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族 谱 苏曼殊,名戬,号子栽(一作“子谷”),小字三郎。 《沥溪苏氏族谱》:“十八世祖:名戬,号子,字曼殊。”。苏维(马录)1928年12月18日自溪沥复柳亚子信:苏曼殊“乳名戬,书名子”。柳亚子《冯自由<苏曼殊之真面目>笺注》:“曼殊谱名戬,号子谷,……‘戬’是谱名,……曼殊在大同学校和早稻田大学(按:应为高等预科或中国留  相似文献   

2.
苏曼殊论     
苏曼殊(一八八四——一九一八)字子谷,又名玄瑛(曼殊是他削发后的法号),广东中山县人(原名香山县)。父苏杰生,为旅日华侨,曾任日本横滨英商万隆茶行买办。嫡母黄氏,居原籍。生母为日人若子(家人称为“贺哈(口家)”日语“才若——”),原为杰生的下女,生曼殊后,不到三个月,即离开苏家。曼殊为其父所纳妾河合仙所抚养(文公直《曼殊大师传》),因而曼殊终身认河合仙为亲母。 一八九四年,中日爆发战争,曼殊随他的父母返国。不久,因其父家道中落,于是  相似文献   

3.
情与佛:走不出的生存困境──苏曼殊小说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与佛:走不出的生存困境──苏曼殊小说新论金勇苏曼殊是中国近代毫不造作的“不僧不俗、亦僧亦俗”的奇人,时人也冠之以“情僧”的称谓,曼殊这种奇特的生存方式历来都是令研究者困惑不解的谜:既多情又何必削发为僧?既不僧不俗,又何不抚而有室?他的这种种生存形式...  相似文献   

4.
曼殊1910年6月8日自爪哇致高天梅信:“昨岁自江户归国,拟于桂花香里,趋叩高斋,而竟不果”。柳亚子《苏和尚杂谈·曼殊和我的关系》:1909年9月,“我到上海,时曼殊正从日本返国”。 赴杭州探望刘三(季平),住西湖白云庵。 柳亚子《苏和尚杂谈·曼殊和我的关系》:1909年9月,在上海,我去看曼殊时,“他却到杭州看刘三去了,竟不曾相见。所以我寄怀他的一首诗,是:‘无端避面春申浦,去逐刘三共酒杯。直把西湖作西子,鸱夷一舸未归来。’(《寄曼殊西湖》)此时曼殊仍住白庵,后来给人家赶还上海。”  相似文献   

5.
漫论苏曼殊的译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诗坛,苏曼殊作为充满神奇色彩的诗僧而独具魅力。其艳丽的、富有情趣的小诗曾令无数多情少年沉醉其中。而如“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雨笠烟簑归去也,与人无爱亦无嗔”、“欲寄数行相问讯,落花如雨乱愁多”等佳句,至今仍哙炙人口。但是,作为中国较早介绍西方诗歌的翻译家,甚至被称作“介绍拜轮文学给中国的第一人”(杨鸿烈《苏曼殊传》)的苏曼殊的译诗在今天却很少有人研究,或者说很少有人阅读。应该说,苏曼殊首先是诗人,作为诗人,他的翻译作品不失原诗的特色,这是许多诗歌翻译者所欠缺的。正因为这样,郁达夫先生在评价苏曼殊时,以为“他的译诗比他自作的诗好,他的诗比他的画好,他的画比他的小说好。”(《杂评曼殊的作品》)也因为这样,我们研究苏曼殊的译诗有着更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1899处(光绪二十五年已亥)十六岁在横滨大同学校乙级就读 冯自由1928年9月13日自上海复柳亚子信:“曼殊在大同学校,对于文学,资质颇钝”。冯自由《苏曼殊之真面目》:“曼殊在大同学校二年,性质鲁钝,文理不通,绝未露其头角。该校于文学上只间采用昭明  相似文献   

7.
作《东行别仲兄》。这首七绝发表于1914年5月日本《民国》杂志第1期,后又刊于1915年上海《南社丛刻》第13集。另收入1917年广州《天荒画集》,题为《东行别仲父》(按:仲父即陈仲甫,“甫”古通“父”)。柳亚子在《曼殊诗年月考》中说“曼殊以1913年癸丑十一月(12月)东渡,《东行别仲兄》应是临行时在中国的作品。仲兄与《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的‘仲兄’为一人,即是陈仲甫”。查曼殊1913年10、11月间患肠疾,遵医嘱到日本调养。据他在12月中旬自上海分别致沈燕谋、陈陶怡信中,有“瑛  相似文献   

8.
一、凄绝南朝第一僧“无计逃禅奈有情”,这是苏曼殊的好友、南社主将柳亚子在曼殊生前相赠的诗句:“凄绝南朝第一僧”,是曼殊死后,亚子哭曼殊的诗句。这两句诗,正代表了曼殊大师的众多好友对他的相知相许。曼殊身怀家国之隐痛,三次出家,以多病之身及一颗诗人敏感的心,感受着世上的哀愁凄楚,他的诗清新高逸,诗格超妙,悱恻缠绵,端丽隽永,风靡了民国初年的诗坛,象一颗慧星,划破了迷蒙  相似文献   

