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蕴涵着人与大自然、人与森林平衡发展的和谐理念,林业文化是中 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中国林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丰富多彩的林业文化。林业文化的主要内涵就是和谐,林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休戚相关。面对直接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本文提出了中国林业发展必须确立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同时人又必须与自然和平 共处,达到人—自然—社会系统更加和谐、完整、均衡;倡导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在全民中确立适 应中国林业发展的和谐林业观、经营伦理观、森林文化观和绿色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林学、森林与林业近两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和变化.林学经历了由传统林学向现代林学的转变.现代林学是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经营管理和利用为研究对象,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为核心,全面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和多种功能为目的的学科.对森林的认识也经历了由单株树木到树木群体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变化.由于对林学及森林认识的深刻变化,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就从长期形成的以木材利用为中心,转变到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作用为核心和重点,全面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作为林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现代林业与西部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森林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现代林业的理论与实践以及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路和措施。具体阐述和分析了中国现代林业理论的内涵、标准和指标,中国现代林业建设的近期、长远目标以及重点领域;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加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林草植被;强调发达的林业是国家兴旺、民族繁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林业选择什么样的发展理论、发展方向、发展道路,事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以期在我国建立以林业为主体的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生活质量,创建生态文明,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唐代发明了火药,但在军事上的运用的记录还不多。由于几个政权之间的对立和时常可能发生战争的状态,北宋政权下的一些军官开始在火药的研究和应用上做出努力,这一伟大发明完全由炼丹家的事业变成了兵器工匠的事业,因而火药已不再是炼丹炉中的奇观,而变成了战场上的杀人新武器。火器的发明是兵器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以往的武器———冷兵器的战争仅仅是机械性力量和人的勇气与智慧的厮杀,而火器则第一次把化学力量和单兵战斗结合起来。火器一经应用到战争中便体现出强大的威力。北宋对火器的应用由于规模不大,仅仅起了在关键性战役中威慑敌人的作用,但在南宋和金的战争中,双方使用的火器重创对方的记录多了起来。金国在同蒙古的战争中也曾依赖震天雷来坚守城池,而蒙古人在俘虏了金国的工匠后,也掌握了火器,并且在西征中把火药传到了阿拉伯世界和欧洲。当然,阿拉伯人在唐朝是便从中国输入了“中国雪”———硝,在南宋是便在同中国的通商中获得了火药和它的制造方法。印度人也同时了解了这一产品的秘密。中国的炼丹家们开始并没有想到炼制长生仙丹却得到了杀生的武器。这与他们追求的理想并不符合。这种事情在技术史上是常有的。当火药作为一种新的战争武器被用...  相似文献   

5.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不仅对保障农业高产、稳产和水利设施正常发挥效能有着特殊的生态屏障作用.而且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减少污染、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肩负着优化环境和促进发展的双重使命,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总结了我省“五八”造林绿化和林业第二次创业以来取得的成果,分析了林业在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结合我省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关健措施。  相似文献   

6.
森林是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核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舒适自然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由此,将森林引进城市便成为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比较国内外城市林业的历史与现状,认为我国城市林业发展滞后、结构不合理,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林业之路,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森林资源管理的行政许可证制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森林资源的管理日益重要。笔者从政府的经济性管制和社会性管制两个方面来讨论林业管理的行政许可证制度问题,并根据森林经营和林业产权的特点,提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林业管理的行政许可证制度,通过森林采伐限额、林权证、碳排放许可证、排污许可证等制度的建立,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森林资源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等多种功效, 在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中具有其它生态不可替代的作用。四川地处长江上游地区, 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以及建设生态屏障所需的地理、资源、环境和区位等优势。文章从生态社会学角度, 着重对建国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四川林业发展概况特点、重点工程及主要成果等进行系统分析, 结果显示, 目前四川已从森林植被、水土保持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方面初步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生态屏障。  相似文献   

