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9,(9):117-121
后殖民国家在取得政权独立以后,却依然面临西方国家的文化殖民,要争夺历史书写权。后殖民国家在争夺历史书写权方面,要具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摆脱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超越解构主义的斗争策略。  相似文献   

2.
功臣配享帝王太庙是古代朝廷对朝中有功于社稷之臣的最高褒奖,配享功臣的选择也揭橥了当时朝中的政治走向.元祐年间,宋廷择富弼舍王安石、绍圣元年 (1094) 以王安石配享、绍圣三年(1096) 罢富弼配享神宗太庙,均与朝中政局走向密切相关.北宋亡国后,徽宗九子赵构建立南宋.为收揽人心,塑造南宋政权的合法性,并为父兄开脱亡国罪责,王安石及新法成为北宋亡国的替罪羔羊,紧随而来的是王安石被罢配享神宗太庙,恢复以富弼配享的故例.但是《宋史·高宗纪》却记载为罢王安石配享,代之以司马光配享,这显然属于史官误笔所致.然而,此处误笔并非偶然,应与南宋初期崇元祐抑熙丰的政治倾向密切相关,同时这种史源性错误对后世历史书写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现今对景祐三年范仲淹被贬事件的认识源自富弼、欧阳修等人的记述,虽然反映了某些层面上的历史事实,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当时,范仲淹被贬的核心罪名之一是"自结朋党",这一罪名体现出范仲淹被贬黜的重要原因,是宋仁宗认为其有交结要人、希合求进之嫌。但景祐事件发生后,一批支持范仲淹的中下层官员则强调其被贬的原因在于触怒了宰相,突出景祐事件中因言罪人的一面,而将"朋党"视为对范仲淹的栽赃。随着同情、称荐范仲淹的言论不断涌现,仁宗对范仲淹朋党问题关注的焦点也从其交结要人转向其他官员对范仲淹的朋附。最终,声援范仲淹的言论与朝廷惩治朋附范仲淹之人的做法,共同塑造了后世对景祐事件的认识,而仁宗当初猜疑范仲淹"朋党"的原因则长期为人们所忽略。  相似文献   

4.
明代中期文人传奇戏曲日渐繁盛,不仅实现了从“戏文”向“传奇”的文体转型,也实现了历史书写的进一步凸显。然而文人传奇戏曲之所以在明中期兴起,不仅与文体转型、文本主题凸显有关,更与其“记忆共鸣”的内在心理机制有关。随着明中期文人主体意识的崛起,有关时代记忆与历史记忆的“文心”碰撞更为激烈,而传奇戏曲文本中历史书写的“文心”载体意义也日渐明显。  相似文献   

5.
王娟  旦正才旦 《社会》2019,39(2):186-213
一个“多民族政治体”形成和存续的核心在于一套能够使具有不同政治与文化传统的诸民族“各安其位”的“秩序”,而“民族史书写”正是这一“秩序”的一个重要维度。本文梳理了历史文献中三种不同的“文成公主”叙事:古代汉、藏文文献描述了两种迥然有异的“文成公主”形象,其差异反映了两种古代文明对“世界”及其理想秩序的不同想象;第三种叙事来自近代的“民族主义”史学,汉语知识精英利用古代文献中的素材,在“进步史观”的指导下,塑造了“文成公主”的新形象。本文对这一“民族史书写”的新范式进行了反思性讨论,并进一步对近代中国“民族议题”的核心线索及其所蕴含的结构性矛盾展开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6.
教学中要努力指导学生把写字延伸为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过程。学生对审美有了一定的认识,书写时就获得了求美的巨大内驱力,在求美中才能获得写好字的强大推动力,使整个书写过程真正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每练一遍都能追求一个更高的标准。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写出正确、端正、整洁、具有一定美感的字。  相似文献   

