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畅是在全国有影响的散文作家,其散文创作以关注时代、贴近生活、涵容文化见长。鲜明的审美特点、浓厚的文学性、深刻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他散文的独特风格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古代散文的多向流程是战国那个特殊的时代奠定的,在南北朝时散文的文体与风格基本定型,主要是指散行单句式的散体文和骈偶化的骈文.中唐,韩愈倡古文则开始了古代散文的嬗变时期.这里,散文家的趣味和批评家的理论关注对古代散文传统的确立与嬗变产生了深刻影响,而古代散文传统的嬗变具体表现为韩愈所倡的古文,三袁所倡的性灵之文和桐城派的古文.从韩文到桐城派古文,后者并不是前者的简单回归,而是韩文和三袁之文风格的整合,从而体现出一种新的风格.  相似文献   

3.
王向峰是全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其散文创作有着学者散文关注时代发展、文化赋意深厚、传承民族精神的特点。文章以他的散文创作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其散文所具有的美学风格,即在丰厚的文化积累基础上,达于书趣、理趣与情趣的和谐统一。其散文作品文学性、文体性鲜明,能给读者一种启智娱情的高品位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4.
中西的话语体系与批评方式虽判若秦越,但如珠玉辉映、笙磬和谐者,亦无不有.从对韩愈<送董邵南序>解读模式的梳理中,可以看出传统的散文批评家比较关注文法、文势、文气等具体的文本研究,也颇为关注与作者、时代相关的文化研究,对批评者自身的感受则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江苏50年的散文创作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发展分为前(1949~1976)、后(1976~1999)两个阶段.尤其是后一个阶段散文,由于回归五四现代散文的审美特征、更新17年的散文观念及作家创作队伍的不断壮大,江苏散文进入了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时代;不仅表现出江苏的地方特色,而且表现出作家的鲜明个性与艺术风格.江苏散文创作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  相似文献   

6.
人们爱读杨朔的散文,因为他的散文象诗一样深湛,象诗一样优美,读了可以使人进入诗一样美好的境界.杨朔的散文富有诗意,首先是因为他的散文反映了我们伟大的时代的精神,并且饱含着强烈的感情.在杨朔的散文中,无论是杏花春雨,还是铁马金戈,都涂着时代的色彩,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充溢着无限的生机,闪射着理想的光辉,给人以向上的力量.同时,杨朔对他所描写的事物感受是深切的,爱憎是鲜明的,并且在作品中充分抒发了这种强烈的爱憎.这种崇高思想和强烈感情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杨朔散文的诗的意境.  相似文献   

7.
“青春散文”的写作同中国传统散文的创作相比 ,既有明显的继承关系 ,又充满明显的时代色彩、个性色彩和青春气息。其作者的散文张扬个性 ,呼唤这个时代的真情 ,生动活泼地表现这个时代以及这个时代青年的生活、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8.
一报告文学,是伴随着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而诞生、随着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报告文学是介于新闻与文学、科学与文学、政治与文学之间的一种边缘文学.从内容上讲,比较接近于纪事散文,它除了有散文的纪事性外,还有强烈的新闻性,它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当前的社会和现实生活,作者的思想和感情总是贴着时代脉博去跳动、发现、提出, 并回答一系列众人关心和瞩目的问题.它着眼于描写一个客观事件,通过这个事件去启发读者思考.而散文则着力于感情的渲泄、抒发.它和小说同属  相似文献   

9.
从文体形态上看,周作人散文可以分为议论体、记叙抒情体和文抄体。这几大类散文都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它们不仅是周作人对世界的感受方式,它们的出现和演变同样是时代审美的选择。周作人的散文虽因形式不同各有所侧重,但又具有博采众体的自由,不落入窠臼。这种自由地运用文体,自由地表达,充分体现周作人杂家的一面,也是其散文的韵味所在。  相似文献   

10.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最近几年,徐治平关注生态问题的散文不仅在数量上大幅增加,而且散文生态话语呈现不断强化的态势.他散文的生态话语并不是简单的"政治传声筒",而是表现为人文关怀、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