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一、企业群体思维方式的形成机制“企业群体思维方式”这个概念。是一个复合概念,由“企业”、“群体”、“思维方式”组合而成。所谓思维方式,是指在一定的思维内容上,体现某种思维过程的方法的样式、格式或模式。它通常反映某种观念、意志以及情绪在个体或群体中的存在情况。例如,“法不责众”、“枪打出头鸟”、“债多不愁”等观念常常是通过一些具体的消极的思想方式来体现的。群体思维方式是指在某一群体内流行的某种主导性思维方式。换言之,一种思维方式起主导作用的人员范围称作一个群体。群体的概念与“派系”的概念有联系又有区别。其联系是两者都需要在某一方面有共同的语言,但“派系”的形成需要用共同的利害关系来维持,  相似文献   

2.
社会群体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有机结合体,通过凝聚力把个人行为转变为群体行为,通过相互作用把个体思维整合为群体思维。可见,群体思维是由个体思维组合而成、转化而来的一种综合的整体思维。如果搞得好的话,群体思维能力将大于其组成成员的个体思维能力之和,即群体思...  相似文献   

3.
目前大学毕业生的择业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医科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学业压力大,就业渠道窄。对此,医学毕业生在求职择业前应从客观评价认识自我、调整心态增强信念、抓住机遇等三方面做好准备,以争取获得成功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社会性道德评价是社会道德建设的一种重要手段。相对道德评价中的自我性道德评价,社会性道德评价是评价者对自身以外的他人、群体、社会进行的道德评价,因而承担着三个方面的任务。与其他有关人事的社会性评价相比,社会性道德评价具有大众性、随机性、不确定性、无程序性和无责任性的特点。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标准即各种道德规范;社会性道德评价的实有方式主要有暗评和明评两种;社会性道德评价在客观上兼有道德教育和社会赏罚两个方面的功能;社会性道德评价对人的导向效用,取决于三种社会条件,即是否是熟人社会、是否是一元文化和人们是否具有较强的道德感。由于传统社会具备这三种条件,所以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效用高。而现代社会由于既不是熟人社会,也不是一元文化,所以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效用呈下降趋势。不过这个趋势并非不可逆转,通过采取举措就能恢复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效用。  相似文献   

5.
在影响中国城市居民阶层认同的诸多因素中,相对于客观社会经济地位,主观社会经济地位才是影响人们阶层自我评价的主要因素,且这种主观方面的差异来源于人们在自我期望以及与其他群体比较中产生的相对剥夺感。因此,提高民众的阶层认同,除了要增加收入,更应该注重社会公平、机会公平,提升他们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在影响中国城市居民阶层认同的诸多因素中,相对于客观社会经济地位,主观社会经济地位才是影响人们阶层自我评价的主要因素,且这种主观方面的差异来源于人们在自我期望以及与其他群体比较中产生的相对剥夺感。因此,提高民众的阶层认同,除了要增加收入,更应该注重社会公平、机会公平,提升他们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班主任成长是一个自主发展的过程,主要是通过读书、反思与研究等多种方式,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组织管理学和人际关系理论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在班级组织管理、班级文化建设、学生群体领导等方面的引领与协调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身心成长,并实现自我超越。班主任只有在读书、反思和研究中不断成长,教育才充满思想与智慧。一、坚持读书,在读书中成长苏霍姆林斯基在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时就规定  相似文献   

8.
西方学术传统对群体政治心理问题的关注历史悠久,但直到19世纪才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群体政治心理学.早期的研究侧重于大型群体和群众的心理现象,并且主要是一种思辨研究;随后,实验方法进入群体政治心理研究,研究重点转向小型群体问题,在特定的政治背景中,“去个体化”、“服从权威”等问题成为研究的兴趣点;“群体极化”和“群体思维”是小群体政治心理和群体决策心理中的最受关注的问题,这些现象即使在互联网时代也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瑜  郭婷 《理论界》2009,(5):110-111
在现代社会,女大学生群体中仍有相当一部分人认同这种"学得好,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舍弃自我追求,寻求"替代成就感",可见女性群体的主体意识极弱,自我评价成现自卑消极性态势.本文试从社会权威评价活动和女性主体意识两个因素入手分析它们对女性群体自我消极性评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新都市电影的崛起改变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格局。随着中国现代化都市文化的形成与电影观影群体的转移,新都市电影形成了镜像式的叙事空间。新都市群体通过青春幻象的狂欢与破灭、消费价值的追寻与失落、梦想想象的体验与失控完成了集体式的话语重构。新都市电影在清新唯美的风格与浪漫小资情调中演绎悲剧的爱情故事和情感的困惑迷失,形成风格与叙事的互逆和倒置,并在群体思维的影像画面中渗透着时代发展的文化逻辑。  相似文献   

