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十大最具竞争力开发区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辽宁省省级平安经济开发区——铁岭经济开发区这是中国北方一块充满生机和磁性的土地。2007年9月,在"第二届亚洲品牌盛典"上,它以区位、产业、生态、资源、政策、服务、成本、机制、人文"九大优势,与上海浦东开发区、北京经济开发区、天津滨海新区、苏州园区等一道荣膺"中国十大  相似文献   

2.
严明 《浙江学刊》2006,(5):19-21
明清时期苏州城市文化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在商贸经济发达基础上的思想的自由化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苏州文化的特点并不是苏州人生来就有的,也不是只有生长在苏州的人才有的,而是苏州的这方水土、苏州的这片天地给在这里生活的人提供了选择和发挥的机会。换言之,从其它地方移居来的人,只要适应了苏州这方水土和这片天地,也能够顺理成章地成为苏州人,其生活态度和文化表现甚至会比所谓正宗的苏州人更加“苏州”。这方面的例子从古到今举不胜举。比如创造当代最具苏州风格小说的著名小说家陆文夫是来自于不同方言区的苏北泰兴人,而且说起话来泰…  相似文献   

3.
席天士  梁晨 《阅江学刊》2012,4(4):89-94
民国苏州的浴室主要由客籍人士经营,为本地人提供服务。对比上海、扬州等地,苏州浴室业的经营方式、理念和技术设备相对落后。苏州浴室的分布明显受到商业资本不断集中、厂矿等现代工业大发展的影响,依附在以经济和现代交通为轴心的商业圈中。在动荡环境中,苏州浴室业仍有所适应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北方民族文化形成与发展问题略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依据文化原型理论,从文化生态学角度探讨了北方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问题。文章认为,北方民族独特的生态环境(地理因素、气候因素、生产方式)是北方民族文化形成的内在机制,奠定了北方民族精神和性格,形成了北方民族特殊的价值核心。北方民族文化发展的特点是:多元性与同一性;开放性与凝聚性;晚熟性与早熟性;断续性与跳跃性。文章最后对北方民族文化作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5.
这是中国北方一块充满生机和磁性的土地,2007年9月,在"第二届亚洲品牌盛典"上,它以区位、产业、生态、资源、政策、服务,成本、机制、人文"九大优势,与上海浦东开发区、北京经济开发区、天津滨海新区、苏州园区等一道荣膺"中国十大最具竞争力开发区品牌"称号,吸引了世人惊喜与关注的目光.2008年,它又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潜力等优势,在第三届亚洲品牌盛典上获得了"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品牌"的殊荣.这就是中国·辽宁铁岭经济开发区.  相似文献   

6.
中国北方风情名景小镇中国北方钻石经典度假区中国北方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官台鑫苑中国北方金融后台服务基地是辽宁省政府建设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北方金融后台服务基地规划选址在铁岭凡河新城  相似文献   

7.
正苏州古典园林,亦称"苏州园林",是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境内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总称。苏州素有"园林之城"的美誉,境内私家园林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现存50多处。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  相似文献   

8.
苏州为清代三大词薮之一,名家辈出,佳篇林立.至于晚近,常州家法风靡天下之际,苏州词界之代表人物陶梁、后吴中七子、宋翔凤、陶然、高钟、黄人等,仍瓣香浙西、阳羡之流韵遗风,或对"浙派"进行调整,或折中"浙"、"常"两派,追踪性灵,以创作实绩勾勒了近代苏州词坛的创作构成和理论祈向.  相似文献   

9.
正苏州是个园林城市,富于变化的建筑与山水交融,形成天人合一的人文景观,展示着中国文化内涵之美,也是画家青睐的创作题材。于亨移居苏州后,画了大量的园林写生,为他水墨园林创作积累了原动力。他把主观感受作为作品的  相似文献   

10.
很多年前我刚到苏州,一个苏州人告诉我这个城市的男男女女都热衷偷情,不过比起巴黎还是差很远的。说完那个男子扭着杨柳腰走了,我当时有点发楞,这和我有关系吗?爱情我还忙不过来呢,用得着偷情吗?  相似文献   

11.
唐代奚族君长及世次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历史,已引起中外学者的重视。但对于北方民族中重要的一员─—奚族的研究尚待进行。通过考订、印证唐代奚族君长的有关材料,对于正史即两《唐书·奚传》多少能够有纠误和补遗的作用,从而对奚族史,北方民族史和唐史的深入研究,或许能够提供某些方便。拙文拟对  相似文献   

