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军 《天府新论》1999,(5):17-21
从起源来看,“买方市场”属微观经济学范畴。它主要是用来描述某种商品市场上供求平衡或供给略大于需求,致使买方在交易活动中能够占据更大主动权以获取更多的“消费者剩余”的行为。据我国内贸部1998年统计资料表明,该年市场上供求平衡和供过于求商品的总和已达100%,其中供过于求商品数约占28%,基本消除了供不应求现象。预计1999年商品零售价将比上年下降26%。既然所有商品都已进入“买方市场”,那我们就可赋予该微观经济学范畴以宏观经济学含义。当前对我国买方市场成因进行分析的文章很多,大致看来主要有以下…  相似文献   

2.
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在我国寂寞的文坛上,一方面,百花纷谢,万马齐喑,另一方面,八个“样板戏”被捧得天花乱坠,神乎其神。现在,批判了“文艺黑线专政”论,对作家和作品的政策正在逐步落实,对一向神圣不可侵犯的“样板戏”,要不要作一点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把被“四人帮”划定的禁区打破呢? 在文艺创作上树“样板”,完全违反文艺发展的规律。文艺是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没有独创就没有文艺。文艺创作没有也不会有什么“样板”。这是文艺创作的基本常识,是人类几千年文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多元化”的论调是很时髦的,诸如“多元政治”、“多元经济”、“多元思想”,等等,确实有一定的迷惑力.那么,究竟什么是“多元化”呢?所谓“元”,本是一种古代哲学概念,指天地万物的本原.《春秋繁露·重政》篇曰:“故元者为万物之本”即为此意.所以说,“多元化”,乃是指有多个或多种本原,而不仅仅是一种本原.即多种本原的政治、经济、思想,以至其它云云.也许一些天真的人们会说:多种本原的政治、经济、思想互相比较,竞争发展,不是很好吗?可是“多元化”的宣扬者正是打着这样一种牌子行事的,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他们的“多元化”是什么货色.  相似文献   

4.
“全盘西化”一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就已经喧闹过一阵了。有人在今天又重提“全盘西化”,实际是再一次提出“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对这样大是大非的问题,我们有责任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5.
“补课论”是资产阶级自由化言论中对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最具迷惑性和消极影响的谬论之一。它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要迅速接近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必须补资本主义的课。“补课论”者不但把我们党和政府在现阶段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诸如在经济领域发展商品经济,允许多种经济成份的发展等称之为“补课”,而且认为,这种“补课”只是零敲碎打的,羞羞答  相似文献   

6.
中国向何处去?这个问题,中国的近现代史已经作出了回答,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也对此作出了科学的结论:除了走“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之外,别无他途。可是近两年来,我国思想理论界的极少数人,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中国应当走“全盘西化”道路。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公然声称,中国“应当全方位开放或者叫全盘西化”;“全盘西化包括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文化、政治、经济、道德所有全部东西”,“包括我们的政治体制、所有制”。由此不难看出,所谓“全盘西化”就是主张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不仅在理论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在实践上也是行不通的,因为它不  相似文献   

7.
蓝勇在《学术研究》2 0 0 0年第 1期撰文指出 ,传统观点认为刀耕火种是中国最原始的和最早的一种农业耕作方式 ,所以一提起刀耕火种 ,就指明其代表一种极其落后的原始的耕作方式 ,往往简单地认为所有地区的农业文明产生都是从这个阶段开始的。但是 ,通过从历史地理学、人类学对刀耕火种的深入研究表明 ,这种看法是有待商榷的。中国历史上经典的刀耕火种主要是指中国南方亚热带、热带湿润季风条件下以游动耕作和烧山林为基本特征的山地旱作的耕作方式 ,即人们说的“砍烧制”、“游耕制”。刀耕火种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一个历史概念 ,历史…  相似文献   

8.
在1996年第5期《新华文摘》上,读到了马建勋先生的《圆点哲学)一文(原载《人文杂志》1996年第1期,以下简称马文),此文提出了一种四点世界观和圆点方法论。这些观点显然是荒廖的。(-)圆点哲学的思维方法哲学思维是一种抽象思维,所运用的是抽象思维方法.方法要适应对象.人们所运用的抽象思维方法与思维对象适应与否?这就存在着所用方法正确与否的问题。马文中运用了多种的思维方法.作为建构其观点的核心方法主要有三。一是以此为彼,也就是以彼为此。如作者在论及其核心概念国与点时就说:“从第一层次上说,国与点是一个词义,…  相似文献   

