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卡尔·拉纳卓越的神学贡献首先在于将现代基督教神学重建于古典基督教认识论的先验基础上。卡尔·拉纳运用康德的先验方法,研究人类认识的特殊方面——在命题知识之中对于存在的先验理解,进而确定在理论上认识上帝的人类心灵结构,建立人类关于上帝的形而上学经验的可能性、必要性和限度,限定作为有效客体的关于上帝的形而上学知识的领域,建立作为基督教神学认识论的形而上学。康德为了上帝的实践公设而拒绝关于上帝的理论知识,卡尔·拉纳为传统基督教启示神学的古典认识论重建形而上学的先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卡尔·拉纳1把自己的先验神学规定为“关于对启示之顺从能力的本体论”。先验神学的基本论题是“上帝启示何以可能”这一基督教神学的古老问题。在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之后 ,阐释这一论题意味着通过本体论和人类学的基本规范来揭示上帝与人的生存本体论关联。在《圣言的倾听者》中 ,拉纳提出关于毕竟在 2的一般本体论的三个基本命题和关于此在的基础神学人类学的三个基本命题 ,进而把此在规定为上帝启示话语的必然倾听者。拉纳从思辨形而上学的高度使圣经传统和托马斯神学在当代哲学的语境中得以复活。本文分析拉纳先验神学结构中的重要思路和重大论题 ,旨在阐明拉纳先验神学创造性的思想架构。  相似文献   

3.
康德哲学使西方思想发展历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向,这不仅表现在认识论、道德哲学等方面,也体现在宗教哲学中。康德哲学是把神学问题变成人学问题的一个部分,或者是把神学变成人学的一种特殊形式来加以讨论的。在人学的内部消解、克服神学,而不满足于人学与神学的外在对抗、分立,更不能容忍把神意作为外在原则来解释人的问题,这就是“神学的人学化”。本文试图阐明“神学的人学化”是康德在西方宗教思想史上所进行的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4.
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尤其是有关科学发展观和人学理论的几个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召开之后,学术界对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哲学基础、内容、特点和意义,特别是以人为本的本质内涵和价值理念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回到人的存在,就是回到了原初”,就是“回到了美学的真正起点”。可以说我国新时期三十(1978-2008)年学术界以此创建了有中国特色的人学范式与美学建构的“实践论”、“审美自律轮”、“感性生存论”等,对于突破“工具论”、“反映论”等寻求多元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美学贡献了极大的理论建树和话语资源,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建构当下全面人学美学终极意义的审美之维无不指向人的全面存在。  相似文献   

6.
立足感性的对象性活动即实践,马克思主义生态人学观秉持自然向人而生与人向自然复归的双重意涵。这种人与自然辩证互动的双重意涵,为整合与超越生态中心主义把人还原为普通生物和人类中心主义以利益为圆心规定人提供了全新的方法与视域。承接马克思主义生态人学观思想的内在动源,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超越了外来话语体系渲染的“自然人”与“利己人”的形而上学割裂与对峙,在对人与自然非合作性博弈的自觉矫正中,凭借实践的上通下达,牵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与联动。  相似文献   

7.
我们所处的时代的信仰状况就是"上帝之死",这一历史进程具有多种含义;二十世纪伟大的基督教神学家朋霍费尔对"上帝之死"作出了神学的回应,他的"上帝之死神学"指出,上帝之死是那种显示神迹的上帝概念的失败,真正的上帝概念是一个受难的上帝。  相似文献   

8.
"回到人的存在,就是回到了原初",就是"回到了美学的真正起点"。可以说我国新时期三十(1978~2008)年学术界以此创建了有中国特色的人学范式与美学建构的"实践论"、"审美自律轮"、"感性生存论"等,对于突破"工具论"、"反映论"等寻求多元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美学贡献了极大的理论建树和话语资源,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建构当下全面人学美学终极意义的审美之维无不指向人的全面存在。  相似文献   

