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语堂选择翻译《浮生六记》正是与之有精神上的契合和情感上的共鸣.沈复夫妇舒展个性、追求个性自由的生活态度,与他当时所倾心提倡的闲适生活的品味正相契合,甚至沈复的写作态度和写作风格,也与他提倡的抒发"性灵"和"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文字风格颇相类似,体现了他强调译者所选择的译作要与译者自身的个性气质相一致理论.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人的人性独立化程度不断提高,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已明显的偏向于自我,非常关心自己的发展前途和现实利益。强调人首先应对自身和现在负责,希望通过努力,为自己创造一个优越充裕的物质生活,把对自己的责任置于其他责任之首。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2)密切关注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动态;(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新闻必须真实是无产阶级新闻的党性原则,任何违背这个原则的虚构和夸大以及片面性,都绝对不允许。这是由无产阶级政党的认识路线——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所决定的。30多年来,新闻界人士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报道不少,促进了  相似文献   

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之"纲",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新论断。"纲"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权威地位、统领作用和根本遵循的强调,是实现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发展、有效化解民族领域风险与隐患的要求,蕴含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和实践逻辑。贯彻抓实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之"纲",需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的"举纲者"作用;需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载入宪法,使之成为纲领性民族政策;需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体系,发挥"纲举目张"的建设功能。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建国的时候,印第安人部落是一些强大的、独立的集团。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他们既企图和不列颠又企图和殖民主义者建立联盟。年轻的美国在与这些部落交往时,把他们作为独立的集团,派遣类似大使的代表和他们谈判。总统和国会不得不经常讨论与印第安人的关系及对策,宪法第8章第1条规定,联邦政府对与印第安人的关系负有主要责任,同时,国会负责调整与印第安人部  相似文献   

6.
主体意识是人在社会关系中对自我价值的确认,又是对"在世"的精神把握.主体意识的确立是自我需求追求满足与主动承担道德责任的统一.这样,自我在自觉的基础上把普遍规范"己化",并在道德自由的空间里产生自律,因此主体意识的确立是道德自律的前提."以德治国"标示了道德上的自律,与主体意识确立一同倡导了人的解放,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议行合一宪政体制下,检察权独立的首要价值目标是法律监督权的公正行使而非司法公正.检察官独立是检察权独立的核心内容,而不应简单地强调检察权的整体独立.以违宪责任方式制约检察权是检察权独立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8.
新闻工作者作为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的见证人,身兼重大的社会责任,而这也对他们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目前,我国新闻战线正在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和深入进行"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以及"创先争优"活动,以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维护新闻媒体及新闻工作者的声誉和社会形象。新闻职业道德在维护媒体公信力和社会责任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筑牢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防线,是我们新闻工作者面临的一项现实和紧迫的任务。新闻工作者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新闻事业发展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宗教的现代转型是当代世界面临的普遍问题,也是宗教人类学与宗教社会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部分借鉴了宗教个体化的概念,通过对于美国东镇一位神教会的民族志研究,以礼拜仪式为中心来分析该教会如何在尊重和强调个体生命价值和自由意志的同时,倡导对人类共同体价值的追求,并维系着教会的组织化形态.在民族志描述的基础上,讨论了第一次宗教个体化与第二次宗教个体化之间的关联.如果说第一次宗教个体化造就了新教,那么,第二次宗教个体化会带来什么?宗教性是否可以取代宗教?最终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以个体价值和自由意志为基础的宗教如何可能.  相似文献   

10.
以美国阿肯色大学跨文化交流的经历为背景,以具体文化情景下的不同感受和体验为基础,揭示了在跨文化交流的情景下文化认同的两种表现:既表现为因语言相同或相近、宗教信仰相同、地域相近或相邻而产生的亲近感和归属感;也表现为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吸引或冲突。而在这种跨文化交流的情景下要实现和谐相处,就要做到"我"与"他者"之间文化上的"欣赏"与"分享",即"文化的互为主体性",而这种和谐的实现源于人类本性的相通,即"人类心灵的共同点"。  相似文献   

11.
6月1日 ,首届中国民族服装服饰博览会执委会在昆明召开新闻发布会。执委会副主任、昆明市副市长雷晓明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 :“将于7月2日在昆明召开的首届中国民族服装服饰博览会不一定是绝后的 ,但却是空前的”。他强调说 :“对于本届博览会的意义怎么评价都不为过。我们是在书写一段历史 ,并且还要将这段历史真实的记录下来。我们要站在对历史负责的高度 ,站在对各族人民负责的高度 ,竭尽全力办好本届博览会 ,争取不留遗憾。”会上公布的大批筹备成果 ,已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这一结论6月9日 ,记者采访了首届中国民族服装服饰博览会执…  相似文献   

