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蔡亮 《管理与财富》2006,(10):43-46
经受过”原罪”拷问的中国民企,还没过几天安稳日子,又面临新的法律雷区。中国民企正陷入法律风险高发期,如果民企再惯性地冲撞法律,轻则诉讼缠身,巨额罚款;重则倾家荡产,遭遇牢狱之灾。为企业发展长久计,民企需要谨慎应对法律雷区。  相似文献   

2.
庄淼 《决策》2014,(10):60-61
在杭州萧山区,两家产品结构基本雷同的石化企业连续入围中国民企500强,排名都在前50位。在2014年民企500强榜单中,恒逸石化排名19位,荣盛石化位列28位,成为萧山16家入围企业中排名最靠前的民企。  相似文献   

3.
<正>构建救助“民企沉船”的社会合力,是中国市场经济的一个新课题。近几年来,多少“问题民企”企盼救助,而民企的救助却似如关山阻隔,总是那么难。民企是中国市场经济的一个生力军,构建救助“民企沉船”的社会合力,是中国市场经济的一个新课题。地方政府要克服阴暗心态从理论上说,民营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重要的生力军,在政府心目中,国企和民企应当一视同仁,不该厚此薄彼。可是,政府与民营企业能共富贵却不能共患  相似文献   

4.
薪酬问题是所有企业都非常关注的问题,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民营企业的薪酬设计已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雷区",制定合理的民企薪酬管理制度对转变民营企业经营理念和行为?适应市场竞争?实现企业永续经营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揭示了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并对民营企业未来薪酬策略提出了一些指导性意见,相信对民营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民企财务管理规范化问题,是当前民企工作中的一个突出热点问题,也是关系到民企稳定的最敏感的因素之一。民企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民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随着民企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摸索出一些好的方法。但由于缺乏有效和有力的长效机制的保障,民企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混乱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文章就如何加强民企财务规范化管理问题提出一些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有人作过统计:世界500强平均寿命是45岁,中国民企的平均寿命仅2.5岁。“中国民企第一人”从73年创业算起,至今已30岁。与当今众多昙花一现的民企精英们相比,张果喜及他的果喜集团值得人们研究。  相似文献   

7.
《决策探索》2010,(4):84-85
在过去30年间,随着中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外资和民企开放,中国经济经历了令以往任何时期都难以企及的强劲增长。  相似文献   

8.
陈振烨 《经理人》2008,(11):100-101
中国股市将由民企主导 《经理人》:华尔街正经历一场难以预测的金融危机,这将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9.
趋势     
影响未来中国经济的第三种力量 国有企业正在进行一场脱胎换骨的变革,他们都站在资源高端的角度重新构建企业的竞争力。与此同时,关于民企内在缺陷的反思也多了起来,比如民企的投机、短视和狭隘等,此类的问题正成为民企难以逾越的障碍。这两种现象的同时出现说明国企并非毫不可取,民企也并非完美无缺。这两种企业似乎都难以承载中国经济发展的重任。因此,混合所有制的出现就几乎成了必然。一个不容怀疑的事实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混合所有制将逐渐崛起,并将成为位于大国企与小民企之间的举足轻重的中坚力量。而最终,将形成国企、民企和…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称得上是中国民营企业大省,据全国工商联的统计,浙江省民营企业数量已连续12年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之冠。在2010年全国百强民企的榜单中,浙江省有22家榜上有名。不但如此,浙江省民营企业的经济规模也居全国之冠,2009年浙江省民企百强的资产总额为2848亿元,为当年全国百强民企资产总额的11.5%。然而,如此辉煌的成绩背后却透着一丝隐忧,那就是民企短寿的现象在浙江也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1.
刘亚舟 《经理人》2005,(11):32-36
雷区在企业的中高层甚至基层都有可能存在。什么样的地雷会把你扫地出门?建立在组织文化、权力、利益基础之上的组织禁忌有时是有形的,有时是无形的,我们要搞清楚地雷在哪里并不容易,因为地雷是隐蔽的.大体可分为企业文化伦理雷区与领导管理沟通雷区。  相似文献   

12.
在“2011中国企业500强”中,44家企业组成的“浙江军团”再次实现数量突破;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民企数连续13年稳据榜首。浙江企业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据统计,中国每年新生15万家民营企业,同时每年又有10万多家倒闭,有77%的民企在3年内消失,90%的在5年内消失,99%在10年内消失,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为2.9岁。本文主要从企业内部来分析中国民企易"短寿"的原因,并提出民营企业延长寿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企已进入三大挑战时代,即交接班的高峰期、交接班的危机期、企业发展的转型期。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期、生存的考验期,任何一个民营企业都无法逃过。要么在考验中发展,要么在考验中淘汰  相似文献   

15.
自3月15日,大连实德集团董事长徐明"失踪"以来,这家曾呼风唤雨的民企陷入了空前的质疑。舆论质疑的焦点之一,就是实德集团近年来迅速做大的金融、地产、石化领域并非普通民企可以染指。《21世纪经济报道》4月20日撰文指出,中国入世这十年来,中国民营企业即有两类鲜明的代表。  相似文献   

16.
赵蕾 《领导文萃》2008,(10):35-40
腐败泛滥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恶果? 是否被认定的“腐败”一定都是真正的腐败? 腐败是政治问题,还是法律问题? 能否对腐败问题引入大赦机制,像民企原罪问题一样? 反腐两个系统,法律系统和党内系统,是否可能统一? 腐败能治吗?感冒,还是癌症?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民企还是国企,明在都在讲战略转型、产业升级。在这个变革方向上,虽然国企比民企要克服和面对的问题更为复杂一些,不过,我们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培植出自己新的竞争力。但到底如何培育新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曹林 《决策导刊》2010,(2):13-13
继去年某省出资培训“民企二代”之后.近日某市又传出政府“出资补贴培训民企二代”的消息——设立专门学院.又有高额补贴。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面对“民企二代”成长问题,广东顺德市政府没有直接介入和补贴。而是由行业协会去做。他们说:政府出资培训没必要也做不到。政府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比如提供好公共服务,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12,(22):10-10
在引进民间资金上,铁道部频频亮出动作。业内人士指出,铁道部的政策只不过是给民企画了一个吃不着的“饼”。“不从体制上进行改革,民企就无法获得话语权,无法掌控市场盈亏,铁道部政策不会有多大效果。”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坚直言。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廿余载,民营企业三分天下占其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关注民企,扶持民企,为民企的健康发展鼓与呼,已成了许多有识之士的共鸣,如本文所述:“如何帮助民营企业是当前我国经济中具有最优先考虑地位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