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男男性服务者是近些年来地下性产业中的新兴群体,其在性身份认同、服务分层、组织类别等方面呈现出比女性性服务者更为复杂的生存样态。同时,艾滋病在男男性接触群体的迅猛传播,也使男男性服务者成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干预对象。文章采用参与观察、个案深入访谈和专题小组讨论的定性研究方法,对我国东北地区男男性服务网络进行调研和分析,对商业性网络的隐秘特征和运行机制、男男性服务者的多元性存在状态进行文化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性取向群体、不同场所、不同服务种类的艾滋病风险因素并给予社会科学的干预建议。  相似文献   

2.
龙翠芳 《西北人口》2007,28(6):95-97,101
贵州自1993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HIV感染者便以极快的速度蔓延,并且出现了感染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本研究立足于13-24岁的校外青少年群体,以贵州织金县太平社区、六盘水市人民西路社区/铜仁市太平村为例,通过对三个调查点校外青少年高危行为与艾滋病易感性的现状与特点进行分析,针对这一群体步上高危行为的原因提出对策思考,目的主要是呼吁社会去关注、关爱这一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3.
富晓星 《人口研究》2006,30(6):74-81
我国艾滋病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经性途径传播比率逐年上升。女性商业性性服务者作为艾滋病易感人群,受到来自医学科学、社会科学和多方力量的关注。本文把女性商业性性服务者作为文化的组织进行研究,在成功掌握这一群体组织特征、流动规律的基础上,给予艾滋病防治本土的组织性应对策略,提供人类学在当今社会难题解决过程中的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人口计生局坚持以人为本的宣教为民之路,力争在计生宣传上突破以往的做法,在宣传途径、形式上创新思路,在宣传品位上更加人性化,2005年初尝试推出了“洗手间生育文化”,计生宣传工作领域开辟了一方新阵地,创出一种新特色。1.搞好试点,逐步铺开。为了确保这种宣传方式收到预期效果,以6个代表性的单位作为试点,在初步积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点带面,尽快在全区推广。2.区分对象,突出重点。针对学生群体,在校园洗手间重点突出人口计生法、人口国情、青春健康、关爱女孩、艾滋病预防、远离毒品等宣传内容;针对成人群体,在机关…  相似文献   

5.
在开展艾滋病预防活动中,联合国人口基金第五周期项目的模式为将艾滋病预防与日常的生殖健康工作相结合。其主要特点是利用人口和计划生育网络开展宣传和倡导、安全套推广、以社区为基础的关爱等工作,一些有能力的地区开展艾滋病的自愿咨询检测工作、母婴传播阻断工作,有效地参与到了艾滋病预防工作当中,遏止了艾滋病在普通人群中的继续蔓延,同时促进了敏感的艾滋病话题非敏感化。  相似文献   

6.
包广静 《西北人口》2009,30(2):106-109
艾滋病的流行与扩散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其中文化因素起着潜在的但效应极强的影响作用。通过分析文化与艾滋病流行扩散的相互关系,以及云南艾滋病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对云南艾滋病流行扩散的文化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文化作用机制的云南艾滋病预防控制对策,将文化因素融入到艾滋病的防治中,对于提高艾滋病的防治成效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2005年1~3月,国家人口计生委组织了8组考察队伍分别到江苏、河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新疆8个省份,针对国家人口计生委/联合国人口基金第五周期艾滋病预防工作与生殖健康工作相结合的内容进行考察,主要目的是了解试点县开展艾滋病预防工作的情况,总结艾滋病预防与生殖健康工作相结合的经验,为今后在全国范围内在人口与计生系统开展艾滋病预防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一、试点地区开展艾滋病预防的主要活动通过对不同试点地区的考察发现,各试点地区均积极地开展了艾滋病预防工作,其主要活动包括:1.整合资源,增强预防艾滋病…  相似文献   

8.
时至今日,艾滋病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关系人民健康和社会的问题。本文从人口学角度分析山西省艾滋病有哪些特征及艾滋病综合防治中形成的社会关怀模式。  相似文献   

