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奥多·罗斯福与排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罗斯福排华态度与政策的演变,分析了导致这一演变的内外因素。指出罗斯福的排华政策既与他本人的种族主义思想有关,也与美国排华势力的巨大压力有关.1905年中国抵制美货运动发生前后,罗斯福倾向于执行一项较为宽松的排华政策,本质上是为了缓和中国人民的反美情绪,保护美国在华利益不受损害,而非真的准备放弃排华政策。  相似文献   

2.
道清铁路对焦作近代社会经济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铁路的出现是近代中国社会中的一件大事,冲击着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也改变着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面貌。探讨了道清铁路对推动近代焦作区域经济、人口结构和社会生活变化的影响与作用,得出了道清欠路的修建与营运是加速焦作社会经济变革的根本原因之一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19世纪后半期美国发生的全国性排华运动是美国地方势力之间博弈的结果。西海岸地方势力是全国性排华运动的推动者和急先锋,而新英格兰地方势力则是排华运动的反对者。在当时特殊的政治形势下,再加上南部种族主义势力的支持,西海岸地方势力的意志上升为国家的对外政策,美国正式通过了包括1882年《排华法案》在内的一系列排华性质的法案,对中美关系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排华法案》看美国移民政策中的种族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种族主义思想可以追溯到美国宪法,其承认南方黑人奴隶制的合法性,反映出种族偏见。该思想在19和20世纪曾经导致了大量名目繁多的歧视性法案,引发了1882年至1965年的反移民时期。本文以《排华法案》为个案,从《排华法案》的历史成因、引发的争议、造成的社会影响和撤销法案的实质等角度分析美国移民政策中的种族主义本质。  相似文献   

5.
学术界有人认为,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毛泽东同志并没有关于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的一贯观点。本文试图从军事、政治、经济几方面说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是阻碍近代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中起支配作用的最主要矛盾,它制约和影响着其他矛盾和斗争。通过对毛泽东同志一贯思想倾向及有关重要论述的分析,认为:毛泽东同志提出并一贯坚持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这一结论,从来没有放弃或修正过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尽管"种族"这个词本身没有科学意义,但是美国社会存在着种族问题是个不争的事实.种族仅指人的肤色,但它把生活在美国的人们(在其他地方也是这样)相互区分开来.种族本身不是社会问题,但种族主义却是社会问题,因为它仅按肤色区别对人和区别对待不同的人群.  相似文献   

7.
排华运动是美国历史中的污点,国内的研究主要关注华人的不幸遭遇,对当时美国的舆论机制关注不是很多。排华运动的发展由政治、经济和种族等多种因素推动,因此可以对当时讨论的华人问题进行"话语"分析,揭示这些话语内含的权力关系。通过对当时一些典型言论的分析,可以看出美国"排华话语"由华人经济威胁论和华人种族低劣论这两根纵横坐标轴构成,其轴心是"黄祸"论。在这个话语坐标系上,不同时代的反华话语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8.
种族主义是近代的一种概念,是某些历史相结合的产物。从西班牙人宣称“凡是白种人都有君子风度”到美国南方的被歧视的黑人,这是一条漫长但却是直线的道路。种族主义对现代最复杂和感人的现象,即比较小出较贫困落后的西欧,变成了整个世界的无可争辩的统治者提供了简单明了的解释。种族主义也为欧洲人征服和剥削“劣等”民族提供了理论基础。种族主义说到底是一种政治策略,一种国家或阶级权力的工具。美国人在当今世界上是最有力量的人。必须承认美国是染上了种族主义……种族歧视的地方。虽然如此,但在美国生活中也存在着抑制种族偏见的某些因素:美国是多民族和多种族的熔炉,美国人的“混血儿化”最后必然会废弃一切种族观念;美国的国策,就是涉及民主思想和民主过程的实际需要这两个主要条件,对种族哲学提供了较贫瘠的土壤;在美国生活内部拥护平等主义的趋势是一种新形成的世界现实。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革命由于缺乏资本主义的理性精神而与现代性无缘.近代中国社会,革命源于现代性,革命又使现代性获得了实现的前提.由于国民对"落后挨打"的焦躁情绪,既为现代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张力,又为现代性方案的选择涂上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近代中国现代性的悖论既决定了暴力革命是合乎理性的,同时也使暴力革命存在着非理性成分.  相似文献   