9.
苏曼殊是近代著名的文学家、画家、翻译家,同时也是一个革命志士和僧侣。这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一生留下很多作品,曾以几套全集和各种专集的形式一版再版。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柳亚子编《苏曼殊全集》。透过这部全集可以了解,上一个世纪之交的苏曼殊中思想的矛盾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出版界重策划而轻学识,常露精疏,每增浩叹。如某出版社“中国历代才子传丛书”之《苏曼殊全传》,书前有所谓“1910年苏曼殊手稿《存殁六  相似文献   

11.
典型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大家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常常引用恩格斯的这句名言:“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而且应当是如此。”然而对这句话本身的理解却各有不同,特别是对“一个‘这个’”的理解不一,有的同志认为“一个‘这个’”就是个性与共性相统一的典型的代名词,有的认为恩格斯在此引用黑格尔的“人个‘这个’”是为了强调典型人物应有鲜明的个性。我赞成第二种说法,试从下列几方面来说明: 一、从恩格斯写信的背景及原信的意思看 恩格斯这句名言是…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文学的艰难蜕变时期,苏曼殊的小说叙事艺术具有探索性的意义。小说《碎簪记》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使一个三角恋爱的哀情故事多了几分神秘,增添了读者的情绪感。不过由于“余”的“喧宾夺主”,小说的叙事也显得生硬而不圆滑,人物刻画囿于传统而突破不足,凸显了苏曼殊小说的转型期特征。  相似文献   

13.
苏曼殊文章署时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曼殊是一个奇人、怪人,其文章写作时间的标注方式也很奇特,看似随心所欲,任意而为,其实,这正表现了苏曼殊作为“革命和尚”的真实面目,我们从中可清楚地看到苏曼殊思想历程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4.
日本战后文学派的代表作家安部公房在小说《红色的蚕茧》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异化现象,人的存在的不舍理性这种病态、畸形的社会现状。小说中的几个主要象征性事物:“无‘家’可归的‘我”’、“女人的‘笑’脸”、“手持棍棒的‘他”’、“红色的蚕茧”及“发现蚕茧的他和孩子的玩具箱”,影射了战后的日本人对日本前途的迷茫、悲观绝望、孤独无助的普遍心理状态及人与人之间的虚伪和冷漠,影射了战后日本社会的种种不合理制度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都得不到保障:使人民处于更加悲惨的境地。  相似文献   

15.
曼殊是北宋前期词坛的著名词人,有脸炙人口的《珠玉词》传世,确立了他在中国词史上的重要地位。因而,历来研究晏珠词的甚多,而对曼殊散文的研究,问津者却很少。其实,曼殊也是一位优秀的散文家。曾巩在《同叙传》中写他一生“文传天下”,欧阳修在给曼殊写的《神道碑铭》中也认为他“以文章为天下所宗”。可借,晏珠所写的大量的散文,流传至今的只有《全宋文·曼殊卷》中的53篇。所以,搜集晏珠流失的散文,乃是当前晏珠研究者的一个重要任务。最近,笔者到晏妹故里——江西省进贤县文港乡沙河村(原属临川县),查阅《东南晏氏重修宗…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苏曼殊的思想进行了论述,指出苏曼殊的思想是一个以儒为里,而以释、道为表的结构图式,而这个图式又由于某些西方文化思想的介入而发生了不可忽视的变形与倾斜。  相似文献   

17.
《世说新语》保存了较多的晋来口语材料,是研究中古汉语的重要参考书。兹刊布词语信释八则于此,以为研究者之助,除了“误”一条外,各条都选自笔者撰于1989年10月的博士论文《(世说新语)语词研究》。不当之处,请读者教正。歙“”字之借。恐吓,使……恐惧。《轻低》14:“刘尹、江、王叔虎、孙兴公同坐,江、王有相轻色。以手歙叔虎云:‘酷吏!’词色甚强。刘尹顾谓:‘此是中邪?非特是丑言声、拙视瞻。”切孝标注:“言江此言非是丑拙,似有忿于王也。’杨勇《世说新语校筹》:“歙同胁。张衡《应间》:‘干进苟容,我不忍以歙肩。…  相似文献   

18.
课文伯杨礼赞》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一这浪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时’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这个句子的后半句“若不是…··便确是……”由一个复句组成,这个复句在师生中颇多争议,“假设”和“选择’两种意见互不相让。各自的根据,无非是关联词语。持“选择”者,认为句中有“不是……便是…··”;持“假设”者,认为句中有“若…··‘·便……”,并且拿出《中学语文》杂志(87’3)上的《初三语文基础及能力测试》,作性证。毫无疑问,在复句中,不同的关…  相似文献   

19.
实事求是的伦理内涵──邓小平对实事求是内涵的新揭示毛泽东同志在揭示“实事求是”的涵义时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01页)这是对实事求是“真”的...  相似文献   

20.
比,在《诗经》六义中是属于表现方法的一种,历代谈论它的人很多。宋代的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诗经·北风》中的“北风其凉,雨雪其雾”,就是用北风的雪比“国家危乱将至,气象愁惨”。从训诂的角度讲,朱熹的这个解释无疑是对的。不过,他没有进一步指出:要使比喻贴切、精到,即让彼物和此物神似,有一个作者善于联想的问题。英国15世纪的哲学家霍希斯说:“有时候,事物之间相似的地方是常人观察不到的;谁能观察到,人家就说他‘聪明’。‘聪明’在这里指‘善于想象’”。比如杭州的西湖,不少诗人歌咏过它,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