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伴随着经济增长和产业融合发展的社会趋势,旅游业的转型与升级成为了当前发展的重点。独特的闽台区域文化和多样的闽台旅游资源,为闽台生态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础条件。该文通过分析闽台独特的区域文化及其生态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提出闽台生态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实现机制,以期促进闽台两地旅游业的升级与转型,不断推动闽台两岸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神垕镇作为钧瓷文化旅游试验区的核心和重要载体,是独具中原文化特色的千年古镇,地处禹州市西南30公里,全镇总面积49.1平方公里,总人口4.4万人,其中镇区人口3.2万人,镇区建成面积9平方公里。近年来,先后荣获中国钧瓷之都、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文明  相似文献   

3.
神垕镇作为钧瓷文化旅游试验区的核心和重要载体,是独具中原文化特色的千年古镇,地处禹州市西南30公里,全镇总面积49.1平方公里,总人口4.4万人,其中镇区人口3.2万人,镇区建成面积9平方公里。近年来,先后荣获"中国钧瓷之都"、"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恩施州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分析,强调了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找出了恩施州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存在着民族文化挖掘不够、缺乏对民族文化商品的推销以及专业人才的缺乏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促进恩施州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建议,以期对推动恩施州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和旅游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福州文化的个性源于5000多年来的历史发展脉络,最终形成三坊七巷文化、马尾船政文化、昙石山文化、民间艺术文化、民俗文化、闽菜文化和城市文化等七大特色文化类别。在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发展模式中,既有基于开发主体的政府主导模式和民间主导模式;也有基于产品形态的场景化模式、舞台化模式、生活化模式和商品化模式。根据福州文化的特点,为不同类别的文化选择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并提出其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毛燕 《经营管理者》2014,(27):120-121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是缺乏生命力的,这决定了二者在融合上存在的必然性和可能性。旅游的优势是市场,文化的优势是内涵,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之一,也是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趋势。强调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既是四川旅游产业发展转型的需要,也是四川文化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文化与旅游关系密切、关联度高、边界模糊。实现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促使传统文化焕发生机和延长旅游产业链条有效途径。甘肃张掖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资源融合"是文化资源富集区实现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最佳路径。张掖市应在在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坚持创新理念,将文化资源以旅游资源的形式融入旅游业,最终实现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8.
9.
文章从生态环境、文化底蕴、区位交通、时尚氛围、市场需求等方面分析了哈尔滨市旅游文化时尚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和优势,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了搭建载体,建设旅游文化时尚新地标;整合资源,打造旅游文化时尚新精品;延伸链条,培育旅游文化时尚新产业等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利川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强力推进生态史化旅游产业链建设,着力实施“旅游綦础设施深度改善,旅游功能配套深度跟进,核心景区深度建设,旅游文化深度融合,旅游产品深度开发,旅游市场深度拓展,旅游新掣业态深度挖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建立基于层次分析融合SOM网络的产业融合演化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模型确定影响产业融合的影响因素权值,并根据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阶段,将SOM网络定量地模拟分析各影响因素对这两个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分析表明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即使处于较高水平,新产生的融合障碍影响因素过大,同样会使产业融合水平重新回到融合准备阶段。  相似文献   

12.
《咨询与决策》2014,(9):41-42
随州市紧紧围绕打造“世界华人谒祖圣地”、鄂西圈“门户城市”两大目标,充分发挥以炎帝文化、编钟文化、佛教文化、红色文化和休闲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优势,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品牌建设,文化旅游业发展实现了一个“从小到大、从配角变主角、从从属产业为支柱产业”的角色转变,旅游综合实力全面增强。  相似文献   

13.
笔者按照中央对重庆市发展的“314”总体部署,根据“科学发展、富民兴渝”及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建设要求,针对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交通大变革、产业大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实际,开展大量的调查研究,分析武陵山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就如何充分发挥民族文化优势,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民族文化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突破旅游产业发展瓶颈,促进城乡统筹及连片扶贫开发,提出加快推进渝东南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及思考。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业已有一定发展的丰顺县,如何实现旅游与文化发展的进一步有机融合,形成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领导决策信息》2010,(37):14-15
案例背景 随着去年底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布.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全面启动。为了扎实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今年海南省集中力量实施了一批带有标志性、代表性的大事实事,包括召开首届博鳌国际旅游论坛;  相似文献   

16.
苏林忠 《决策探索》2007,(13):26-27
一、文化和旅游融合是事物的本质属性 文化和旅游这两种社会活动从产生之初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从没有像今天联系这样紧密.可以说人们进行的各种旅游活动都是文化活动的一部分,文化动机是人们旅游动机的核心和源泉.文化已成为现代旅游的灵魂,缺乏文化内涵的旅游是乏味和没有生命力的旅游.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是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旅游资源.这些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构成人们旅游活动的最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通过分析四川省旅游产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从政府、旅游者、企业以及社会等方面提出了推进该省旅游产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些建议,以期为其他地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旅游文化产业是国际公认的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对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综合国力和区域竞争力具有特殊意义。本文对泰安市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进行深入思考,并基于目前存在问题,初步探讨了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体育旅游已作为一种全新的休闲方式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荣成旅游资源丰富,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国家4A级景区成山头等风景名胜和10大天然海水浴场。农村、社区体育健身器材全覆盖,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连续三年举办滨海国际马拉松等重大群众性体育赛事。随着时代的进步,如何加强体育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成为荣成市当前的一大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