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老师终于来到课堂上了,还带着道具呢,一个硬梆梆的土豆和“KFC”的软吸管。“气功”表演开始了,只见他用右手的大拇指紧封住吸管的一个口,左手平拿着土豆,运了一口气,突然间,一口气把吸管猛地倒插入土豆,居然刺穿了整个土豆。何老师好残忍啊!不过,这也不能怪他,所有的科学试验都要有代价的。随后他再把吸管中的土豆条挤出来,里面居然还有一根“薯条”。后来,何老师又演示了一遍,还把秘诀告诉我们:要把吸管的一个口封起来,使得空气撑着的软吸管就如同铁一般的坚硬;另外就是穿刺时用力要集中。何老师就又让三位同学上台学“气功”,两男一…  相似文献   

2.
土豆是我们最熟悉的食物之一,常见的有“凉拌土豆丝”、“土豆烧牛肉”和麦当劳的炸土豆条、土豆泥等。在土豆真正的故乡——南美洲秘鲁的山区里,土豆的品种更是多达3000余种。  相似文献   

3.
轻松一刻     
《社区》2010,(6):34-35
吵架 一个男子走进一间酒吧对女招待说:“在吵架之前,给我来一杯可可!”酒吧女郎赶忙递给他一杯可可。几分钟后,那人又对女招待说:“在吵架之前,给我送点牛排和炸土豆来。”女招待又赶陕把牛排和炸土豆给他送过去。10分钟过去了,吵架的事并没有发生,女招待好奇地问道:“请问,你说的吵架是怎么一回事?“马上就开始!”男人回答道,“因为我没钱付给你。”  相似文献   

4.
青衫 《社区》2012,(3):43-43
在东北,每年冬天和雪一样让人着迷的,是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东北酸菜。 漫天飞雪,冰寒刺骨,此时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热气腾腾的餐桌上,一只砂锅里飘出诱人的香气。不用问,一定是那道让无数东北人为之倾倒的酸菜白肉。 白菜、土豆、萝卜曾经是东北人冬季里的“老三样”。过去生活水平低,再加上东北独特的严寒气候,冬天难见新鲜蔬菜,“老三样”就成了每户人家的看家菜。刚入冬,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着贮藏“老三样”,土豆、萝卜和一部分大白菜,  相似文献   

5.
梁伟娜 《百姓生活》2010,(11):33-34
中专毕业后,他回老家种过土豆,外出打过工 平凡,1980年出生在重庆市万州区北山都历村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这个自小就有一股倔强劲儿的小伙子,5年前还在家种土豆,可如今,他已成为媒体关注的“重庆粉王”。平凡有一句座右铭是:我叫平凡,但绝不平庸。  相似文献   

6.
联大在结束2005年会期的最后一天通过决议,宣布2008年为“国际土豆年”,以显示土豆在世界粮食生产上的重要性。决议认为土豆在提供粮食安全和消除贫穷、支持实现各种发展目标,包括千年发展目标上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联大通过决议让联合国粮农组织与各国政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系统其他相关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合作,促进举办“国际土豆年”活动。联合国网站20062联大宣布2008年为“国际土豆年”$联合国网站  相似文献   

7.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念奴娇·鸟儿问答》一词中,以极其形象而尖锐的笔触,对现代修正主义头子赫鲁晓夫鼓吹的土豆烧牛肉的“共产主义”给予了辛辣的讽刺和严厉的驳斥。一九六四年四月一日,赫鲁晓夫在匈牙利发表讲话时,把他的“共产主义”概括为“一盘土豆烧牛肉的好菜”,这是他的修正主义路线的一次绝妙的自我暴露。赫鲁晓夫于一九六四年十月垮台,他的继承人勃列日涅夫把土豆烧牛肉的“共产主义”换了一个名称,名曰“一切为了人,为了人的幸福”的“共产主义”,或称“福利共产主义”。名号虽殊,本质相同。赫鲁晓夫修正主义并非一国出现的偶然现象,它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有着极其恶劣的影响;从我们党内出现的彭德怀、刘少奇、林彪这些机会主义头子身上,不但可以找到赫鲁晓夫思想深刻的影响,而且这些机会主义头子本身就是赫鲁晓夫修正主义在我们党内的代理人。不久前在我国社会上刮起的一股右倾翻案风,也有它的国际根源和国内根源。  相似文献   

8.
徐君如 《新少年》2014,(11):32-32
“好香啊!”我的鼻子告诉我开饭了。只见妈妈端着盘子从厨房走了出来,她用胳膊擦去了额头的汗,冲我露出了微笑。盘子里盛满了妈妈的拿手菜——鸡肉炖土豆。黄澄澄的土豆冒着热气,散发着香气让我食欲大振,我拿起筷子夹了一块土豆放在嘴里。那土豆竞没有想象中的好吃,淡而无味,而且有些硬,像是没有煮熟一样,  相似文献   

9.
这个人,总是咧开嘴,不停地笑,只要他用狡猾的眼睛东张西望,就不知谁又得“遭殃”了!他总是那么让人啼笑皆非。他总是让老师伤脑筋,他是谁?他就是我们班的“搞笑大师”——壮晓鹏。壮晓鹏这只顽固的“皮猴”,一下课,便飞也似地直奔一楼,然后在一楼把沙包扔到十几米的高空来取乐,每当此时,他的哈哈大笑声就会传入大家的耳中。他的得意之作乃上课时的“插嘴神功”。老师问题一出口,他便迫不及待地“吼”出答案。这不,又来了!语文老师打开书,微笑着提问:“这篇文章的中心是什么?”壮晓鹏猛然一跃,神情严肃地说:“当然是不经磨练,就不能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屈冬玉个子不高,黑黑的脸庞上长着一双有神的眼睛。还不到40岁的他言辞幽默却不失沉稳,思维敏捷且见解独到,喜欢被人称为“土豆博士”。 经过几次接触,笔者却深切地感到:“土豆博士”一点儿也不土,留学欧美多年、参与过许多项国际合作交流的他,装了一脑子的农业高新技术,对农业和农业科技发展有着独特的见解,还要推动打造中国农业科技的“航母”。  相似文献   

