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论述我国现代社会学的发展史,论述我国现代社会学的刊物,我们就不能不提到郑振铎、瞿秋白等人在五四运动期间创办的《新社会》。早就有人指出:当时“《新社会》旬刊,正如《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国民》、《少年中国》一样,在青年中也是一个旗帜鲜明、备受欢迎的刊物。”[晦庵(唐弢):《郑振铎与<新社会>》,见1961年11月4日《人民日报》]实际上,它不仅是一个旗帜鲜明的反抗旧社会的刊物,而且特别强调社会调查和社会改造,发表了许多社会学的文章,因此它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一本社会学专刊。  相似文献   

2.
刘少杰1953年生,安徽含山人。吉林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是当代社会学理论、经济社会学。近年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科研项目、美中学术交流会重点项目等重要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实践理解论引论》、《批判与重建》等著作5部,在《社会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获教育部和吉林省政府等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6项,被评为吉林省省管优秀专家。在本刊发表的论文有:《举步维艰的感性选择——东北老工业基地失业人员求职行为方式研究》(…  相似文献   

3.
我的建议     
我手头只有1982年第1、2期《社会》杂志,故只能就这两期刊物谈谈我的看法。据我所知,《社会》是中国目前第一本,也是仅有的一本专载社会学文章的刊物,它在向国内外各界人士介绍社会学、提供社会学发展信息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社会》象西方学术刊物一样,让我们及时了解最新研究项目、研究方法以及取得的成果,但《社会》也有与  相似文献   

4.
(一) 中国农村问题是许多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曾经下过很大功夫,取得很大成绩的一项课题,他们的科学研究成果,是我们这一代农村问题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必须很好加以继承的学术遗产。在读到欧远方、王胜全、辛秋水三位学者主编的《中国农村社会学》一书时,就特别注意了他们是如何对待中国农村问题的研究历史学术遗产的。果然,作者态度是严肃和诚恳的。如书中说:“在我国,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是随着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而开展起来的。”在列举了童润之的《农村社会学纲要》、杨开道的《农村社会学》、言心哲的《农村社会学概论》等前代学者的学术著作之后说:“真正立足于对中国农村社会生活实际情况进行大量的详细的科学调查基础之上而进行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当推李  相似文献   

5.
一  自 70年代中后期以来 ,在数字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 ,世界经济逐渐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孕育出一种新型经济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把它称之为“后工业经济”。到 80年代 ,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又称之为“信息经济”。 90年代初 ,联合国有关研究机构把它称之为“知识经济”。 1996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其《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报告中明确指出 :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 (智力 )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和使用 (消费 )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 1997年 2月 ,美国总统克林顿发表了被称之为 2 1世纪美国…  相似文献   

6.
据苏联《社会学研究》1984年第2期报道,第十一届世界社会学大会将于1986年8月在新德里举行。会议有以下6个议题:(1)社会学理论与社会变化;(2)社会制度及其变化;(3)科学技术在社会变化中的作用;(4)经济发展的社会方面;(5)社会变化的文化上的测量;(6)从社会学观点看和平、军事化及冲突的解决。会议期间拟召开下列一些讨论会:第一个题目:《社会结  相似文献   

7.
帕森斯的社会学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社会学理论家帕森斯创立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理论大致有如下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社会行动理论在三十年代,帕森斯深入研究了欧洲经典社会学家的理论。他认为,各家社会学理论在分析人类社会行为方面有殊途同归的趋向、出现一种共同的基本概念格局,他称之为“社会行动理论”。1937年帕森斯发表《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在这本书中,帕森斯综合了维贝尔、迪尔凯姆、帕累托和马歇尔的理论,进而发展了自己的社会行动理论。他采用了维贝尔关于思想  相似文献   

