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的崇高理想之一就是追求人类的解放,这一解放的基本内容就是人类获得自由。马克思年轻时代曾提出“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概念,后又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中重申这一概念。但其内涵却发生了重要转变。本文历史地分析了马克思在其理论发展不同阶段上对“人的自由”概念的规定,并且对马克思怎样从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两个层次来把握“人的自由”,对马克思所指出的获得“人的自由”的条件和途径也作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2.
儒道自由观与审美关系论未尧,孙正谋自由总有两层含义.一是个体自由,一是人类的自由。个体自由必须建立在类自由程度的基础上,离开了人类自由,个体自由无法真正实现.人类自由的深刻意义在于摆脱自然力的支配,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个体自由既要摆脱社会组织所强...  相似文献   

3.
和平和自由的关系是古老的哲学问题。在古希腊哲学思想中,人类共享和平和自由的“黄金时代”是指久已失去的状态;新斯多亚学派和新柏拉图主义把和平和自由归于自我,归于“心静”和“心和”;基督教封建哲学思想把和平和自由归于来世;新兴资产阶级则宣称,理性王国的统治带来了永久和平和自由。在研究和平和自由的关系方面,康德哲学是个高峰。康德的历史哲学既把人定为为自由作出决择并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有理性的存在物,又把人定为由具体实在的自然法则和因果关系而决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佘文斌 《社会》2002,(8):43-45
“思想和意见的公开与自由市场”是人类恒久的追求目标 ,从某种意义上说 ,一部大众传播史就是一部不断探寻思想自由的历史。过去 ,由于种种限制 ,大众传播媒介只能提供给人们相对有限的自由表达的空间,因而网络的到来被寄予了无限的期盼。网络由于技术的支撑而具有“分散权力、全球化、追求和谐和赋予权力”(尼葛洛庞帝 ,1997)的特质 ,自由似乎是应有之义。然而 ,理论上的可能性并不等于现实 ,网络虽然大大提高了人们的自由度 ,但终究没有摆脱历史的螺旋 ,无边的自由之境仍在我们身外的梦想之处。自由与极限在前网络时代 ,普通民众要…  相似文献   

5.
自由不仅是人类生存的不可或缺的基本的条件或维度,而且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天性"。人的这一天性既源自于人的生命本能,又超越着人的这种生命本能。人的自由是存在着内在矛盾的。自由的形式与内容、本能与文化、非理性与理性、个体与群体、人类与自然的矛盾等等,都是在人类向着自由进军的过程中发生的。人的自由虽然只能发生并落实于个体,但却体现群体乃至人类共通的人性。任何人的自由,都关联着所有其他人的自由,并因而要求着自由上的平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人类发展观的科学认知表述,这一表述强调的“物质生产活动”仅仅是人类发展赖以存在的基础,如果将此视为马克思的全部历史观,必将陷入“唯经济主义”和“经济决定论”。而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是人本评价表述,它规定了马克思人类发展观的最高价值追求和终极意义关怀。所以,作者不同意将马克思的人类发展现仅仅归结为唯物主义历史观,而应将唯物主义历史观和人的自由发展观协同互补起来。由此,文章进一步认定:在马克思的人类发展观中,人是本、实践是中介、自由是最高价值追求,故可谓之“人本实践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7.
自由与个性的独立是现代社会人存在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现代人追求的理想与价值。但是,在现代社会,自由对于人的生存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强,人逐渐地摆脱了与自然和社会的原始联系,获得了广泛的自由;但另一方面,这种自由与...  相似文献   

8.
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不仅是卢梭整个政治哲学的导言,也是卢梭的“自由宣言”,在这部篇幅不大的著作中,卢梭对作为核心人权的自由进行了集中和深刻的阐述,卢梭重点阐明了:作为人的本质属性的自由为什么与一般的财产不同?自由为什么不可以被剥夺也不可以让渡?“征服的权利”为什么不是一种权利;专制政权为什么不可能是人民的自愿选择?独裁者为什么终将成为自己暴政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9.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产阶级及其代言人,把他们的国家称之为“自由国家”,并鼓吹用西方的自由价值观,来“影响”和“缩短”共产主义的“预期寿命”。西方的资产阶级自由观有很大的欺骗性和局限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自由”进行科学分析,划清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与资产阶级自由观的思想界限,并肃清资产阶级自由观在我国的影响。一、要用历史的阶级的观点看自由自由,从其哲学含义来说,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依据这种认识对世界的改造。自由,从其政治含义来说,就是指社会关系中受到保障或得到认可的按照自己意志进行活动的权利。怎样看待政治自由?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就是要用历史的阶级的观点看自由。资产阶级为了掩盖资本主义自由的阶级本质,用历史唯心主义观点,把自由说成是抽象的、超阶级的。但是,在阶级社会里,抽象的、超阶级的自由,是根本不存在的。自由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阶级,有着不同的自由要求和自由标准。  相似文献   

10.
闲暇教育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颖 《探求》2006,25(6):75-77,68
闲暇,是真正的自由时间,是人类发展自身的宝贵财富。闲暇活动是由个人的需要、兴趣、性格、能力等个性特征所决定的自由发展的活动。因此,闲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所追求的崇高理想。要通过闲暇教育造就占有自由时间的主体,闲暇教育不仅是为了人们更美好的生活,也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1.
京城自由撰稿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由职业者中以卖文为生的被称为自由撰稿人。1995年7月13日,北京一家“中国”字姿的周报编辑部召开作者座谈会,被邀请的7名作者中有4位是自由撰稿人。所谓自由撰稿人,是没有记者证的记者,坐在家里写作的“坐家”(作家),没有劳保,没有医疗费,差旅费不能报销,年终没有奖金,要住房自己掏钱租,不属于任何单位。其实他们很多人曾经有着很好的工作,有些人还是从新闻单位脱离出来的。他们离开原单位选择了此业的理由都很简单:受不了那份束缚和人事关系的摩擦,只想活得无拘无束,单纯而自由自在。自由撰稿人在其发展过程中,有《…  相似文献   

