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北宋<老子>注家对"无为"与"有为"之关系的论述,可分为四个不同的角度一是直接就"无为"与"有为"本身而言,提出了"为出于无为"、"为之使至于无为"的观点;二是从道之体用的角度,提出了"道之体无为,道之用无不为"的观点;三是从天道与人事相区别的角度,提出了"生万物者无为,成万物者有为"的观点;四是从君臣职责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君无为,臣有为"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老子書在第二十章里提出“食母”,在第四十二章里提出“教父”,“食母”指道說,“教父”指不道說,它是反复在談道与不道的道理。一无为是道,有为是不道。天与人的关系,有为与无为的关系,是儒、道两家思想体系的分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誠者、天之道,思誠者、人之道”,以有为为基础,来說明天人合一的关系,是儒家思想重点之所在。天道无为,人道为无为,以无  相似文献   

3.
天道和人道、无为和有为是儒、道两家哲学中的基本矛盾。王安石在吸取儒道两家传统思想的基础上 ,提出了融合两家、贯通天人的“天生人成”论。既肯定了道家天道无为观 ,又继承了儒家人道有为论 ,并将两者整合为事物生成过程中相反相成、不可或缺的两面 ,达到了天道和人道、无为和有为的辨证统一 ,把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析“无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子道的思想体系的主轴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的含义即守静致虚、柔弱不争、少私寡欲、为而不恃。其本质即道法自然。行“无为”则“无不为”,若行“有为”,则“为者败之”。“无为”的思维模式对解决“天理”与“人欲”矛盾的启迪意义在于提供一个终极性意义的导引。  相似文献   

5.
水:老子“道”论的本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是中国哲学最基本最深刻的理论范畴 ,具有重要的本体论意义。而水作为万物本原的思想也由来已久 ,贯穿中国哲学思想的始终 ,成为中国哲学思维发展的脉络和根基 ,其所具有的本根含义也是显而易见的。以水喻道 ,通过对“水”本根思想的提升来论述老子道论的本体内涵 ,以“水”之本原论及“道”之本体、“水”之本性论及“道”之本质、“水”之属性论及“道”之属性、“水”之万象论及“道”之迹行 ,突出体现道乃是万物本根的思想 ,以及道之自然无为的本质以及谦下不争、柔弱任物的属性和周行不殆、循环往复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陆建华 《中州学刊》2023,(6):133-137
老子作为原则的道包括道之道和物之道,而物之道又包括天之道、地之道和圣人之道等。道的至上性、主宰性,决定了道之道只能是“法自然”和“无为而无不为”。天之道、地之道都取法道之道,因而都是“无为而无不为”;圣人“为道”,并且取法天之道,其道也是“无为而无不为”。不过,道之道的“无为而无不为”是主观上“无为”、客观上“无不为”,“无为”和“无不为”是现象和本质的关系,而天之道、地之道和圣人之道的“无为”与“无不为”都是客观的,二者是手段和结果的关系,这显示出天之道、地之道、圣人之道与道之道的不同,也显示出地之道、圣人之道对于天之道的取法。就圣人之道中的“无为”而言,它在自然万物面前是被动的,在民众面前是主动的。道之道、天之道、地之道和圣人之道都具有“利他”精神。  相似文献   

7.
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意蕴丰赡,“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等都可转化为教育理念,可作为现代高校德育方法的借鉴。高校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灵活运用“无为而治”思想,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以“无为”达到“有为”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刘华军 《船山学刊》2008,(4):111-113
自然的整体有机论是老子思想的基础,他认为“万物得一以生”。老子之“道”乃天地之“遗”,是自然之本性,是连接人与世界万物之纽带。“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于是老子主张无为,无为乃“圣人之德”,无为而又为。以此可以看清老子的整个思想脉络。  相似文献   

9.
《老子》一书,主要讲了两个问题:一为道是什么,它是怎样运作的?二是圣人应怎样遵守道以治理天下?例如,道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圣人治天下.也要无为而不为。由于圣人与道结合,便是个“天人合一”问题,所以,也可以说《老子》只讲了个“天人合一”的问题。 道是什么?道是“无”。道有两种作用:一是它能转化为(或创生)宇宙万物;二是它无为而无不为,衣养万物,辅佐万物的自然自化,它损有余而补不足,调协万物的发展。 可是常人对这些论点,很难接受。说“无”能生“有”(宇宙万物),“无”能衣养、辅佐、调协“有”(宇宙万物)…  相似文献   

10.
老子思想中存在两种形态的"自然",一种为"道"之"绝对自然",一种为"万物"之"相对自然"。"自然"是"道"的存在形态,只有"道"才不依赖任何外力而做到"绝对自然"。"万物"之"相对自然",一方面固然与万物自身特性密切相关而"自己如此",另一方面这种"自己如此"又源自对"道"之"绝对自然"的模仿与效法。老子之无为,并非无所作为,乃是营造良好生存与发展环境之"无为",承担呵护百姓之义务与责任,实则有为;主动放弃高高在上之权利意识与权力优越感,实则无为。韩非子赋予"自然"观念以"必然"的内涵,将人性之"自然"视为一种"必然",一种规律,一种无可回避的事实,据此主张治国应以此"必然性"为基础与前提。同时又在理想社会中赋予了"自然"以"自己如此"的意味,强调规则治理之下理想状态中人们行为的自然,具有"消极自由"的意味。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管理之道,是中国几千年管理思想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的管理之道;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石,学习西方先进管理技术,总结中国共产党执政治国先进理念而建立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管理之道.内涵有两个层次、五种境界.管理境界的划分是从政治觉悟、社会责任、经济效益、文化建设、环境文明等综合因素,以“二五之精”为依据划分为生存型、效益型、事业型、为他型、无为型五种境界.前四种均属“有为”层次,后一种属于“无为”境界.“有为”与“无为”是辩证统一的一组哲学范畴.  相似文献   

