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纪德君 《社会科学》2003,3(8):112-117
《资治通鉴》和《资治通鉴纲目》等“通鉴”类史书 ,可以说是中国长篇讲史小说的前源或母体。宋元讲史 ,讲述的就是“《通鉴》汉唐历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 ,明清历史演义在题材内容、编撰思想、章回体式、叙事结构及战争描写等方面 ,也不同程度地受到“通鉴”类史书的影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 ,既与宋元以来“通鉴”类史书的普遍流行和通俗历史教育的普及有关 ,同时更与小说艺术的自身发展状况息息相关。认识到这一点 ,才庶几可以更好地把握古代长篇小说特别是历史小说发生、发展的某些历史规律 ,理解其所体现的一些基本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2.
我国最早出现的一批长篇章回小说基本上是在按鉴演义的情况下产生的。从小说发生学的角度来看《通鉴》、《纲目》在著述宗旨、结构体制、叙述方式等方面给予按鉴演义小说多方面的艺术营养,小说家们在汲取这些艺术营养之后也有了不同程度的艺术创新。同时也应该看到,对《通鉴》、《纲目》的过分依傍,也严重地阻滞了历史演义小说观念的觉醒和发展,而这也是演义小说难出艺术佳构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资治通鉴》的文本,并非单纯为记录历史而存在,其间对史料的剪裁,蕴含了司马光诸多有现实针对性的政治思想.对于不同时期同类事件的叙述立场,司马光力求保持其统一,形成文本的内部语境.而内在语境的形成,往往又取决于司马光身处的现实政治环境,是司马光现实政治意见的反映.这又可视作文本的外在语境.内外语境的交错,使得这部编年体通史背后的含义变得复杂,因而任何对《通鉴》文本的改动,都可能造成对内外语境的双重破坏.通过对《通鉴》处理安内、拓外两者关系的分析,同时参照《通鉴纪事本末》对相关内容的改写,即可看出原有语境是如何在改写过程中被破坏的.  相似文献   

4.
《资治通鉴》(三国部分)是继《三国志》和裴松之注后又一座三国史的里程碑,是三国题材由历史到小说漫长演化史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一环。它对上融陈寿原著与裴注于一体,兼采其长而出之以编年,对下影响到“说三分”与《三国志演义》创作。在思维方式,材料整合,叙事艺术,语言风格以及文化观念等史传与小说相通方面《资治通鉴》对罗贯中创作《三国志演义》也产生了诸多影响,在三国题材演化史上具有突出地位与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5.
司马光的史学名著《资治通鉴》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研究者相继不断,在众多论著中,对研究司马光另一部与《通鉴》关系密切的著作《资治通鉴目录》(以下称《目录》)很少问津。本文在点校《目录》的基础上,就《目录》是否为《通鉴》的提纲,《通鉴》在付刻前是否作过修改以及《目录》校勘《通鉴》的价值三个方面,作一番探讨。一、《目录》是《通鉴》提纲说辨误《通鉴》的编纂过程分为丛目、长编和定稿三个步骤,这在学术界已有定论。最近,宋衍申先生在《司马光传》中提出了一个新观点,说是丛目之前有一个提纲,这个提纲在编写过程中不断修改,《通鉴》上奏前又做了一次定稿,成为今天所见的《目  相似文献   

6.
<正>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中写战争的部分,是我国古代史学宝库中一颗光采夺目的瑰宝,值得我们重视、鉴赏。因此,本文试对《通鉴》写战争的问题略作探讨。一、关于写战略方针《通鉴》写一些较大规模的战争,不是简单地铺叙战争的一般过程,而是着意地写出交战者的战略方针。试举《通鉴》写楚汉战争为例。  相似文献   

7.
汤勤福的博士论文《朱熹的史学思想》(齐鲁书社2000年1月出版,下简称汤著),拜读之后有一些感想,必欲一吐而快之。一汤著在史学史研究上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对朱熹《通鉴纲目》的考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通鉴纲目》“凡例”是朱熹所撰,他还撰写了部分的“钢”,而“分注”则是朱熹托其学生赵师渊撰写完成的,即认为《通鉴纲目》的主要作者不是朱熹而是赵师渊。这一观点影响极大,几成定论。对此汤著作了说细的考辨,得出了全然不同的新论断。作者考证,元朝贺善曾指出当时有人怀疑《通鉴纲目》非朱熹所作;全祖望、王梓…  相似文献   

8.
宋元以来,在研究、注释《资治通鉴》的著作中,论成就之大、影响之深,当然要首推胡三省的《音注》;然而在胡三省之后,对《通鉴》用力之勤、补正之多,恐怕就数得上明代严衍的《资治通鉴补》了。  相似文献   

9.
张高评 《文史哲》2022,(1):117-130+168
笔削原指史料的删存去取,乃历史编纂学之必要步骤。笔与削彼此互发其蕴,互显其义。笔而书之,排比史事可显意,连属辞文亦能见义。《春秋》笔削书法,一变为属辞比事之《春秋》教,再变为详略、异同、重轻、忽谨、先后、因变之史法,三变为曲直、显晦、有无、虚实、忌讳、回护之义法。或笔或削,大抵出于作者之独断与别裁,为一家之言所由生,藉此探索文心、史识、史观、历史哲学,可谓顺理成章。方苞会通经史古文,提倡义法,强调法以义起,法随义变,为中国传统叙事学着重笔削见义、比事属辞之"法"提供了学理依据。《春秋》《左传》等史籍"言有物"之义,大多推见以至隐,往往藉由"言有序"之"法"以表述。古典小说与戏剧叙事渊源于史传,笔削书法,自可作为解读《三国志》《三国志注》《三国志演义》等史传、小说、戏剧叙事之津梁与法门。  相似文献   