9.
清朝建立以后,清政府对东北森林长期实行封禁措施,在客观上保护了东北森林。晚清时期,清政府迫于内外交困的严峻形势,不得不对东北森林实行开禁,这虽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却给东北森林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生态环境的迅速恶化。清代东北地区的林业管理经历了从封禁到开禁的变化过程。理清当时林业管理的演变轨迹,探究其变化原因,揭示其深远影响,能够为当今的林业建设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生态林业融资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一个有效克服"市场失灵"、解决其生产资金补偿的融资机制.在公共财政框架下,可通过国债解决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资金需求,同时逐步建立森林生态效益税,解决生态林业建设的日常资金需求.此外,生态林业要特别关注市场机制在生态林业融资中的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森林生态环境效益服务市场,为实现森林"公共产品"资金的市场循环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来,甘肃森林资源流失剧烈,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民国时期省内外各界人士对此十分关注,对森林生态恶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与森林生态效益的缺失有着内在的联系,甘肃的森林生态问题与黄河、长江中下游历年水灾也有密切的关系,提出了森林保护和植树造林并重的解决策略。这些思想提高了人们对保护和改善森林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的认识,遏制了森林生态系统的进一步恶化,促进了植树造林、水土保持、防风治沙等各项林业事业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陕甘宁边区林业发展史研究(1937-195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的摇篮,其政权领域内实行的各项方针政策及取得的成果、建设经验等对新中国的各项建设均产生了长远影响,对现代来说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以历史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陕甘宁边区林业(1937—1950)的演变过程及其原因,包括陕甘宁边区行政区域的演变、边区的林务机构及主管部门、边区的自然环境与森林的关系、边区原有的森林资源、边区政府的林业政策和法令、边区的林业建设、南泥湾垦殖、陕甘宁的农林教育及教育方针大讨论、陕甘宁边区主要林务人员简历等。  相似文献   

13.
山区是我国森林资源分布的主要区域,同时也是贫困人口的聚集地区。森林资源是山区重要的生产资料,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山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生态基础。然而山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必然伴随着资源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因此研究林业生态建设对山区减贫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地处武陵山区的湘西自治州森林资源极为丰富,同时也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贫困山区。在特殊的地域环境下,该区域的林业生态建设与山区贫困的关系较为复杂。湘西自治州林业生态建设对山区减贫既有贡献,也存在一定的制约。具体而言,湘西州林业生态建设对于山区低收入的农民有一定的经济贡献,但对较高收入的农民收入影响并不十分明显。此外,林业生态建设对当地农民林业资源的利用产生了诸多限制,从而对当地农民的减贫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中国林业深陷忽视价值规律误区的三个表现,提出了走出忽视价值规律误区的根本途径是:重视价值规律,明确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做好森林资源监测,实行森林资产入账;确定森林资源权属,转变各种机制,强化林业经济管理;建立和健全林产品市场体系、价格体系,实行林价制度;研究森林生态功能价值核算体系,建立公益林补偿基金制度。  相似文献   

15.
国外天然林保护概况及我国天然林保护的进展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天然林是森林资源的主体。随着森林资源,尤其是天然林的持续锐减,许多国家通过实施保护工程、培育人工林、发展近自然林业、建立公园或自然保护区、实行禁伐或限伐措施等途径,加强了对天然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我国为恢复和发展天然林资源,于1998年实施了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将69%的天然林划入工程保护范围。此外,通过开展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建立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措施,保护具有特定意义和作用的天然林。该文综述了国内外天然林的保护状况,并针对我国天然林保护工作的现状,提出进一步加强天然林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我国林业信息化由“数字林业”步入“智慧林业”的新形势、新任务,明确提出智慧林业是现代林业发展的新方向。阐述了发展智慧林业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林业生产力,促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并针对实践中亟待解决的诸如重复建设、信息安全、科学规划及其实施、资金投入及其人员培训等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很快,已成为我国林业发展中的一个重点领域。该文通过对日本吉野林业核心地带川上村的实地考察,收集整理了大量资料,介绍了吉野林业的自然条件和森林资源概况。并详细论述了吉野林业的借地林业制度、山守制度、组合制度等经营特色和集约经营的育林技术模式。文章最后指出了吉野林业对我国非公有制林业经营在集约经营、森林保护和经营组织等方面带来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8.
根据比较经济学原理、林业经济理论和经营思想发展的实践,对中美林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中国林业经济的潜力进行分析评价,针对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下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未来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方略: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加快科技与制度创新,加强林业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保护和更新林业资源,合理确定资源利用水平,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森林可持续发展——我们惟一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林业建设已从传统的发展模式开始步入森林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历史时期 ,森林资源及覆盖率快速增长 ,人工林建设成绩显著 ,重视生态环境建设 ,但目前仍属于一种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的林业。本文对 2 1世纪中国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所要采取的林业行动进行了讨论 ,认为 :制定可持续经营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实行“森林认证” ,将是一种推动经营者实行良好经营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