9.
遏制艾滋病,预防是根本,“防艾”教育是关键。大学生作为艾滋病的高发人群之一,对其进行“防艾”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这种严重传染病的主要措施。在众多的健康教育活动中,同伴教育以其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不同人群艾滋病性病预防宣传,其在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同伴教育在提高人们预防艾滋病性病传播知识以及转变态度、行为方面发挥了十分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ABC     
与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由于对艾滋病缺乏深入的了解,一些人对艾滋病谈虎色变,对艾滋病病人及其感染者采取歧视、回避和排斥的态度。事实上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病人及其病毒感染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在中国的迅速流行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人们普遍认为“艾滋病是年轻人的病”。调查资料显示,50岁及以上的老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报告人数已达到全国感染者的1/10,并呈快速增长趋势。老年感染人群的主要感染渠道以既往有偿献血感染为主。老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增多无论对家庭还是对社会均产生严重的后果,在艾滋病预防和控制战役中,老年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人群,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伍小兰  徐勤 《南方人口》2005,20(2):40-46
本文利用国家人口与计生委2003年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项目评估调查数据,深入分析了中国城乡居民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态度,发现:大多数人会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采取关爱态度,但不同人群中存在显著差异。同时相当一部分的人持有一种矛盾心理。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今后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滇西某大型道路建设工地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风险进行调研与分析,该工地流动人口所面临的主要艾滋病风险是高危商业性性行为。深入调研发现,因其特殊的行业特征,工地流动人口中形成了对商业性性行为默许、容忍、合理化的氛围,对于所面临的艾滋病风险存在侥幸心理,各职业人群由于知识、社会经济处境不同,其与艾滋病相关的高危行为有明显差异。基于研究发现,本文对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干预实践、艾滋病预防研究的社会人文视角及未来研究方向等提出了讨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昆山市未婚青年生殖健康同伴教育研究 --基线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研究依托我国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网络,用同伴教育的方法,进一步把生殖保健、避孕节育和性病/艾滋病预防知识传播到未婚青年中去,促进他们的生殖健康.基线调查的研究结果表明,未婚青年的生殖保健知识欠缺,尤其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误区.他们的性观念相当开放,婚前性行为已比较普遍,传统性观念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在未婚青年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刘斌志 《西北人口》2010,31(6):76-81
通过对近十年来我国青少年艾滋病相关研究的全面回顾,归纳了当前我国青少年艾滋病的流行态势,梳理了青少年艾滋病的相关认知、态度、行为及其需求,并分析了当前我国青少年艾滋病的防治对策。在此基础上,就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尹勤  高祖新  李晓铭 《西北人口》2001,(1):22-24,36
本文利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对人口院校学生所进行的生殖健康暨艾滋病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KAP研究,揭示了学校生殖健康教育对于大学生掌握艾滋病的全面知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把艾滋病预防与计划生育服务相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艾滋病预防和控制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2003年11月,我国政府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由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艾滋病群防群控体系。因此,预防艾滋病工作不再被认为仅仅是卫生部门一家的职责,而是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和群众组织共同的责任。在配合卫生部门参与预防艾滋病工作方面,河南省计生系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并实施以“预防艾滋,关爱健康”为主题的“爱心四项行动”。一年多的实践证明将艾滋病预防结合到计划生育服务中去,不仅实际可行,而且是开展艾滋病预防工作的有效方法。本文在具体介绍河南省计划生育系…  相似文献   

18.
国家计生委宣教司在国际组织资助下,从2000年10月开始实施了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有机会更多地了解到艾滋病在中国的相关状况,并形成有关的一些想法。 一、两组数据的巨大反差 第一组数据是基线调查数据。为了使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项目更有实际效果,我们首先于2000年12月完成了一项基线调查。分别调查了北京市昌平区、  相似文献   

19.
艾滋病对老年人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表明,艾滋病的流行对老年人有直接影响(自身感染)和间接影响(子女感染的影响)两种基本途径。目前,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50岁及以上者已经超过1/10,而且增长很快。艾滋病导致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下降,加深老年贫困,社会排斥使他们遭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另一方面,老年父母向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子女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是对社会的间接贡献。社会应给予受艾滋病影响的老年人以关怀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许多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人在潜伏期没有任何自觉症状,但也有一部分人在感染早期可以出现发烧、头晕、无力、咽痛、关节疼痛、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等类似“感冒”的症状,有些人还可发生腹泻。这种症状通常持续1~2周后就会消失,此后病人便转入无症状的潜伏期。潜伏期病人的血液中有艾滋病病毒,血清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呈阳性反应,这样的人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称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简称带毒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很强的传染性,是传播艾滋病最重要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