12.
老子赋予"道"以自然、无为的属性,其"无为"思想蕴含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内在哲理和客观规律,以此为人们确立一种自然无为的行为模式,并试图借助这种行为模式来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深刻理解老子"无为"思想的真义,对于正确解读自然无为与生态智慧,处理好尊道而为与尊重客观规律,把握为而不恃与价值回归,坚持无为而治与管理创新,发挥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纠正人们在老子"无为"思想认识上的消极和退缩主义倾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小权 《中州学刊》2002,(6):143-146
道家治世强调无为而无不为 ,其哲学理论基石即“道”。“道”的基本含义之一是在与“伪”的对立中揭示出的。那种对个体作出过多干预的“理性”行为在道家看来即是“伪”。“道”强调“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不对个体做有碍其命、性的外在干预 ,此谓“无为” ;充分让万物各遂其性 ,自然化育 ,此谓“无不为”。由此 ,由“道”所形成的社会秩序是一种建立在充分发挥个体独立和自由人格意识的基础上 ,主要以个体间的良性互动而非人为干预为机制所形成的自发秩序  相似文献   

14.
谢俊  刘国华 《理论界》2006,(3):91-92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道法自然”是他“无为”思想体系的基本内涵,“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哲学思想体系的精神灵魂。文章分析了“无为”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石和结构,清楚地阐述了“无为”理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取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5.
王安石与老子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安石在天道观上,继承了老子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但把老子“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思维模式发展成为宇宙本体论的思维模式;在天人关系上,继承了老子的合理思想,主张人应效法天道的自然无为,反对统治者的任意妄为,同时也对老子消极无为的观点进行了分析和批判;在辨证思维领域,继承了老子天道运行不已的观念,并用“耦”、“对”概念来概括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对辩证法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老子的社会理论观点,是他的“道”的哲学学说的逻辑推演和他的所谓“无为论”的全面论证。在老子看来,人民生活中的一切不幸与灾害,都起源於违背社会的自然法则“道”。老子把背道的全部责任归之於积极有为的统治者。“道德经”上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七十五章) 那时人民在挨饿,而统治者却过着奢侈生活。国家因而破产了。“朝甚除,田甚芜,食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谓盗  相似文献   

17.
“为无为则无不治”的政治哲学,被视为消极遁世主义的思想、愚民之策与权谋之术而备受批判。“无为而治”源于“有为”政治无法避免的两类难题:理论上的智慧、信息与知识之难,实践上的价值取向、策略选择之难。“无为而治”绝非消极避世的不作为,而是在懂得政治之边界与限度前提下的“有为”,包含着高度的政治智慧和生存智慧,意在对政治精英提出劝诫。实现善治需因循从“有无为”、“为无为”到“无不为”理论逻辑。  相似文献   

18.
论玄学“有”“无”范畴的根本义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玄学的有无之辨应理解为一种特定的体用关系,而不是一般与个别,或类似于黑格尔哲学中"纯无"与"存在"的关系。贵无论的"无"作为体不是表示实体性的存在,而是某种"作用方式"或原理、原则,其内容指自然无为。它通过遮拨有为有执而显其义。无主无宰、不禁不塞即是自然,亦即是道。万物依据自然无为的原则而生成变化,即是"以无为本"。对于"有"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实体性存在。贵无论所谓"有"为据体所起之用,离体言用,则用为死用,体亦为死体。独化论通过否定"无"而直接认为"有"为道为自然,即认"有"为体,有乃即体即用的存在。"以无为本"是"穷源"说,"万有独化"是"当体"说。二家都旨在为解决自然与名教的关系而提供形而上的根据。  相似文献   

19.
李长泰 《兰州学刊》2006,(4):202-204
高等教育在大学扩招后面临一系列的困境:学生学习注意力分散,追求外在的不切实际的虚华。道家“无为”思想现代内涵,主要是遵循自然之道、学习工作中量的积累过程和一个至高境界,其思想在“无为”圣人精神境界和“静”对世界的方法上是目前普通高等教育极理想的价值取向。“无为”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表现在:培养大学生立足根本、遵从客观现实的理性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学风。  相似文献   

20.
关志国 《船山学刊》2008,(2):107-109
道家黄老学认为道是万物的根本,德是道表现在万物中的本性,道德是人们的行为依据。在此基础上,黄老学进一步提出“道生法”的命题,认为法的制定必须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法应该以德为依据。法的作用也是保障人与万物的自然本性,从而使人与万物归于道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