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江西社会科学》2016,(7):107-112
目前学界公认的有明确宗派意识的诗派在北宋开始形成,而且数量繁多,这种现象在宋代以前从未出现过,然而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却很少有人论及。宋代文化方面的影响对宋代诗派繁多有着重要的积极促进作用,在结合政治、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分析下,笔者认为宋代诗歌在文化方面所受影响的四个主要原因,基本可以涵盖以"内敛"为主要精神意识的宋代文人热衷成立和参与诗派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赵宋一代三百二十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成就光辉灿烂的时期.宋代社会经济繁荣,特别是长江、闽江和珠江流域广大地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经济重心由北向南的转移,南方经济的发展最终超过了北方.宋代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租佃制经济的普遍推行,生产者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极大地刺激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耕地面积和人民的大量增长,标志着宋代社会经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时期.这就为宋代文化典籍的空前繁荣,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自宋代开始,士大夫从事货殖经营的活动日益突出,货殖经营之风愈益渗透到士大夫的日常生活之中.宋代士大夫货殖经营之风的盛行,不仅与宋代商人地位的提高有关,也与宋代士大夫的贫困化和平民化紧密相连;宋代浮薄华侈的社会风气和士大夫义利观的转交,则为宋代士大夫从事货殖经营提供了肥沃土壤和文化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傩文化是我国古老的文化系统,傩文化圈在南方分布极广。傩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傩祭、傩戏及傩面具在南方众多民族中广为流传,历史悠久,其产生与发展的历程与南方民族原始宗教信仰的历史演变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对傩文化载体的产生、发展及变化过程的叙述,粗浅地说明了南方民族原始宗教信仰的形态及其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5.
《东岳论丛》2016,(8):25-32
美国汉学家斯坦福大学的艾朗诺教授是当今国际汉学界的宋代文学研究权威,他的研究博涉宋代文学、美学和文人文化的多个领域,其中尤以其欧阳修与宋代文化研究最具特色。其最大的创新点在于对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及其带动起的作为美学存在的植物种植之学的深度精研,其间对于宋代植物花卉谱录文化兴起的考察,对文化传统制约力造成谱录中自相矛盾的论证模式的观照,成为其宋代研究中最引人瞩目的闪光点,在国际汉学界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6.
梁桂芳 《文史哲》2006,(3):88-94
杜甫被推尊为“古今诗人之首”乃至一代文化巨人,关键在于两宋时期。杜甫在宋代典范地位的确立,是宋人在其时代、社会所形成的特定文化心理制约下,对传统文化重新审视后作出的理性选择,它实质上反映了唐宋两种文化范型的整合与转变。在这一整合过程中,韩愈、李白也曾成为宋人的备选对象,但他们最终没能通过宋代文化道德化、理性化等考量标准,而只有杜甫契合了宋文化的这些精神内核。陶渊明作为宋代休闲文化的典范,取得了和杜甫并称的资格,但他提供的生活模式只是宋代儒道互补文化模式下的一种补充。杜甫才是宋代文化的主要典范。  相似文献   

7.
杨金梅 《学术探索》2004,(7):107-111
词作为一种文体 ,在其早期阶段带有明显的北方文化的气质。从晚唐、五代开始 ,词的面貌逐渐发生了变化 ,到宋代 ,词已经完全成为具有浓郁的南方特色的文学。词的南方化特点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主要流行于南方地区 ,作者以南人居多 ;二是词的内容以言情为主 ,意象多为南方风物 ;三是风格以婉约居多 ,意境具有朦胧、精致、温润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大足宋代石窟在中国北方石窟衰落之际崛起,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对大足宋代石窟的观照过程,也是了解宋代民族文化及其宗教文化发展轨迹的过程。宋代文化精神和佛教的世俗化、佛教民间信仰的观音、地藏、十殿阎王以及宗教雕塑程式的突破等,构成大足宋代石窟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9.
赵蕤 《天府新论》2014,(2):145-149
源于中原三月三的上巳节进入宋代就销声匿迹了,而偏远的南方少数民族和邻国日本一直将其传承下来,并融入了各自的特色。两者源头相同,又同在农耕社会中发展,所以存在可比性。但由于不同文化背景和地理环境等因素,也存在着许多不同,如在日本体现了其特有的审美观、育儿观等。而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由于文化发展相对缓慢、地域相对封闭,把中原上巳节的习俗保留得更加完好,使对歌定情、碰蛋等活动不仅具有原始的求爱求子的意义,同时更增添娱乐和经济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两宋词坛雅俗之辨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雅俗之辨始于北宋而盛于南宋,是两宋词学的一个最为突出的主题。该主题是由 两方面的内容组成的,一是艺术创作上的雅俗之辨,一是文化层次上的雅俗之辨。北宋的雅俗 之辨主要侧重于艺术方面,基本上是属于艺术创作论;南宋的雅俗之辨则超越了艺术的范畴而 扩展到了雅俗两大文化层次的辨析,具有了“文化论” 的内涵特征。这种发展既取决于两宋时 代精神的新变,又体现了其文化价值取向在词体创作中的演变。但无论是前者抑或后者,均根 植于宋代文人士大夫雅俗并存的双重文化性格。  相似文献   

