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双创型"人才培养是一种建立健全人格的教育,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本文以甘肃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为例,首先,分析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双创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其次,从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学与实践创新等方面设计了"双创型"人才培养体系;最后,基于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实现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通过对感知授课质量和课外就业帮助的促进与提高,进而对学生就业能力的两个维度产生正向影响;通过感知授课质量的提高而对课外就业帮助产生促进作用,再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维度产生正向影响。此外,学生感知授课质量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双师素质"教师的课外就业帮助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影响路径并不畅通。  相似文献   

3.
实行"双导师制"培养"双师一体化"教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学强  覃扬彬  彭民璋 《学术论坛》2007,30(11):201-203
目前,我国正处于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大好时期,如何适应和满足市场化的人才培养需求,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文章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为例,介绍在培养青年教师的过程中,坚持四个"结合",实行"双导师制"的做法,探索培养"双师一体化"教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以吏为师"是秦国暴政的手段之一,这种畸形教育制度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尊奉法家反对儒家是导致"以吏为师"的根本原因,分封与郡县制之争导致了"焚书坑儒"与"以吏为师","坑儒"事故使"以吏为师"的畸形制度进一步巩固.究其实质,"以吏为师"在于加强思想控制."以吏为师"破坏了秦朝的文化教育,对先秦时期行之有效的"官"、"私"学之教育制度,也是一次致命的破坏.  相似文献   

5.
基层电大师资队伍建设,尽管从政策上需要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但关键还在于学校和教师本身,它是一项系统工程.笔者从提高认识、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观念;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加强"双师"素质培养;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考核激励机制;注重师德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129师精神是红色文化的代表,而红色文化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129师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关联,以及"129师精神"融入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原则遵守,分析"129师精神"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意义并应采取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新时期国家和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体制的重大变革,地方大学要以"四化"为抓手,构建产学研"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以"双师"培养为重心,建设高水平的"社会化"师资队伍,以"领域性学科"为载体,推动学科链与产业链之间有机对接。建议推行"双学院"管理体制,形成组织的"矩阵式"结构。依靠跨界合作的多维发力,助推由学术性向社会性、职业性和学术性一体化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山水是艺术永恒的源泉,是艺术家灵感的来源。道法自然,山水启蒙艺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几乎是中国艺术的一个定律。山水本身就是完美的艺术品,比任何艺术品更伟大。比任何一本书都更启迪艺术家。山有神而水有灵,王维称其水墨是"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董其昌称:"画家以天地为师,其次以山川为师,其次以古人为师";诗人袁宏道说:"师森罗万象,不师古人。"以山水为师,是众多伟大的艺术家们艺术实践的共同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9.
"师生关系"多少年来被中国人理解为是一种崇高的关系.天、地、君、亲、师,"师"不可谓不尊严;"传道、授业、解惑","师"从来是高山仰止的对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又被认为是"生"与"师"之间最美好的接力.  相似文献   

10.
立足丰富的师教实践,周敦颐在《通书》中构建了其师教体系。他提出了"师为天下善"的师教定位,对师教的内容、原则等作出了相关规范,同时明确了成圣成贤而天下化治的师教目标。这一体系,涵括宏大,内涵丰富,是对儒家师教理论的承继和发展,多有"破暗"之举。  相似文献   

11.
甲骨文"月"、"日"的哲学内涵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甲骨文是象形文字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如“月”字有“早月”与“晚月” ,“日”有“东日”、“西日”、“冬日”、“夏日”、“中日”等 ,这是阴阳五行体系 ;单个“月”字是形象文字 ,是静止的、孤立的 ,表示时间不动、空间不动、万物不动、“月”字不动 ,如同幻灯艺术 ;双“月”字 ,则是抽象文字 ,是运动的、对立的 ,表示时间运动、空间运动、万物运动、“双月”运动 ,如同动画艺术 ;30 0 0年前 ,中国古人造字时 ,已形成了较完备的哲学思想体系 ,并把“对立”、“统一”、“运动”、“变化”、“发展”等重要哲学范畴 ,融入到甲骨文字中 ,传给后人。  相似文献   

12.
本文考察了汉儒由“学”与“术”的分野产生的文论叙述的双重指向,由此达到对汉儒文论的整体理解,这是一种以经典释义为凭藉进行文化规范的文化类型。  相似文献   

13.
考察了受益结构标记"给"的形成过程,并且对比了语义相关的一组"受益"类动词,认为"受益"这一语义特征以及双宾语的句法结构对"给"发展成为格式标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重写文学史”的呼声源于对历史形成的“二元对立”的文学史思维模式的不满。当前中国文学史观念的整合与转型意味着破除长期以来形成的狭隘、封闭的“二元对立”的文学史观 ,确立文学史写作的现代理性精神 ,从而在新的历史视野中建构文学史的新结构、新形态。  相似文献   

15.
黄崇浩 《云梦学刊》2005,26(6):35-38,42
关于《离骚》结构的研究,是一个颇具意义的学术课题。《离骚》主人公灵均经历了“四重境界”,全篇可以划分为四大段落。主人公的心灵历经四大阶段,最终将“心灵的力量”发挥到极致;而主人公在“四重境界”的活动,不仅符合形式逻辑的“因果律”,同时也符合辩证逻辑的“否定之否定定律”。但是,《离骚》主人公的情志变化的结局却是“悖反”的,这就使得《离骚》的结构成为一种“两难结构”,一种永远开放的结构:它使《离骚》获得永恒。  相似文献   

16.
释"毛"、"舞"     
先秦典籍中,“毛”字含义有三:毛发与兽毛之类;草类;五谷。金文和《说文》中的“毛”,字形像谷子。“毛”字的基本含义就是“五谷”。甲骨文中无“毛”字而有“舞”字,“舞”字中一人所执之物非一般所释的“牛尾”,而是倒执的“毛”,即五谷。“舞”是古人在谷物成熟后执禾而舞。  相似文献   

17.
胡云晖 《阴山学刊》2004,17(5):64-66
根据现存方言并证之以古代语言资料,可以知道赏心之"赏",是"爽"字韵头脱落后的方言口语记音.这种语音现象具有普遍性,以之解释一些历来释有疑义的词语如"伤心"、"行唐"、"桑新妇"、"刚"、"松(月桑)"等,均可豁然明白.  相似文献   

18.
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根本要求。主要就高校"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和培养路径进行研究,为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与罪",其"与"究竟是"并列",还是"转入"?一般认为,逻辑是逻辑,罪是罪,"与"停留在陈列两端的平面上."逻辑"成为裁定"罪"的界限或尺度.但维特根斯坦又意识到,逻辑常常从外在的"并列"向内在"转入"了,即"逻辑"转入了"罪"--"逻辑罪".这是他毕生最难的划界.其他逻辑学家如罗素者流,则根本还无意识到不着边际的地步.  相似文献   

20.
辨"齿、牙"     
田树生 《殷都学刊》2002,6(1):99-101
一些大型字典、辞书或齿、牙不分,或认为牙是臼齿。依《说文》、古文献、动物形态,牙实为尖锐的犬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