9.
唯物史观中人学理论的核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人学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和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是什么"一直是哲学家们追问而未解的"斯芬克司之谜".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立场和方法出发才破译了这一千古之谜,达到了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认识.而马克思科学解答人学这一"核心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现了一场方法论革命,即从唯心史观为基础的方法转变到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感性存在转变到感性活动;从既定本质上升到生成本质;从单一本质过渡到多重本质;从纯粹理想回归到现实生活;从自我确证跨越到对象互释.  相似文献   

11.
相对于西方人类学界对旅游的观照,我国的"旅游人类学"研究出现了明显的滞后性.旅游与人类学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富有意义的相关性.对旅游人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研究任务进行了尝试性探讨,提出旅游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应是旅游地居民、旅游开发者、旅游者、旅游地团体在旅游开发或旅游活动过程中所引起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临时互动关系;并初步探索了人类学田野工作参与观察,即民族志研究方法在旅游领域中的具体应用问题.只有解决好开发与保护协调欠佳的问题,才能实现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观《康德书信百封》,并参证于康德三大批判,见出先验哲学体系的巨大理论贡献:在“经验论—理性论”二项对立中,推出超越的新平台“先天综合判断”及其如何可能,这是先验哲学体系得以拓展的母胎;从二项对立的相关系统中,向下伸延至自然规律与个体的“天性禀赋”,向上伸延至“道德理性”与“人是目的”,以巨大的张力结构成就了康德庞大的人类学智慧框架,同时完成了先验体系之道德形而上学的最高理想;从“现象—物自身”最高思维阈限的二分双向关联结构中,把西方“尽理”的抽象思维形式推向极致与神秘,它构成康德先验哲学中最重要的“范导”原理,它冲击且中断了一切传统的思维方式。若孤立地、单方地问“物自体是什么”或“现象是什么”而不作出“超越的区分”,不明确其作为纯思维形式的范导原理与功能,则必然加深“康德之谜”而难以自拔。然而先验哲学体系的“硬核”与问题,却正是对“物自身”及其二分关联结构的把握以及“超越的区分”——这是通向“康德之谜”的大道。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学人类学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于2008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贵阳花溪举行。文章从人类学对传统史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人类学范式看人文社科研究、人类学视野下的文学研究或文学创作、质疑和反思等四方面介绍本次与会学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分别从《谷音》诗歌文本分析与宋代理学“天地之心”命题两个方面,阐述胡应麟所提出的“宋人格调”内涵,从而达到对宋末元初士人人格与诗境一种比较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社会学界和人类学界对宗教功能的早期研究进行了回溯,初步厘清了从菲斯泰尔·德·库朗热到马林诺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这一段时期内西方学术界关于宗教功能研究的源流,并对如涂尔干等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宗教功能主义研究者的理论和成就进行了学理上的评述。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学研究过程当中,能否尝试以一种“整体观”的新思维来考察人类的发展过程?这是本篇文章重点讨论的问题。笔者强调从人类的“自然性”和“文化性”这二重属性上理解人类的本质。最后,笔者阐释了“体质是自然的体质,也是文化综合体的体质”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17.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先进性、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18.
实在主义学派是美国经济人类学界的一个重要流派 ,它在 2 0世纪 6 0年代与“形式主义学派”之间的学术辩论声浪中崛起。乔治·多尔顿是现代实在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运用实在主义理论方法在经济人类学领域中作了广泛的探索 ,试图建立起一种极为重视发展研究的、广义的实在主义学说体系。  相似文献   

19.
教育人类学关注在复杂的文化背景下人的发展和文化传递等方面的问题。蒙古族民间童话作为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其进行文化传承和教育的系统研究方面还是少之又少。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对蒙古族民间童话及其传承进行研究,不仅使人们对蒙古族民间童话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有更加全面的认识,而且对民族教育学的丰富和发展同样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