11.
张朝凤  李一凡 《理论界》2004,(4):228-228
领导的实质是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三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构成的复合影响系统,在信息、知识经济时代最突出的表现为以下三方面的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 1.领导环境扩大化、虚拟化 构成领导环境有五个相对独立的因素:集权程度和对工作的评价;企业组织结构的复杂性以及与此相应的,对成员的技术知识水平的要求;企业组织整体规模;工作群体的结构;企业组织的层次和信息传递。 领导环境的扩大化与虚拟化表现在这五个相对独立的因素上体现为:通过网络使企业组织内决策职能集中程度大幅度提高。运用网络,领导对工作的监督工作越来越严密;在现代越来越规模大、结构复杂的企业组织中,由于下级成员  相似文献   

12.
道德评价至少包含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标准等三个维度。道德评价的不对称在主体维度方面通常表现为自我与他人的不对称,在客体维度方面通常表现为动机与效果的不对称,在标准维度方面通常表现为情感与理性的不对称。克服道德评价的诸种不对称,应以一种道德评价的相对主义去中和自我中心主义,坚持动机论与效果论的统一,并避免情感主义和唯理性主义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13.
关于社会思维学的几个重要范畴及其三大规律张育铭关于社会思维学的几个重要范畴社会思维学是研究在特定的社会背景条件下,人们相互交往、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及其规律以及群体思维活动及其规律的思维科学。所谓社会思维,是指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条件制约下,群体...  相似文献   

14.
彭阳 《广西社会科学》2008,(10):206-208
女书蕴涵着人类数千年来的群体心理、种族文化等内容,其集体无意识表达体现在三个方面:女书造字传说的"三女"是狭义上瑶族女性母神原型的表达;阴影与自我的和谐工作为女书及其创作提供了动力;当地女性异性原型发展不良导致悲剧或同性恋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任何一个民族共同体都由两个"自我"构成,一个是民族共同体的"自我",一个是民族群体的"自我"。在民族共同体的"自我"里机械团结导致的"客我"支配的同质交往占主导地位,在民族群体的"自我"里有机团结导致的"主我"支配的异质交往占主导地位,本文中的民族群体的"自我"是西北少数民族的各个民族共同体"人群聚集"的"杂处"的结果。民族群体的"自我"的日常交往心态表现为:民族性与宗教性结合之外的中立性、民族性与地域性结合之外的超脱性、民族心理倾向性之外的混杂性。群众的作用,直接性、分化性、传递性的作用,实践逻辑的作用是民族群体的"自我"及其心态产生的主要原因。从民族群体心态中,可以看到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品格和个人自主活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评价论研究是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现有研究成果颇丰。通过对评价本质、评价标准、社会评价、自我评价、评价合理性、评价方法等主要问题的研究现状的评述,可以看出评价论研究的发展趋势是回应时代问题、确立实践范式、促进多学科发展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儒家的身份伦理与中国社会的准身份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社会是以血缘宗法为纽带、以家庭小生产为基础的“家族样式”的组织结构,所以在伦理生活的范围内,身份和角色的规范十分重要.儒家根据人格血统、宗法等级以及道德义务差分而确立的身份伦理,实际是作为不同角色的自我界定和社会评价系统,涵化了三个层面的身份体认:一是自我身名意识,即对不同人格标准和道德典范的体认;二是群体分殊意识,即对不同身份环境和人伦义务的体认;三是宗法纲常意识,即对各自依附的权力系统和宗法关系的体认.由于身份伦理是以社会关系的阶级差序和等级分殊为基本骨架,身份角色的区隔实际体现了强权关系下权利分配的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18.
王凯仁 《理论界》2020,(1):56-62
第三次产业革命带来数字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小型软件与信息服务型企业的出现,使得脑力劳动在脑体分工基础上发生了再次分工,并催生了新的职业群体:"脑力工人"。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分析"脑力工人"产生的原因,指出其在心理与身体机能、劳动技能以及自由时间等方面的片面化发展,以及在自我认同感缺失、社会角色缺位以及社交单一引发婚恋危机等方面的境遇,进而从企业、行业和社会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生干部是大学校园里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在上传下达、组织与沟通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原因和组织管理部门的原因,他们会遇到各种挫折,包括个体挫折与组织挫折。高校学生干部应该通过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水平、调节自己的抱负水平和适当运用心理防卫机制来应对工作受挫,并在挫折中发展与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生理论型社团是高校党团组织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组织依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科学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作为大学生的群众组织,高校学生理论型社团对大学生群体心理教育具有影响,尤其在增进大学生群体认同、满足大学生群体精神需求和提升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水平等三方面。提升群体心理教育能力,是高校学生理论型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