10.
《三国志平话》叙述三国故事大体遵循三条原则,即历史原则、报应原则、道德原则。《平话》在《资治通鉴》编年体之外创造了艺术的叙事文本,确定了迥异于正史的叙事视角,把历史本真的复合结构改变为刘备蜀汉发展的单线结构。《平话》对刘备蜀汉同情与赞颂的叙事中积淀了魏晋以来不同时代复杂的社会心理。《平话》的艺术图景中凸现的主要是蜀汉方面不多的几个人物,经常占据叙事焦点、最为活跃、塑造得最有生气的人物是张飞。《平话》的叙事原则与叙事视角,表现了市民接受群的审美风尚与道德观念、价值判断,表现出民间艺术来源于史著、但又别异于史著的艺术趣味与评价倾向。  相似文献   

11.
《文史哲》2014,(3)
历史演义小说是明代最早成熟、最为繁盛的章回小说类型,回目是章回小说最显著的文体特征之一。将明代早期几部著名历史演义小说的回目与《资治通鉴纲目》之"纲"进行比对,可以发现后者主要通过照抄、删减、增加、替换、调换语序与综合应用等六种方式演化成前者,小说回目的用词亦深受《资治通鉴纲目》正统论与春秋笔法的影响。这是《资治通鉴纲目》科举化与明代史学"纲目化"给历史演义小说编撰带来有本可依、有文可抄的便利产物。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明代通鉴学在宋元基础上继续发展,从其著作意旨和内容体例上可分为“续《通鉴》”和“订补《通鉴》”两类,此外亦有阐释义理和改编改作方面的著作。明代有关通鉴学的史书,无论从数量上、种类上,还是史学价值上,总体水平远胜元代,严衍的《通鉴补正》即是其中的杰作。明代通鉴学不仅成就突出,而且有自己的发展特点,大致以嘉靖为限,嘉靖以前发展迟滞,嘉靖以后著述剧增。而且研究意向也由维护正统和提倡纲常名教,重书法义例,而轻历史向考证发明,辨正是非的务实、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审视精细笔削生辉──读《资治通鉴》拾零宋怀仁阅读《资治通鉴》,我总喜欢把它和正史对照起来读,比如读汉纪,就查《史记》、《汉书》、《后汉书》;读魏纪,就查《三国志》;读晋纪,就查《晋书》,这样,你就会发现《通鉴》所记,事事有所本,句句有来历。当然也有查...  相似文献   

14.
李建 《齐鲁学刊》2002,(2):113-117
司马光《通鉴》史论寓论于史,是《通鉴》全书的有机 组成部分。它的突出特点是,以“礼治”的思想为核心评论历史是非,以君臣为中心论述致 治之道,以“鉴古”“考今”为目的服务于社会现实,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评述史事。《通鉴 》从纪事到史论都围绕着取鉴“资治”的原则,但史论部分更直接地体现了司马光的思想观 点和撰史目的,是《通鉴》的点晴之笔。  相似文献   

15.
陈寿的《三国志》不仅是罗贯中《三国志演义》的史实渊薮,而且是其化意蕴的渊源之一。在建构君臣关系的理想模式,揭示国家兴亡在“民心”、“人才”的社会规律,弘扬布衣将相的奋斗精神等深层化意蕴方面,二一脉相承,遥相呼应。从中可透视传统化的主旋律及士人群体化心态的相通性。  相似文献   

16.
《三国志通俗演义》当成书于明中叶弘治六年左右。主要依据为目前所知最早的两件资料:一是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卷首所载庸愚子蒋大器于弘治甲寅为该书写的序文;一是郎瑛《七修类稿》中的两段文字。还可以见诸《明孝宗实录》的一则材料作为佐证。而在目前学术界中仍占主导地位的“元末明初说”则有种种漏洞,难圆其说。  相似文献   

17.
王振星 《齐鲁学刊》2004,(2):110-112
儒家文化人格对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孔子及其弟子子路作为一对卓显的儒家文化人格符号,对《水浒传》中的宋江和李逵这对文学形象的孕育、塑造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深层次上,宋江和李逵的形象不是《三国志演义》影响的结果,而是儒家文化人格浸润使然。  相似文献   

18.
<正> 仓修良同志撰写《<通鉴>编修的“全局副手”——刘恕》一文(见《杭州大学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科学报告会论文集》),对我在《文史哲》1977年第三期《关于编写<资治通鉴>的几个问题》,提出了批评意见,有必要作一补充说明。关于刘恕参加《通鉴》的丛目与长编的编修,到底是负责魏晋南北朝部分,还是五代十国部分,历来众说歧异。例如宋人晁说之说:“自三国历九朝而隋则刘道原,唐迄五代则范纯甫。”而徐度《却扫编》卷下说:“司马温公编修《资治通鉴》,辟刘贡甫、  相似文献   

19.
《续资治通鉴》西夏史事点校疑误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容肇祖、聂崇岐先生点校的《续资治通鉴》 ,由于部帙较大 ,存在一些讹误之处。其中西夏史事的点校 ,就存在误标、失校、错改错补、脱漏之处 ,涉及人名、地名、职官、重要数字诸方面。造成上述讹误之原因 ,或为它本所误、或为校订欠慎、或为因袭《续资治通鉴》之误、或为标点使用欠规范等。本文只为与关注《续资治通鉴》和西夏史的研究家共学共勉  相似文献   

20.
三国故事是我国历代人民最为喜闻乐见的文艺题材。《三国志通俗演义》(下简称《通俗演义》)成书以后,仍然以其它艺术形式流传着,人物和情节也多有与《通俗演义》不同者。《三国志玉玺传》(下简称《玉玺传》)就是其中之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