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还你三小时     
有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穷困潦倒,孓然一身,而又身患重病,在慈善医院里孤独地度着最后的日子。 她躺在病床上,回想自己并不漫长的一生,却是充满着那么多各种各样的痛苦和磨难。那些快乐过、幸福过甚至轻松过的,如一滴水蒸发于沙漠中,无迹可寻。她难过地闭上眼睛,两颗浑浊的泪滑过脸庞。忽然,她觉得有人站在病床前,艰难地睁开眼睛,  相似文献   

2.
拿枪的人     
这些笨蛋,我也是人,我和他们一样,也渴望喝上一口水。但我是拿枪的人,是必须想得远一些的人。他们都只想自己活命,而我必须让每个人都活下来。  相似文献   

3.
4.
牛建伟 《社科纵横》2007,22(5):164-166
曼斯菲尔德与契诃夫同为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家。他们虽然处在不同的文化圈,但他们的作品在叙事手法方面有着惊人相似之处。他们的作品都以现实生活中的日常生活为素材,揭示生活的本质。曼斯菲尔德的小说偏重于感性,契诃夫的小说则偏重于理性。  相似文献   

5.
人学价值论与人的价值的三个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当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对于人学价值论的研究正在向着多元、开放和辩证的模式转变,"人的绝对价值"作为一个崭新的理论维度正在被揭示出来,这就使得长期以来我们对人的价值的研究停留于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维度的平面理念逐渐向三个维度及其辩证关系的全新理念转变。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构成了人的相对价值,但是人之更为根本的价值乃是其绝对价值。人的相对价值与人的绝对价值虽然呈现出排斥和紧张,但更重要的是应该认识到两者的相通之处。只有通过对人的绝对价值观念的确认,才能使人的相对价值在理性文明的深处获得牢固的根基。  相似文献   

6.
鲁迅《灯下漫笔》中所揭示的"第三样时代"即为人的现代性全面发展的时代。所批判的两个时代的循环——"暂时做稳奴隶"和"想做奴隶而不得"是高扬人的现代性价值的宣言,是个人追求人的现代性的哲学表述。而与《灯下漫笔》构成文本互涉的《祝福》,是鲁迅揭示两个时代循环的文本诉求与思想印证。以此观之,鲁迅作品被视为人的现代性意义最典型的表达,是因为鲁迅思想彰显的是对启蒙现代性价值的追寻,唤起人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以确立人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7.
职烨 《东西南北》2011,(10):30-31
我常常想,城市是什么?是一堆水泥和拥挤的人群。在我的老家商州,世世代代称西安为省,进西安为上省。自1972年进入西安城市以来,我已经无法离开西安,它历史太古老了,没有上海年轻有朝气,没有深圳新移民的特点。我赞美和咒骂过它,期望和失望过它,但我可能今生将不得离开西安,成为西安的一部分,如城墙上的一块砖,街道上的一块路牌。我爱我的西安。  相似文献   

8.
田野 《东西南北》2010,(9):22-23
对于名利,只要取之有道,用之有道,就不能称为心灵的枷锁。  相似文献   

9.
三更煮粥     
有一个新媳妇,每天三更起床,为婆婆煮粥。婆婆要吃高梁粥,又不许急火煮,怕费柴。文火慢熬整整三个时辰后,才能把硬若石粒一样的高粱米煮成一碗松软的粥糜。盛在碗中,放至七八分的热度,端进婆婆的房中,而婆婆,只是浅尝一口。  相似文献   

10.
记得我留给你的礼物,它们年年都会在,就像我一直在。  相似文献   

11.
最美的艳遇     
十年前,有个年轻姑娘只身一人去了西藏。她在西藏跑了近三个月,几乎看遍了所有的高原美景,但离开西藏时,却带着一丝遗憾,因为藏在她心底的一个愿望没能实现,那就是与一个西藏军人相遇,然后相爱,再然后,嫁给他。  相似文献   

12.
100亿的起点     
宗林 《东西南北》2010,(10):41-41
台北有位建筑商,年轻时就以精明著称于业内。那时的他,虽然颇具商业头脑,做事也成熟干练,但摸爬滚打许多年,事业不仅不见起色,最后竟以破产而告终。  相似文献   