12.
法治的实质:自由与秩序的动态平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福胜 《求是学刊》2004,31(5):75-80
人是自由的存在物 ,也是遵循规则的存在物。自由和秩序的需求源于人类本性 ,人的个体性彰显为自由 ,人的社会性体现为秩序。法治是法律运行良好的“法大于权”的生活方式 ,法治的核心价值是自由 ,法治的基础价值是秩序。法治的自由与秩序价值难以在静态中达到平衡 ,法治的实质是寻求自由与秩序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3.
吕廷君 《求是学刊》2004,31(5):68-74
古典自由主义时期 ,自然自由和社会自由的分类已经被明确提出。自然自由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自由 ,自然自由强调自由的平等性 ;社会自由是经过理性妥协和制度限制的自由 ,社会自由强调自由的权利性。从自然自由到社会自由就是使自由由价值形态转变为权利存在 ,这个进步在人类自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明确自然自由和社会自由的不同含义 ,对于法治具有重要意义 :以价值形态的自然自由为出发点 ,以权利存在的社会自由为制度核心 ,能够造就法治传统 ;宪法是自由的宣言书 ,自然自由体现为价值预设 ,社会自由表现为权利安排 ;自由既是目的 ,又是手段 ,法律制度对自由的限制应具有正当性和适宜度  相似文献   

14.
李淑梅 《求是学刊》2005,32(3):43-48
罗尔斯从人的能力结构入手考察人的自由及其根据,建构了与平等相结合的自由观,认为社会结构要根据人们的道德能力确定和调整基本自由,并对人们的自然天赋能力的社会分配进行调节。在社会的不同部分,社会调节的原则不同。与平等相结合的自由的原则确定了平等的自由及其优先性,并按照平等的自由的方式规导和影响差别原则。差别原则通过对财富分配不平等的限制,维护政治自由的公平价值,实现自由与平等的适度结合  相似文献   

15.
人类从制造出第一把劳动工具起,就使自己和自然界统一起来。人类利用劳动工具作用于自然界的劳动,就是人类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生产),即物质生产实践。人类就生存和活动于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的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统一之中。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是维系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物质生产实践过程中,人类在劳动对象身上打上人的生产实践的印记,使之原有自然形态和属性得到改造,从而成为“人化的自然”或“自然的人化”,这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因此,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6.
本文梳理了西方哲学家对自由概念的阐述和界定,指出由启蒙运动确立的自由乃是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上的积极创造、奋发向上的自由,它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思想动力,也是现代性的一个主要特征.反之,后现代主义所说的边缘化、零散化、平面化等不过是消极无为、随心所欲的散漫,并不具有积极建构的意义.我们理应对自由与散漫加以区分,为人的自由发展和社会公正奠定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认真对待各种自由--肯定性自由概念和否定性自由概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由的各种变体我们试图像奥古斯丁谈论时间那样谈论自由:“假如没有人问我,我还知道。当我试图对它进行说明的时候,我反倒一无所知了。”我们也许可以根据几种独特的方式认为自己是自由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不存在任何外部限制,那么,我们就是自由的。霍布斯和边沁都曾经把自由当做外部限制的缺席来说明。这是关于自由的否定性观念(negativeconception)。还有一种自由观念,认为自由就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愿望进行活动的能力。自由是与选择的范围(以及我们满足自己欲望的能力)相对称的:我们所拥有的选择越多,我们也就越自由。就财富、声誉和…  相似文献   

18.
当市场经济成为我们的社会现实存在之后,在道德实践领域里似乎存着一种反规范、反秩序、反约束的相对主义、乃至虚无主义倾向,这种倾向把道德自由作意志主义的理解,于是在实践中把个人意志的“任性”、“冲动”视为是道德自由。其实道德自由作为道德主体的意志自由是指道德主体有选择道德规范以规范自我行为的自由。道德规范的约束与限制恰恰是道德自由的真实内容。所以道德自由是自由与责任,自由与限制的内在同一。  相似文献   

19.
论道德自由的真实含义孙慧玲黑格尔曾把那种视自由为随心所欲的做法,称之为“坏哲学的理解”。如果我们认真审视一下当今社会现实便不难发现,这种“坏哲学的理解”,在道德领域里已成为一种颇令人担忧的心理倾向和行为习惯。他们在批判传统道德过于压抑人的自由心性的同...  相似文献   

20.
李璐  冯宏良 《学术交流》2007,3(4):39-43
作为人类不可或缺的两种基本价值,自由与秩序互相依存,这根源于它们各自内在的价值限度。在现代政治生活中,自由一般被具体化为人的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结构,秩序一般被具体化为一种法治结构。在法治的结构框架内,人的自由权利与社会政治秩序实现了统一,社会政治系统保持着稳定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自由与秩序的互动共存构成了社会政治稳定的价值规定性。这里应强调的是:社会政治稳定是作为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自由与作为法治结构的秩序进行互动的结果,也是这种自由与秩序和谐共存的状态。伴随民主政治的兴起,社会政治开始从权威结构秩序向法治结构秩序转变。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社会政治稳定依赖于权利与权力在法治的框架内获得一种动态平衡关系,对于社会政治稳定来说,这种动态平衡关系是自由与秩序互动共存关系的逻辑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