11.
郭凌云 《云梦学刊》2007,28(1):120-123
自南宋起对北宋笔记的评价就显示出了两种不同的倾向。在后世研究中北宋笔记也远不如当时的话本、史传等文体引人注目。这是因当时笔记评价标准往往与史学、小说相牵混所致。通过对北宋笔记与魏晋南北朝及唐代笔记的比较。可以发现北宋笔记是笔记史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主旨、内容、艺术表现、风格等方面都显示出其自身的特点,形成了南宋以至后世笔记创作的主要模式,对后世笔记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2.
清代宋诗选本地域性特征非常明显,编选、校勘者多为江南人,辑撰、刊刻、流播地也多在江南,这不仅与江南丰裕的经济条件有关,还与其尚文好诗的诗性文化极为密切。江南宏富的私家藏书为清人编撰宋诗选本提供了有力的文献支撑。  相似文献   

13.
张祝平 《云梦学刊》2003,24(4):77-80
宋代小说比唐代小说更为普及与繁荣,表现在小说有了更广泛的读者和听众群,作者也由文士向俚儒野老扩展,小说的内容和形式日渐趋俗,数量也大大增加等几个方面。宋代统治者对小说的喜好和有利于小说发展的文化政策,崇儒兼容佛、道的宗教政策给小说的普及和繁荣提供了宽松的政治和文化环境。宋代小说入史之举和私史编撰之风的盛行,使小说创作者能实现其人生价值,促进了以史为楷模的小说的大量创作与繁荣。宋代印刷术的革新及印刷业的发展又给宋代小说的广泛传播普及繁荣并实现其经济价值带来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物质保证。  相似文献   

14.
张京华 《云梦学刊》2010,31(3):29-36
北宋陶岳《零陵总记》十五卷,为记述唐代湖南南部零陵旧地景观名胜与文人轶事的最早一部专书,宋及明代频见徵引,明以后散佚不见。清陈运溶辑佚七条,今人王晓天增补一条,共八条,仍有未尽。兹略为辑补,共得三十六条,合并条目编为二十九条,聊补史之阙文。  相似文献   

15.
汉民族民间歌舞不够发达,而且自宋以后,越往近代,越靠近汉民族文化中心区,就越不发达,这与汉民族文化中强烈的性禁忌有密切与直接的关系。纸、笔(印刷)是书面文学传播的重要工具、手段与方法,对书面文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国的造纸术与印刷术在宋代发展成熟并且相汇,使文学作品的大规模展开与传播成为可能,从而为宋元时期小说的兴起提供了基础与前提。  相似文献   

16.
张颖 《云梦学刊》2013,(6):88-94
诗话是诗歌史的生动记录,《沧浪诗话》作为宋代最有影响的诗话著作,是以宋代诗学为背景与依托的,对宋诗的评点是其诗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沧浪诗话》的宋诗评语入手,通过疏证严羽以文字、才学、议论为诗的著名论断,以及对宋代诗坛上的重要流派江西、四灵、江湖诗派的点评,从而对严羽诗学理论中的宋诗观进行更为深微、立体的剖析与诠释.  相似文献   

17.
略论唐宋饮食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朴兵 《殷都学刊》2008,29(3):50-54
唐宋饮食文化有着许多显著的不同。唐代饮食文化深受游牧民族和异域风情的影响,具有鲜明的“胡化”色彩,宋代饮食文化的“胡化”色彩则大大减弱。唐代饮食文化显得豪迈粗犷,宋代饮食文化则显得细腻精致。唐代饮食文化的贵族化色彩显著,宋代饮食文化的平民化色彩突出。唐代饮食文化的发展基本上局限于自然经济的范畴,而朱代饮食文化中的商品经济因素则显著增多。  相似文献   

18.
"南孔文化"传承了洙泗遗风,对南宋书院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既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南宗族人在教育方面的作为对书院的影响是外在的,衢州孔氏家庙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对书院的影响是内在的。"南孔文化"影响了江南世人的心理结构与思维方式,使南宋学者在思想上逼近儒学原点,并使南宋出现重教兴学之风,从而推动了南宋书院的发展。南宋书院的时空分布也受到了"南孔文化"的影响,在空间上主要分布在以衢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在时间上则先后形成了孝宗朝和理宗朝的两次发展高峰。  相似文献   

19.
余敏芳  赵晓岚 《云梦学刊》2012,33(5):101-106
词选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文化现象。宋人词选虽然数量不多,但明显勾勒出由选歌到选派的发展轨迹,在词体文学发展史、词学理论批评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价值。宋人词选价值主要有三:文献价值、理论价值和文学史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