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济一体化制度安排的区域性特点对于每个经济一体化的参与者都有很大影响。它使每个参与者实际上所享受的权利承担的义务以及可能获取的利益所面临的风险是不一致的。借助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分析经济一体化制度安排对一国内部各不同地区的影响差异,促使区域经济组织者们在更为深刻地认识和理解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其规则,更为有效地达到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目的。使区域市场微观主体能认识到由于该区域性对他们所产生的影响,从而更为合理地选择自己的经营方向,有效地组织资源和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2.
社会制度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是巨大的。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经济制度,而经济制度又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在我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即是内生制度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区域经济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充分反映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具体而盲,专业课程设置必须反映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发展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区域经济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与方法,使学生具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理论基础,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素质.由此,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区域经济专业课程体系,由核心课程、理论基础与研究技术基础课程、研究方向课程、专题课程共四个层次组成.  相似文献   

4.
文淑惠,女,1970年11月生,贵州贵阳人,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昆明理工大学管经学院院长助理、经济系主任,兼任云南省高校第六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区域经济学会理事、云南东盟区域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传统的解释是建立在瓦伊纳的《关税同盟》一文中提出的一体化的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上的。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降低交易费用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的内在因素,在完全的自由贸易无法实现的条件下, 为降低由于制度缺陷所造成的交易费用而产生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而不断降低的交易费用将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学已发展为一门被广泛认可的学科,但是空间经济学的兴起,使区域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波动,这源于两者之间扑朔迷离的关系。两者到底是不同的学科还是相互补充的发展,或者是同一范畴的不同研究方法,对此学术界众说纷纭。从理论根基出发,着重分析两者的不同之处,展望了空间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是分是合。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两门学科的关系存在着含混不清的认识。本文通过对这两门学科的学科渊源、学科产生的历史背景、学科属性等方面的整合与分异的分析,说明了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两者作为综合性的新兴边缘学科既不能相互替代,又存在一定的交叉。  相似文献   

8.
空间经济学研究的"空间"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都属于经济空间的范畴,但两者存在差异性,前者属于抽象的、理论层面的、匀质的经济空间,后者属于具体的、应用层面的、异质的经济空间.空间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都以经济空间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且存在层次性.空间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空间问题的基础性、理论性经济学科,而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空间问题的应用性经济学科,区域经济学应该以空间经济学作为主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李靖宇教授主要从事城市经济开发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世界市场经济格局与东亚自由贸易区成长研究、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等工作。他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不仅为国家培养了学有所成的硕士生,而且还为境外大学指导了一定数量的博士生,可谓桃李满天下。他沿着通往科学高峰的崎岖小路不断攀登,在学术领域刻意求新、成果丰厚,获得同行好评,不仅在科学研究方面成绩卓著,而且注重社会实践,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近日拜读了杨新华教授撰写的专著《区域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保税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9月版)。该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对保税区进行专题理论探索,中篇对保税区进行个案研究,下篇把对保税区的研究上升为区域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全书约42万字。这本书对中国的保税区做了全面、系统、深入地考察和研究,内容丰富、观点鲜明、分析透彻,对于了解保税区在中国经济近20年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开创性意义。通览全书,其主要贡献大致可以归纳为四个"新":  相似文献   

11.
2015年12月11至13日,中国空间经济学研究会第七届年会在安徽芜湖召开,与会代表围绕空间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区域战略与协调发展,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产业、金融与公共政策等主题进行了研讨,会议认为,空间经济学理论对我国国内外复杂的地区区域关系和国内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预测和解释能力,必将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学是从 2 0世纪 5 0年代开始发展的 ,经 6 0~ 70年代的不断拓展和丰富 ,在西方国家 80年代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在区域经济学的实际应用中 ,他与其他众多学科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其研究涉及到技术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社会学、环境科学、政策科学、公共管理学、历史学等学科 ,其中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是关系到一个区域甚至一个国家发展的几个重点学科 ,它们之间的联系也显得格外密切。  相似文献   

13.
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已成为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和教改方向,新兴的语言经济学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新视角。苏州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对高校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这就需要高校英语教学应以语言经济学为视角,对英语教学进行系统改革,努力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以适用于区域经济发展之需。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经济学学科.现实问题研究导向与区域发展理论特色使这一学科具有区别于其他经济学学科的特征.传统空间经济研究领域存在地理学派与经济学派的争论,其本质是经验主义认识论与理性主义认识论的对立.区域经济学应当吸收各学派的认识论精华,遵循"三对照"与"三并存"的研究逻辑,即与一般性对照的特殊性的逻辑、与时间性对照的空间性的逻辑以及与指导性对照的针对性的逻辑;偶然性与必然性并存的逻辑、学理性与操作性并存的逻辑以及演绎性与归纳性并存的逻辑.在区域经济学的研究逻辑下,"政策无用论"是一个伪命题.要构建中国气派的区域经济学,应当在研究和决策两方面推动创新,讲好中国故事,解决中国区域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新古典经济学实际上是一维的只关注时间的经济学,忽略了空间因素,因此必须以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理论为基础重构区域经济理论.本文从对区域概念的重新认识开始,认为区域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组织,分层结构、自组织能力、专业化分工与均质性是核心.基于这种认识,本文详细讨论了区域、区域经济的特征和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16.
新古典经济学实际上是一维的只关注时间的经济学,忽略了空间因素,因此必须以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理论为基础重构区域经济理论.本文从对区域概念的重新认识开始,认为区域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组织,分层结构、自组织能力、专业化分工与均质性是核心.基于这种认识,本文详细讨论了区域、区域经济的特征和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了我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其中,推进滨海新区开放开发的要求对于整个环渤海地区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此,从区域经济理论的角度出发,对滨海新区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提出协调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的兴起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发生的。计划经济时代,区域产业结构、产业分工格局都无条件地服从国民经济的宏观构造。区域经济发展缺乏动力和活力,区域经济学也就得不到相应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各个区域(包括省、市、自治区、地[市]、县乡镇等)具有自己的经济权力、责任和利益。采取何种发展战略,何种发展模式。如何与国家以及其它地区协调,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有农村投融资的制度性缺陷已成为制约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文中以制度经济学为理论依据,分析了农村投融资制度演进的特征,并对其制度变迁的经济效应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0.
区域会展经济发展与城市竞争力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当前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即会展经济与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了初步探讨.对城市而言,会展经济可以增强城市的经济实力,推动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支持城市产业配套、产业带动、产业集中,促进区域内资金、物资、信息、科技、人才等要素流动,进而带动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加速对区域增长极的培育,从而提高会展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