11.
市场的性质     
<正> 有交换“东西”的地方,就有市场。这“东西”可能是一袋土豆,一台洗衣机,或一所房子。在所有这些情况下,购买什么和对它付款两者之间有直接联系。但是这“东西”,也可能是堆垃圾,一付新义齿,国民教育,医疗保健,或一颗原子弹。所有这些,都或多或少地由集体供给资金。一个人购买奶酪称为顾客,在他需要社会福利事业时,就称为“用户”;对商品的需要和社会  相似文献   

12.
一位老师让她的学生玩一个游戏。她让同学们每人从家里带来一个塑料口袋,里面要装上土豆,每一个土豆上都要写上自己最讨厌的人的名字,所以,你恨的人越多,口袋里土豆的数量也就越多。  相似文献   

13.
前一段,马琳和张宁益这对号称几年前就领了结婚证的“夫妻”在各大媒体打口水仗,他说越来越发现她不是他想要的那种女人,她却称自己是现代版“穆念慈”,一直在宽容他的“坏”——这样的彼此诋毁,好像是分手男女的习惯。让我们知道,哦,原来他们是爱错了人,是遇人不淑。  相似文献   

14.
翟子卿(六)     
我们吃着拔丝土豆的时候,他又说:“现在的中国,遍地都是钱,哪儿还用到外国去挣?你知道我走在路上有种什么样的感觉?脚下软绵绵的。钱铺的比三层地毯还厚。电影《金光大道》,当年你一定看过吧?” 我说:“看过。” 他说:“那里有一句话——谁发家,谁英雄,谁受穷,谁狗熊。现在的中国,正是这么样的一个中国。现在的时代,正是这么样的一个时代。”——他向我伸出三根指头,加重了语气:  相似文献   

15.
家信的功能     
有个农夫无故被关进监狱,一天,他收到妻子的一封信“。我正为我们的田园发愁呢!”妻子写道“,种土豆的季节已经临近,我一个人没法子把土地全部翻一遍。”农夫看了信,感到十分难过。“我能做些什么呢?”他自言自语道。忽然,他好像记起了什么事,他写信给他妻子“:别去翻地,我有一  相似文献   

16.
方寸之间     
他是边陲小镇上的一名部队厨师。在那个困难的时期,食物极为匮乏,除了土豆、萝卜、白菜,就没见过别的菜。 第一年,连队让他去参加全师的烹饪大赛。赛场上准备了十几样南北蔬菜,他看着顿时傻了眼,别说做,他连见也没见过。那一次,他拿了全师最后一名。  相似文献   

17.
田野 《社区》2010,(27):38-38
菠菜和豆腐、牛奶和鸡蛋、土豆和牛肉……经常留意保健养生知识的人会发现,这样的食物搭配已经越来越受到“批判”,因为它们都属于所谓“相克”的食物。因为一个“克”字,让很多人吃饭时“瞻前顾后”,无所适从。可是,两千多年来,中国人就这么吃,从来没断过,难道我们的祖祖辈辈一直吃错了吗?  相似文献   

18.
土豆皇后     
我有一个好朋友,她相貌平平,非常爱笑,而且笑起来特有感染力。只要她一笑,你准会被传染,跟着哈哈大笑起来。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特爱吃土豆。一次课后,我和前排的同学玩脑筋急转弯,问道:“理发师最讨厌谁?”这个答案很简单,不就是光头嘛。可前面的同学爱开玩笑,偏说个“秃头”,按他的方言发音,简直就是在说“土豆”。这下不得  相似文献   

19.
《成才与就业》2022,(12):20-21
“刮腻子”也能刮出世界冠军!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浙江建设技师学院学生马宏达,凭借“误差低于1毫米”的精准水平,摘得“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比赛桂冠,实现该项目中国金牌“零”的突破。了解马宏达的经历,可以发现,他的夺冠并非偶然——为了备战,每天早上8点,他的身影总会准时出现在实训室内。每天不低于7小时的训练量,让每一个动作都刻进肌肉记忆里。夏天,马宏达身边总会备着几套训练服,因为几组动作就能让身上的衣服湿透。一双能穿一年的钢头鞋,他往往2个月就磨破了底。  相似文献   

20.
大嘴明星     
曾颖 《社区》2005,(20):56-57
民工王虎,因嘴和饭量皆大于常人,遂得绰号——王大嘴。除了以上两大特征之外,王大嘴便再无别的什么特色,穿一件灰扑扑的工作服往民工堆里一站,就如同土豆混进洋芋堆,绝对不起眼儿。但就是这样一个平常得近乎平淡的民工,近一两年却成为报纸电视上的明星人物,频频上镜,与“征婚的磨刀师傅”、“假扮瘫痪患者的老乞丐”和“专等记者来才要跳楼的某怨妇”等人物一道,成为本市媒体曝光率较高的“平民明星”。和那几个精心策划炒作出来的“明星”不同,王大嘴从来没有刻意做个什么事,准确地说,他对摄像机的镜头还常怀敬畏和恐惧之心,像鸟儿对枪的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