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治40年(1907)5月,大仓书店印行了漱石的《文学论》。在《文学论》第一编第三章里,漱石使用了“非人情”一语。漱石这样给“非人情”下定义:“可称为‘非人情’者,即抽去了道德的文学,这种文学中没有道德的分子钻进去的余地。譬如,吟哦‘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其效果如何?诗意确实是堕落的,但并不能以此着重断定它是不道德的。‘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这也许是有失礼貌的,然而并非不道德。‘非人情’即从一开始就处于善恶界之外。……吟咏与人事缘分较疏远的、未混入人情的自然现象的诗,其中较多含有‘非人情’的… 相似文献
2.
4.
5.
6.
徂徕学派与法家的"人情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熹理学对社会发展的滞碍作用 ,在日本江户时代中后期日渐凸显。不甘安于停滞的思想家 ,在“古学派”尤其是“徂徕学派”的积极倡导下 ,发起了一场以反对朱熹“性理”哲学为核心的思想启蒙运动。在这场运动中 ,作为朱子学根源之一的先秦“人性论”遭到批判 ,而法家的“人情论”则迅速取“人性论”而代之。徂徕学派的工作 ,为明治维新的到来做了传统文化背景下的思想准备 ,它创生了“日本近世新法家”。 相似文献
7.
8.
人情是百姓间特定的文化纽带,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满足着百姓的文化需要,也以文化为载体形成了功利意识得以成长的土壤.在功利意识的作用下,人情往往由形而下的民间意识升级为形而上的权利意识,成为权物、权钱、权权、权色、名利置换等利益置换形式的外在表现形态,并逐步成为官场的潜规则.公权递进入人情视野,由形而上的国家意识降级为形而下的民间私有权利意识,并逐步被私化.人情对国家公共利益的蚕食在今天依法治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渐渐形成中国当代文化体系上的硬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通过文化视角,对人情与公权私化之间的联系及公权私化的表现形式、文化渊源、文化本质、文化影响等问题进行探讨,可以找到解决公权私化问题的基本方法,即设立"权力边界"、实施阳光监督的治标方法和强化素质教育,确立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治本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男女之间是一场博奕。女人情场中受伤。她的朋友道:"早就叫你放聪明点!"听来似当头棒喝——其实,在情场中,是没有聪明和不聪明之分的,更加不能一早便"放聪明点"。太聪明的人不适合恋爱,甚至没有资格,因为堕落爱河通常都是笨笨的。失明失聪失忆失控失心疯……要到摔了一跤,才不那么笨——不过那是事后丸。 相似文献
11.
12.
就观念形态的主调而言,日本的近代化,自始至终都是一个"脱儒"的过程.日本徂徕学派对儒法"人情论"所做的近代转换工作,则可视为这一过程的中心和枢纽.徂徕学派对儒法"人情论"取长补短、融为一炉的改造,最终形成了具有近代意义的政治优位、公私分治、政教分离的思想,为日本的早期近代化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3.
14.
一4年前,我家遭遇到我有生以来最大的一次变故:平素特别顾家、任劳任怨的爸爸突然在一天夜里不辞而别——离家出走了!原因竟是我和孪生哥哥一起考上了重点高中,他怕供不起我们。 相似文献
15.
16.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是我从儿时起便常见父亲写过的,印象相当深刻,直到父亲九十高龄,他仍执着地为自己的书作出版而做着不懈努力,我于是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这儿个字,原来父亲并不只是写给别人看的,"诲人不倦"自是夫子的学者楷模,然亲躬历行,更具示范作用.他把为社会无私奉献当成自己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