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与创作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反复探讨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毛泽东同志在强调革命文艺工作者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着重指出: “学习马克思主义,是要我们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去观察世界,观察社会,观察文学艺术,并不是要我们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写哲学讲义。马克思主义只能包括而不能代替文艺创作中的现实主义,正如它只能包括而不能代替物理科学中的原子论、电子论一样。”  相似文献   

2.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显著特点之一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毛泽东作为继承者和发展者,不仅明确肯定而且以其特有的方式充分发挥实践性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那么毛泽东哲学思想在哪些方面和如何发挥实践性呢?弄清这个问题无疑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发挥哲学的功能,更好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实践论》和《矛盾论》为主要依据,从以下几方面作一些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概括,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成熟的表现,也是保证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不断夺取胜利的旗帜。 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作和其它许多包含着丰富哲学思想的著作,从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中,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辩证法和唯物史观。 (一)在认识论方面: 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的最重要的贡献,是发展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他自己说过,他的第一篇公开发表的哲学著作《实践论》,比他同时的其它哲学著作更重要。马克思、恩格斯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辩证唯物论的认  相似文献   

4.
怎样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广大群众所掌握,使它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这是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并致力于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毛泽东同志说:“辩证法应该从哲学家的圈子走到广大人民群众中间去。” (《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98页)他又说:“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转引自1966年9月11日《人民日报》)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哲学的解放”这个命题,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社会作用和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不同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本质特点。毛泽东同志为哲学的解放所作的多方面的卓有成效的努力,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项独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系统地论述了党的三大作风。 我们党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以及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在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工作态度以及处理各方面关系上的具体体现。现在,我们党正领导全国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奋斗。新的历史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三大作风,这是关系到我们党能否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一件大事。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我党三大作风的第一条,也是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科学态度。毛泽东同志指出:“理论和实践这样密切地相  相似文献   

6.
《社会科学》1991年第5期发表了唐家柱同志的《实事求是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意义》一文,该文开宗明义:“毛泽东哲学继承和发展了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其集中表现就是‘实事求是’的哲学命题的提出。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对实事求是解释说:‘‘实事’  相似文献   

7.
认识的过程和阶段问题是认识论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在实践的基础上,人类的认识如同被认识的事物一样,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这种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辩证唯物论的关于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以前,是没有一个人这样解决过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  相似文献   

8.
哲学的解放     
毛泽东同志经常教导我们:要尊重唯物论、尊重辩证法,他号召所有的干部都要学点哲学。在延安时,他曾亲自向干部上哲学课,以后又陆续地写了《实践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名的哲学著作。毛泽东同志是一贯提倡干部学习哲学的。干部学习哲学,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什么是哲学?哲学就是世界观。各个阶级有各个阶级的世界观,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这种世界观反映自然  相似文献   

9.
每一个时代的哲学思想的产生不仅有其特定的社会物质根源,而且有其特定的思想理论来源。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①毛泽东哲学思想特定的思想理论来源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50年代初期以来,毛泽东哲学思想和它的直接思想理论来源之间的关系问题遭到了这样或那样的歪曲。国外一些人认为,毛泽东哲学思想是纯属中国的产物,只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延续,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只是照搬照抄和简单重复的关系,不过是“增加了自己若干解释和中国革命运动历史的实例”而已。我们说,这些看法都是十分错误的。毛泽东哲学思想不仅直接继承了而且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文以毛泽东同志的哲学代表作《实践论》和《矛盾论》为例,具体地详细地说明毛泽东哲学思想和它的直接思想理论来源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张江明同志经过多年的反复思考和探索,认为毛泽东同志的光辉著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不但是一部关于哲学认识论的著作,而且是一部关于哲学唯物论的著作。他断定,毛泽东同志在这部著作中提出的“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它既是哲学的认识论,又是阐明世界本原的本体论;如果只是局限于认识论,这是不全面的,并且对它的重要性也认识不足。”(见张著《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毛主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发展》一书第二页。以下简称该书为《重大发展》,凡引用该书只注页码)张江明同志还把这种看法提到关于“哲学体系改造”的高度,并把这种观点写进了一九七四年广东省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论部分》,作为高等院校的哲学教材。今年,这个观点又写进了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学习<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参考材料》(见该书第七六至七七页),而这本书是标明为干部“理论学习参考读物”的。张江明同志尽管谦虚地说明他的这些论点是“作为抛砖引玉”,是为了“共同商榷”,但由于上面所提到的传播这一观点的渠道不同寻常,影响颇为深广,这就很有必要通过自由讨论,以达到对毛泽东同志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这一光辉著作的完整的准确的理解,如实地阐明关于“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这一命题的原意。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指出:“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邓小平文选》第109页)这一精辟论述,既说明了学习研究毛泽东同志认识论和领导方法的极端重要,又为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正确地研究指明了方向。 结合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实际阐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来阐述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这是毛泽东认识论的一个重要特色。毛泽东同志所概括的“实践——认识——实践”、“群众——领导——群众”、“个别——一般——个别”这三个公式突出地体现了这个特色。为了在新形势下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和领导艺术,应当很好地学习和研究这三个公式各自的内容及它们的辩证关系,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这一思想的运用和发挥。  相似文献   

