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重要表现。私人承包煤矿外部性不经济导致矿难频发。初步探讨了私人承包煤矿外部性不经济产生的原因和机制,并通过征收“矿工人身安全税”和增加死亡赔偿金规制的手段,以及政府加强监管来解决私人承包煤矿外部性问题,促进私人承包煤矿外部性内在化。  相似文献   

2.
高仓健,原名小田刚一郎,于1931年出生在日本福冈县,父亲是煤矿职员,他就在煤矿小镇长大.年少时,他曾体弱多病,为了强身健体,开始参加体育活动.1943年,他进了高中,参加田径队,那正是战事最激烈的时候,他时常看到美军飞机从低空飞过,距离之近,“连飞行员的脸都看得一清二楚”.6年后,他到东京念大学,同时加入相扑部,那是一个“绝对的封建等级世界,用斯巴达式教学法灌输礼仪,培植奋斗根性”.  相似文献   

3.
孙越崎先生是我国现代工矿业的泰斗,能源工业的奠基人.抗日战争时期,他怀着极大地爱国热忱,冲破重重阻力,在抗战后方建起了一批现代化的煤矿,创办了玉门油矿,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被人们誉为中国的“煤油大王”.一 孙越崎(1893—),浙江绍兴人.他1916年自上海复旦公学毕业后,考入天津北洋大学矿冶科,并被当选该校学生会会长.1919年因参加“五·四”运动被校方开除,后得蔡元培先生帮助,转入北京大学采矿系.毕业后,他怀着“实业救国”的强烈愿望,只身一人来到祖国边睡黑龙江,在地处旷野荒漠的穆棱煤矿担任矿务工程师,一干就是6年,经历了一个煤矿从勘探、建井、投产的全部生产建设和管理过程.1929年,他赴美留学,先后在斯坦福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并到英、法、德等国煤矿学习.1932年回国后在国民政府国防设计委员会工作,次年被派任陕北油矿探勘处处长.  相似文献   

4.
“差不多先生”,1942年诞生在胡适笔下(见《差不多先生传》)。他是懒人的代表,办事粗枝大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思想却很不细密”,办事很“不认真”。让他买红糖,他买成了白糖;让他记账,“十”字写成了“千”字;要他请“人医”王医生,他却请来了“牛医”汪医生……在他看来,“红糖”与“白糖”,“十”字与“千”字,“人医王医生”与“牛医汪医生”,都是差不多的,无碍大局。“差不多先生”虽然早已寿终正寝,但他却子孙满堂。今天仍有大大小小男男女女的“差不多先生”。北京某医院的一名医生就是一个“差不多先生”。他给一位患了…  相似文献   

5.
那个前任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居然在考试过程中偷看报纸。我强忍着怒火静静地将他的报纸收了上来。下课后,我让他到办公室“做客”。“为什么在考试时间看报纸?”我和颜悦色地问。“因为报纸上的内容太精彩了。”“报纸再精彩也要留到课后看啊!”“我想快点把报纸看完。”“为什么?”“因为这份报纸是向刘小宁借的,他说放学后要还给他。”“你为什么不向别的同学借?”“其他同学都不爱跟我玩,不借我。”“当初在订报的时候为什么不订一份?”“我……我……因为我家穷,我买不起。”他呶呶嗫嗫地说。过后,我到了他家,看到了他家徒四壁又破陋不堪的房屋,听到了他唯一的亲人——父亲无奈的叹息,我顿时理解了,是贫困的家境和缺少的母爱形成了他自卑和冥顽不化的个性。又一期的《小学生周报》到了,在分发报纸时,我把自己留的报纸分给了他。当我念到他的名字时,他惊愕极了。我则向他投去了默许的微笑。过后,他来问我原因,我说:“以后, 你的报纸就包在老师身上了。”他的震憾溢于言表。我要送他的不仅是一份报纸,我更要送给他那残缺的关爱和呵护。渐渐地,他有了同龄人该有的笑容, 他的“侠骨”少了,他的“柔情”多了,他变得热爱学习了。  相似文献   

6.
父亲与酒     
父亲今年70岁,他老人家在煤矿干了一辈子,当过采煤队队长,工作样样拿得起放得下。他最大的特点是爱喝酒。小时候,我发现父亲每次回家总要在吃饭前喝上几杯酒,但从没见他喝醉过。上个世纪70年代,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我们家长年只吃玉米面、高粱面、红薯面,只有过年时才能吃几天白面馍馍。那时父亲说他喝的酒是玉米和红薯干做的———也许当时的“老白干”就是因此而得名的吧!那时,农家婚丧嫁娶都用“老白干”待客。到了20世纪80年代,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随着生活的变化,我越来越留心父亲的酒。酒的名字渐渐多起来,什么北方烧、二锅头、…  相似文献   

7.
讽刺与幽默     
《今日南国》2010,(11):62-62
不在“人事” 企业人事部的员工李某,最近被调到楼下的公关部。这天,他朋友打电话到原部门:“李某在吗?”李某同事答:“他已经不在人事了。”朋友:“啊?他什么时候去的?”同事:“上礼拜。”朋友:“我都不知道……也没送他一程……”同事:“没关系啊,下去找他不就好了?”  相似文献   

