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1 毫秒
1.
2004年9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在中国,有知识分子认为:“当代中国应该是一个允许个人享有乞讨权的社会。”但也有媒体指出:“乞讨是一种不劳而获的形式,乞丐的行为实际上是在威胁和窃取他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2.
关于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对于地大物博,无人怀疑在经济发展中是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人口众多,则说法不一。早在1949年司徒雷登离开中国大陆时说:“任何一个党派,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就连中国人也...  相似文献   

3.
当她们走进雅典奥林匹克网球场时,李婷、孙甜甜这一对中国姑娘就已经创造了历史。这是中国选手首次站在奥运会的决赛场上,在这项已被欧美选手垄断了一个多世纪的贵族运动中,她们创造了一个奇迹,令全世界球迷瞠目。国外媒体纷纷赞誉:这是一场属于中国的完美胜利。  相似文献   

4.
《东西南北》2009,(1):71-71
秦皇岛,中国惟一一个以皇帝命名的岛。这里曾经是中国的“夏都”,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都在这里游览避暑。当旅游开放后,老虎石等海滩上的人山人海成为秦皇岛的新形象。现在,它在煤炭和旅游之外又多了一个城市理想:奥林匹克。  相似文献   

5.
大哲学家罗素在1922年说过:“中国与其说是一个政治实体,不如说是一个文明实体———一个唯一幸存至今的文明。孔子以来,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包括罗马帝国,都消亡了,但中国以持续的进化生存了下来。它受到外国的影响———最先是佛教,现在是西方的科学...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成果王永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创造、新成果。它用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境界,提到了一个新的时代水平。本文想从这一理论特色和理...  相似文献   

7.
夏光 《社会理论》2006,(1):42-67
对东亚观察家们来说,在东亚社会有两个互相联系的变量是值得注意的:首先,虽然东亚远不是联合的或统一的整体,但从传统上说,东亚或多或少在文化上是同质的,或者说是一个汉化的世界或“中国文化圈”或“汉文化”世界(Fairband等,1989:1;Tu wei—ruing,1993:xii)。  相似文献   

8.
《东西南北》2013,(24):72-73
1949年10月1日这天.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之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举国欢庆,华夏沸腾。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会铭记的重要时刻.尤其是对一个人.似乎更加难忘,这个人就是毛泽东的“老对手”——蒋介石。此时此刻,他在哪里,在做什么?这位曾经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的人物,是如何度过这刻骨铭心的一天的?  相似文献   

9.
王风 《社会福利》2006,(3):61-61
2006年02月23日新加坡《星岛环球》以《外国家庭领养华童应做好心理准备》为题对中国的涉外收养工作进行了报道。报道称:自1992年中国颁布《收养法》以来,合法收养中国儿童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在过去的十年间,已有超过五万名中国儿童被外国家庭领养,其中80%的领养家庭来自美国。一个外国母亲说:与其再给这个世界增加一个小孩,  相似文献   

10.
中国诗学的话语言说方式李思屈与西方智慧相比,中国智慧有两大最为根本的特征:一是整体和谐观念,二是动态相因观念。所谓整体和谐观念是指,中国人并不象西方人那样在意识中分化出主客体的二元对立,没有一个与客体对立的实践和认识主体,也没有一个与主体分离的被征服...  相似文献   

11.
《东西南北》2011,(9):61-61
是谁能把一个贫瘠的国家,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迅速崛起于世界强国的行列?在东方一个大国——中国,有一位优秀的领导者:毛泽东先生。领导了他的人民,在贫困、饥饿、压力下却取得了远远超越乔治·华盛顿的伟大成就。1949年,毛先生建立了他领导的红色政权,同时也揭开了中国人觉醒的时代。  相似文献   

12.
世纪之交:中国对东盟的外交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纪之交:中国对东盟的外交战略陆建人中国在下个世纪面临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建成真正的世界强国。为此,中国需要一个长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21世纪中国对外政策的长远目标就是努力创建这样一个环境。东盟即是中国的近邻,又是正在迅速崛起的亚太一极...  相似文献   

13.
孜孜求是,构筑科学理论新体系浙江省社科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华兴(杭州310025)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最后是因为:“总起来讲,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那末,为什么说它是一个...  相似文献   

14.
房秀文 《创新时代》2011,(10):50-52
兵商,当过兵的商人。这是一个遍及世界的群体,这是一个特定内质的团队。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更加凸显了兵商现象,产生出特定的兵商文化。来自“中国军旅企业家高峰论坛”的消息:在目前我国现有的企业家队伍中,有过军旅经历的人达30%以上,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这个比例更是高达60%以上。而更详细的数据表明,目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哲学与二十一世纪(续)张岱年冈田武彦张立文:冈田先生实际上提出了一个中国古代《礼记·礼运》篇中的“大同”理想的问题。张岱年:冈田先生讲得很好。中国这几年也在讨论这么个问题,就是21世纪中国文化、东方文化可能会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引用一个谚语,30...  相似文献   

16.
“文化中国”与21世纪中国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文化”是一个歧义甚多的概念,本文所谓“文化”特指狭义文化,即思想文化。“文化中国”是近年来学界使用较多的一个概念。方克立先生曾介绍说:“80年代初,马来西亚一群华侨青年创办《青年中国》杂志,曾经出过一期‘文化中国’专号。这是较早地使用这一概念,但...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对待马克思主义,有个学风问题”。学风问题,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是思想方法问题,是党性党风问题。端正学风,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在理论应用。下面谈点体会: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什么叫做理论联系实际?毛泽东同志说:“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在他们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应用列宁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学说,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  相似文献   

18.
萧新生 《探求》2000,(4):33-35
中国正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伟大战略,其理论来自何处,这是理论界有待认真研究的问题。现在有一种颇有影响的观点认为:我们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直接从西方引进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以是否使用“可持续发展”的专门术语为标志,认为邓小平理论中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下面就此谈几点认识。 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就已萌发,当代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是对中国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弘扬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之一。这最早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夏代。…  相似文献   

19.
闫伟 《社会工作》2008,(13):56-56
在中国大陆有没有农村社会工作?很多学者、专家都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对什么是农村社会工作有不同的定义。假设中国农村社会工作是存在的,那么笔者觉得这其中有三点是需要明确的:第一,这是在中国,中国的农村问题一直以来受到世界的关注,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受到国家的重视;第二,中国农村,农村的问题是什么,农村社会工作的主角是谁等;第三,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如何介入农村的问题,怎样促进农村的发展。《农村社会工作》让我们走出了课堂,对农村的现状进行有益的探索。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东方题材与异国情调──中法文学交流的开拓者伏尔泰钱林森18世纪时,异国情调(中国风情)成了法国人所追求的时代风尚,遥远的、古老的东方(中国)。成为文学界竞相采撷的时髦题材。在伏尔泰《中国孤儿》之前,法国著名作家勒萨日就写了两个以中国为题的剧本:一个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