9.
评“非意识形态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非意识形态化”的缘起从一般意义上说,意识形态是为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定向的价值体系,提供为人类所追求以至献身的目标和理想。在有阶级的时代,意识形态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政治色彩。一个阶级、一个社会的利益、要求以及存在、发展的合理性,需要提升到意识形态上进行论证,形成系统的观念体系,作为制定路线、政策的理论依据,并灌输到普通民众中去,使之成为活动的准则和指南。所以,意识形态是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立场、信仰、方向的思想旗帜。阶级的冲突,社会的评价,往往集中表现为意识形态的论争。甚至常常出现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几年,"表现自我"成为我国诗歌界风靡一时的创作口号.它不仅被部分青年诗歌作者一再提倡并付诸实践,而且被某些诗歌理论家当成"崛起"的"新的美学原则"而极力推崇."表现自我"论认为:"诗是诗人心灵的历史","诗人创造的是自己的世界","诗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照见自己",就是说,诗只能用来表现自我.因此,诗人"不屑于作时代精神的号筒","不屑于表现自我感情世界以外的丰功伟绩",要"回避去写那些我们已经习惯了的人物的经历、英勇的斗争和忘我劳动的场景",向自己的内心深处开掘,去表现"生活溶解在心灵中的秘密."  相似文献   

11.
一、五四以来我国思想文化界怎样看待个人本位主义伦理学上的个人本位主义即个人主义,主张个人利益高于社会利益,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个人是最终价值实体,个人利益是道德的基础。个人本位主义的理论本质是确定的,但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国内思想文化界有人认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中遇到这么多困难和挫折,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经过资本主义高度发展这一历史阶段”,因而提出了“资本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种社会形态,才是不可逾越的”命题。这就是说,我国由一个原来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违背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核心观点,在一些人特别是青年学生中引起了思想混乱。因此,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弄清这一重大原则问题,对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对于坚定我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心,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哲学界在对实践和真理问题的深入讨论中,引出了“价值认识”问题。即把认识分成两类,一类是事实认识,也就是传统认识论所讲的对事物属性和规律性认识,这是通过反映性认识进行的;另一类是价值认识,这是对事物属性、规律同人的需要之间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因而靠反映论不行了,必须依靠评价论。这是一个新问题。如何看待认识论研究中提出的这一新问题呢?本文试谈一些管窥之见,请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14.
王勤、武占坤两同志写的“現代汉語詞匯”一書,(1959年7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引用原文只註明頁数。)在汉語詞匯学已有的基础上,吸收了先哲与吋賢們有关这方面研究的一些成果,并参考了国外一些学者的論著,在馬克思列宁主义、毛澤东  相似文献   

15.
“禽兽患死,而不知哀死;人知哀死,而不必患死”(《周易外传》)。“人知哀死”,这才有了哀祭文学的滔滔大观。它或为诗,或为文,或为联语;以文而论,又有诗、碑、哀辞、吊文、祝文、祭文等多种。本文通过对哀祭文学的请名称的咬“文”嚼“字”,循名责实地去考察一下涵化于其中的中国人的一些文化心理。评“吊”吊文较早的意思是吊丧。《庄子·至乐》:“庄子妻死,惠子吊之。”由此上溯,吊还是一种“问终”之礼。《说文解字》上说:“弓(吊),问终也。从人弓。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故人持弓,会驱禽也。“这便道出了远古葬时的…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是党的整个革命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不言而喻,新闻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党性原则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科学性的集中表现。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区别于资产阶级新闻宣传的最根本的标志。“报纸要做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就是关于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一种鲜明、形象而科学的表述。而要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从思想上说,就是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创立的新世界观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这一点正在越来越广泛的范围内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不同的人们对于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涵义所作解释又是各不相同的,过度膨胀它的实践方面的人,往往忽视或者贬低它的唯物主义的基础。继“实践本体论”、“实践一元论”之后,有人在最近提出的“实践超越论”,就是这个方面的又一实例。  相似文献   

18.
一也从按比例发展規律談起 馬寅初先生在“联系中国实际来談談綜合平衡理論和按比例发展規律”、“联系中国实际来再谈谈綜合平衡理論和按比例发展規律”、和“我的经济理論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場”中,提出了他的“平衡論”。随后为对批判进行答辯,馬氏又連续发表了談“平衡論”和“团团轉”的两篇文章,仍坚持其所提出的“平衡論”为“顾仆不破,无法动搖”的。 馬氏認为“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平衡是事物发展的規律”,“我們实际生活正是在平衡和不平衡的矛盾中发展的”,“一定可以在較高的水平上平衡起来,这就是进步,就是辯証的发展,就是螺旋式的团团轉”。 馬氏“平衡論”的要点就止于此;除此之外,在先后的几个长篇大論中,便都只是拉扯的一些统計数字和别人的談話,并沒有什么能自圓其說的論証。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也出现了某些偏颇,其中尤为突出的一种“新观点”认为,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是空想,按劳分配与商品经济相对立,不是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征,并主张应该以按劳动力价值或价格分配取代按劳动量分配。王建国同志的两篇文章就集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以下简称王文),对此我想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与王建国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20.
<正> 西汉盐铁会议因涉及官营专卖、朝野分歧等敏感问题,加之稍作引伸,即易于成为“争权”、“路线”或“儒法”种种“斗争”话题,作为类比或影射服务于各种“运动”,故而长期遭到曲解,并影响到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在逐步廓清禁忌的今天,才有可能为这次创造性的、意味深长的政治对话正名,替封建时代敢讲真话,为民请命的贤良文学辩诬,以还历史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