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女史”释例商榷郑之洪1980年修订版《辞源》第一册第729页、1980年缩印本《辞海》第1096页以及1989年版《汉语大词典》第四册第257页,均对“女史”为“古代女官”作了肯定性的释义。三书均主《周礼》的,特别...  相似文献   

2.
曹旭教授用了八年多的时间,用新的方法,从注、撰、译、编等多方面的角度,对“百代诗话之祖”,中国第一部诗歌评论著作《诗品》,进行了“立体式”的研究,出版了《诗品集注》和《诗品研究》①两部著作,本文就其研究特点略作评说。一、“面向世界”和“集大成”《诗品》作为“诗话之伐山”(明毛晋语)、中国“诗话之源”(章学诚语),自问世以来,研究者代不乏其人。但真正的研究,应该是从清咸丰十年(1860)开雕的张锡瑜《钟记室诗平》三卷开始的。自1860年至本世纪末的一百多年间,中外学人写出的有关《诗品》的研究著作约…  相似文献   

3.
“综合创新”实已内涵有“辩证发展”的精神方克立《文史哲》1996年第1期蔡尚思先生的《今后新文化应当是“辩证发展”》(又载《新华文摘》1996年第4期)一文,其中对拙文《批判继承、综合创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5年第3期,又载《新华文摘》19...  相似文献   

4.
关于平王东迁的年代,历来皆据《史记》,认为是在平王元年,即前770年.事实上战国时还有一种说法不为人瞩目:左氏昭公二十六年《传》[正义]引《汲冢竹书纪年》云:平王奔西申,……申侯、鲁(原本作“”,,“”即“吕”①)侯及许文公立平王于申,以本大子,故称天王。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二十一年,携王为晋文候所杀,以本非嫡,故称携王。《左传》原文说:携王奸命,诸侯替之,而建王嗣,用迁郏”.《尔雅·释言》:“替,废也,灭也”;公羊昭二十三年《传》:“君死于位曰灭”;可见《竹书》晋文侯“…  相似文献   

5.
“不胜其烦”、“不可胜数”是两个比较常见的成语,意思分别是“经不起烦扰”和“数不完,极言其多”。满足这两个结构槽的成语还有很多,如“不胜枚举、不胜杯杓、不胜感激,不可胜言、不可胜计、不可胜用”等。其中,“胜”的读音,成语工具书标注有异,有的注shēng,如《汉语成语大词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万条成语词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汉语近义反义成语辨析词典》(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版,这部成语词典收录了“不胜枚举”和“不可胜数”条。  相似文献   

6.
彭秋荣教授     
彭秋荣,男,湖南岳阳县人。1941年7月出生。1965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学院外语系。现任我校外语系教授。彭秋荣教授长期担任师专外语教学和管理工作,主攻翻译理论。先后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翻译的阐释性》一文,从“文学特性”、“句法结构与语意分布”和“语义的非对应”三个方面着眼,提出了“阐释是翻译的本质”的理论。1997年第三期《中国翻译》的《1996年中国翻译学研究综述》对该文进行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该文打破传统的“等值论”,提出“阐释论”,被誉为“译界春雷”。《全国跨世纪英语人才荟萃》称彭“是中国第一位提出‘…  相似文献   

7.
一、背景背景一。16-17世纪,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在《新工具》中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论断。1970年,美国的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出“后工业经济”。1982年,美国的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提出“信息经济”。1988年,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90年,瑞士提出“知识经济”.1996年,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定义:“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背景二.美国现在的国民生产总值近1/3是由象微软公司这类的知识型企业提供的,且微软公司所创造的…  相似文献   

8.
三论“商品拜物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宋福僧我于1963年写《“商品拜物教”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甘肃师大学报》,1963年第4期),1988年又写《再论“商品拜物教”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甘肃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根据马克思关于“商品拜...  相似文献   

9.
《全唐诗》杂考(十七)胡可先卷五一四朱庆余《上江州李史君》,注:“一作员外。”按“史”为“使”之讹。李使君即李渤,见新、旧《唐书·李渤传》。渤为江州刺史在长庆二年至三年,见郁贤皓《唐刺史考》。又朱庆余有《陪江州李使君重阳宴百花亭》诗“江州李使君”亦为...  相似文献   

10.
在我的长达30余年的歙砚艺术生涯中.两方“国礼歙砚”的创作经历是刻骨铭心、永生难忘的:1997年。我创作的歙砚《黄山胜迹印痕砚》,被选作李鹏总理赠送给日本明仁天皇的国礼:2004年,我创作的另一方歙砚《中国龙砚》,又被选作胡锦涛主席赠送给法国总统希拉克的国礼。从而创造出“两件国礼歙砚,出自同一位砚雕家之手”的奇迹,使我有幸成为“中国第一国礼砚雕家”,被《人民日报》海外版、《经济日报》、《安徽日报》、《今日安徽》等诸多报刊宣传,并入选《江准时报》的“政协委员风采录”。  相似文献   