12.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马恩选集》第1卷第48页)。这就是说,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为出发点和归宿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不同于以往一切哲学的本质所在。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实事求是原则正集地中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3.
(一)毛泽东思想是发展马列主义的典范。他那以《实践论》为代表的辩证唯物论和以《矛盾论》为代表的唯物辩证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试从两个层次谈谈毛泽东在唯物辩证法领域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其一是毛泽东精约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其二是毛泽东对辩证法的继续发展开辟  相似文献   

14.
近50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个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根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即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问题。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此作出了卓越贡献。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典范。在《实践论》中,毛泽东同志指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5.
<正> 邓小平同志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这是他为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基础。他特别注重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早在一九五七年,毛泽东同志在一次讲话中就指出:“要照辩证法办事。这是邓小平同志讲的。”(《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61页)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同志多次提倡全党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文选》(以下简称《文选》)中收入的四十七篇论著,虽然没有专门谈论哲学问题的篇章,  相似文献   

16.
杨耕 《学术月刊》2012,(7):30-39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的形成始自德波林的《辩证唯物主义纲要》和布哈林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1929年出版的芬格尔特、萨尔文特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和1931年出版的西洛可夫、爱森堡的《辩证唯物主义教程》,标志着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二分结构",引证的列宁、恩格斯的著作多于马克思的著作这一文献格局,直接为现实政治服务和为现行政策作论证,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的这三个基本特征在米丁和拉祖莫夫斯基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中得到集中体现。因此,1932、1934年出版的米丁和拉祖莫夫斯基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标志着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形成;而1938年出版的斯大林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则标志着苏联马克思主义模式的最终确立。尽管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深化并普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观点,但从总体上看,它忽视了实践的世界观或本体论意义,否定了人的主体地位,颠倒了马克思哲学的总体逻辑。其根本缺陷就在于,向以自然为本体的一般唯物主义的回归。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是以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为中心的现代中国革命的哲学,它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等各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和发展均有杰出的贡献。本文主要就毛泽东同志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谈谈我们的学习体会。一般说来,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的一个认识论命题,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基本原理。但一切从实际出发中的“一切”,我们认为,应当包括人们的一切言论和行动。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我们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有关论述和运用来看,我们认为,毛泽东同志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实践论》是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添加的光辉夺目的珍贵品。“最好是把真理比做燧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射出的光辉就越灿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69页)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实践的唯物主义”是一个伟大的真理。它区别于历、史上的一切唯物主义,只有它才给予一切唯心主义哲学以毁灭性的打击。同时,也只有它给人类指明了光明的前景,它是“共产主义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9.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历来十分重视哲学的作用。马克思认为,哲学是无产阶级解放的“头脑”。恩格斯曾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作“最好的劳动工具和最锐利的武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39页)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作“伟大的认识工具”,他说,“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列宁选集》第2卷第443页)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比喻为“革命的代数学”和政治上的“解剖刀”。毛泽东同志也非常强调哲学的作用,他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比喻为“政治上军事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他还说,马克思主义有几门学问,但基础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145页)因此,不论斗争如何复杂,工作如何繁忙,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在研究哲学方面都倾注了巨大的精力。  相似文献   

20.
《艾思奇文集》的一个明显的特点,是既反映了时代的需要和人民的要求,又把马克思哲学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送给了争取解放的人民大众。 许多青年,把《大众哲学》当作自己的启蒙老师,绝不是偶然的。 ’ 回顾建国三十二年来,我们的哲学工作,大多是贯彻毛泽东同志倡导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哲学解放”的思想原则,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