10.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形态是一种多元化的社会经济结构,存在着外国人在华资本、封建地主经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以及后期存在着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等五种经济成分。这五种经济成分在中国近代社会经济中力量的消长变化,决定着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面貌和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研究它,对于了解中国今天存在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可提供历史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20余年来我国学者对美国移民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余年来我国学者在美国移民史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集中在美国移民政策的演变、美国对华人移民政策的演变及美国近代排华问题、移民对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华人移民对美国社会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移民与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形成等方面.但研究尚有不深入或未涉足之处,还有待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2.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产生近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也是近代中国社会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如何看待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学习研究中国近现代史首先遇到的问题,也是正确认识中国近代历史和国情以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论文首先勾划了中国近代沉沦→奋起→伟大复兴的历史轮廓 ,进一步对“中国经济什么时候能赶上美国”问题作了专题分析。英美一些研究者按汇率比较法测算 ,认为经过 37年 ,中国GDP将赶上美国 ,这是不科学的。作者假设今后美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 3 % ,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分别比美国快 6 %、 5 %、 4%、 3 %、2 % ,人民币汇率略有贬值的情况下 ,对中国GDP赶上美国的“可能历史空间”进行测算 ,认为如果搞得好 ,在2 1世纪下半叶的某个时间 ,中国的GDP可能赶上美国 ;否则 ,这个历史过程还可能更长。作者还对中国GDP赶上美国后 ,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些问题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美国排华法的废除基于多种原因,既有经济上的因素又有政治上的因素。中国劳工因较过去优化了的的工作结构,唐人街不断提升的形象,以及年轻一代华裔的积极融合态度——所有这些都向美国社会呈现出华人的崭新面貌。同时,二战的爆发为在美华人展现自己的潜能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平台,它成为直接改变美国华人命运的转折点。此外,中国日渐提升的国际地位,美国媒体对中国人的正面宣传等,所有这些因素汇合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将排华法推向终结。  相似文献   

15.
种族歧视是美国当今最严重的社会问题。因种族歧视导致的不平等反映在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表现为白人警察对非裔美国人暴力执法这种显见的人际种族主义,而且更多地以结构性种族主义的隐形形态出现在社会生活中。疫情在美国大爆发后,结构性种族主义在疫情以及更广泛的卫生健康和医疗领域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疫情中非裔美国人的感染率和死亡率远高于白人,他们在疫情中遭到了不成比例的打击。结构性种族主义导致非裔和白人之间巨大的健康鸿沟,疫情只是将这种鸿沟的一个方面展现出来而已。疫情凸显了美国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社会本质。  相似文献   

16.
种族主义与美国外交政策相结合由来已久。作为对外扩张和实施全球战略的意识形态工具,美国对外关系中的种族主义一般有两个基调:肯定与否定。否定基调又有两个层次:"愚昧论"和"威胁论"。种族主义堪称美国外交政策的"晴雨表",其不同的基调和层次预示着美国不同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7.
龚书铎先生在文中谈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关于学术"原创性"的问题。龚先生认为不良学风的形成是学者自身道德修养和社会评价体系有欠科学二个原因造成的,解决这一弊端的办法,首先是需要学者克服浮躁。同时,他反对把学风问题扩大。二是针对史学领域,特别是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存在的利用非本质性的史料刻意"创新"的问题,主张要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实事求是地进行历史研究。三是关于中国近代化和革命的问题,龚先生认为近代化和革命是一个问题的二个方面,革命是近代化本身应有之义。认为以近代化代替革命是用新的片面代替了旧的片面。  相似文献   

18.
种族主义是美国对外扩张和实施全球战略的意识形态工具。美国对外关系中的种族主义一般有两个基调 :肯定与否定。否定基调又有两个层次 :“愚昧论”和“威胁论”。种族主义不同的基调和层次预示着美国不同的外交策略。在美国的对华外交关系中种族主义由来已久 ,“中国威胁论”是其在冷战后的根本表现 ,标志着美国对华外交策略的嬗变  相似文献   

19.
也谈清代的“闭关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清代的闭关政策,有一些同志持这样的看法:认为它是用以对内不是对外的,是对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反动,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对此,笔者有些不同的看法,陈述于后,以请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后半期,美国白人的种族态度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过去那种赤裸裸的吉姆·克劳种族主义已经不多见,另一种新形式的消极的放任无为的种族主义在后民权时代出现,并不断加强。对于政府在取消种族隔离和不平等的问题上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多的美国白人强烈抵制,并重新接受了对美国黑人消极的看法。他们否认歧视是一个现行的社会问题,不仅听任底层黑人处境的恶化,而且将黑人不利处境的主要责任归咎于黑人自身,从而使种族歧视仍然是美国黑人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全面参与美国体制的一个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