8.
书讯     
《社会学和社会政策年鉴》第1卷问世,恰逢民主德国第三次社会学大会召开.正如该书前言中所强调的,《年鉴》旨在"阐明新的科学认识,报道研究现状和成果,有助于开展社会学和社会政策的理论、方法论和方法问题的论争".鉴于民主德国缺少社会学方面的专业刊物,我国科学院社会学和社会政策研究所的这一新刊物是很值得欢迎的.第1卷刊登的首先是一些纲领性的文章.G.温克勒的文章《论社会学和社会政策更紧密的结合》表明这一卷的整个主题安排.温克勒指出马列主义社会学和社会主义的社会政策之间的密切关系,着重陈述了迄今为止,由于对有科学根据的社会政策、对社会过程的领导和规划作社会学的研究而取得的成绩,并列举这一领域所应完成的重要任务.同时他认为,社会结构的研究和探讨阶级和阶层的社会积极性以及分析它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9.
李友梅 《社会》2005,(1):1-2
《社会》杂志是中国社会学自20世纪70年代末恢复以来创刊最早 的社会学专业刊物,在20多年的实践历程中,它受到了社会学界和广 大社会学爱好者的真诚关怀和帮助,曾为推动中国社会学的学科重建 和知识普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今天,它以更为学术的面貌展现在读 者面前,意味着她有了新的定位、新的境界和更高的追求,也预示着它 要为中国社会学的未来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与王中、郑心永等长者,同袁缉辉、顾晓鸥等友人一起反复讨论《社会》杂志刊名的事,仿佛还是在昨天,可是那分明是在十五、六年前。记得当时有三、④个名称可供选择,我是赞成《社会》这个刊名的。15年来,我一直同《社会》保持着密切的职系。是读者.毛是作者。作为读者,我是每期必读;作为作者,我在《社会》上发表过20余篇文章。80年代发一组连载,90年代发一组连载。《社会》载文评论过我,我也撰稿评论过叹社会》。“长相知,不相拉”。常相评,情更驾。《社会》是社会学在中国恢复以后,社会学界办得五羊的一家杂志。无论是在学术上…  相似文献   

11.
劳勤 《社会》1992,(10)
郑也夫,1950年生,198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获哲学硕士,1986年获美国丹佛大学社会学硕士。现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工作。任“知识分子丛书”主编。主要著作有:《西方社会学史》、《中国足球的出路》、《游戏人生》(即将出版)。发表学术论文几十篇,杂文百篇,已完成书稿:《知识分子与中国》、《代价论》、《语言社会学丛谈》。  相似文献   

12.
195 5年 5月 ,韩国部分中国学研究有识之士 ,如研究中国哲学的李相殷 ,研究中国文学的车柱环 ,研究中国历史的金庠基、金俊烨等学者发起创建了韩国中国学会。建会目的在于 :( 1 )筹办中国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学术报告会 ;( 2 )出版有关中国学的学报和专门刊物 ;( 3)为会员的学术研究提供资料 ;( 4 )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研究中国学的学术机构进行交流和加强联系 ,介绍并研究中国的学术和文化。该学会创建初期只有 2 1名会员 ,经过 40多年的发展 ,现会员人数已达 1 30 0多人 ,其中约有70 %的会员曾经留学中国 ,有 90 %的会员会讲普通话。…  相似文献   

13.
袁方 《社会》1996,(11)
上海大学文学院主办的《社会》杂志,自1981年创刊以来,坚持至今已有15周年了。这是杂志社全体同仁艰苦奋斗取得的显著成绩,受到社会学界的注目。中国社会学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于1979年3月恢复重建的,至今已17年了,在我国社会科学领域恢复了它应有的地位。《社会》杂志为我国社会学学科的重建、发展和完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是必须肯定的。费孝通教授从社会学学科的整体建设和发展考虑,曾提出要做好“五脏六腑”工作。“五脏”指学科必须有5个部分:学会、研究机构、学系、刊物杂志、图书资料中心。“六腑”指社会学专业和系…  相似文献   

14.
此文的作者乔治·锐查(George Ritrer)是美国马里兰大学社会学教授。1975年在《美国社会学家》刊物上发表了这篇文章。当时这篇文章曾在美国社会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回响。锐查本人也因此名声鹊起。这篇文章虽然发表于十多年前,但他运用范式的概念对杂乱无章的社会学理论起了归类作用,不能不说是匠心独运。这篇文章的意义还在于告诫社会学家不要死抱自己的理论,要善于研究他人理论的长处来共同建设这门学科。他同时还澄清了对各种社会学方法滥用于社会学理论的现象。本文原长20,000字,现节为7,000字  相似文献   