7.
杨俊蕾 《求是学刊》2002,29(2):94-97
本文研究“新新人类”即“七十年代书写”的文学精神走向。认为“七十年代书写”中包含着多重含义 :其一 ,它是指一批出生在 70年代的作家以带有新的审美倾向的新文本形式冲击了持续十余年的先锋派叙事话语 ;其二 ,是指非文学写作中出现的文本样式对现有文化秩序构成挑战和不折不扣的轻蔑 ;其三 ,无纸写作的渠道因其前所未有的通畅而容纳了不计其数的青年在业余时间里的思考和随心所欲式的“发表” ,对文化格局的分配与重组起着潜在的影响作用。检视这些文字 ,可以看出“七十年代书写”在“历史叙事”、“自我塑形”方面具有独特的文化症候和精神空白 ,研究并探索其未定性和开放性所具有的“以终为始”的继续书写的问题视域 ,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到2011年4月,我在葫芦岛市龙港区台办主任的岗位上已经工作了5个年头。当前,两岸关系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基层台办作为党委、政府的对台职能部门,要适应新形势下对台工作的需要,认真贯彻中央对台工作方针,切实履行工作职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书写忠诚,全心全意做好对台工作,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9.
西方传统本体论哲学是以物的逻辑理解人,把人理解为抽象的人。而马克思实现的哲学变革的伟大之处在于超越了整个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扬弃了抽象的人本主义,把人理解为现实具体的人、历史生成的人,因而,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传统哲学上的历史观,也不是离开历史谈抽象实践的实践唯物主义,而是将人的实践活动理解为历史的、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回答人的活动的客观性问题,从而也实现了哲学的真正变革。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化记忆理论和电影叙事学研究等方法,对新世纪以来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以激活文化记忆为核心的叙事策略进行研究发现:在价值取向方面,这类电影始终紧扣传统伦理价值观与革命伦理价值观在道义性上的内在耦合;在人物形象塑造与情节设计方面,深探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类型更新,借助共同文化经验实现从情感认同到文化认同;在叙事空间建构方面,以“记忆之场”的叙事空间建构,通过对观众的共情呼唤,引领观众激活潜藏于心中的革命历史记忆,最终实现国家和民族的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1.
书写史学和影视史学可以纳入符号学的研究视野,从符号学的角度看,它们在符号以及符号形式、结构、功能、语法和接受等方面都有异同。书写史学与影视史学的语法模式分别属于转喻模式和隐喻模式。影视史学的出现,也必然会引发书写史学的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2.
张振龙 《学术交流》2023,(1):166-175
曹植作品中对文献整理的书写,不仅表现在他创作的序文中,而且表现在书信和诗、碑、赋、赞等作品中。曹植的序文对文献整理的书写比较集中,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前代序文继承基础上的发展;书信对文献整理的书写比较广泛和自由;诗、碑、赋等对文献整理的书写相对较少、零散,赞体文主要是其对前代有关历史人物、物和事等相关文献综合整理结果的概括书写,是文学作品对文献整理书写的一种特殊方式。所以,曹植作品中的文献整理书写体现在诸种文体之中,拓展了文学书写的题材,在古代士人创作的书写文献整理题材的文学演进史上,有其不可忽视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论日本人的历史认识及其感情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承认侵略战争的并不只是日本的极右势力 ,而是在从政府首脑到阁僚和政府官员、知识分子、遗族、右翼等各个层面几乎普遍存在。这些日本人不承认侵略战争有很多历史的和现实的因素 ,而感情因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感情具有影响力和感染性 ,在对战争的认识问题上 ,如果受限于感情 ,就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狭隘的民族感情 ,会导致违背历史事实 ,抹杀历史真相 ,不承认侵略战争的恶劣后果。  相似文献   

14.
高建群封笔小说《统万城》以沙漠中筑造的“童话之城”为起点,再现匈奴这一“消失”民族的时空场景,再现了他们在欧亚大陆草原爆发出的最后一声雄浑呐喊。小说立体书写男性和女性,复活了十六国时期“悲剧中的悲剧”。从文学地理角度来看该小说可以得到启示,中国历史不仅是农耕民族书写的“我者”历史,也不仅是胜利者书写的历史,长城内外皆是故乡,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共同塑造中国历史的大舞台。  相似文献   

15.
曾应枫 《探求》2023,(4):78-83
广府所处的地域是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千百年来形成了既传统又开放,既守旧又包容的礼数,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特别在丰富与发展广府民俗方面更是表现了时代的传统性、即时性和创造性。本文以民俗文化中民众参与程度最多的波罗诞(南海神诞)、北帝民间信仰、扒龙舟等等,诠释广府民俗文化礼数的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16.
《社科纵横》2015,(8):131-134
张秀亚是台湾著名作家。她的女性书写,最初以英雄女儿的形象汇入到抗日救亡的大潮中;去台初期,经历感情创伤后,传统观念的束缚下,痴心女子负心汉成为张秀亚小说创作模式;痛定思痛后,她重新将目光投向芸芸众生,借助爱情主题,挖掘人类内心的幽黯世界,其女性书写具备了鲜明的性别反思的自觉性。张秀亚的文学实践,既是对上世纪50、60年代政治思潮的反拨,又向读者阐释了一个现代女性觉醒与独立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17.
庄新波  李鹰 《生存》2020,(9):0209-0209
规范书写汉字的学习目的,是全面提升学生的书写能力,写好汉字,让每一个人达到规范书写汉字的基本要求。而不是为了把每一个人都培养成书法家,或者是把每一个人都培养成语言文字工作的研究者。不是效法孔乙己那样,去教小孩子茴字的四种写法。  相似文献   

18.
春秋战国时期书写工具很不完备:甲骨制作工序复杂契刻困难,青铜器价格昂贵且仅为少数贵族所享有,简牍收藏携带十分不便,缣帛既是贵族的奢侈品又很难更改和保存,陶器、玉石、铁、货币等也都有各自的局限性。由于物质文明不发达,书写工具不完备以及书写过程的不方便,给口语传播提供了适宜的发展空间,造成春秋战国时期文明的传播方式主要是口语。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与人的生成 --马克思历史观的人学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本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通过人的劳动不断地创生的,人的基本活动方式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历史并不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也不是主体的认识和想象,而是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生成运动。正是生成的过程,使人生存之中不可逾越的极限性转变为人之自由、创造性和超越性的源泉和根基,人类的历史才能表现为不断超越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西部新起的具有"良克之忧"的小说作家,因历史真实观的不同,对西部历史讲述是不一样的.既有对历史战争景观和江山改朝换代的"宏叙事",对历史本质、历史规律的探寻,对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人性的张扬;也有对家族、和个人日常性存在"微型叙事",对历史偶然性和神秘宿使的皈依,对现实历史走向的焦虑的叩问.这些叙事努力,使这一时期西部的历史小说创作呈现出多元并存的历史潮流文学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