11.
《云梦学刊》2005,26(2):6-6
2004年对于中国学术界来说仍是多事之秋。3月,《新京报》一篇《政协委员炮轰(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引发了“辞书规范”论争,成为自“王同亿抄袭”案以来辞书界涉及范围最广的一次论争;6月,《科学时报》以《学术研究有行规》为题,报道了陈鼓应、王煜对熊良山《道德经浅释》的批评,此后,更有文进一步揭发熊书对《道德经》的胡批瞎解之外,该书还“把大量的巫术、气功混合在一起”,一时间“熊良山现象”引发学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2.
张璨诗非“七事”语源李祥林“柴米油盐酱醋茶”,民间谓之“开门七件事”。对其语源,《辞海》无载,《辞源》也未收,今人多不详。王英志在1994年12月27日《新民晚报》第10版以《“七事”诗及其作者》为题撰文,就此作出解答。王文指出,“柴米油盐酱醋茶”七...  相似文献   

13.
经第三届“湖北出版佳作奖”评委会评定,《江汉论坛》再次荣获“湖北出版佳作奖”。“湖北出版佳作奖”是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设立的湖北省最高出版奖,这是《江汉论坛》第二次获此殊荣,此前曾于1999年荣获第二届“湖北出版佳作奖”。近年来,《江汉论坛》办刊质量不断提高,获得学术界、期刊界和主管部门的广泛好评。期刊所发文章的转载率和引用率均稳定地居于前列。据2002年3月5日《光明日报》报道,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1年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量排名,《江汉论坛》在“综合排名”中居第11位。…  相似文献   

14.
《旧唐书》勘误(五)武秀成卷一○《肃宗本纪》“(肃宗)景云二年乙亥生。”(239页)按:凡言生日,无有不书月份者,此独云“乙亥生”,其上有脱文甚明。《唐会要》卷一《帝号上》云:“景云三(当作“二”)年九月三日,(肃宗)生于东宫之别殿。”卷二九《节日》...  相似文献   

15.
《旧唐书》勘误(四)武秀成卷八《玄宗本纪上》:“(垂拱)三年闰七月丁卯,(玄宗)封楚王。”(165页)按:是年不闰七月,而闰正月(《千唐志斋藏志》上册《公孙夫人(平)墓志铭并序》亦载“垂拱三年闰正月”),“七”盖“正”字之误。《新唐书·则天皇后本纪》...  相似文献   

16.
由华万忱、何沛雄、罗 烈、洪顺隆、李炳海等教授通力合作十年之久,终于完成了四卷本一百八十万字的巨著《中国历代赋选》(以下简称《赋选》),并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分别在1990年、1994年、1996年和1998年付梓印出,嘉惠学界,引人瞩目。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颇重选本,是为“选学”。而赋选立目,始自六朝,史志见载谢灵运《赋集》、宋明帝《赋集》、魏浩《赋集》、梁武帝《历代赋》以及佚名之《赋集钞》、《续赋集》等,惜名存实亡,不见其貌。昭明“选”赋,依类取文,衣被后世,余绪至清陈元龙《历代赋汇》而不绝。唐宋…  相似文献   

17.
杜甫《送韩十四江东担省》末联:“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对其中“努力”一词,《钱往杜诗》、《杜诗镜检》等书无往,盖以为其义训平常易任,无需作注。《杜诗评注》卷十注云:“沈文帝乐府:男女居世,各当努力。”以古释古,仍使人不得要领。今人多按现代汉语中“努力”(用力、勉力、尽力)之义理解之。如1983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释日:“出句是说,分手不宜过多伤感,我们应各自努力,珍重前程。”(第528页)1986年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杜诗鉴赏》亦写道:“今后还是各自珍重、各自努力吧!”(第3…  相似文献   

18.
论郭嵩焘《条议海防事宜》的思想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郭嵩焘《条议海防事宜》的思想价值张良俊1875年,郭嵩烹就清廷的防务之争,上《条议海防事宜》(以下简称《条议》),指出中国不仅面临紧迫的“边患”,而且潜存着深巨的“隐忧”①,认为海防、塞防“未可偏重”,主张循习“西洋政教”以为中国自强的“本源之计”...  相似文献   

19.
李宗桂,1952年生,四川眉山人,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中国文化概论》、《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主编《“中国文化与现代化”丛书》和《“大思想家与中国文化”丛书》。发表论文130余篇。《中国文化概论》获1988年度“中国图书奖”一等奖、第三届“全国优秀图书奖”。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中青年奖,《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获“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被评为“广东省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家”。记者(下称记):李教授,你从so年代以来,在中国古代哲学、现…  相似文献   

20.
"十七年文学"的现代性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几年来,对“十七年文学”的现代性进行反思、重释的最有代表性、最有影响的论、著有唐小兵编辑的《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黄子平的《革命·历史·小说》,李杨的《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洪子诚的《关于五十至七十年代的中国文学》等。这些论著或论文的一个主要的观点是,延安文学,“十七年文学”以及“文革”文学等并不是一种封建专制主义的产物,而是一种非常“现代”的文化形态。也就是说,这一时期的文学并不是“前现代”或现代化“倒退”的产物,而是现代性文化的另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