15.
1986年5月,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詹姆斯·S.科尔曼在《美国社会学杂志》(AJS)上发表了题为《社会理论、社会研究和行动理论》的长篇论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美国社会学,提出了挑战。此后,美国社会学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本文拟对此作一简单介绍。问题的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有两位美国社会学家深刻地影响着美国社会学的发展。其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发表于东德《哲学杂志》1978年第7期,作者系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会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哲学博士,他对近年来西德、英国、美国资产阶级社会学的某些代表作,如K.霍尔宁的《社会发展和社会阶层》(1976年),以及由霍尔宁主编的论文集《社会阶层的社会不平等、结构和演变过程》(1976年)(这本论文集中,除载有西德社会学家的重要论文外,还有英国、美国和法国的著名社会学家的重要论文)、《美国社会学杂志》1977年第1期上有关社会阶层的文章等,进行了比较和研究.现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社会学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就是它逐渐“中国化”的历史,把社会学划分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非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并不能完全概括东西方社会学之间的差别和冲突。文章分析了对社会学“中国化”的性质和目标的不同理解,认为正确全面地理解社会学的学科化问题,仍然是实现社会学“中国化”目标的关键。在作者看来,实现社会学“中国化”的途径是“化入”与“化出”,即尊重社会学学科发展历史和规律,先进入资产阶级社会学的内部,批判地继承西方社会学,然后化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为了社会的平衡与稳定发展而寻找有效的社会控制,始终是社会学最关心的课题,舍此而讨论社会学的“中国化”,是一种非学科化倾向。  相似文献   

18.
张积玉 (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理事长,《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编审) 各位领导、各位编辑同仁、同志们、朋友们:《唐都学刊》已经走过了20年的办刊之路,今天我应邀出席这个隆重的纪念大会,十分高兴!在此,我谨代表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陕西省高校学报研究会暨94家期刊会员单位、也代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向《唐都学刊》编辑部、向西安文理学院表示热烈的祝贺! 《唐都学刊》创刊初始就以其刊名的独特、响亮而特立于世,占尽西安这个十三朝的地域文化之风流。20年来,从西安师专、西安联合大学到而今的西安文理学院,历届校领导和编辑部同仁都以其广阔的学术视野,博大的文化气度,开拓创新的办刊理念,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宗旨,坚持走特色化办刊之路,集中全力、坚持不懈抓汉唐(包括历史、文化、文学)等的研究,以大手笔做汉唐研究文章,追踪学术前沿,彰显时代精神,先后组发了省内外一批著名学者、中青年新秀的高水平论作,在国内学术界的影响不断扩大,其刊发的文章不少先后被《新华文摘》等权威文摘刊物全文转载,或获政府成果奖,学术水平显著提高,日益成为众多学者所关注的重要学术园地。90年代以来,刊物先后被评为陕西省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等。与同类院校所办的刊物相比,《唐都学刊》成就骄人,来之不易!说到《唐都学刊》人们都赞许她在提升西安文理学院在省内外高校中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这是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19.
编者随笔     
《社会》2002,(10)
“社会学是什么 ?”这是每一位初识社会学的人经常的发问 ;因而也有了英格尔斯《Whatissociology?》一文 ,其实 ,社会学除了深奥、繁复的理论 ,更是在我们身边无处无在地实践着。本期推出的主题报告便有了“生活中的社会学”这一主题。从消费、儿童玩具、旅游、身处的办公室 ,到与人接触的中的“面子”都有所涉及。从理论中来 ,到实践中去 ,这就是我们所处生活中的社会学。笔者曾在2年前与《大众旅游的社会学批判》一文中提及的美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乔治·里茨尔有所接触。在其《社会的麦当劳化》(乔治·里芡尔 ,199…  相似文献   

20.
一20世纪40~60年代间,无论是知识社会学还是科学社会学在美国以及世界范围内都相对沉寂。直到60年代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划时代的《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和另一位普赖斯(DerekJ.DeS.Price)的《大科学和小科学》(1963)出版后,才掀起了科学社会学研究的新高潮。默顿及其同事、学生在60年代后陆续出版了一系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