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微博等社交媒体崛起之后,营销行业与客户的互动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相信很多决策者与我一样,对社交数据在这两方面的应用特别感兴趣,即:如何利用社交媒体进行营销传播,从而引导市场并建立营销渠道?如何从社交媒体领域获取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以便更深入地了解现有及潜在客户?  相似文献   

2.
微信作为新时代的移动通讯的主流媒体,把通信社交、广告宣传、移动营销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使用户充分体验移动营销的乐趣。本文总结了微信影响的几个行业,使企业和消费者在公众平台更好的了解和应用微信营销。  相似文献   

3.
柳乘风 《经营管理者》2013,(6X):282-282
由于互联网的出现,网页、论坛、博客、微博被人们所熟知,于是在商家敏锐的嗅觉下,发展出了现在称之为"社交媒体营销"的概念。春秋航空是中国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在国内开通了50余条航线,目前又开通了上海=日本、上海=中国香港、上海=泰国以及上海=柬埔寨等多条国际航线。作为中国国内唯一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为了减少营销方面的成本,春秋航空公司也在运用各种各样的社交媒体作为营销的渠道,对于国内航线的营销渠道主要以微博为主,对于国际航线的营销渠道主要以FACEBOOK为主。微博在国内比较流行,而在国外特别流行的是FACE-BOOK(脸书)。2012年,全世界有8.45亿个FACEBOOK用户,每天有超过2.5亿张图片被用户上传到FACEBOOK,一天之内有多于27亿人次通过各种各样的FANPAGES(粉丝群)点"赞"或加关注,FAECBOOK的用户最多的地区为北美(50.3%),亚洲拥有1.8亿个用户(4.7%)。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红星美凯龙建材企业为例,从各个社区营销媒体宣传方式入手,来看在社区营销中起宣传作用的营销媒体所能达到的宣传效果,并对各个营销媒体在社区宣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问题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经理人》2008,(10):121-121
2008年9月9日,由全球领先的媒体传播集团——实力传播发起的“改变致胜ROI——有效的传播营销”主题研讨会在上海外滩茂悦大酒店举行。为庆祝《改变致胜ROI之道》一书上市,研讨会汇集了众多中外传媒及企业界的资深营销专家和媒体人士,共同探究企业如何在中国的市场上运用传播营销策略创造最大媒体投资回报。  相似文献   

6.
于斌 《经理人》2014,(2):62-63
正小米的成功,概括而讲有三方面因素:一是抛弃传统渠道,转战社交平台,从而直面用户;二是排除形式互动,让用户参与产品设计与营销并且快速改进;三是将良好口碑快速实现商业转化。小米科技是社交媒体营销先行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Flurry数据统计显示,小米手机设备量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已经占据中国智能手机市场6%的份额。这与小米采用的营销模式有莫大关系。  相似文献   

7.
媒体社会责任营销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社会责任营销的充分运用将会对媒体起着深远的影响。目前我国媒体的社会责任营销还处于起步阶段,文章介绍了媒体社会营销的定义、现状和意义,媒体社会责任营销的主要形式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经理人》2014,(10):116-119
正人们对微生活的依赖度正在日益增强,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社交、阅读甚至企业产品推广和营销的方式。日理万机的女高管,她们如何拥抱微时代?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冲击下,每个人的生活都发生了"微""秒"的变化。一方面,我们对这种微生活的依赖度日益增加,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社交、阅读甚至企业产品推广和营销的方式。微电影、微小说、微视、秒杀等等,使我们的生活日益短平快;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又使我们陷入了信息的汪洋,很多人因此成为微博控、微信控,时时要跟手机亲密接触才能心里踏实。  相似文献   