8.
路翎的工业题材创作取得了显著成绩。40年代初,他以煤矿生活为背景,描绘了“黑色子孙”苦难深重、躁动不安的灵魂;解放初期,他描绘了工人阶级当家做主人的精神风采。路翎的创作贯通着执著的现实主义追求。  相似文献   

9.
陈爵出生在湖南省攸县皇图岭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93年部队退伍被分配到国营桃水煤矿。受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影响,他主动放弃了公职,94年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贷款160万元,承揽工程建设,两年来的辛勤与汗水,他积累了创业的“第一桶金”。1997年,陈爵带着他当建筑老板攒下的资金和乡亲们共同致富的心愿回到他的家乡,开始了  相似文献   

10.
伊文 《社区》2009,(27):63-63
一位女性来咨询,她说,丈夫总是打她。 “他为什么打你?”我问。 女人回答:“因为他最不喜欢别人说他不像男人。” “你知道他最不喜欢别人这样说他,你还这样说?”我更好奇了。  相似文献   

11.
防治水工作是煤矿日常生产和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煤矿安生产的“重头戏”,但是当前煤矿防治水工作还面临着很多难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煤矿防治水工作的“几大难”问题,探讨了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2.
孙越崎先生是我国现代工矿业的泰斗,能源工业的奠基人。抗日战争时期,他怀着极大地爱国热忱,冲破重重阻力,在抗战后方建起了一批现代化的煤矿,创办了玉门油矿,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被人们誉为中国的“煤油大王”。一  相似文献   

13.
(一)金芝河的经历和他的创作活动南朝鲜爱国诗人金芝河,原名金英一,1941年2月4日出生于全罗南道木浦市大安洞一个电影摄影师的家庭。他在汉城大学学习期间,就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并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1960年,他怀着爱国激情参加了南朝鲜人民推翻李承晚反动政权的“四·一九”起义,1964年6月,他组织和领导了汉城大学反对“日韩会谈”学生总联合会,为反对当年12月即将召开的第七次“日韩会谈”开展了积极的斗争。1961年5月,朴正熙、金钟泌发动军事政变后,疯狂镇压进步势力,金芝河被通缉,一度转入地下。1966年他大学毕业后,到江原道的一个煤矿做工,从此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  相似文献   

14.
早年,在富春江边的桐庐县城关镇,南门头住了个“瘌痢头”。因为我们都紧挨着富春江住,生活中有一半的时间与水打交道,“瘌痢头”当然也不例外。就这样,也不知是谁给他取了个“水瘌痢”的绰号。我家与他家是斜对门,因而出门十有八九会碰见他。他知道我们的名字,但谁都不知道他叫  相似文献   

15.
19岁那年,他怀揣舅舅塞给他的100元钱外出挖煤。19年后,他不仅成为年缴纳税费3000万元的山西竹林寺煤矿投资人,还是天津市轻工职业技术学校的法人代表。同时,在河北秦皇岛市的海滩上建造两栋总投资达3.2亿元的“双子楼”。如今,身为广建公司董事长的他,又在湖北十堰市北京路创办十堰职业技术学院、郧阳师专。他,就是来自湖北郧西县夹河镇东沟村的“煤老板”饶会均。  相似文献   

16.
杰克在国际贸易公司上班,他很不满意自己的工作,忿忿地对朋友说:“我的老板一点也不把我放在眼里,改天我要对他拍桌子,然后辞职不干。”“你对公司的业务完全弄清楚了吗?对于他们做国际贸易的窍门都搞懂了吗?”“没有!”  相似文献   

17.
前天     
乔在学校是一个好学生。但是他不爱干净。他的脸和手经常是脏的。一天早上,乔去学校。他的老师看看他说“:乔,我知道你早餐吃了什么。”“什么?”乔问。“鸡蛋。”他的老师说“,你的脸和嘴告诉我的。”“不,先生,”乔说“,不是今天,也不是昨天,而是前天。” Joe is a good  相似文献   

18.
宋江其人,官迷心窍,权欲熏天,他所谓的博得个“封妻荫子”、“青史留名”就是他终身奋斗的目标。然而很不幸,朝廷大权在高俅一伙手中,致使他“三旬以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即大官捞不到,权更谈不上。后来还因杀了阎婆惜,在浔阳楼又题了“反诗”,被官府判了死罪,这时非但要官要权的迷梦象肥皂泡一样破灭了,而且连狗命也不保了。就在这种情况下,他“不由自主”地上了梁山,走上了“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  相似文献   

19.
提起北大的焦国标大家都不陌生,他不光是中国“精英”中的一位佼佼者,而且更以忘情地歌颂美国侵伊而名声大噪。如今他果然如愿以偿地“走向世界”了,成了“美国国家基金会访问学者”。近日他在美国撰文批评著名爱国艺术家常香玉,认为她抗美援朝时捐献一架飞机是她“一生中最大的污点”,对于那场美国人提起来就难受的战争, 他痛惜“伟大的美国为何不像满清  相似文献   

20.
一个句子用上了否定词,它所表达的就是否定的意思。如果在“否定的意思”上再加上否定词,原先的“否定”又被否定了;结果,否定的否定,就成了肯定。这样的句子就是我们常说的“双重否定句”。例如他走了。(肯定句)他不走了。(否定句)他不能不走了。(双重否定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