12.
自2004年以来,号称中国最大的“代孕公司”就不断在网站发布消息,公开来沪“拉客”。这个自称可以为“不幸者带来幸福”的网站,总部设在苏州。经过6天的联系,4月5日,记者终于在苏州见到了“代孕公司”总部负责人戴某,揭开了所谓“代孕公司”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13.
巨大的双重文化影响,促使历史上的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不断地南下和西迁,也就不断地华夏化和世界化,当这两化在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整体中达到相当程度时,民族文化的自新化过程便随之开始了。从肃慎雄棠之谜的破解到郭璞佛教化的诠解、剖白,最终至满族佛多祭仪式与神话传说现状的溯源,北方民俗传播史中的个案分析揭示了北方民族文化演变的这条重要规律。  相似文献   

14.
契丹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公元10世纪初,由契丹族杰出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的契丹辽国,曾统治我国北方长达200余年。辽代契丹人多以牧猎为生,所以,他们的服饰极富北方游牧民族特色。以往著辽史者,缺乏对辽代契丹人的服饰做全面、系统的研究。笔者不揣谫陋,试就辽代契丹人的服饰做一略考,并祈方家教正。  相似文献   

15.
关于明清时代的劳动者的形态和评价已经有过很多研究。其中重点研究中一个是江苏省苏州地区踹匠层的研究。本论文中首先要探讨2万名踹布业劳动者踹匠从原居住地江宁、太平、宁国府为什么移民苏州。调查他们出身、性格,另外调查原居住地和苏州的经济条件,从而可以研究他们移民苏州的原因。本文认为他们在苏州地区变成踹匠之前可能与手工业毫无关系。在过去学者们研究中大部分都指出包头层是剥削者。本文认为这一点忽略了当时踹匠们从来没有从事手工业,因此对他们进行一定统治管理是必要的手段。关于包头层的研究也有类似村松佑次指出的包头层是为了建立劳动组织关系而形成的一层的研究。因此文章认为踹布业的包头层性格要重新研究。本文以清代苏州地区劳动者形成过程由居民定居过程来全面反映,刻画劳动者定居前和定居后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李宝珊 《社科纵横》2007,22(6):126-127
简述了秦汉至魏晋时期北方乌桓的历史发展,指出乌桓是最早杂居于北方胡汉过渡带的游牧民族,与匈奴、鲜卑有着复杂的共生关系,在魏晋时期成为杂胡的总称,并最早完成民族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李铭 《今日辽宁》2015,(2):82-85
北方的冬天,无风,干巴冷,如果少雪,天地间就很萧瑟。寒冷把水结成了冰,然后不动声色地躲起来,空气里像是藏着无数只厉害的猫,孩子们把脸蛋和耳朵一露出来,就会猝不及防地被猫挠一把,钻心地疼。你不是北方乡村的孩子,自然无法体验他们的乐趣。与寒冷为伴的童年,锻就了每一个北方乡村孩子的勇敢。他们冻不怕。土路,弯弯扭扭地从远方的山岭  相似文献   

18.
上海"世博"契机与苏州旅游强市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来生 《社会》2004,(3):34-37
社会阅览 会展旅游因具有持续时间长、联带效应强、综合效益好等传统旅游产品望尘莫及的优越性,而享有“旅游皇冠上的宝石”之美称。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后,如何积极应对世博会已成为上海周边城市共同研究的重要课题。苏州作为距上海最近的城市之一,必将受到世博效应的强烈辐射,同时苏州旅游业更会“近水楼台先得月”,获得一次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9.
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北方重工)是在沈阳重型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沈阳矿山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并重组基础上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公司新址在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资产总额104亿元,占地面积130万平方米,员工总数9369人。公  相似文献   

20.
刘全志 《唐都学刊》2011,27(6):17-22
李郢籍贯之说,有两种观点:一为长安,二为江南苏州,这两种说法都有缺陷之处。从其诗作及与友人赠答送别之诗中考察可知,李郢原籍长安,后移居苏州、越州等地。至于李郢生年,以其与杜牧、李商隐两大晚唐诗人的往还诗作来看,他应当年长于李商隐而年幼于杜牧,由此可断定其生年在公元803至812年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