整的诗话著作,这乃是学术界的定论,从来没有引起过人们的怀疑。但笔者经考证认为,《沧浪诗话》并非严羽所编。《诗辩》等五篇原本并不是一部诗话,而只是一些单篇的著作,这些著作由严羽的再传弟子元人黄清老汇集在一起,到明代正德年间才被胡冠以《沧浪诗话》之名,而其定名为《沧浪诗话》则是在明末。由于《诗辩》等五篇原本并不是一部诗话著作,所以学术界关于《沧浪诗话》在诗话发展史上地位的论断乃至整个诗话发展史就有重新认识之必要。由于通行本《沧浪诗话》的文本为元人所辑,故其文本价值就要重新认识,由文本差异所引出的对于该书的理解及评价的歧异也有重新认识之必要  相似文献   

19.
北宋文人对金代文学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苏轼,苏轼文学在金代传播方式很多,诗话传播就是其中的一种。金代留传下来的诗话数量不多,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金代以诗话的方式来传播苏轼诗词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入金宋人所写的诗话,如朱弁留金时期所著的《风月堂诗话》。二是金人所写的诗话,如王若虚的《滹南诗话》、文伯起的《小雪堂诗话》等。尽管金代的诗话为数不多,但从现存的诗话来看每一部都花了大量的篇幅(有的甚至是整部)来讨论苏轼的诗词,这对苏轼文学在北中国的传播来说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20.
吴聿《观林诗话》(下简称《诗话》),《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有些是道前人所未道,材料大抵典核,可资考证;评为宋人诗话中之佳本。吴聿,字子书,约南宋初人,生卒年不详,邑里自署楚东。曾居都下,家有听雨轩。诗学宗元祜,故《诗话》多称述苏(轼)、黄(庭坚),论至贺铸、汪藻。《诗话》,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浙江范氏《天一阁书目》均有著录。因传本稀少,前人很少征引。丁福宝辑入《历代诗话续编》。余读《诗话》,偶有所得,遂撰札记四则。一、“半夜钟”及其它。《诗话》引《南史》:“丘(邱)中孚喜读书,常以中宵钟鸣为限”,知“半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