12.
黄石市:全面实行宗教事务"清单化"管理 近年来,黄石市坚持明责任、建机制、抓规范、促长效的工作目标,全面实行宗教事务"清单化"管理,促进全市宗教活动场所管理规范化、长效化. 明确党委工作"清单",压实主体责任.制定宗教工作主体责任"清单".制定市、县、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分管班子成员、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宗教...  相似文献   

13.
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教学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社会教育重视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真理的内容,强调生产、生活技能的训练及传授知识的高效率,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现实社会的适应能力——为了现在而学习。信息社会教育重视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意识,强调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对未来社会的应变能力——为了将来而学习。由传统的接受性教学方式转变为现代的以探索为主的教学方式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在众多的汉学家之中,欧文.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1900~1989)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既"神秘",又"敏感".拉铁摩尔1900年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幼年、青年时代居住于中国,直到"28岁才第一次看到美国"[1].他能熟练地运用中文和蒙文.尽管他再三强调自己并不是一个"循序渐进"(stage by stage)的学院派汉学家,除了在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进行过短暂培训外,其研究所得(revelation)并非"按部就班"(by design),而是更多地来自"偶然"(by accident),[2]但他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的中国问题专家,曾短暂访问过延安(1937年),并曾担任蒋介石的政治顾问(1941年),对美国的中国政策产生了持续性影响.  相似文献   

15.
针对新闻界对"体验式报道"的积极倡导以及学术界对此的反复争论,本文提出应该从一个新的起点来看待"体验式报道"。"体验"不是一种新兴的报道样式,而只是一种新近被注意和利用的报道工具。"体验"可以实现信息传递中更多人本化元素的回归,它的落点应该是受众的接受程度,而不是记者自身的参与程度。记者在体验的过程中应该将自己定位于"观众的替身"。  相似文献   

16.
越南在1945年八月革命以前,对少数民族的研究和编写有关少数民族的书籍,几乎是法国作者们的特权,而其中大部分是官吏、军官和传教士。他们所编写的书籍当然主要是为殖民制度、为传教服务的,而对了解少数民族的生活、生产以及社会制度毫无帮助。越南几乎没有人进行民族研究和编写书籍,因为在一个被统治的国家中,自由学习、研究、写书的权利是受很大限制的。八月革命以后,越南劳动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族工作,因为它是革命工作的一部分。我们的党和政府提出了具体的民族政策,同时也给负责民族工作的机关及地方  相似文献   

17.
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我党第一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依靠组织的力量,更需要发挥舆论宣传的作用。新闻工作作为党和人民喉舌,对此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二,人口已接近一亿。少数民族新闻工作扎根于民族地区,关注“新近发生的与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具有一定民族意义的事实的报道”。因而对民族团结进步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一、少数民族新闻工作的重要性1、少数民族新闻工作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中国社…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跷碛藏族乡的田野调查,说明嘉绒藏族的社会性别理念是强调男女差异的事实而不强调男尊女卑的价值判断,社会性别规范强调性别差异而不是强调社会性别对立,社会性别实践是男女对生产活动和家庭生活有平等权力。因此,认为以"男尊女卑"概括嘉绒藏族社会性别观是不当的。  相似文献   

19.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核心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人文关怀之所在.探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于全面领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并以此指导我们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欧洲对"民族"(Nation)有不同的解读.19世纪末,欧洲的"民族"主要是指公民或国民的总称,因此,欧洲的民族主义实际上是"民族国家"的公民主义或国家主义,这与我们理解的民族主义完全不是一回事.中国现代民族主义概念产生于20世纪前后,其来源是西方的民族主义理论.一是强调现实的法律政治关系,公民身份来源于权利与责任、义务,与血缘、历史和文化无关;二是强调血缘、历史、文化与公民身份或国民身份的必然联系,单一、纯洁的血缘是获取公民身份的唯一条件.有效消解中国的民族主义,一要清晰地理解"民族"与公民的概念;二要理性地理解集体权利和个体权利的关系;三要树立超民族国家的理念;四要实现现代化;五要建立民主化和法治化社会;六要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体系.树立超民族国家的理念,是最终消解民族主义,特别是极端民族主义的最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