13.
周海亮 《东西南北》2010,(10):49-49
一匹马累了,它决定休息。它把两条前腿跪下,再将两条后腿蜷起。它在草原上弛然而卧,像猫一样团着身子。它是草原上惟一一匹躺着睡觉的马。它是一个异类,没有马喜欢它。  相似文献   

14.
实现自己价值的最好方式,就是给世界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朱春学 《东西南北》2010,(12):21-21
公元32年,河西走廊上非常热闹,出现一支特殊的队伍。一辆辆牛车上满载着财物,浩浩荡荡,朝着京师洛阳的方向进发。奴仆们娴熟地驾着车,有说有笑:还有很多官员摸样的人,骑在高头大马上,身体随着马匹不紧不慢的扬蹄而自然晃动着。从远处望去,队伍就像一条大河,川流不息。  相似文献   

16.
宿命 《东西南北》2009,(6):42-42
米是糯米,锅是砂锅,火是煤火。每天凌晨,4点20分,男人准时点着火,锅中放水,待水开,放米,大火煮10分钟后,改温火慢熬。米在锅里扑突突地跳着,男人在炉火旁弯着腰,用勺子一下一下缓缓搅动……半小时后,男人一手端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粥,一手端一碟淋了香油的咸菜丝,进卧室,喊女人起床。女人翻个身,嘟囔一句什么,又睡过去。男人听着女人香甜的鼾声,不忍再叫。  相似文献   

17.
七奶最近又准备死了。 我所说的准备不是她说行就行的,只是她觉得自己已经看不清楚天空的颜色了,分不清楚哪一天是哪一天了。最为重要的是,她吃的东西开始减少,一天只能喝那么一小瓶水了。还有她已经记不清楚往日的旧事,常常把50年前的事情说成是昨天的。  相似文献   

18.
由资本扩张动力与市场空间两者的统一所形成的资本扩张系统,不仅需要吮吸自然界的“自然力”,还需要吮吸“人的自然力”和“社会劳动的自然力”来实现其扩张.这种为了实现资本增值而追求无限扩张的结果,在造成生态危机的同时也造成了人的发展危机.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发展危机”概念根本不同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其区别集中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那些被资本用于统治人的科学技术与生产力本身是人类本质力量的发展成果,是历史的进步,其本身并非统治人的意识形态,而是资本赋予它以阶级性与意识形态特征;第二,受动性并非只有消极意义,而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一面;第三,由于上述原因,人的发展危机并不是资本力量对人的支配本身.所谓资本扩张在人的发展上的悖论,指的是资本扩张一方面必须以人的发展空间为前提,同时也在这种扩张过程中不断吞噬人的发展空间,最后使人和社会失去发展空间而处于危机状态.具体来说就是:人在社会性中表现为总体性与个体性的二重性,由此产生了人的两个层次的“自然力”:个人的自然力与“社会劳动的自然力”.资本逻辑在最大化的程度上开发和利用了这两种自然力,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历史的进步,但同时也导致了资本扩张在人的发展方面的两个层次上的悖论:“总体工人”层次与劳动者个体层次.在“总体工人”层次上资本扩张生成了巨大的“社会劳动的自然力”并将其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但与此同时又将“总体工人结构”蜕化为僵化的“蚂蚁社会结构”;在劳动者个体层次上,资本将人的各种潜能发挥出来并组织成社会生产力的组成部分,但同时又使人成为贫困的动物式的“单面人”,最终使资本自身失去扩张条件而陷入危机.  相似文献   

19.
郭大俊  余彬梓 《创新》2015,(4):33-38
实践与人的发展密切相关。人的需要是推动实践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实践又是满足和实现人的需要的基本方式,是促进人的需要发展的助推器。人的能力是在实践中生成与发展的,是实现人的能力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最深刻基础,同时人的能力的发展对社会实践发展又具有强大的反作用。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发展必须以自由的获得为前提。马克思、恩格斯在人的问题上的根本变革在于将实践的观点引入人学,提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实践人学三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学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人学思想与其他形形色色人学思想的本质区别在于它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核心来建构的。人的确立、人的价值的实现和人的解放都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前提和基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