9.
社交媒体中用户之间的分享行为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分享奖励模式开展社会化营销,以挖掘新用户。本文构建“嵌套”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了企业的最优分享奖励机制设计,并对比分析了分享奖励营销模式与传统大众广告营销模式。主要研究发现,企业的最优奖励策略包括单独奖励新用户、单独奖励分享者以及同时奖励分享者和新用户三种。不同策略的选择受到价格以及用户之间社交关系的影响。当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较弱时,由打折奖励引起用户购买概率增加的“折扣作用”强于由分享奖励金引起的“推荐作用”,企业适合采用单独奖励新用户策略;当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较强时,“推荐作用”强于“折扣作用”,企业适合采用单独奖励分享者策略。同时,企业选择大众广告营销模式或者分享奖励模式受到市场渗透率和用户之间社交关系两个主要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覃希 《经营管理者》2013,(5X):281-281
随着泛北部湾经济区快速的发展,拥有创业技能、社交、管理技能的营销类人才已成为社会需求的热点。而这类人才必须具备自信力、洞察力、营销技术应用能力、推理决断力、拓展和创新能力和广泛的社交等能力。文章根据泛北部湾经济发展对营销人才需求的特点,结合创业型人才的特质,如何将具备营销知识的在校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业能力的创业型营销类人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经济、互联网、新媒体的兴起引发了受众媒体习惯的改变,给营销者带来了新的难题。在这个新媒体时代,开展营销需要了解新媒体的特性,掌握新的游戏规则。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智能终端、移动支付等大量使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巨量的结构与非结构数据为主要特色的互联网新时代。企业营销环境、营销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每一个营销参与者要具有互联网思维,在营销策略、营销方式上进行变革与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微博集社交、博客、通讯功能与一体的网络应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众多的企业也逐渐意识到微博营销的重要性,未来微博营销将成为企业不可替代的营销方式之一,本文根据中外企业在微博营销中的现状及问题,探索微博在企业营销中的应用,让企业正确合理使用微博营销,为自己创造利益。  相似文献   

14.
笔者通过导入John Doerr提出的So Lo Mo营销概念,结合日本著名广告公司电通公司的AISAS互联网消费行为模型,为我国企业如何利用社交媒体,提升品牌知名度和消费者满意度提供策略性建议。在移动智能终端普及和社交网络日趋成熟的大背景下,重点分析消费者信息搜集、信息分享两个重要环节,研究企业应如何制定应对策略以实现业绩增长。  相似文献   

15.
刘国华 《经营管理者》2009,(23):205-205
品牌是一个公司的基石,公司要想建立自己的品牌,必须将各种营销方式加以平衡利用。在信息和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社会化媒体(so-cialm ed ia)完全可以作为品牌创建重要的方式。在美国,已经差不多有三分之二的营销人员在利用社会化媒体来进行市场营销活动,而国内类似的趋势也在上演,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通过博客、社区、视频等手段来增加与用户的互动,从而提升品牌价值。一、社会化媒体在品牌化过程中的作用在信息化和网络时代,公司的品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在网络上的评价的影响。博客、维基、播客、论坛、社交网络和内容社区在表达公众意愿上都是强有力的社会化媒体工具。这里提到的社会化媒体一般而言具有如下三点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进入了web3.0时代,社会化媒体正以燎原之势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它已经超越大众传播媒体,成为人们获取和交流信息的主渠道。因此,探究社会化媒体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掌握社会化消费群体的行为特点对企业营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社会化媒体的发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社会化媒体下消费行为的模式及特点,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企业开展新型营销传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经理人》2012,(12):3
在智慧的地球上,客户正在产生前所未有的海量信息,如何运用这些信息为企业创造价值,越来越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解决问题的重任渐渐落在了首席营销官的肩上。我们对全球1,700位首席营销官的调查表明,他们普遍认为营销正在被"大数据"、新型移动设备的激增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所改变。不过,  相似文献   

18.
梁利峥 《经理人》2011,(12):102-104
4A能做好数字营销吗?面对这样的质疑,群邑中国用中粮微博营销、立邦漆搜索营销、smart淘宝“团购”等一个个成功案例,给出了让人刮目相看的答案。媒介投资管理服务商“媒体生态的改变在中国将会越来越快、越来越有趣,变化的拐点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社交网站的基本特点,现行人际营销beacon模式及其优势所在,并通过实证研究中国大学生上社交网站的习惯(时间,频率,动机)、对社交网站beacon模式及这种模式背后利用人际传播进行商品营销的态度、"好友推荐"不同类型、品牌、价格的商品、对不同性别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所产生的不同影响等,浅析了哪些类型的商品适合通过社交网站的人际网络进行营销?应该设定在同类商品中低端,中端还是高端价位?著名品牌通过好友推荐宣传效果是否好于新品牌?社交网站上人际推荐"口碑效应"是否存在?是否会因为传播媒介是网络而使"口碑效应"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自媒体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了自媒体营销的优势,最后以安吉竹呤有限公司为例,探讨自媒体在竹纤维营销中的运用,力求对自媒体营销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